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试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开发原则.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8707923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开发原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开发原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开发原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开发原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开发原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试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开发原则袁银枝(云南民族大学 研究生部 ,云南 昆明 650031)摘 要: 佛教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开发佛教旅游资源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佛教与旅游的渊源关系基础上,归纳、概括了我国佛教旅游资源的载体,并进一步对开发佛教旅游资源的原则进行了理论探讨。关键词: 佛教;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中图分类号:F590: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09(2004)01-0000-00佛教与旅游的关系源远流长,佛教在其产生、传播的过程中形成了佛教旅游资源。各地区有名的佛教胜地,只要条件允许,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都可以建成佛教旅游景点,长期发挥其旅游的功能和价值。当前,研究

2、这些问题有利于我们合理地开发、利用佛教旅游资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 佛教与旅游(一)佛教佛教起源于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 、“八正道” 、 “十二因缘” 、 “因果报应”和“三世论”等,主要围绕人间产生苦的原因和消灭苦的办法等问题展开。经过长期发展之后,佛教形成了完整、浩繁的经典,具有一定的宗教活动仪式,还有自己的教团组织、信仰者及戒律等等。佛教从印度传出以后,渐渐风靡南亚、东亚和东南亚,甚至在欧美等地传播,演变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目前全世界共有佛教信徒 2.4 亿多人。大约在纪元前后佛教开始传入我国。印度佛教与中国文化相遇之后,其

3、自身发生了变革,渐渐与中国固有文化相适应、相融合,从而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诸多佛教宗派,其中以汉地佛教的八大宗派和藏传佛教的格鲁派最为知名。这些佛教宗派有自己独特的宗派传承与教理,都有围绕宗派发源地(祖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势力范围。佛教在中国广为流传,构成异彩纷呈的佛教文化,为中国旅游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二)佛教与旅行 12佛教与旅行的关系密切,由来已久。佛教产生、传播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围绕传经取经、居静修行、坐谈佛理与朝拜佛陀的释游活动过程。首先,佛教传入和传出中国与旅行不可分割。对于中国来说,佛教是一种外来宗教,之所以能够传入中国其本身就是东西方佛教徒梯山航海旅行的结果。一方面,陆上

4、由天山南路到中国北部,海上由南海到粤、闽、江、浙一带,曾经涌入许多印度和西域的僧侣,他们来华释游、传经送典,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同时诱发中国僧侣西行求经的游方步伐,佛教传播与旅行活动因此交织在一起;另一方面,大量中国僧侣旅行到西域、印度去朝圣、留学和求经,而西行朝圣等旅行活动必然会有利于旅游的形成和发展,因为“朝圣每获得一次发展,便一定会使旅游的某种基础设施应运而生,哪怕这种设施是最起码的” 1。同样道理,佛教从中国传出,向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一些地方传播,也是一个与旅行紧密联系的过程。其次,佛教在中国国内的传播与旅行不可分割。佛教是一种信奉出世哲学的宗教,讲究佛法、秉持佛性,佛法、佛性立意于

5、自然。佛门弟子往往要么在自然山水中居静修行、清淡佛理,要么走遍高山大川、云游四方、宣讲佛法,并且认为优游山水、品味自然、切磋佛理才是名僧的一种风度。因此,深山幽谷、万仞高崖、大漠石窟、江心孤屿、僻静海滨和幽深郊野成了佛教徒释游的理想之处。佛教在中国广为传播正是佛门弟子释游宣法的结果。再次,中国佛教的禅宗派使佛教旅行具有了旅游的内涵。佛教最初把人与神、现实世界与彼岸世界相对立起来,要求人们禁欲、苦行,认为这样才能求得今生苦难的解脱,以投生于彼岸极乐世界。在这种背景下,原来以宗教为目的的外出旅行活动多数以苦行面目而出现,毫无游乐可言。中唐以来风靡整个中国的禅宗,改写了佛教的人生哲学。禅宗主张“自心

