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四大名著研究组长:一、前言“四 大 名 著 ”的 最 初 提 法 是 “四 大 奇 书 ”, 中 国 在 明 末 清 初 最 先 有 了 这种 说 法 。 李 渔 曾 在 醉 田 堂 刊 本 三 国 志 演 义 序 中 称 : “冯 梦 龙 亦 有 四 大奇 书 之 目 , 曰 三 国 也 , 水 浒 也 , 西 游 与 金 瓶 梅 也 。 ”当 时 已 有 “明 代四 大 奇 书 ”的 说 法 , 即 三 国 演 义 、 西 游 记 、 水 浒 传 、 金 瓶梅 。 明 末 清 初 之 际 , “四 大 奇 书 ”的 提 法 已 得 到 相 当 的 固 定 和 流 行 。 清 代乾 隆
2、年 间 问 世 的 红 楼 梦 被 公 认 是 中 国 古 典 小 说 的 最 高 峰 , 取 代 了 金 瓶 梅 , 四 大 奇 书 至 此 定 型 。 “四 大 名 著 ”全 称 ( 四 大 古 典 文 学 名 著 ) 是 “四 大 奇 书 ”的 现 代 说 法 ,时 间 自 然 也 不 会 早 了 。 因 此 , 现 在 “四 大 名 著 ”( 四 大 奇 书 ) 的 提 法 一 定是 出 现 在 红 楼 梦 成 书 之 后 。 相 较 于 “奇 书 ”, “名 著 ”的 称 呼 更 有 文 化 意 味 , 更 强 调 在 文 化 上 的 成就 , 四 大 名 著 不 是 某 个 人 定
3、 下 来 的 , 而 是 在 流 传 过 程 中 广 大 读 者 研 究 、 解 读 、衡 量 后 评 定 出 来 的 , 承 载 了 许 多 文 化 精 华 , 在 潜 移 默 化 中 对 许 多 人 的 思 维 智慧 、 为 人 处 世 方 式 产 生 了 影 响 , 对 往 后 社 会 思 潮 、 社 会 风 气 、 政 治 生 态 变 化有 着 深 远 影 响 。 现 在 中 国 的 四 大 名 著 公 认 为 : 三 国 演 义 ( 罗 贯 中 ) 、 水 浒 传 ( 施 耐 庵 ) 、 西 游 记 ( 吴 承 恩 ) 、 红 楼 梦 ( 曹 雪 芹 ) 。二、研究背景中国的四大名著
4、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其中的故事、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三、研究目的和意义现在社会里,随着科技的发达与人们思想的改变,大家都很少阅读古典书籍,特别是我国的古代四大名著。人们过着忙碌的时间,有空也只会玩一些高科技,从来不曾想过要细细品味我们中国的瑰宝。四 大 名 著 是 中 国 名 著 之 一 现 乃 至 全 人 类 共 同 历 史 悠 久 的 宝 贵 文 化 遗 产 ,在 整 个 华 人 世 界 中 有 着 深 远 的 影 响 。 研
5、 读 中 国 四 大 名 著 , 是 浏 览 中 国 古 典文 学 的 智 能 之 海 , 也 是 阅 历 中 国 传 统 人 文 、 社 会 、 伦 理 、 历 史 、 地 理 、 民俗 、 心 理 、 处 事 策 略 的 知 识 之 库 。 三 国 演 义 别 名 : 三 国 志 通 俗 演 义 作 者 : ( 元 末 明 初 ) 罗 贯 中回 数 : 共 一 百 二 十 回 开 篇 诗 (词 ): 滚 滚 长 江 东 逝 水 , 浪 花 淘 尽 英 雄 。 是 非 成 败 转 头 空 。 青 山 依 旧在 , 几 度 夕 阳 红 。 白 发 渔 樵 江 渚 上 , 惯 看 秋 月 春 风
