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夏季事故预防知识.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689576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季事故预防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夏季事故预防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夏季事故预防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夏季事故预防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夏季事故预防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夏季事故预防知识一、雷电事故预防知识(一)雷电是怎样形成的雷电在气象学上称为雷暴。形成雷暴的积雨云高耸浓密,云顶常有大量冰晶,云内垂直方向的热力对流发展旺盛,不断发生起电和放电(闪电)现象,其机制十分复杂。在放电过程中,闪电通道上的空气温度骤升,空气中水滴汽化膨胀,甚至还有电离现象产生,短时间内空气迅速膨胀,从而产生了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打雷)。由于云中的电荷在地面上引起感应电荷,使云底与地面之间形成 “ 闪道 ” 。当电荷积累和其他条件 (如突出的建筑物、孤立的烟筒和旷地上的人等等)具备时,就会发生闪电击地,即雷击,造成雷电灾害。(二)如何预防雷电伤害1、在雷暴天气条件下,当你处在建筑物

2、内时,防雷应该注意四个安全要点。一是不能停留在楼(屋)面上。因为大多数雷击建筑都有发生在建筑物的顶部,尤其是在农村更是这样。二是要注意关闭门窗。对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来说,一般关闭门窗可以预防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目前国际、国内对球形雷的形成机理还众说纷纭,但大多数球雷都是发生在人们看到闪电之后才看到球雷,也就是说直击雷发生之后才产生球雷的概率比较高。球雷直径一般为几公分到几十公分,发出红色、黄色或蓝色的光,像一团火球,故称作为球雷。一般以每秒几米的速度离地面数米高度作水平运动,也有呈现跳跃式运动,其具有巨大的能量。大多数球雷沿建筑物的烟囱、窗户、门进入室内,在室内运动数秒钟便逸出,也有从普

3、通民房的瓦面逸出和逸出时引起爆炸的,不少学者认为球雷运动与空气运动方向有关,故关闭门、窗、阻隔空气运动途径,从而起到阻止球雷入室。三是不宜在雷雨天气洗澡。这主要是因为万一建筑物发生直击雷现象时,巨大的雷电流将沿着建筑物的外墙,供水管道流入地下,雷电流有可能沿着水流导致沐浴者遭雷击伤亡。同时也不要去触摸水管,煤气管道等金属管道。四是不宜靠近建筑物的外墙以及电器设备。因为人们不了解,建筑物的直击雷的防护设施的目的,主要是建筑物本身不受雷击损坏和减轻雷击时对建筑物内部的影响,却不能防止沿室外引入建筑物内的金属导体入侵的其它形式雷电危害。当然,雷电天气来临时躲到室内相对于室外来说是安全多了,但还需要注

4、意的是,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收音机、空调机、计算机、洗衣机、微波炉、电磁炉,有线电话等等,最好是拔掉所有的电源线和信号线插头,也不要接听和打出任何电话。人们只要了解和掌握上述四个要点,在建筑物内是不必担心遭受雷电伤害的。2、在雷暴天气条件下,当人们在建筑物的外面时,应注意六个安全要点:一是不宜进入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由于低矮的建筑物毫无例外地都没有防雷设施,并且大都在旷野中,是开阔地面中较高的突出物,容易成为尖端放电的对象而吸引闪电过来,遭受雷击的概率也就特别高。二是不宜在大树底下避雨。当暴风雨来临时,一般不具备防雷知识的人都会很自然地跑到大树底下去避雨。殊不知,往往是避

5、过雨却惹来了祸。雷击对停留在树底下的人们的危害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当人身体与大树的躯杆或枝杆接触,强大的雷电流流经树干入地时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可以把人击倒。这是因为人体与这个高电压直接接触的缘故,通常称为接触电压伤害。其次是人员没有与大树接触,但雷电流流经大树时产生很高的电压足以通过空气对人体进行放电而造成伤害,通常称为旁侧闪击或反击伤害,再就是人虽没在与大树有直接接触,也距离大树有一定距离,但由于站立在大树底下,当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大树流入地下向四周扩散时,会在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电压,而人体站立的两脚之间存在着电压差而造成伤害,通常称为跨步电压伤害。由此可见,当暴风雨来临之际,躲进大树底下是

6、很危险的。应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等高耸、孤立的物体。如果你确实万不得已需要在大树底下停留,则必须与树身和枝桠保持 2 米以上的距离,并且尽可能下蹲把双脚靠拢,这样既可降低人体的有效高度又可预防跨步电压的危害。三是不宜在旷野打雨伞、扛农具等。其主要原因是:人体本身就已经是一定范围内的突出物体,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再高举雨伞等物体,则使人体的有效高度增加,使雷击具有更明确的选择性。然而,下雨天在旷野中,打雨伞是人之常情,但是必须记住如果你看见闪电或听到雷声,说明你正处在近雷暴的环境中,你就应该停止行走,低打雨伞并两脚并拢立即下蹲。即使没有雨伞,也不宜飞跑狂奔,而应采取上述措施,待到雷声逐渐远去你

