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等土力学-李广信-习题解答(1-5章).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688841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土力学-李广信-习题解答(1-5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等土力学-李广信-习题解答(1-5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等土力学-李广信-习题解答(1-5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等土力学-李广信-习题解答(1-5章).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等土力学-李广信-习题解答(1-5章).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高等土力学教材 习题解答 1-1 拟在一种砂土上进行各种应力路径的三轴试验, 施加的各向等压应力都是 c =100kPa,首先完成 了常规三轴压缩试验(CTC),当 时,试样破坏。根据莫尔库仑强度理论,试 预测在CTE、TC、TE、RTC和RTE试验中试样破坏 时与各为多少? 13 208.9kPa 2 CTE、TC、TE、RTC、RTE 试验中的应 力条件-两个未知数,两个方程。 莫尔库仑强度理论:c 0 ; 1 / 3 =3.809 (1 ) CTC : c = 3 =100kPa (2 1 ) CTE (三轴挤长): a = 3 =100kPa (2 2 ) RTC (减压三轴压缩

2、) : a = 1 =100kPa (2 3 ) RTE (减载三轴伸长 ) : c = 1 =100kPa (2 4 ) TC (p=c 三轴压) :2 3 1 =300kPa (2 5 ) CTE (p=c 三轴伸) : 3 2 1 =300kPa (2 6 ) 1-1 答案 CTE : 3 = 100 kPa 1 - 3 =208.9 kPa TC: 3 = 58.95 kPa 1 - 3 =123.15 kPa TE : 3 = 41.8 kPa 1 - 3 =87.3 kPa RTC: 3 = 32.4 kPa 1 - 3 =67.6 kPa RTE : 3 = 32.4 kPa 1

3、 - 3 =67.6 kPa3 1-4 在真三轴仪中进行平面上应力路径为圆周的 排水试验中,已知 kPa p 100 kPa q 50 , y x z x y tg 2 ) ( 3 分别代表三个方向上的主应力,以 1 z , x = y = 3 为0 , 计算完成下表。 z y x , , z x y y x z x y tg 2 ) ( 3 60 z x y 关于的解释4 应力不变量几个关系 22 2 2 (1) 31 () () 1() 1 ( 2 ) (3) 1 (4) 33 1 (5) 3 (6) (7) yx zx zx yx zx x x zx yx b b ctg z y qb

4、b b b z q z bb yb z pzy b pz z y b b0 计算公式 的推 导 答案 83.33 83.33 66.67 71.13 83.33 100 116.67 128.8 7 133.33 128.87 116.67 100 83.33 y 83.33 100 116.67 128.87 133.33 128.87 116.67 100 83.33 71.13 66.67 71.13 83.33 x 133.34 128.87 116.67 100 83.33 71.13 66.67 71.13 83.33 100 116.67 128.87 133.34 z 360

5、330 300 270 240 210 180 150 120 90 60 30 0 5 1-5 已知某场地软粘土地基预压固结567 天固结 度可达到94,问当进行n=100的土工离 心机模型试验时,上述地基固结度达到99 时需要多少时间? 解题与答案 2 2 10000 2 8 1 94% 0.0046 100, 10000 8 0.01 , 2.3 t v v t Ue ct T H nt eth 567天,U94;n=100,U99时间?6 1-6 对土工格栅进行蠕变试验,120天后应变 达到5的荷载为70kN/m。在n=100的土 工离心模型试验中,该格栅在70kN/m的 荷载作用下,

6、应变达到5需要多少时 间? 答案 蠕变比尺为1,仍为120年7 2-6: 已知砂土试样的 1 800kPa, 2 500kPa, 3 200kPa, 计算I 1 、I 2 、I 3 、J 2 、J 3、 p、q和各是多少; 如果 1 800kPa, 2 3 200kPa,上述各值为 多少? 解题与答案 1: I 1 =1500 ; I 2 =660000 ; I 3 =80000000 ; J 2 =90000 ; J 3 =0 ;p=500 ; q=519.6 ; =0 2: I 1 =1200 ; I 2 =360000 ; I 3 =32000000 ; J 2 =120000 ; J