6、是佛” , “本自无缚,不用求解。 ”2于是,佛教的人生哲学渐渐从禁欲苦行转向适意自然,与禅宗相联系的云游宣法也逐步具有了“优哉游哉”的内涵,甚至于一度盛行的优游之风堪与文士漫游相媲美。可见,佛教禅宗派促使佛教与旅行进一步相互融合、相互依托,为佛教旅游的诞生提供了催化剂。(三)佛教旅游佛教旅游是现代旅游学中宗教旅游的一种。从狭义上讲,佛教旅游主要指佛教徒因为宗教目的而从事的旅游活动,如朝圣、求法、云游、传法等;从广义上讲,佛教旅游指凡是围绕佛教旅游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都可视之为佛教旅游,也就是说,佛教旅游不仅包括佛教徒因宗教目的而从事的旅游活动,也包括非佛教徒出于兴趣,游览佛教圣地、观赏佛教建筑

7、、体验佛教特色文化等相关的旅游活动。二、佛教旅游资源 佛教文化在中国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发展以后,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旅游吸引力,无论是虔诚的佛教徒,还是普通的非佛教徒都可能成为佛教旅游者,与佛教有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产1本文认为旅行是现代旅游的前身。1罗伯伯特朗卡尔.旅游及旅行社会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2五灯会元:卷 3M.北京:中华书局,1984.155.3生了强大的旅游功能和价值,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多佛教资源具有了可开发性。因此,围绕佛教文化的活动圣地、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就成了现代社会重要的旅游资源,称为佛教旅游资源。其主要载体可分为:(一)以佛教名山为主要载体的自然景

8、观“天下名山僧占多” 。中国名山的成因固然有多种,可能因为有奇特秀丽的自然风光,也可能因为有重大的历史纪念意义等,但是其中不乏因为有某种宗教盛行而使山脉出名的。在我国,许多山脉与佛教有不解之缘,它们往往沾了佛灵之光而从此名扬天下,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佛则名” 。首先,四大佛教名山无不如此:“清凉佛国”之五台山、 “仙城佛国”之九华山、“海天佛国”之普陀山、 “天下秀”之峨眉山传说分别是文殊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与普贤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其次,一些佛教宗派的祖庭所在地也成为重要的佛教旅游资源。如:浙江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祖庭国清寺所在地,江苏南京栖霞山是佛教三论宗祖庭栖霞寺所在地,江西庐山是佛教

9、净土宗祖庭东林寺所在地, 河南嵩山是禅宗祖庭少林寺所在地,它们分别因为盛行佛教的某一宗派而扬名,渐渐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功能。再次,其它一些山脉,如:云南大理鸡足山、台湾高雄佛光山等也因为与佛教联系密切而一举成名,或者更加出名。所有这些山脉大多风景秀丽,再加上最初的开拓者们巧妙地利用自然景观营造强烈的宗教氛围,成就“深山藏古寺,幽径通禅房”的佛国境界,创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时空,令人心旷神怡、超凡脱俗,从而具有了强烈的旅游吸引功能,成为十分重要的佛教旅游资源。佛教徒往往出于虔诚,不辞千里前来烧香拜佛、求法朝圣,形成庞大的朝觐人流;一般游客也会前来领略佛化的自然风光,接受佛教文化的熏陶洗礼。(二)

10、以佛教建筑物为主要载体的人文景观1寺院。寺院是佛教活动的集中场所,是佛教文化最主要的人文载体,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寺院的选址总是尽可能合理利用自然环境中美的因素,最大限度调动人们的主观情感与直觉顿悟,以此创造寺院中独特的佛境美,并通过超凡脱俗、曲径通幽、深山古刹、松风月水、晨钟暮鼓等方式来进一步刻画。一般来说,无论是位于城镇之郊的寺院,还是坐落于青山绿水之间的寺院,都无疑是重要的佛教旅游资源,兼有佛教文化特色和自然美景的韵味,成为佛教旅游文化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寺院林立全国,其中不乏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寺院,成为佛教旅游资源中的亮点。如:北京碧云寺、西安慈恩寺、洛阳白马寺、广州光孝寺、昆明圆通