7、才可迅速寻找安全的场所避雨。 四是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作业。因为雷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一方面是水的导电率比较高,较地面其它物体更容易吸引雷电,另一方面是水陆交界处是土壤电阻与水的电阻交汇处,形成一个电阻率变化较大的界面,闪电先导容易趋向这些地方。我国农村不少村庄附近大都有一条小河,村民们总是要到河边进行洗衣服之类的活动,因此,在村旁小河遭雷击的报道也比较常见。五是不宜快速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开摩托车而导致雷击伤害的人可能是抱着侥幸心理,以为摩托车的速度快,冲一冲更可避过雨淋了,其实,摩托车再快也不能快过雷电,争分夺秒也无济于事。在暴风雨来临之际或是在近雷暴天气条件下,开摩托车或骑自行车时为避

8、免雷电的伤害,应该尽快就近寻找有防雷安全设施的避雨场所避雨。六是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在雷暴天气下,不仅足球活动不宜进行,其他球类活动也应慎之又慎。高尔夫球场大都是建立在郊外空旷的山坡地上,人们在高尔夫球场活动时,不但成为该有限范围内的高大物体,而且挥舞着球棍,又使人体的瞬间有效高度增加,自然而然地成了雷电袭击的目标。特别是天气条件较差时,如遇到暴风雨来临,从科学的观点出发,也应迅速停止比赛,以保障运动员和观众的生命安全。 (三)如果有人遭遇雷电袭击该怎么办1人体在遭受雷击后,往往会出现“假死”状态,此时应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抢救。首先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

9、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十几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 2其次应对伤者进行心脏按摩,并迅速通知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3 如果伤者遭受雷击后引起衣服着火,此时应马上让伤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烧伤面部。并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二、传染病预防知识(一) 夏季常见的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 霍乱、副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等。 2蚊媒传染病: 疟疾、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3鼠媒传染病: 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二) 为什么夏季容易发生各类传染病? 夏季天气炎热,各类细菌、病毒生长繁殖快,水源食物、环境容易受污染,是各类传染病容易发生的主要

10、原因。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在夏季是繁殖高峰期,它们携带的各种病原体易污染水源、食物、环境,使人类得病。天气炎热,人的体能消耗量大,喝水多减弱了胃肠功能和抗病能力,易致病。(三)临床表现: 1伤寒:潜伏期 1-2 周,起病缓,体温上升,持续性高热,相对缓脉,表情淡漠,无力,皮疹,肝脾种大。 2霍乱:无痛性剧烈腹泻水样便伴呕吐,日 10 多次以上,迅速严重脱水。3痢疾:起病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量少,有粘液脓血便,日几次到 10 多次以上。 4疟疾:寒战发热,体温 39以上,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全身疼痛、乏力,间歇性或隔日发作。 5登革热:起病急,畏寒,高热 39-40,剧烈头痛,眼眶

11、痛,肌肉关节痛,出血倾向,面、颈、胸部潮红称“三红征”,结膜出血。 6流行性乙型脑炎:起病急,全身不适,头痛,高热、恶心,呕吐为喷射状,惊厥抽搐,儿童多见。 7钩端螺旋体病:起病急,畏寒、发热呈弛张热,全身肌痛特别是腓肠肌痛,乏力,眼结膜出血,浅表淋巴结肿大,易误诊为“流行性感冒”。 8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全身疼痛,乏力,头痛,眼眶痛,腹痛,面额、胸部出血潮红,全身毛细血管广泛性出血,少尿。(四)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也是投资小,收效大的预防举措。 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要

12、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生活有规律。 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 5、衣、食细节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13、。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6、切莫讳疾忌医。在发现身体不适,或有类似反应时要尽快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同时对患者的房间及时消毒。三、蚊虫预防知识蚊子之所以令人讨厌,不仅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睡眠,更重要的是会传播疾病,例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并登革热等,这已是人人皆知的常识。 近日非典刚退,又传广东爆发“流行性乙型脑炎”小规模疫情。怎样安全有效地防蚊驱蚊,安度盛夏,是大家共同

