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通市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参考意见,第三章 相互作用,一、教材对比分析,1、总体概述(1)从地位和要求看:本章讲述的是有关“力”的基础知识,是静力学和动力学所必需的预备知识。要求学生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以及它们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会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在此基础上,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渗透矢量相加的三角形定则和平行四边形定则,加深对矢量及其合成法则的认识,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2)从编排顺序看:课本从学生已熟悉并可以理解的事实出发,分析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和形变的原因,给出力的概念以及力的图示法,在学习重力的基础上,介绍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
2、互作用,把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与常见的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联系起来,并指出弹力、摩擦力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使学生的认识呈螺旋式上升,顺利过渡到弹力和摩擦力的教学上。,(3)从教学方式看: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如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悬挂法测薄板重心)、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力的合成)、联系实际,渗透STS教育(安装自行车的滚珠轴承)等。,2、对比分析,(1)课标要求和大纲要求的对比分析,继上表,(2)课标教材与老教材的对比,3、课时建议,第1单元 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2学时 2、弹力 1学时3、摩擦力 3学时 第2单元 4、力的合成 1学时5、力
3、的分解 1学时 第3单元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学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的应用 2学时复习课 2学时 测试、讲评 3学时 总学时 16,二、教学建议,第一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1、教材分析 (1)从现象入手理解力的概念。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三要素。 (3)介绍重力的三要素。 (4)介绍四种基本相互作用。,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a、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能在具体问题中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能画出力的图示。 b、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知道重心的概念,掌握重心位置的确定方法,。 c
4、、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作用范围。,(2)过程与方法 从现象入手,理解相互作用,列举多个实例说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有原因的,从而将作用抽象为一个概念,进而通过实验体会和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生活、列举实例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体会和理解力的作用效果,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体会薄板的重心位置用悬挂法确定的实验过程,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喜悦;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增强科学探究的兴趣。,3、重点、难点,重点:力概念的理解 难点:力概念和重心概念的理解,4、教学建议,引入: 运动员踢球 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 守门员接球 球由运动变
5、为静止 用手压锯条 锯条变弯物体发生了形变 用手拉橡皮条 橡皮条变长 分析讨论:球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得出: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将上述例子换位思考,得出:作用是相互的。 总结: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抽象为一个概念:力,体会和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打开教室的门,用不同大小的力作用在门把手上,门转动的速度不同;用不同方向的力作用在门把手上,有时能开门,有时无论用多大的力都开不开门,有时适得其反,不是开门而是关门。 重心是重力等效作用点: 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来理解。如拿一根细棍,提问学生:为什么说细棍受的重力集中于一点?再用线吊细棍使棍保持水平,让学生分析棍受二个
6、力:重力和线的拉力。重力和拉力一定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而得出悬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细棍各部分受的重力可以看成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是重心。,第二节 弹力,1、教材分析 (1)通过实验,创设情景,引入形变、弹性形变、弹力的概念。 (2)分析几种弹力产生的原因,及方向的判定。 (3)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a、了解弹力是接触力,弹力的本质是电磁力。 b、知道什么叫形变,形变的种类。 c、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形变越大,弹力越大;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或缩短)量的关系。d、探究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中正确画出
7、它们的方向。,(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本中几个小实验的演示,加深对形变概念的理解,认识到实验在理解概念和规律中作用。通过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领会将微小形变放大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压力、支持力、绳子拉力的方向,培养学生勇于参与探究活动的热情,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3、重点、难点,重点:弹力产生的条件及方向的判定;探究性实验的实施。 难点:弹力方向的判定。,4、教学建议,创设情景: 弹簧被压缩或被拉长演示 竹杆被压弯橡皮筋被拉长 提问:描述所看
8、到的现象。 引入形变、弹性形变概念被压缩或被拉长的弹簧使小车运动演示 被压弯的竹杆拨动小车使小车运动被拉长的橡皮筋拉动小车运动 思考:小车为什么会运动?得出:因为受到了力。 分析这个力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形变。得出弹力概念,弹力产生的条件。,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感性认识:手拉弹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1、提出问题: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量之间是什么关系? 2、猜想:可能FXn,n=? ,或有其它可能形式。 3、设计实验:测F与X的值,n=1、2、1/2等,先作最简单的FX图象,看图象是不是直线,是不是通过原点?如果不是直线,再作其它图线,尽量找到直线。 4、进行实验与