11、寺等。2石窟。佛教徒为了效仿释迦牟尼的苦行苦修,专门攀登荒山野岭,挑选人迹罕至、地形危殆之处,开凿石洞,于洞中雕绘佛像、舍利塔以及佛经壁画。石窟由于综合了建筑、绘画和雕塑等各种佛教艺术,向人们展示了五彩缤纷的佛教文化,从而成为重要的佛教旅游资源,吸引各类人员前往礼佛朝圣、参观游览。我国现存大小石窟 200 多处,著名的有: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和大理石钟山石窟等。3佛塔。佛塔即“浮屠” ,原本是安葬、供奉释迦牟尼的,后来又以高僧及一般和尚的墓地形式出现,起着“坟冢”的作用,再后来渐渐用于存放舍利、佛像和佛经,增加了礼佛顶拜的内涵。随着佛教与中国建筑文化的融合,佛

12、塔的设计、建筑以及功用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转变为中国式的佛塔,具备了登高眺览、造景育景、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以其挺拔优美的姿态,给风4景名胜区增添了动人景象,甚至于有的佛塔渐渐成为一些名城、名地、名景的标志和象征,旅游吸引力和游赏功能日益突出,成为佛教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著名的佛塔有西安大小雁塔、北京玉锋塔、广州花塔、大理崇圣寺三塔、杭州六和塔等。4塔林。在许多历史悠久的寺院旁边,往往建有成群的古塔,密集如林,称为塔林。塔林一般共有少则几座、几十座、多则几百座塔,而且类型丰富、形式多样,以各种各样的实物标本,记载了一些寺院的演变史和佛教发展史,同时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工程技术特色

13、。可以说,塔林是一座佛教文化与建筑历史的博物馆,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而且具备旅游吸引功能,成为游览观赏的对象。我国塔林数量很多,著名的有:河南登封少林寺塔林和法王寺塔林,山西五台佛光寺塔林和永济栖岩寺塔林,山东历城神通寺塔林和灵岩寺塔林等。(三)以佛事活动为主要载体的特色文化佛事活动包括在佛教地举行的佛教节日、香会、庙会和法会等宗教活动,这些佛事活动对于佛教徒的吸引自然不必多说,对于广大非信佛游客也有很强的吸引力。许多游客之所以来到佛教地参观游览,往往并不是出于对佛教的虔诚,而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对佛事活动有着强烈的新奇感、神秘感。佛事活动就成了吸引游客的特色文化。以佛教圣地五台山

14、为例:每年大约十五次的节日法会是五台山重要的佛事活动,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其中,最大的法会是六月大法会 1,五台山各庙都要在台怀镇举行一个月的佛事活动,规模宏大、内容多彩;而此时也正值五台山气候最宜人之际,水草丰茂,风景秀丽,可以集放牧、避暑、进香和商业旅游活动为一体,因此信佛者与各类旅游者络绎不绝,前来五台山。三、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我国佛教旅游资源遍布于大江南北,星罗棋布于名山大川之间,不可谓不丰富。但是,要想正确开发这些旅游资源,并且长期保持和发挥它们的旅游功能和价值,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一)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指开发佛教旅游资源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扩大视野,大胆地开发、利

15、用佛教旅游资源,广泛吸引国内外游客,宏观设计、开发佛教旅游线路。首先,转变观念、开放思维,促使佛教与旅游协调发展。佛教旅游资源极具特色、富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力,开发佛教旅游资源不仅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佛教,而且具有现实的旅游功能和经济价值,甚至对于促进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和国际交往等方面也有积极作用。所以,我们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有机地协调佛教旅游资源开发与交通、林业、商业、建筑、地方政府等各方面的关系,大胆地开发、利用佛教旅游资源,为国家建设服务。其次,开拓视野、放眼世界,广泛地吸引国内外游客。开发佛教旅游资源,吸引国内游客自然不必多说,同时需要把我国佛教旅游资源推向全球,尤其推销到佛

