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常见事故及预防.doc

上传人:pw17869 文档编号:6492774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事故及预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常见事故及预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常见事故及预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常见事故及预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常见事故及预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常见事故及预防(一)饱和热水塔1、饱和热水塔爆炸1.1常见原因1.1.1设备超期运行。1.1.2设计制造缺陷,焊接质量差,检修质量差。1.1.3盲目追求产量,设备超压运行。1.1.4半水煤气中 O2含量严重超标或罗茨机和压缩机抽负,吸入空气与煤气混合引起爆炸。1.2预防措施1.2.1加强设备的检制监测。1.2.2加强水质管理,减少 CO2、H2S、O2的高温腐蚀,延长设备寿命。1.2.3严格控制半水煤气中 H2S 和 O2的含量。与脱硫工段联系降低H2S 含量,防止罗茨机和压缩机抽负。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2、饱和塔出口气体带水饱和塔出口带水,会造成热交换器列管腐蚀堵塞,触媒温度波动,以

2、至影响活性,降低变换率。2.1常见原因:2.1.1半水煤气带有焦油等杂质。2.1.2水质差,饱出分离器局部堵塞,气体流速加大到一定负荷时,产生“托液”被气体带出。2.2处理方法:2.2.1定期热洗油分。2.2.2发现带液,应适当关小热水循环量并打开汽水分离器和热交换器排污阀排水,防止水带入触媒层。(二)变换炉1、变换炉爆炸1.1常见原因:1.1.1设计考虑不周,制造有缺陷.1.1.2因开停车频繁,温度升降骤变等原因,易引起管道、人孔等部位泄漏造成着火爆炸。半水煤气中氧含量严重超标,过氧引起爆炸,或因罗茨机、压缩机抽负空气吸入系统。1.2预防措施:1.2.1确保制造质量,检修时要保证质量。1.2

3、.2稳定生产,触媒升温硫化降温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控制好升温和降温速度。严格控制半水煤气中氧含量小0.5%,防止罗茨机和压缩机抽负。2、变换触媒烧坏2.1常见原因:2.1.1检修时变换炉与外界隔绝不彻底,或系统放空伐、排污伐未关,付线阀未关,空气长时间吸入触媒层自然烧坏。2.1.2半水煤气严重过氧,或罗茨机和压缩机抽负,空气吸入。2.1.3操作控制不当,超温烧坏。2.1.4停车时,蒸汽进入变换炉造成触媒反硫化,大量放热。2.1.5检修时,同时打开人孔和卸料孔,开成“烟囱”效应,空气进入变换炉,触媒氧化高温烧坏。2.2预防方法:2.2.1检修时要派专人负责监护变换触媒层温度,发现异常情况,及

4、时处理。2.2.2正常生产时严格注意半水煤气中氧含量不超过0.5%,0.5 0.8%时应减量。及时调节触媒层温度;当 O21.0%时紧急停车。2.2.3触媒升温硫化,降温,正常生产时都要按操作规程操作,精心调节。2.2.4停车及时停用蒸汽。2.2.5严格执行检修规程,专人监护触媒层温度。3、变换炉温度下降3.1常见原因:3.1.1减量生产时,增湿泵*量未减,付线开得过大,变换炉进口煤气温度低。3.1.2蒸汽或半水煤气带水,或循环热水控制不适当。3.2处理方法:3.2.1适当调节增湿泵*量,适当调节付线阀。3.2.2与锅炉联系,避免蒸汽带水;控制饱和塔液位1/2 2/3处,排净汽水分离器内积水,

5、酌情调节热水循环量。3.2.3适当提高进炉煤气温度保证炉温,不得已时可开电炉。4、变换炉触媒温度急剧上升4.1常见原因:4.1.1半水煤气中氧含量高。4.1.2加负荷时付线未及时调节。4.1.3蒸汽用量过大,饱出温度过高,一段触媒温度急剧上升。4.1.4罗茨机或压缩机抽负,将空气吸入系统。4.1.5*泵掉闸,二段进口温度高。4.2处理方法:4.2.1与造气工段联系,降低半水煤气中氧含量。4.2.2及时调节付线。4.2.3根据煤气负荷适当减少蒸汽量。4.2.4与脱硫和压缩工段联系,防止罗茨机和压缩机抽负。4.2.5定期巡检,及时恢复。5、变换炉阻力大5.1常见原因:5.1.1蒸汽质量差,偏碱造成