9、收集数据 5、分析与论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作出FX的图象,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6、交流与合作:各组作出的图线不一样,相互交流,分析原因表格设计:,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姚红岩,第三节 摩擦力,1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摩擦力是力学中 三种常见力中最复杂的一种的作用力,学习好摩擦力可以为受力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石,而受力分析是整个力学问题中最常用的手段。(2)与旧教材的对比新教材与旧教材的最大不同是将两种摩擦力的教育顺序倒了过来,这种处理教参上讲是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实验-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考虑,其实这种说法未必妥当,因为初学者往往首先对滑动摩擦力产生感性认识。因此这种处理方式未必比老教材更好
10、。,2教学目标,(1)掌握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掌握两种摩擦力的方向判断。 (3)掌握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的方法。 (4)让学生体会用实验探究物理规律、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把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的学习习惯。,3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摩擦力的规律(包括条件,大小,方向) (2)难点:静摩擦力的是否存在及方向判断如汽车牵引力等典型问题。,4教学建议:,(1)课时安排建议:方案(一)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上一节课,然后安排一些上节习题课。方案(二)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分别上一节课,每节课就一种摩擦力展开一定的讨论。,(2)教学次序的建议:方案(一)按照新教材次序先静摩擦力后滑动摩擦力。
11、方案(二)按照旧教材次序先滑动摩擦力后静摩擦力。(3)可考虑适当介绍滚动摩擦力,增加一些比较综合的受力分析习题课。,(4)关于静摩擦力的实验建议,实验:在较光滑的桌面上放一木板,上面放一质量较大的木块。开始时,在木反与木块接触的外侧面作两个的三角形的记号。当用手沿如图箭头所示方向缓缓地拉木板时,可以看到木块随木板一起移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增大,但两个三角形记号的相对位置却没有变化,直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某一数值后,才看到两个三角形记号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由于木块缓慢移动,所以它在水平方向上受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用上述演示实验可以说明两物体
12、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拉力增大而增大,而且有个最大值。同时可以使学生对教科书中所说的“相对静止”有一个较鲜明的感性认识。这个演示实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稳定,便于观察。,(5)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建议,实验 如图所示,调节木板水平,往砝码盘中加砝码,直到用手推木块后,木块做匀速运动,此时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先研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的压力的关系。先在木块上加砝码,改变木块的总质量,再往砝码盘中加砝码,直到用手推木块后,木块做匀速运动。,记录下砝码盘中加砝码的总质量;再重复上述实验。最后求出砝码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木块总质量的比值,看是
13、否为定值。 再研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的粗糙程度的关系。保持木块的质量不变,在木板与木板之间分别放置玻璃、橡胶等物体,以改变木块与接触物之间的粗糙程度,再往砝码盘中加砝码,直到用手推木块后,木块做匀速运动。记录下砝码盘中加砝码的总质量。比较砝码盘的总质量与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 如图所示,先调节木板水平,用手拉木板,使木板做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木块与木板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分别改变木块的质量、木板的粗糙程度,对照相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相应规律。,5补充练习 六道题.doc,第四节 力的合成,1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等效替代的方法是高中阶段常用的方法,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是
14、处理多力作用的问题基本手段,而初中阶段学生所知道的同一直线上几个力的合力的计算方法,是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特例。(2)新旧教材的对比:本节内容与旧教材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共点力概念的提出方式,旧教材放在知识内容前面,而新教材放在知识后面,另外在平行四边形法则的规律总结中更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2教学目标:,(1)建立力、合力、分力的概念。 (2)知道共点力与非共点力的区别。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并通过探究得出平等四边形法则。 (4)掌握用平行四边形的作用法和公式计算合力的基本方法,并对特殊情况会进行简单讨论。,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得出与运用。 (2)教学难点:平行
15、四边形法则的运用。,4教学建议:,(1)难度建议:在讲述用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矢量图法可引伸到三角形法则,关于多力合成的多边形法则可放到习题课中去讲,另外也可以考虑给出力的合成中计算合力的公式(根据生源情况来确定),对力的合成的几种特殊情况应加以讨论。,(2)教法建议: 在引入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上要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的影响。 在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得出过程中要重启发,多让学生探究,甚至可以采取边讲边实验的研究方式,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尤其要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乐趣。,在讲述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力的合成的矢量图时,要反复强调作图的规范性,可以在复习初中力的图示的
16、要求上加以提高。 关于共点力概念的教学,可以在力的三要素和力的效果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共点力与非共点力的概念,关于力是潜移矢量的概念可以在力矩或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平衡中去讲,同向平行力的合成应放在兴趣小组中。,5补充练习,第五节 力的分解,1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学好力的分解有助于更加深入全面把单摆、平行四这形法则,掌握物理学中矢量与标量的本质区别,对于以后用牛顿运用定律去分析力学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与旧教材的对比:在力的分解中,与旧教材明显区别,在介绍街矢量概论时,由于整个教材体系的变化,位移、速度等矢量概念,在对教材中是先于力的概念给出的,所以,矢
17、量概念的给出方式发生了变化。,2教学目标:,(1)掌握力的分解的多解性。 (2)掌握力的分解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4)掌握矢量的概念,矢量与标量的区别。 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力的分解的方法(2)教学难点:力的分解的情况讨论,4教学建议:,(1)难度建议: 通过力的分解的教学,掌握好力的分解的常见情形,并会根据不同的限制情况对力的分解结果展开讨论,应适当介绍矢量减法的概念,以及相应的矢量图法。 同时应补充正交分解法。 (2)教学设计:方案(一):力的分解与矢量概念,安排一课时,另外安排一节习题课,就有关需要拓展和延伸的问题展开讨论。 方案(二)力的分解以及相关讨论安排一课时,矢量概念及矢量加减法,安排一课时。,5补充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