6、 。 一 壶 浊 酒 喜 相 逢 。 古 今多 少 事 , 都 付 笑 谈 中 。介 绍 : 根 据 陈 寿 三 国 志 , 以 及 范 晔 后 汉 书 、 元 代 三 国 志 平 话 和 一 些 民 间 传 说 写 成 。 现 所 见 刊 本 以 明 嘉 靖 本 最 早 , 分 24 卷 , 240 则 。 清初 毛 宗 岗 父 子 又 做 了 一 些 修 改 , 并 成 为 现 在 最 常 见 的 120 回 本 。 三 国 演义 是 中 国 第 一 部 长 篇 章 回 体 小 说 。 三 国 演 义 故 事 开 始 于 刘 备 、 关 羽 、 张 飞 桃 园 三 结 义 , 结 束 于
7、王 浚平 吴 , 描 写 了 东 汉 末 年 和 三 国 时 代 魏 、 蜀 、 吴 三 国 之 间 的 军 事 、 政 治 斗 争 。文 字 浅 显 、 人 物 形 象 刻 画 深 刻 、 情 节 曲 折 、 结 构 宏 大 。 元 末 明 初 , 我 国 的 小 说 创 作 进 入 了 一 个 新 的 时 期 , 尤 其 是 章 回 体 小 说步 入 日 臻 完 善 的 阶 段 。 中 国 的 第 一 部 章 回 体 古 典 小 说 三 国 演 义 , 即 三 国 志 通 俗 演 义 , 就 是 通 过 生 活 在 这 一 历 史 时 期 的 、 杰 出 的 小 说 大 家罗 贯 中 的
8、椽 笔 诞 生 并 风 行 于 世 的 。 他 在 我 国 的 文 学 发 展 史 上 , 建 树 了 不可 磨 灭 的 伟 大 功 绩 。 同 时 , 为 世 界 文 学 的 宝 库 , 也 增 添 了 灿 烂 的 光 彩 。 三 国 演 义 描 写 的 是 从 东 汉 末 年 到 西 晋 初 年 之 间 近 一 百 年 的 历 史 风云 。 全 书 反 映 了 三 国 时 代 的 政 治 军 事 斗 争 , 反 映 了 三 国 时 代 各 类 社 会 矛 盾 的渗 透 与 转 化 , 概 括 了 这 一 时 代 的 历 史 巨 变 , 塑 造 了 一 批 咤 叱 风 云 的 英 雄 人 物
9、 。在 对 三 国 历 史 的 把 握 上 , 作 者 表 现 出 明 显 的 拥 刘 反 曹 倾 向 , 以 刘 备 集 团 作 为描 写 的 中 心 , 对 刘 备 集 团 的 主 要 人 物 加 以 歌 颂 , 对 曹 操 则 极 力 揭 露 鞭 挞 。今 天 我 们 对 于 作 者 的 这 种 拥 刘 反 曹 的 倾 向 应 有 辩 证 的 认 识 。 尊 刘 反 曹 是 民 间传 说 的 主 要 倾 向 , 在 罗 贯 中 时 代 隐 含 着 人 民 对 汉 族 复 兴 的 希 望 。 三 国 演 义 刻 画 了 近 2000 个 人 物 形 象 , 其 中 最 为 成 功 的 有
10、诸 葛 亮 、曹 操 、 关 羽 、 刘 备 等 。 诸 葛 亮 是 作 者 心 目 中 的 “贤 相 ”的 化 身 , 他 具 有“鞠 躬 尽 瘁 , 死 而 后 已 ”的 高 风 亮 节 , 具 有 近 世 济 民 再 造 太 平 盛 世 的 雄 心 壮志 , 而 且 作 者 还 赋 予 他 呼 风 唤 雨 、 神 机 妙 算 的 奇 异 本 领 。 曹 操 是 一 位 奸 雄 ,他 生 活 的 信 条 是 “宁 教 我 负 天 下 人 , 不 教 天 下 人 负 我 ”(历 史 上 是 “宁 我 负人 , 休 人 负 我 。 ”), 既 有 雄 才 大 略 , 又 残 暴 奸 诈 , 是
11、 一 个 政 治 野 心 家 阴 谋家 , 这 与 历 史 上 的 真 曹 操 是 不 可 混 同 的 。 关 羽 “威 猛 刚 毅 ”、 “义 重 如 山 ”。 但 他 的 义 气 是 以 个 人 恩 怨 为 前 提 的 , 并 非 国 家 民 族 之 大 义 。 刘 备 被 作 者 塑造 成 为 仁 民 爱 物 、 礼 贤 下 士 、 知 人 善 任 的 仁 君 典 型 。 作者罗贯中(1330 年一 1400 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