16、教徒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吸引国外游客。我国是佛教东传的中转站和过渡带,上承印度佛教,下启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1因为传说农历六月十四是文殊菩萨的诞辰日。5等地的佛教文化,不同宗派的祖庭和大师的讲法遗址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再加上我国佛教圣地大多坐落于青山绿水、名都大邑之间,如果开发宣传得当,必然能够吸引海外客源,实现其旅游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以浙江天台山为例:佛教天台宗在日本、朝鲜半岛、港澳台等地甚为流行,开发天台山佛教旅游资源,就要打好天台宗祖庭这张牌,放眼到上述地区,吸引客源。再次,创新思维、寻求区域内外的开放式合作,推出佛教旅游的精品线路。以云南为例:云南大学赵伯乐教授等

17、根据云南佛教旅游的实际,提出创意,设计了从滇中到滇西北线和昆明地区环滇池的省内佛教旅游线路:第一条线为昆明圆通寺、华亭寺等祥云水目山宾川鸡足山大理感通寺丽江玉峰寺、文峰寺中甸归化寺;第二条线为昆明圆通寺筇竹寺华亭寺等观音山晋宁普照寺、蹯龙寺。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开发云南佛教旅游资源有必要寻求省际合作,可以考虑通过滇西北与四川、西藏等省区相连,从而开辟中甸昌都(或林芝)拉萨的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线路,最终形成滇、川、藏佛教文化旅游圈。甚至,他们还设想可以从昆明向南,在西双版纳出境,经缅甸、泰国,到达斯里兰卡、印度,开创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旅游线路 1。(二)生态性原则生态性原则指开发佛教旅游资源要坚持

18、走生态旅游的道路。佛教生态旅游,以佛教生态观为基础,通过旅游活动使游客感受佛教的生态底蕴,使旅游资源不受到任何损害的“回归大自然”式的绿色旅游,是一种保护型、可持续发展型的旅游。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基础是缘起论。所谓缘起论,是指宇宙万物都是依因托缘而生起,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因果,不能断然分割而单独存在的;认为佛与众生在境界上虽有差别,在佛性上却是平等的,觉者为佛,不觉为众生,但芸芸众生都是有情之物,都有求生的权利。因此,佛教要求人们善待一切生灵,对大自然不能无度地占有,更不能恣意地破坏。这种佛教理念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人与人平等相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物多样化和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19、是相吻合的,在开发佛教旅游资源时当然应该遵循。具体来说,可以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来实践佛教旅游的生态性原则:第一,宣传佛教教义的生态观,引导游客从观念上净化自身,自觉保护佛教旅游资源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一方面,保护自然环境。佛教活动地往往是由富有般若智慧和审美情趣的高僧大德来选址,或依山临水处,或深山幽谷间,泉水淙淙,遍植花木,是恍如人间仙境的风水宝地,是幽雅清净的佛国生态天地。开发佛教旅游资源必须使游客的旅游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相得益彰。另一方面,保护人文景观。经过僧人们开路造桥、凿井引水、建亭筑台、砌塔立幢、修建寺庙庵院等艰辛开拓,建成了一座座佛教人文设施。这些人文设施年代愈久愈体

20、现出浓厚隽永的文化底蕴,也就越需要受到格外的保护。第二,采取恰当的手段,从管理上坚持生态性原则。其一,正确筹划与管理佛教文物古迹的修复与重建,尽量保持其原有意境和风格,坚持“修旧如旧” ,切忌“整旧如新” ,周围的人工造景也要与之相协调。其二,合理开发佛教旅游地的接待项目、规模和人数,使景区环境秩序井然。1赵伯乐.佛教文化:新世纪云南旅游发展的一个新亮点J.思想战线 ,2000,(5).6其三,警示、约束和规范游客的行为。通过景区的标识牌,提醒游客检点自己的行为,不做有损于景区环境的事情,如:乱拍乱照佛像、雕塑,乱扔乱丢垃圾、杂物,乱涂乱刻墙壁、树木等,“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 。第三,