14、关心的实际问题。 (一)防蚊招数1、土法防蚊人们利用蚊子趋光、喜高温阴暗潮湿和昼伏夜出的习性,夏日傍晚采取关闭室内灯光,打开门窗,让蚊虫飞到室外,然后紧闭纱窗纱门,以避免蚊子的飞入;设法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尤其梅雨时节,尽量控制室内相对湿度在 50%左右最为理想。在卧室内放置几盒揭盖的清凉油和风油精,或摆放一两盆盛开的夜来香、茉莉花、米兰、薄荷或玫瑰等,蚊子因不堪忍受它们的气味而躲避。室内安装橘红色灯泡,或用透光的橘红色玻璃纸套在灯泡上,开灯后蚊子惧怕橘红色光线也会逃离。用空酒瓶装上糖水或啤酒放在阴暗处,蚊子闻到甜酒味就会往瓶子里钻,会被糖水或啤酒粘住致死;在玻璃器皿或陶瓷瓦罐等容器的表面均匀涂

15、上一层驱蛔灵糖浆,口朝下放在暗处,蚊子吸食后也会中毒死亡。将晒干后的残茶叶和桔子皮等燃烧可以驱蚊。生吃大蒜、口服维生素 B,通过人体生理代谢后从 汗液排出体外,也会产生一种蚊子不敢接近的气味。其实,每天在天黑之前以及早晨起床后在纱门与纱窗上去人工捕杀,也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防蚊措施。 2、化学驱蚊 蚊香是最古老的天然药物驱蚊办法。早在南宋时期便出现过中药制成的驱蚊香棒。现代蚊香中含有效成分是除虫菊酯,它有驱杀蚊虫的作用。蚊香点燃后,蚊香里的除虫菊酯随着烟雾挥发出来,播散于室内的空气中,使蚊子的神经麻痹,于是蚊子或坠地丧命,或四散逃跑,从而起到驱灭蚊虫的作用。除虫菊酯可以通过代谢排除体外,对人

16、没有多大害处。但是某些低劣的蚊香,除了含有除虫菊酯之外,还含有六六六粉、雄黄粉等,这些物质对人体有毒性甚至致癌作用。因此,蚊香最好还是放在户外使用,比如居家周围、门口或空气流通的地方。傍晚天黑前点燃蚊香,驱蚊效果最佳。 电蚊香片的驱蚊效果也不错,一般可维持 6-8 个小时。电蚊香的驱蚊原理是将除虫菊等吸入蚊香片中,加热后而蒸发,如果滴上数滴风油精效果更好。液体电蚊香是利用毛吸管原理,持续加热释放杀虫剂物质,使用最为方便。按每天使用八小时计算,一瓶蚊香液可连续使用 30 天,免除了每天更换电蚊香片的麻烦。但无论是电蚊香片或液体电蚊香,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有机化合物。如在密闭房间内使用,可能会产生不

17、良反应。因此,使用电蚊香时应保持空气流通。电蚊香的最佳使用时间是在睡前半小时。 防蚊液,又称驱蚊剂,主要用于人们外出或野外作业人员。防蚊液的主要成分是避蚊胺。据说,涂抹合格的防蚊液可以在 6-8 小时内阻止 99.9的蚊咬。其原理是药物直接作用在蚊子的触觉器官及化学感受器,从而驱赶蚊虫。孩子使用防蚊液应特别留心,最好使用避蚊胺浓度小于 10%的防蚊液。婴儿涂抹容易误舔食中毒,最好不用。喷涂防蚊液时,避免直接洒在伤口或是起红疹的皮肤上。可先喷在手上,然后再在身体裸露部位一一涂抹,使用起来有点麻烦。 杀蚊气雾剂是一种杀虫剂,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一种叫丙炔菊脂的物质。蚊子多半喜欢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白天

18、针对楼梯间、水槽下、阴沟、浴厕、橱柜、桌脚下等喷洒。利用旧箱子或桶子,放些抹布在里面,布置成一个阴暗潮湿的“人工陷井”,白天蚊子飞进去歇息,往里头喷几下杀虫剂,就可以轻松灭蚊,这是防蚊专家的绝招。掌握灭蚊的时间、地点和用量是关键,杀虫剂不需要太多,即可达到效果,多了不仅浪费,还会增加污染。 灭蚊窗纱涂剂是利用蚊虫的向光性和药物的缓释原理,将灭蚊窗纱涂剂涂抹在纱窗上,形成一层保护膜,蚊蝇接触 30 秒后,会在两小时至数日内死亡。有效灭蚊成分一般为氯菊脂、氯氢菊脂等。使用时,勿用碱性溶剂清洗窗纱。其优点是耐日晒耐水洗,有效时间长达数月至半年。 专家提醒人们,由于蚊子也会产生抗药性,所以应该轮流使用

