1、1、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从汉代察孝廉,九品中正制到不断完善的科举制,道德层面的考量下降,转而加强申论、行测等等方面的考察,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是汉代关于察举制的童谣,您觉得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3、从个人角度或者从社会角度来说,您能举出一个出于加强道德教育的目的,且目没有提出过,可以进一步发展的德育的手段吗?4、我们都知道我国现在的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培养一个柏拉图笔下“德才兼备“ 的“哲学王”和一个“在某一方面有专长但道德上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技术工人” ,哪一个耗费的财力物力人力更少?5、请对方辩友界定一下,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有德”?6、我们不否认德的事前预
2、防作用,但当一个高科技罪犯出现的时候,作为软约束力的德谢谢主席,谢谢对方辩友,让我和对方辩友共同梳理一下对方辩友的逻辑从汉代到隋唐,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我刚才也提到了,道德层面的考量不断下降,转而加强古代意义上的申论和行测方面的考察,这是为什么呢?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我们固然不轻德,但人才的选拔更趋向于真正意义上“才” 。而那首童谣说明的也是察举制的诸多缺陷,所谓的“孝廉公”不乏弄虚作假、道貌岸然之辈。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种软约束力,是一个抽象且难以量化的概念,无标准则难评判,对方辩友也无法给出一个“有德”的明确标准。柏拉图认为治理一个国家最好的方式是教育出一个“哲学王” ,但现实让他退而求其次,选择用“法律等手段”治理国家。我们退一步讲,假设我们真的能培养出所谓的“哲学王” ,那有限的社会资源之下,我们又能培养出多少呢?国家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对他们的最低的道德要求便是“遵守职业道德” 。人才的发展不是培养出一两个圣人,而是需要千千万万的专业型人才推动历史的车轮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