6、触媒结皮造成变换炉阻力大。5.1.2*质量差,造成低变触媒结皮,造成变换炉阻力大。5.2预防方法:5.2.1提高蒸汽质量。5.2.2这定期检测提高脱盐水质量。(三)热交换器1、热交换器爆炸1.1常见原因:1.1.1自制设计、制造质量差。1.1.2严重腐蚀,耐压强度下降。1.1.3操作不慎,超压爆炸。1.1.4过氧爆炸。1.2预防方法:1.2.1设备的设计,制造一定要符合压力容器的规范要求,保证质量。1.2.2加强设备的定期检测工作。1.2.3认真操作,防止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1.2.4严格控制半水煤气中氧含量,防止罗茨机和压缩机抽负。2、热交列管漏热交列管漏,会造成气体走近路,使变换气中一氧

7、化碳升高,影响生产正常进行。2.1常见原因:2.1.1气体长期冲刷和列管腐蚀。2.1.2由于开停车频繁,温度变化过大.设备急剧膨胀或收缩使花板胀管处漏。2.1.3设备本身制造缺陷。2.2判断和处理方法:2.2.1确定列管是否泄漏的方法是:及时做变换炉出口气体与热交换器出口气体中一氧化碳的对比分析来判断。2.2.2通过对比分析,查明热交换器内漏程度,视情况处理。2.2.3正常生产时,应认真精心操作,控制温度不发生较大的波动。3、变换气中一氧化碳突然升高3.1常见原因:3.1.1操作不当,蒸汽用量过小。3.1.2饱和塔液位过低或无液位,半水煤气通过水封管窜入热水塔走近路。3.1.3热交换器列管漏煤

8、气走近路。3.1.4热水泵和*泵抽空。3.1.5触媒温度控制不当,变换率差。3.1.6触媒活性差,老化或中毒。3.2处理方法:3.2.1加减量不可过猛,防止蒸汽调节跟不上,发现触媒温度下跌,及时调节变换炉进口温度和一段蒸汽加入量。3.2.2经常检查确保饱和塔液位,发现一氧化碳跑高时,速与后工段联系。3.2.3热水泵和增湿泵抽空时,加大蒸汽用量,并倒泵处理。3.2.4严格控制触媒温度,防止一段炉温太低,影响反应速度,三段炉温过高影响平衡变换率。3.2.5适当提高蒸汽比例及触媒层温度。4、热水泵抽空4.1常见现象:4.1.1泵出口压力下降。4.1.2饱出煤气温度下降。4.1.3变换气出口一氧化碳突

9、然升高。4.1.4分析仪一氧化碳上升。4.2常见原因:4.2.1热水塔产生假液位或液位过低。4.2.2热水塔出口管至泵进口管堵塞、泄漏。4.2.3泵故障,如叶轮脱落或损坏等。4.2.4电机反转或损坏。4.3处理方法:4.3.1一旦泵抽空可酌情减量减机,可加大蒸汽用量或开大*量。4.3.2倒泵疏通进口管道。4.3.3关闭出口阀排气。4.3.4倒泵检修。4.3.5倒泵与电工联系处理。5、中毒事故5.1常见原因:5.1.1抽堵盲板或坚固漏气阀时,没有佩戴防护用具。5.1.2检修设备时隔离、团龄抽象不彻底,不分析而盲目进入作业。5.1.3分析取样管漏气。5.1.4设备或管道漏气。5.2预防方法:5.2.1抽堵盲板或坚固漏气阀时,一定严格遵守“抽盲板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佩带防护用具,并设专人监护。5.2.2检修设备时要按“检修管理制度“规定进行,遵守进塔入罐有关规定。5.2.3分析取样管防止泄漏,并将排气管引到室外。5.2.4加强设备管道的维护保养,防止跑、冒、滴、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