19、不同的驱蚊方法及产品,才能获得较好的驱蚊效果。 3、物理避蚊使用蚊帐的优点显而易见,既能避蚊又防风,还可吸附飘落的尘埃,过滤空气,尤其适合儿童。不过蚊帐使用起来较麻烦,且蚊帐内的空气不太新鲜。 专家推荐使用捕蚊灯,没有污染。捕蚊灯是利用蚊子的趋光性及对特殊波长的敏感性,紫外光对蚊子有吸引力,以灯管诱捕蚊子接触网面,并用高压电击网丝,瞬间使蚊子烧焦。选择光度 8 瓦以上或双灯管的捕蚊灯。捕蚊灯最好摆放在高於膝盖的地方,且离地面不要超过 180 公分。最好常常改变放置地点,隐蔽的角落、桌下是最好的地方。使用捕蚊灯时,其他室内光源要统统关掉,因为蚊子被干扰,就无法感受捕蚊灯的光源,捕蚊效果也将大减。

20、在捕蚊灯的集虫盒里加点水、再加点醋,捕蚊效果更好,因为蚊子有喜欢酸性的习性。电蚊拍的原理和作用与捕蚊灯类似。 白天的蚊子难防,外出时最好还是著长袖、长裤。尽量少去或不去有青苔和草丛密集的潮湿地方,还可以擦一点防蚊液来预防,或是把艾草、尤加利树叶揉碎擦在身体上,也有点效果。总之,根据个人的条件和情况,采取综合防蚊驱蚊方法,你就能愉快地安度夏日 (二)避蚊工具的选择首选是蚊帐:夏季为幼儿防蚊,应尽量使用蚊帐。但是空间狭小,宝宝不小心帖在蚊帐上被叮的事时有发生,这是蚊帐的不足。 再者捕蚊灯:捕蚊灯对于夜间活动的蚊虫效果不错。 台扇驱蚊法:蚊子晚上趋光,故家中关掉所有的灯后使用有指示灯的台扇并大角度摇

21、摆,扇叶会打死许多蚊子。 熏烟驱蚊法:在房间内,用一些木屑,最好是有芳香味的木屑,放在铁罐里,在木屑上放几块烧红的炭,再放一些干的柑桔、橙或柚子皮在面上,燃烧后会散发出十分强烈的气味,蚊子闻到就会“退避三舍”。 桔红玻璃纸驱蚊法:用透光性强的桔红玻璃纸套在 60 瓦的灯泡上,蚊子会四处逃散。 干柑桔子皮驱蚊法:在室内点燃几块干柑皮或桔皮,蚊子就会仓皇逃窜。 涂抹草驱蚊法:用适量薄荷、紫苏或西红柿的叶,揉出汁涂抹于人体裸露的皮肤上,蚊虫闻到这些植物汁散发出来的特殊气味,唯恐避之不及。 将维生素 B1 3 至 5 片溶解于水中,擦拭暴露在外面的肢体,能驱除蚊虫叮咬。 用调味品中的八角、茴香各两枚,

22、泡于温水脸盆中,用其水洗澡,蚊子不敢近身。 花露水驱蚊法:除了驱蚊功效外,有些花露水中含有中草药成分的“六神原液”,在盛夏有清凉、去痱、避暑等功能,可谓“一物多用”。尤其适合儿童使用。 花草驱蚊: 七里香、食虫草、逐蝇梅、驱蚊草、夜来香、万寿菊:茉莉花、薄荷等。 这些花草不但驱蚊效果好,而且经济易行,对人体无任何伤害。还可以为房间增加美感,净化空气,摆在窗边,赏心悦目,特别是炎热夏天会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这些个方法也简单易行,而且对孩子没有伤害。 还有一个最简单经济的措施,就是在早晨起床后以及天黑之前在纱门与纱窗上捕杀。这个方法不错,很轻松地就可以消灭不少蚊子。 衣着打扮避蚊法: 首先是注意个人卫生,适时冲洗身体,保持肌肤的清洁,夏天洗澡最好少用香皂。一般来说,蚊子喜食花蜜露,因此,使用带花香味的物品后,被蚊子叮咬的概率会上升。 穿浅色衣服。伊蚊(又叫花斑蚊),最喜停在黑色衣服上。再者是晚间最好穿着透气吸汗的棉质浅色衣服,如在户外呆的时间较长,最好穿长衫长裤,穿上袜子,会减少叮咬。 饮食避蚊法:就是进行饮食调理,适当改变体质,使身体所排出的汗液酸性浓度降低。平时可多吃一些大蒜和含维生素 B 多的食物,如糙米、豆类、干果、硬果、花生仁、水果、绿色蔬菜、奶类、河鲜、海鲜以及动物的肝、肾、脑、瘦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