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辣木的栽培技术 选种和育苗棚栽辣木可采用种子育苗,播种前对辣木种子进行精选。辣木种子一般百粒重为 21.8 g,所选种子应饱满,无霉变,无虫蛀。播种前用 25温水浸泡30 小时,种子充分吸水后捞出备用。采用 12 cmxl4 cm 营养袋培育苗木,营养土按腐殖土:火红土=1:1 配成,并加 1的三元复合肥。辣木虽是热带树种,但它和大多数植物种子一样,20-25为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在该温度条件下辣木种子出苗快、整齐,萌发的幼苗粗壮质量好,移栽成活率高。辣木种子发芽期集中在播种后的 6-15 天,超过 20 天种子丧失发芽力。辣木袋苗播种后,生长迅速,苗高呈持续生长的状态,没有明显的缓苗期,粗
2、生长变化则不明显。棚栽辣木也可采用枝条扦插,进行无性繁殖。用粗 14-16 cm,长 100-150 cm 的大枝进行扦插,辣木仍能够生根。在 6-8 月雨季来临时对多年生辣木优良母株进行修剪,修剪后母株仅需在高 90 cm 左右留 2-3 个枝条,以维持其生长。修剪下来的枝条,选长 100cm,粗 4-5cm 的枝条进行扦插。以 5mx5m 的株行距,开挖 60cmx60cmx60cm 定植穴栽种扦插条,栽种时应把 1/3 的插条埋在穴里,易于生根生长;如果是黏土,应注意排水以避免根腐。 环境要求辣木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对土壤条件和降雨量有很强的适应性。最初认为辣木生长在热
3、带年降雨量 2501500 mm 的半干旱地区,现在发现辣木能很好地适应年降雨量超过 3000mm 的热带湿润环境。辣木耐干旱,在年降雨量 250300mm 的地区也可以种植。辣木能适应沙土和粘土等各种土壤,在 pH9 的微碱性土壤也能生长。辣木喜光照,耐长期干旱。辣木的主根很长,使它可以抵抗长期干旱。它的适宜生长温度是 25-35,在有遮荫的情况下能忍受 48的高温,也能耐受轻微的霜冻。严寒可能使辣木的地上部分死亡,但是严寒过后,新芽会重新萌发长成植株。辣木可以在各种土壤生存,但对于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格,約PH4.88.5,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最佳,园地应挖畦沟,避免淹水,太潮湿及排水不良的
4、土壤上將容易造成根部腐烂,而造成植株枯黃甚至死亡。 整地与种植10 月至次年 3 月利用大棚生产辣木嫩茎、嫩叶,应依据辣木耐旱而不耐涝的特点,在棚内通过整地,建立高墒,墒高 30cm。以 2mxlm 的株行距定植,每穴施肥 300g。辣木生长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适宜生长温度为 20-30,只要温度合适在大棚内均可周年定植。如果希望在第二年 2-3 月开始供应鲜菜,则在 8-9 月定植为宜。 整形种植時应立支柱以免被风吹倒,造成根部受伤,第一年將会成长至 4 米,如不加以修剪將会笔直长至約 10-12 米,一般为了增加分枝及方便采收通常將植株高度控制在 1.5 米左右,建议在新长出嫩芽长至 60
5、 公分時,摘除 30 公分,摘下之嫩叶可以食用,较老叶片干燥后可以磨成粉末食用,每年可以將老株修剪至 1 米以下高度, 修剪后再重新施肥有利于长出新枝以利未來开花。辣木苗木生长到 100cm 时进行摘心,促使侧枝生长。一般选留一级侧枝 4个为固定母枝,每个一级侧枝上保留 2-3 个二级侧枝,以形成 1 m 左右的冠幅,每个二级侧枝上可萌发 3-4 个嫩梢,当嫩梢萌发生长到 20 cm 左右时即可采收作为蔬菜利用。采收后适当留叶 1-2 片进行回缩,促进新梢生长,约 1 周后(露地需 15 天左右)可进行第二次采收。从 7 月下旬开始,摘去苗干基部部分叶片,减少郁蔽,以利通风透光。方法是从苗干基
6、部将叶逐渐去掉 1/3-1/2,此法不仅能促进苗干木质化,而且还能达到矮化的目的。采摘老叶时注意不要损伤苗于,要从羽状复叶基部留下几小叶掐断或剪断,摘下的叶片还可制绿色干叶粉,以增加收入。为提高萌芽的整齐度,可采用喷施 0.1赤霉素打破辣木的休眠期,促其早萌芽早上市,提高前期产量。 采收适时采收可在定植 2 个月后定期或不定期摘取枝梢和嫩叶进行加工。食用果荚,应在幼嫩、柔软时采收。果荚用于榨油,要果荚在树上变干变黄,但是还没有裂开落地时采收。干种子也可以打成粉末,作为调料。种子必须在绿色时才能食用,变成浅黄色就不宜食用。 水肥管理辣木生长量大,采收后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养分。辣木灌水要适中,过湿
7、易烂苗,过干则生长发育缓慢。采芽后应及时补充肥料,每次采芽后每公顷追施氮肥 75.0 kg,磷肥 37.5 kg,钾肥 22.5 kg,施肥后浇透水 1 次,也可灌稀沼液来代替施肥灌水。土壤施肥的同时,在顶芽萌动后,每隔 10-15 天进行 1 次根外追肥,用 0.2尿素、0.2磷酸二氢钾和 0.3%三元复合肥交替喷施。 温度管理为保证 2-3 月有嫩梢供应,一般 10-11 月停止采摘,并控制生长。12 月中旬关棚、灌水,促使生长,并保持棚内夜间温度在 10-20,白天温度在 25-30。经 20 天左右辣木开始生长,当嫩梢生长至 30 cm 左右时进行收获,收获后回缩修剪与追肥。棚内温度超过 40时,须开棚降温。 病虫害防治辣木对于各种病虫害有极佳抵抗力,在台灣发现紋白蝶及毛毛虫、紅蜘蛛会轻微危害植株,但并不严重,其他应防止白粉病,因辣木生命力极強如有病虫害而不想施药时,可以剪除所有的枝叶,約 15 天左右就可以再长出健康的辣木叶。辣木的病虫主要有蝶类幼虫、红蜘蛛、潜叶蝇和尺蠼,但危害较轻。防治方法:用手工摘除病叶,或用阿维菌素 2000 倍液防治红蜘蛛,用抑太保、卡死克等常用杀虫剂防治蝶类幼虫。辣木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和白粉病。防治方法:在苗期要防止积水或浇水太多。也可用粉锈宁、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