21、组织、倡导一些具体的生态活动,寓“教”于游,让游客充分体验佛教的生态原则,以使游客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坚守生态观念。如:通过放生和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等活动,提醒游客不要滥杀生灵,恣意索取;通过建议敬献鲜花代替焚香化纸,来提醒游客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建议游客“惜福” ,做到不浪费资源,养成物尽其用、节约资源的习惯。(三)特色性原则特色性原则指开发佛教旅游资源一定要体现出佛教文化的特征,挖掘佛教旅游资源的特异性,吸引客源,为游客提供一种特有的旅游体验和感受。 “特色就是生命” 。开发任何一项旅游资源都要最集中地反映其特色,开发佛教旅游资源更是如此。首先,在开发项目上,要紧紧围绕佛教文化的主题,根据

22、佛教景点的不同特点,开发一些有别于其它旅游活动的特色性旅游项目,如:佛教与茶道、佛教与武术、佛教与气功、佛教与医药、佛教与音乐、佛教与书法、佛教与民俗、佛教与传统节日文化等,创造出浓郁的佛教旅游氛围,在良好的佛教旅游环境中,使香客、游人得到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其次,在开发方式上,要从观赏性开发向参与体验性开发转变。观赏性开发是佛教旅游资源的静态式开发,以游客参观陈列式佛教景观、建筑和塑像等为主要游览方式。由于这种游览形式单调,几乎没有可供游客主动参与活动的机会,游客很少能够真正亲身体验和感受佛教文化的奇妙多姿,难以得到更高层次的旅游收获, 所以,已经越来越不能调动游客的兴趣。参与体验性开发则是佛

23、教旅游资源的动态式开发,除了安排一般性的游览活动以外,还开发了一些与佛教活动有关的动态参与项目。如组织有兴趣的游客参与浴佛、食斋、放生等佛事活动,参与佛教开光、方丈升座、传戒及佛诞庆日等特定的法会活动。从观赏性开发向参与体验性开发的转变,可以更加深入地展示佛教旅游的特色性,可以充分调动一些游客的旅游积极性。游客可以在动态的佛教旅游活动中,亲身体验出家弟子的日常生活、功课以及丛林清规、宗教戒律等,他们食的是斋饭,住的是僧舍式旅馆,听的是晨钟暮鼓、经声喃喃,观的是香烟缭绕、法相森严,购的是佛教旅游商品,在一种肃穆、崇敬的心态中感受佛教独特的生活氛围,摒弃杂念,忘却烦恼,净化心灵,实现佛教旅游的深层

24、收获。当然,强调佛教旅游资源开发的特色性并不否定对同一旅游地相关旅游资源的开发,因为单纯的佛教旅游也难以吸引大量的普通游客,相反,开发其它旅游系列产品既可以解决“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单调,又可以在系列旅游活动中更加突出佛教旅游的特色性。参考文献1侯冲.宗教生态旅游与 21 世纪人类文明J.思想战线,2000,(5).2颜亚玉.宗教旅游论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3赵伯乐.佛教文化:新世纪云南旅游发展的一个新亮点J.思想战线,2000,(5).74束有春.旅游文化及佛教旅游文化浅论J.南京社会科学,1998,(4).5霍国庆.佛教旅游文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5、,2000.6卢云亭.现代旅游地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7范能船.中国佛教旅游M.上海:上海书店,1991.8沈祖祥.旅游与中国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9赵世瑜.中国文化地理概说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On the Tourist Resources of Buddhism andtheir Development PrinciplesYUAN Yin-zhi(Dept.of Graduate Students, 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Yunnan Kunming 650031,China)Abstra

26、ct: Buddhist culture is a special kind of the tourist resources.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us to develop the tourist resources of Buddhism. After analyz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Buddhism and tourism,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carrier of tourist resources of Buddhism. Furthermore, the author also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of tourist resources of Buddhism.Key words: buddhism; tourist resources; development principles* 收稿日期:2003-09-26作者简介:袁银枝(1976 ) ,女,安徽肥东人,哲学硕士,主要从事宗教学原理与宗教旅游资源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