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会议大会发言材料,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提升执法服务规范化水平,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2005年8月),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是促进工商职能到位、提升监管服务水平、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我局在泉州市工商局试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服从”、“五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即登记机关服从经济户口、经济户口服从片区巡查、片区巡查服从执法办案、执法办案服从长效监管、长效监管服从信用体系建设;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经济户口综合监管、基层工商所巡查监管、经济违法违章案件管理和12315信息化建设“五位一体”,积极探索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新举措,初步形成了以
2、经济户口为基础,以落实辖区责任制为核心,以信息化建设为保障,以信用分类监管为手段,以提高监管效能为目标的企业信用体系。,一、主要做法,(一)夯实基础,丰富企业信用资源。近年来,全省工商系统按照“辖区管理、上下联动、全面采集、及时更新”的做法和“谁登记,谁录入;谁监管、谁录入;谁处罚、谁录入”的原则,多方位采集企业守法和经营情况等相关信息。一是立足登记注册渠道,丰富企业原生性信用信息。主要包括企业注册登记的基本内容、企业经营所需的行政审批许可等基本信用信息。二是立足动态巡查渠道,丰富企业再生性信用信息。主要包括工商部门在日常动态巡查监管中采集的信用信息,如生产经营情况、年检情况、商标广告使用情况
3、、遵守合同情况、违法被处罚情况、被投诉举报情况等。三是立足相关部门信息渠道,丰富企业外生性信用信息。主要是吸纳外部的各种参考类信用资料,即除工商机关以外的政府和职能部门、司法机关、社会团体、中介机构等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资料。目前,全省各地已与税务、商检、海关、质监、金融等多个部门形成初步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鲜鲂畔恼希?实现全省经济户口档案“活、全、用”三个目标。“活”就是经济户口档案动态、静态管理到位,数据库完整,能及时反映经济户口在市场运行中的变化情况,不断更新,反映灵活;“全”就是经济户口档案能全面反映经济组织从开业到注销的整个活动情况,目前全省各级经济户口静态信息的录入率已达到98%;
4、“用”就是充分发挥经济户口档案资源优势,为实施信用分类监管所用。,(二)统一标准,科学划定企业信用等级。以“工商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为依据,以“量化扣分”为手段,以“重点行业特别关注”为补充,以“三个统一”为标准提高企业信用级别划定的科学性。一是统一违法等级。将企业违法行为进行分类、细分,编辑成电子执法词典,按照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后果、处罚幅度等分成“轻微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三级,并对三级违法行为进行分数量化。二是统一扣分标准。每户企业信用的基础分为100分,在信息采集过程中每发现一个违法记录,均按量化标准扣去相应的分值,剩余部分为企业的信用分值。三是统一信用分类
5、。根据违法行为所扣的分值,结合外部提供的企业信用相关信息等因素,分别确定A类(守信企业)、B类(基本守信企业)、C类(失信企业)和D类(严重失信企业)分类标准。据统计,全省经济户口中现已界定A级59.69万户、B级6.04万户、C级2.29万户、D级1.39万户。同时,考虑到同一信用级别的企业由于行业不同,监管的频率也要有所区别,我们把易燃易爆、特种设备等高危、特种行业的企业定义为“T”,根据其信用级别分别标注为A(T)、B(T)、C(T)、D(T),在监管过程中进行特别关注。,(三)依托网络,实现分类监管信息化。在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过程中,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依托“一纵一横”构筑起一个较为
6、完善的信息化网络。“一纵”,即指以宽带专线连接方式构建贯穿省、市、县、工商所四级信息化网络;“一横”即指在数据库中建立了经济户口管理软件、基层工商所巡查监管软件、经济违法违章案件管理软件、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软件、12315指挥系统软件、企业登记注册管理软件及商标、广告等涉及工商职能的各项业务管理软件,并将这些业务管理软件并联起来,实现互联互通。,依托信息化网络,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形成了“档案数据化、认领网络化、分类自动化、资源共享化”。“档案数据化”就是有关企业的各类信用信息均以电子数据的形式体现。各单位业务管理人员负责将在履行职能过程中所采集、生成的各种企业信用信息按统一标准和格式录入电脑,并将
7、所有信息都及时交换到各级数据库。“认领网络化”就是初生企业应由哪个工商所属地监管,它是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前提。“分类自动化”就是将企业信用分类标准转化为计算机软件,由电脑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各个企业的信用信息自动对企业的监管类别进行判定和归类。“资源共享化”就是不管哪级机关登记的企业信用信息、哪级管理的企业信用信息,无论是商标信用信息、广告信用信息、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还是其他各类信息,都集中于互联互通的数据库中,各级机关均可以共享共用。,(四)明确责任,落实分类监管制度。一是明确了监管责任主体。按照属地监管的原则,市场主体无论是哪级工商机关登记注册的,无论是涉及登记、商标、广告、合同、公平交易
