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拔河運動教學心得分享,台中市國教輔導團健體領域輔導員 吳崑德老師,拔河選手前後之間隔,前後的距離以一手臂為準 後位的距離增加一小手臂的長度 身材高大者可適度增長距離,握繩,日式握繩:雙掌心朝上併攏,左手在前右手在後。 歐式握繩:右手在前,掌心微朝左,左手在後,掌心朝上。,日式握繩,日 式 握 繩,歐式握繩,高姿勢,平時之伸展姿勢 以骨骼支撐 肌肉負擔較輕 引力較差,中姿勢,為拔河最有力之姿勢 體軸成40-60度 膝100-120度 大腿與地面平行,低姿勢,大腿位置更低 對方較不易拉動之姿勢 為了維持姿勢消耗能量較大,身體與繩成直角,左右肩保持水平 目視正前方 繩與身體緊貼,雙腳與肩同寬,第一位
2、第二位寬度微小些 第三四五位選手同肩寬 第六七位選手比肩寬一些,後位動作,繩從右腰側繞至左肩上,左臂腋下挾緊 穿後位保護衣 右手下壓將繩固定於右腰側,選手順序,依身高排例,體軸應用,拉時身體應全身伸展 應用骨骼之撐力 腳肌力之充分應用,拔河力學,腳的作用力愈大 則發揮的動力愈強 膝部角度之變化 體軸角度之變化,起步技術,1.左腳向前踏穩,腰胯鬆沉,重心放低 2.右腳以最快速度到達定位 3.強調雙腳用力,保持實力,1.雙腳以最大力支撐 2.五、六、七位選手低姿勢 3.延長比賽時間消耗對方體力,後退步(進攻),1.步伐要一致,腳步不可太大 2.身體勿左右晃動太大 3.維持體軸之角度(中姿勢),跌倒
3、,為犯規動作 姿勢不當或體力差體力耗盡時易跌倒,猛拉,對方技術不成熟時使用 缺點:易快速消耗體能,側拉,比賽後段如倒地,快速成側拉進攻 使對方反應不及(以往師大隊常用),拔河運動體能訓練,1.跑步含後退跑 2.加強心肺耐力 3.全身性肌力肌耐力練習(重量訓練) 4.利用拔河機訓練 5.拉輪胎,拔河機訓練,1.基本姿勢練習 2.起步練習 3.猛拉練習 4.後退步練習 5.握力與肌耐力支撐練習,體軸角度與拉力之比較,日本拔河科學引力研究指出 身高170cm體重70kg高60cm三條件相同 左圖引力100kg,右圖引力120kg 兩種不同體軸角度引力差20kg,新式拔河姿勢 與傳統姿勢引力之比較,92年以立人國中10位男隊員做研究, 差異如下: 新式姿勢團隊10人最大爆發力775kg 傳統姿勢團隊10人最大爆發力625kg 不同姿勢最大爆發力差異150kg,班際比賽拔河教學,1.高重者在最前依序排 2.排成一排,或左右兩排皆可 3.採歐式握繩法較佳 4.前後間隔以一手臂長度最適當,5.重點:將拔河繩拉直才能發揮全隊之力。 6.全隊引力之方向是向後成水平方向。 7.缺點:引力方向不一致。(易偏左、右、上、下) 8.建議:全隊多練習固定基本姿勢。 9.賽前與其他班級練習或友誼賽。,結語,拔河運動是後退的英雄 給學生有運動家的精神 個人教學心得願與各位分享,謝謝聆聽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