12、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水 浒 传 别 名 : 忠 义 水 浒 传 、 江 湖 豪 客 传 作 者 : ( 元 末 明 初 ) 施 耐 庵 , 另 外 , 有 相 当 一 部 分 人 认 为 水 浒 传 后 三十 回 是 罗 贯 中 所 作 。 明 高 儒 百 川 书 志 著 录 其 所 见 本 , 前 署 “钱 塘 施 耐 庵 的 本 , 罗 贯 中编 次 ”。 胡 应 麟 少 室 山 房 笔 丛 认 为 是 施 耐 庵 所 作 , 王 圻 续 文 献 通 考 认 为 是 罗 贯 中 所 作 。 开 篇 诗 (
13、词 ) : 试 看 书 林 隐 处 , 几 多 俊 逸 儒 流 。 虚 名 薄 利 不 关 愁 , 裁 冰及 剪 雪 , 谈 笑 看 吴 钩 。 评 议 前 王 , 并 后 帝 , 分 真 伪 , 占 据 中 州 , 七 雄 绕 绕 乱春 秋 。 兴 亡 如 脆 柳 , 身 世 类 虚 舟 。 见 成 名 无 数 , 图 名 无 数 , 更 有 那 逃 名 无 数 。刹 时 新 月 下 长 川 , 江 湖 桑 田 变 古 路 。 讶 求 鱼 橼 木 , 拟 穷 猿 择 木 , 恐 伤 , 弓 远之 曲 木 , 不 如 且 覆 掌 中 杯 , 再 听 取 新 声 曲 度 。回 数 : 水 浒 传
14、 在 流 传 中 , 出 现 了 多 种 不 同 的 本 子 。 现 在 所 见 的 , 主要 有 100 回 本 、 120 回 本 和 70 回 本 。 100 回 本 在 “招 安 ”后 , 有 “征 辽 ”和 镇 压 方 腊 起 义 等 情 节 ; 120 回 本 又 插 增 了 镇 压 田 虎 、 王 庆 的 情 节 。 后 金圣 叹 将 此 书 删 改 , 去 掉 了 招 安 及 以 后 的 事 , 称 为 70 回 ( 实 为 71 回 ) 。 介 绍 : 水 浒 传 是 由 作 者 在 宣 和 遗 事 及 相 关 话 本 、 故 事 的 基 础上 创 作 而 成 。 全 书 以
15、 描 写 农 民 战 争 为 主 要 题 材 , 塑 造 了 宋 江 、 吴 用 、 李 逵 、武 松 、 林 冲 、 鲁 智 深 等 梁 山 英 雄 , 揭 示 了 当 时 的 社 会 矛 盾 。 故 事 曲 折 、 语 言生 动 、 人 物 性 格 鲜 明 , 具 有 很 高 的 艺 术 成 就 。 作 者 施 耐 庵 ( 1296 1371) 名 耳 , 又 名 肇 瑞 , 彦 端 , 字 子 安 , 号 耐 庵 。籍 贯 : 江 苏 兴 化 白 驹 场 人 。 祖 籍 泰 州 海 陵 县 , 住 苏 州 阊 门 外 施 家 巷 , 后 迁 居当 时 兴 化 县 白 驹 场 ( 今 江
16、苏 省 大 丰 市 白 驹 镇 ) 。 相 传 是 孔 子 七 十 二 弟 子 之 一施 之 常 的 后 裔 。 施 耐 庵 7 岁 时 , 家 里 贫 穷 , 无 法 上 学 。 但 他 聪 明 好 学 , 经 常借 书 看 , 请 邻 居 教 , 有 时 还 到 学 府 去 旁 听 。 就 这 样 , 他 读 了 大 学 、 论 语 、 诗 经 、 礼 记 等 许 多 书 。 13 岁 时 , 已 能 在 大 庭 广 众 之 中 ,对 答 如 流 , 下 笔 琳 琅 。 一 次 , 邻 居 老 人 病 故 , 约 请 在 浒 墅 关 教 私 塾 的 季 秀 才来 写 祭 文 。 季 秀 才