8、、市管等任何一方面的情况都由所在地工商所实施日常监管,明确工商所作为分类监管的责任单位。同时,按照我省实行的“片(段)长责任制”的要求?魅菲危魑髯韵角谐魈宓牡谝患喙茉鹑稳恕?二是明确了监管重点。将C、D类企业、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经营、矿山开采等列为日常监管的重点,把有限的监管力量投入到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监管工作中。三是明确了监管计划。要求基层工商所及片(段)长根据各自辖区企业的总量及类别情况,制定明确的监管计划,做到监管对象、监管内容、监管方式、监管进度四清楚,确保监管活动准确、有序、规范。四是明确巡查频率。根据企业不同的监管类别,分别采取每年巡查一次、每月巡查一次、随时巡查的不同频率,分别实
9、施“远、中、近、零”四种距离不同的监管方式。,(五)完善退出机制,强化被吊销企业的后续监管。一是发布吊销公告,公开其违法记录。二是企业因违法行为被吊销营业执照、并对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其个人身份资料记入信用档案,列入黑名单,3年内不得担任任何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公司董事、监事、经理。三是加强对与被吊销企业有关联企业的监管。在被吊销企业未依法进行清算并办理其股权变更登记前,对被吊销企业投资设立的企业不予通过年检;对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已担任其他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责令其变更;对被吊销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股东或出资人投资设立的其他企业,予以特别关注,必要
10、时可按黄牌企业类进行监管。2004年度,全省共有6275户内资企业和1884户外资企业上了“黑名单”。,二、主要成效,两年多来,我省工商系统通过不断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各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提升了监管水平。主要体现在“四个规范”:,(一)规范监管执法。通过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全省工商系统基本落实了以下“四项制度”,从而规范了监管执法行为。一是动态监管制。为充分反映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的变化,基层以动态巡查为主要运作方式,对经济户口的监管做到了“认领、回访、录入、反馈”四及时,基本实现了从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从单一经营行为管理到综合信用分类监管的转变。二是无
11、过错推定制。无过错推定监管制度的实施,既给信用良好企业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经营环境,又节约了监管成本,把有限的监管资源投入到重点区域、高危行业、失信多发企业的巡查监管中,提高了监管效能。三是信用预警制。通过对信用信息分析判断,对发现轻微违法或有失信倾向的企业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建立起失信防范救济机制,督促企业自纠,改变了重处罚轻规范、重处理轻警示的现象。四是电子执法词典与行政处罚三级九档裁量制。自2004年起,我省对所有与工商行政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罚则根据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的权限进行了分档量化,编撰了电子执法词典,对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6个法律法规行政处罚的罚则进行了细化,对自由裁
12、量进行了三级九档的规范,并将处罚结果与信用分类挂钩。监管执法的规范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全省半数以上工商所经济户口的巡查率达到90%以上。,(二)规范内部运作。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初步建立了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资源共享、职能整合的新型监管执法机制。一是实现上下联动。各级工商机关办理的企业注册登记和工商事务都能通过网络适时下发到基层,基层的巡查监管情况也能及时上传到机关,实现了对企业监管的上下衔接、执法联动,改变了过去“有权管的看不到、看得到的无权管”的被动局面。二是实现左右整合。机关各职能部门通过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将各自掌握的企业信用信息在综合业务软件上互融互通,打破了信用信息资源壁垒。,(三
13、)规范指导服务。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进一步规范了服务行为,拓宽了服务的领域,提升了服务功能。一是为企业提供信用构建服务。加强企业信用的宣传教育,使企业在重视生产经营管理的同时加强信用管理。同时,大力推行“工商事务指导制”,指导帮助企业树立信用形象。二是为企业提供信用引导服务。对守信企业落实年检免审制、跟踪服务制等奖励措施,对失信企业和严重失信企业采取跟踪监管、重点锁定等措施,促进企业自律。三是为企业提供信用指导服务。在全省推行“工商事务提醒制”,采取书面、电话、网络、媒体等不同方式提醒企业及时办理分期到资、非货币出资产权转移等事项,用柔性的行政指导方式强化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国家工商总局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着力完善、大力创新、全力推进,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