7、3 =16000000 ;p=400; q=600; =-30 123 800 , 500 , 200 kPa kPa kPa 123 800 , 200 , 200 kPa kPa kPa 8 2-14 下面是承德中密砂在三种围压下的三轴试 验结果。用这些数据计Duncan双曲线E, 和E, B模型的参数。(见附表) R f : 平均值; K,n的确定; K b ,m的确定。 答案 K: 410 K ur : 600 n: 0.88 : 35.6 R f : 0.81 K b : 290 m: 0.75 G: 0.25(0.31) F: 0.04(0.10) D: 5.5 (10)9 2-1

8、9 是否可以用饱和粘土的常规 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来直接 确定用有效应力表示的 Duncan-Chang模型的参数? 对于有效应力,上述试验的 d( 1 - 3 )/d 是否就是土的 切线模量Et, ?用广义虎克 定律推导d( 1 - 3 )/d 的表 达式。 13 1 () d d 解题与答案 只有在常规三轴压缩 试验中才满足: 一般情况: 13 1 t dd E d 1 12 3 () t tt d dd d EE 313 13 1 () 1( 12) ii t t ddd u du B d A d d dd E dA 不排水试验10 2-21 通常认为在平面应变试验中,应变为零方 向上的主

9、应力是中主应力。设两个主动主 应力成比例,即,平面应变方向上的主应 力为。用弹性理论,设,计算k等于多少 时,成为小主应力? 解答 平面应变:泊松比 当1 k 2.03时, y 为最小主应力 0.33, / zx k 0 . 1 k x z 11 3-4 对于一种非饱和粘土,从三轴试验得到 其, 设 ,含水量为w 20%,相应的基质吸力为大气压力下,计 算其无侧限压缩试验的强度。计算如果在 这种地基中垂直开挖,最多可以开挖多深 而不会倒塌? 解答与答案 吸力s=500kPa, c =30kPa, ( 设 =20 kN/m 3) ) = 27 =13.5 通过计算c“ c +s tan ,可以计

10、算: H cr =24.5m12 3-20 对某一种砂土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 100kPa时,破坏时( 1 - 3 ) f 300kPa。用 Mohr-Coulomb、 广义Mises、 广义Tresca 、 Lade-Duncan 松冈元五种强度理论分别计算在 100kPa, b=0.5和b=1.0 的真三轴试验中,破坏时的 ( 1 - 3 ) f =?分析各理论的合理性。 解答与答案 1.Mohr-Coulomb准则: =36.9 b=0.5和1时,仍然是( 1 - 3 ) f =300 kPa 2. 广义Mises准则: b=0.5, ( 1 - 3 ) f =1292.8 kPa

11、 b=1,无解13 解答与答案 3.广义Tresca准则: b=0.5 , ( 1 - 3 ) f =600 kPa ;b=1 ,无解 4. Lade-Duncan 准则: b=0.5 , ( 1 - 3 ) f =482.8 kPa b=1 ,( 1 - 3 ) f =409.7 kPa 5. 松冈元准则: b=0.5 , ( 1 - 3 ) f =379.1 kPa b=1 ,( 1 - 3 ) f =300 kPa 解释: 由于6.9 广义 Tresca,Mises 准则会 有 1 情况,无 解。 对于三次方程可能需 要试算。14 3-24: 一种饱和松砂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的有 效应力

12、路径如图所示。估计其有效应力强 度指标和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定性画出 它在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解答与答案 q =32.1 ; cu =11.9 15 3-26 两个完全一样(含水量,孔隙比相同)的 正常固结饱和粘土试样,在相同的压力下 固结,然后进行不排水剪切试验(CU)。 A试样进行的是常规三轴压缩试验 (CTC);B试样进行的是减压的三轴减压 的压缩试验(RTC,轴向应力保持不变, 围压逐渐减少,直至破坏。)。A试验得 到的试验数据见下表。 试验A 的数据 0.55 0.58 12 0.53 0.57 10 0.51 0.56 8 0.47 0.54 6 0.41 0.52 4 0.29