17、 未 能 及 时 赶 到 , 别 人 就 提 议 让 彦 端 试 试 。 施 耐 庵 少 年 气 盛 ,欲 显 其 才 , 也 不 推 让 , 走 过 来 一 挥 而 就 。 后 来 , 季 秀 才 看 了 这 篇 既 幼 稚 又 有才 气 的 祭 文 , 称 赞 不 已 。 主 动 提 出 让 施 耐 庵 到 浒 墅 关 去 读 书 , 并 且 不 收 他 费 。后 来 还 把 自 己 的 女 儿 许 配 给 了 施 耐 庵 。 施 耐 庵 在 浒 墅 关 读 书 , 十 分 刻 苦 ,他 不 仅 熟 读 诸 子 百 家 , 而 且 各 种 书 都 去 浏 览 。 当 时 刊 行 的 大 宋
18、 宣 和 遗 事 , 讲 吴 用 智 取 生 辰 纲 ”、 “宋 江 杀 阎 婆 惜 ”、 杨 志 卖 刀 ”等 故 事 , 引 起 了施 耐 庵 的 兴 趣 , 他 常 常 在 课 余 阅 读 。 还 同 小 伙 伴 们 一 起 舞 刀 弄 棒 , 练 习 武 艺 。那 时 , 苏 州 城 里 经 常 说 唱 些 如 石 头 孙 立 、 青 面 兽 、 花 和 尚 、 武 行 者 、 同 乐 院 燕 青 搏 鱼 、 李 逵 负 荆 等 话 本 和 杂 剧 , 施 耐 庵有 时 也 去 消 遣 , 对 这 些 “仗 义 英 雄 ”、 “擎 天 好 汉 ”流 露 出 敬 佩 之 情 。 施 耐
19、庵 的 小 说 水 浒 传 中 有 极 其 生 动 的 生 活 场 景 , 丰 富 多 彩 的 人 物 形象 , 水 浒 108 将 身 份 不 同 , 性 情 各 异 , 是 我 国 古 代 小 说 中 的 一 朵 奇 葩 。 名 家 彩 绘 四 大 名 著 水 浒 传 随 文 融 入 293 幅 国 画 , 由 戴 郭 邦 、 贺 友 直 、陈 白 一 等 41 位 国 画 名 家 联 袂 绘 制 , 众 画 家 以 妙 手 神 笔 绘 就 极 具 生 动 的 生 活场 景 , 人 物 情 节 , 惟 妙 惟 肖 , 意 韵 深 远 。 西 游 记 别 名 : 西 游 释 厄 传 作 者
20、: ( 明 ) 吴 承 恩 西 游 记 回 数 : 共 一 百 回 ( 实 一 百 零 一 回 ) 开 篇 诗 ( 词 ) : 混 沌 未 分 天 地 乱 , 茫 茫 渺 渺 无 人 见 。 自 从 盘 古 破 鸿 蒙 ,开 辟 从 兹 清 浊 辨 。 覆 载 群 生 仰 至 仁 , 发 明 万 物 皆 成 善 。 欲 知 造 化 会 元 功 , 须看 西 游 释 厄 传 。介 绍 : 西 游 记 以 民 间 传 说 的 唐 僧 取 经 的 故 事 和 有 关 话 本 及 杂 剧 ( 元 末 明初 杨 讷 作 ) 基 础 上 创 作 而 成 。 西 游 记 前 七 回 叙 述 孙 悟 空 出
21、世 , 有 大 闹 天 宫等 故 事 。 此 后 写 孙 悟 空 随 唐 僧 西 天 取 经 , 沿 途 除 妖 降 魔 、 战 胜 困 难 的 故 事 。书 中 唐 僧 、 孙 悟 空 、 猪 八 戒 、 沙 僧 等 形 象 刻 画 生 动 , 规 模 宏 大 , 结 构 完 整 ,是 中 国 古 典 小 说 中 伟 大 的 浪 漫 主 义 文 学 作 品 。 内 容 分 三 大 部 分 : 第 一 部 分 ( 一 到 七 回 ) 介 绍 孙 悟 空 的 神 通 广 大 , 大 闹天 宫 ; 第 二 部 分 ( 八 到 十 二 回 ) 叙 三 藏 取 经 的 缘 由 ; 第 三 部 分 (
22、十 三 到 一 百回 ) 是 全 书 故 事 的 主 体 , 写 悟 空 等 降 伏 妖 魔 , 最 终 到 达 西 天 取 回 真 经 。 作 者 吴 承 恩 (约 1504 年 -约 1582 年 ), 字 汝 忠 , 号 射 阳 山 人 , 江 苏 淮 安人 。 吴 承 恩 大 约 40 岁 才 补 得 一 个 岁 贡 生 , 到 北 京 等 待 分 配 官 职 , 没 有 被 选上 , 由 于 母 老 家 贫 , 去 做 了 长 兴 县 丞 , 终 因 受 人 诬 告 , 两 年 后 “拂 袖 而 归 ”, 晚 年 以 卖 文 为 生 , 活 了 将 近 80 岁 . 吴 承 恩 的
