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于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71534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关于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 考陈庄乡党委组宣统委员 李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十六届五中会会对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总体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和领导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切实加强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期按照县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结合我乡党建工作实际,对当前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理清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思路。

2、现将自己的一点感受和体会简要总结如下:一、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及党员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现状的深入了解,感到其主流是好的,尤其是经过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得到了加强,农村党员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少数基层组织领导不得力、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2还不适应,甚至还存在组织软弱涣散的现象,给新农村建设进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党员队伍上也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政治信念不够坚定。有些党员对党的路线方

3、针政策不关心,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缺乏敏锐性,对党的方针政策不重视、不宣传,执行不到位,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路不清,方向不明确,何谈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更好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甚至还有个别党员参与赌博等违法违纪活动,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二是理论基础薄弱。农村多数党员政治理论素质不高,对党的理论学习不重视、不积极、不主动,甚至没有时间参加政治学习;也有一部分党员,不看报不读书,对诸如“三讲” 、“三个代表”知之甚少;三是政治组织观念变得淡薄。有些党员退休后,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有的党员只满足于参加每月一次的组织生活,按时缴纳党费,对组织上交给的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的任务不

4、那么积极,不那么热心,甚至有的对周围群众的困难和疾苦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四是政策纪律观念不强。 有些党员不能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对党和政府的政策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消极抵制;也有一些党员热衷于道听途说,传播小道消息,对群众的一些不正确的言论不但不加以制止,甚至参与其中。五是作风华而不实,形式主义严重。有的党员严重脱离群众,欺上瞒下, “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党 员丢 掉了党的优良传统,把“ 三大作风”变成了“理 论联 系 实惠、密切 联系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 。极个别党员甚至为谋取个人利益,做些违法的事等。六是服务意识有所淡化。个别党员有时忘记了自己是

5、一名党员,忘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3人民服务的宗旨,强调农村为自己服务,而对农村建设漠不关心,不能把自己融入农村大家庭之中。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历史过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不懈的努力。目前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时,我们又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一是放松学习,降低要求,思想工作不相适应。农村党员随着改革的

6、深入,经济意识的增强,学习意识逐渐淡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二是体制转换,被动消积,组织上不相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建设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受市场经济影响,党组织建设弱化,凝聚力战斗力降低,个别党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抬头;三是管理教育不到位,工作上不适应。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缺乏全面准确的了解,对党员的教育存在千篇一律、 “一刀切 ”、“一锅煮”的现象,缺乏 针对性,使党员的先进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四是党员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由于农村党支部书记大多文化水平素质不太高,又忙于日常事务和个人经济发展,对农村党员教育上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7、组织生活流于形式,很少能针对党员的实际问题采取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五是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组织缺乏活力。在农村基层党工作组织中,年龄超过 50 岁4的占 60%以上,党组织对中青年骨干力量引导教育不够,党组织中缺少“双强” 型党 员干部。三、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基本思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创建“五好” 基层党组织为目标,进一步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继续深化“三级联创” 活 动,切 实加强农 村“ 五支”队伍和农村“五个一” 工程建设,“抓素质促 队伍,抓 奖惩促管理,抓硬件促 软件” ,努力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 创新力和战斗力, 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8、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四、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几点建议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是新形势下树立党员队伍新形象,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的根本,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加速器和助推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为此,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一)加强思想建设,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在政治上的坚定性。一是加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要把 “三个代表”的学习教育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起来,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把“三个代表” 的学习教育同加强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推动新农村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二是加强全心全

9、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农村教育、农村治安、农村环境、农村互助都是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大舞台,要引导党员积极投身到农村建设中来。三是广泛开展群众路线的教育。农村党员要切实发挥村“两委” 与人民群众之 间的桥梁纽5带作用。一方面要积极向群众宣传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当好党和政府的宣传员。另一方面要了解群众疾苦,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当好党和政府的信息员。三要积极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当好人民群众的调解员。四是力所能及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好。四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誉观教育。重点在党员队伍中做好胡锦涛同志的“八荣八耻” 教育,建立新时期的荣誉观,树立正气,提倡廉洁奉公,执政为民。(二)

10、加强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实效性。一是要充分发挥乡镇党校作用,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提高他们从事农村党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选配和考核工作力度,把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选配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位置上来,并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考核力度,对一些工作表现平平,问题较多的要及时撤换。三是加强对农村党组织的督促和指导,帮助他们落实党建工作目标,探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办法。四是进一步推进“ 三级联创” 和“双强”工程,积极开展“ 两抓一带 ”活动, “抓整顿,促后进支部变面貌;抓典型,开展支部达标争创活动;带中间,促二类

11、支部上台阶”。五是加强农村“ 五支 ”队伍建设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对现任村干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历任干部实行联绩计酬制,对后备干部实行试岗制,对党员实行联片责任制,对村民代表实行十户推举联系制,使“ 五支 ”队 伍成为新 农村这座“大厦”稳 定的“ 支柱”。(三)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农村党员教育的针对性。要认真分析党员队伍的现状。切实了解党员的所思、所盼、所求,针6对党员实际实施分类教育,突出针对性。教育中既要紧贴党员的实际生活,又要大力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既要宣讲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要正视当前改革开放中存在的困难;既要大力宣传我们身边的典型人物,又要坚定反对和

12、消除腐败的必胜信心。教育广大农村党员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坚定政治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解决党员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认真了解掌握农村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因人而异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在创业上致富上不断加以引导,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从而激发广大党员积极服务农村、奉献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以各类活动为载体,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抓好“五个一” 工程(即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一个好的创业氛围、一套好的扶持政策)、农村党建“三级

13、联创” 活动、争创“ 五好 ”村党支部、实施“两抓两带育双强”工程、村务公开等载体,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整体推进党组织建设,建立党员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工作机制,努力开创各方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四)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性。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对现有的教育管理制度要进行认真的梳理,对没有的制度要尽快制定符合当前农村实际的制度,对原先有的制度要认真研究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农村发展的要求,该补充的补充,该完善的完善,确保制定的制度7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如建立党员分类管理制度、 “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和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制度等。对那些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接受组织教育、不服从管理的党员该除名的除名,该清退的清退,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