23、神 话 小 说 西 游 记 , 规 模 宏 伟 , 情 节 曲 折 、 语 言 生 动 , 又运 用 了 浪 漫 主 义 的 创 作 手 法 , 想 象 极 其 丰 富 , 是 我 国 古 代 小 说 中 的 瑰 宝 。 名 家 彩 绘 四 大 名 著 西 游 记 延 请 戴 敦 邦 、 赵 宏 本 等 40 余 名 画 坛 名 宿 绘制 240 幅 艺 术 含 金 量 相 当 高 的 国 画 , 或 豪 放 粗 犷 , 或 质 朴 秀 丽 , 画 科 有 人 、神 、 魔 、 怪 、 山 、 水 、 花 、 虫 、 鸟 、 兽 等 多 姿 多 彩 , 画 法 则 或 工 笔 勾 勒 , 或写
24、 意 挥 洒 , 风 格 或 豪 放 粗 犷 , 或 朴 拙 秀 丽 , 技 法 上 钩 勒 、 渲 染 、 烘 托 、 泼 墨 、淋 漓 尽 致 , 多 姿 多 彩 地 展 现 了 小 说 中 最 精 彩 的 场 面 。 文 以 画 平 添 风 采 , 画 借文 独 具 魅 力 , 图 文 相 间 , 水 乳 交 融 。 红 楼 梦 别 名 : 石 头 记 风 月 宝 鉴 金 陵 十 二 钗 情 僧 录 大 观琐 录 金 玉 缘 情 界 铨 红 楼 梦 作 者 : 曹 雪 芹 ( 前 八 十 回 ) ; 无 名 氏 ( 后 四 十 回 , 程 伟 元 、 高 鹗 整 理 )回 数 : 红 楼
25、 梦 共 一 百 二 十 回 。 前 八 十 回 在 撰 写 、 修 改 过 程 中 就 以 抄 本 的方 式 流 传 。 乾 隆 五 十 年 (1791 年 ), 程 伟 元 将 前 八 十 回 及 后 四 十 回 续 稿 以 活字 排 印 , 从 此 一 百 二 十 回 本 流 行 。 但 前 八 十 回 的 文 字 曾 有 改 动 。开 篇 诗 ( 词 ) : 满 纸 荒 唐 言 , 一 把 辛 酸 泪 。 都 云 作 者 痴 , 谁 解 其 中 味 ? 介 绍 : 红 楼 梦 写 于 十 八 世 纪 中 叶 的 清 乾 隆 时 代 , 内 容 “大 旨 谈 情 ”。隋 唐 以 前 中
26、华 文 化 受 尚 古 尚 朴 潜 规 则 影 响 , 没 有 专 门 研 究 、 开 示 、 描 画 心 性的 作 品 传 世 , 而 佛 教 却 特 别 重 视 研 究 、 开 示 、 描 写 心 性 , 有 很 高 成 就 , 禅 宗更 以 “不 立 文 字 、 教 外 别 传 、 直 指 人 心 、 见 性 成 佛 ”为 立 宗 宗 旨 。 隋 唐 政权 能 够 成 立 与 佛 教 在 中 国 迅 速 发 展 密 切 相 关 , 隋 唐 之 后 , 佛 教 对 社 会 风 气 、政 治 生 态 影 响 仍 然 举 足 轻 重 。 红 楼 梦 是 中 国 唯 一 一 部 明 确 以 “谈
27、 情 ”为 主旨 , 并 且 取 得 极 高 成 就 的 小 说 。 红 楼 梦 所 谈 的 情 与 先 天 之 性 有 关 , 与 后 天 学力 有 关 , 与 伪 相 反 。 易 系 辞 上 : “圣 人 立 象 以 尽 意 , 设 卦 以 尽 情 伪 。” 左 传 僖 公 二 十 八 年 : “晋 侯 在 外 十 九 年 矣 民 之 情 伪 , 尽 知 之矣 。 ” 后 汉 书 耿 国 传 : “夷 狄 情 伪 难 知 , 不 可 许 。 ”宋 陈 亮 丙午 秋 答 朱 元 晦 秘 书 书 : “天 下 之 情 伪 , 岂 一 人 之 智 虑 所 能 尽 防 哉 ! ”清 纪 昀 阅 微
28、 草 堂 笔 记 姑 妄 听 之 三 : “儒 家 释 家 , 情 伪 日 增 , 门 径 各别 , 可 勿 与 辩 也 。 ”红 楼 梦 的 分 旨 是 : 类 似 于 史 记 功 能 的 石 头 记 ; 类似 于 世 情 小 说 的 风 月 宝 鉴 ; 类 似 于 传 奇 的 金 陵 十 二 钗 ; 类 似 于 见闻 录 的 情 僧 录 。 多 个 旨 意 融 于 一 书 , 一 击 两 鸣 , 一 笔 多 用 , 一 言 两 味 或者 多 味 , 在 红 楼 梦 里 比 比 皆 是 。 难 度 极 高 , 成 就 极 高 、 极 大 。 作 者 : 曹 雪 芹 , 中 国 清 代 小 说
29、 家 , 名 沾 , 字 梦 阮 , 号 雪 芹 , 又 号 芹 圃 、芹 溪 , 出 生 地 : 南 京 ( 金 陵 ) ; 祖 籍 辽 阳 , 生 于 1715 年 , 卒 于 1763 年 。其 先 世 原 是 汉 族 , 后 为 满 洲 正 曹 雪 芹 白 旗 包 衣 ( 家 奴 ) 。 曹 雪 芹 的 曾 祖 父曹 玺 , 祖 父 曹 寅 , 父 辈 的 曹 颙 和 曹 頫 相 继 担 任 江 宁 织 造 达 60 余 年 之 久 , 颇受 康 熙 帝 宠 信 。 曹 雪 芹 在 富 贵 荣 华 中 长 大 。 雍 正 初 年 , 由 于 封 建 统 治 阶 级内 部 斗 争 的 牵
30、 连 , 曹 家 遭 受 多 次 打 击 , 曹 頫 被 革 职 入 狱 , 家 产 抄 没 , 举 家 迁回 北 京 , 家 道 从 此 日 渐 衰 微 。 这 一 转 折 , 使 曹 雪 芹 深 感 世 态 炎 凉 , 更 清 醒 地认 识 了 封 建 社 会 制 度 的 实 质 。 从 此 他 生 活 一 贫 如 洗 。 他 能 诗 会 画 , 擅 长 写 作 ,以 坚 韧 不 拔 的 毅 力 专 心 致 志 地 从 事 小 说 红 楼 梦 的 写 作 和 修 订 , 披 阅 10载 , 增 删 5 次 , 写 出 了 这 部 把 中 国 古 典 小 说 创 作 推 向 巅 峰 的 文
31、学 巨 著 。 红 楼 梦 以 其 丰 富 的 内 容 , 曲 折 的 情 节 , 深 刻 的 思 想 认 识 , 精 湛 的 艺术 手 法 成 为 中 国 最 具 成 就 的 古 典 小 说 及 章 回 小 说 的 巅 峰 之 作 , 以 至 于 以 一部 作 品 构 成 了 一 门 学 术 性 的 独 立 研 究 学 科 红 学 , 这 在 世 界 文 学 史 上 是极 为 罕 见 的 。 高 鹗 先 世 清 初 即 寓 居 北 京 。 少 年 时 喜 冶 游 。 中 年 一 度 在 外 课 馆 。 熟 谙 经史 , 工 于 八 股 文 , 诗 词 、 小 说 、 戏 曲 、 绘 画 及
32、金 石 之 学 亦 颇 通 晓 。 诗 宗 盛唐 , 词 风 近 于 花 间 派 , 论 文 则 “辞 必 端 其 本 , 修 之 乃 立 诚 ”, 强 调 以 意 为主 。 他 热 衷 仕 进 , 累 试 不 第 , 乾 隆 五 十 三 年 (1788), 始 为 顺 天 乡 试 举 人 。六 十 年 进 士 。 历 官 内 阁 中 书 , 内 阁 侍 读 。 嘉 庆 六 年 (1801)为 顺 天 乡 试 同 考官 。 十 四 年 , 由 侍 读 选 江 南 道 监 察 御 史 。 十 八 年 , 升 刑 科 给 事 中 。 在 任 以“操 守 谨 、 政 事 勤 、 才 具 长 ”见 称
33、 。 晚 年 家 贫 官 冷 , 两 袖 清 风 。 所 以 虽 著 作如 林 , 却 多 未 及 问 世 而 赍 志 以 终 。 红 楼 梦 后 四 十 回 传 为 高 鹗 , 程 伟 元所 续 。 但 目 前 观 点 认 为 , 后 四 十 回 为 无 名 氏 所 续 ; 高 鹗 与 程 伟 元 只 是 编 纂 者 。四 、 总 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
34、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 ”,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 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 “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这个气象专家能知风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次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
35、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 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一个“义” 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 字。由此可见,一个“义” 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
36、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想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成功。我们知道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不仅会七十二般变化,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分辨人妖, 所以,孙悟空善于降妖捉怪,斩邪除魔,为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如果没有诚信憨厚,擅长水性的沙和尚助阵,孙悟空在水中捉妖也就不那么顺利了。猪八戒力大无比是孙悟空捉妖的好帮手,唐僧虽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始终以慈悲为怀,感动了苍天,最终历经千辛万苦,带领徒弟们,终于取得了真经。我们还要学习孙悟空那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虽然我们没有孙悟空那
37、般神通,但是我们也要学习他善于分辨真假善恶,不要被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所迷惑。只有擦亮眼睛,明辨是非,才能撕破一切伪装的画皮。红楼梦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它们往往全有父母处理,什么“指腹为婚”,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而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有上千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们又何苦进宫呢?皇帝姥儿们饮酒作乐,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啊。这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教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