13、 0.45 2 0.19 0.35 1 0 0 0 u c ( ) c 16 解答:有效应力路径的唯一性 313 () uB A CTC RTC 答案 (1) A 试验: =23.1 ; cu =13 B试验: =23.1 ; cu =24.1 (2) A 试验和B 试验: A=0.95不变。17 3-29 一种砂试样固结后的孔隙比e0.8, 相应的临界围压是 cr =500kPa,在 =500kPa时进行三轴排水试验破坏时 的应力差 1 =1320kPa。其内摩擦 角是多少?在这个围压下的排水试 验, 试样破坏时的体应变约为多少? 不排水试验时孔压约为多少? 解答与答案 已知:e=0.8,

14、3cr =500kPa 3 =500kPa, 1 - 3 =1320kPa =32.1 ;此围压下的排水试验体应变为 0,不排水试验的孔压u=018 3-32 一种较密的砂土试样的三轴排水试验,破 坏时的应力比 =4.0。如果假设不变, 将这种试验在围压 =1210kPa下固结,随后 保持轴向应力 =1210 kPa不变,室压 减 少(即RTC试验)。问室压 减少到多少时 试样破坏? 答案 3 =302.5 kPa 13 /4 1210 , c kPa RTC 19 3-33 一系列饱和粘土的慢剪试验结果表明土的 c =10kPa。tg =0.5。另做一个固结试 验,垂直固结应力 v =100

15、 kPa,破坏时的 剪应力 f =60kPa,问其孔隙水压力u f 是多 少? 答案 c =10kPa, tan=0.5 固结快剪: v =100kPa =60kPa u f =020 3-35 一个正常固结粘土的 ,准备用这种 粘土做两种三轴排水试验,它们的各向等 压固结压力都是200 kPa,第一个试验是 常规三轴压缩试验(CTC)另一个试验是 三轴伸长试验(RTE),问它们(破坏 时)的轴向应力是多少? 答案 已知: C TC : a = 1 =600 kPa RTE : a = 3 =66.67 kPa21 3-37 对饱和正常固结粘土试样进行了固结不 排水常规三轴压缩试验(CU,CT

16、C),试 验结果见下表: (1)画出( u关系曲线 (2)在p, q平面上画出其总应力和有 效应力路径 (3)计算其 和 cu 。 4.4 5.8 12 4.3 5.7 10 4.1 5.5 8 3.9 5.4 6 3.5 5.2 4 2.8 4.5 2 1.9 3.5 1 0 0 0 u(kPa (kPa (%) 答案:=20 ; cu =13 22 3-38 1. 在上题同样的试样上进行减压的三轴压缩试验 (RTC),即首先在=10 kPa下各向等压固结, 然后轴向应力保持 =10 kPa不变,围压 减少 到4.2 kPa时破坏。结合上题回答: (1)绘出RTC试验的总应力和有效应力路径;

17、 (2)绘出RTC试验的( u曲线; (3)求RTC试验的 cu 答案 cu =24.1 23 3-41 有下图的一个铁槽中装满饱和松砂,在振 动液化以后连通管中的水位有什么变化? 水位最高可能上升多少? 水位最高可能上升 1.77m G=2.67 e=0.89 2m 答案24 答案 1. 液化前: 土压力: 水压力 2.液化时: 土体有如水体,水压力为 H=2m 0.54 t/m 2 H=2m 2 t/m 2 H=2m 3.76 t/m 2 1.76 t/m 2 答案 3. 液化后: 土压力: 水压力: H=2m 2 t/m 2 H=1.69m 0.44 t/m 2 H=0.31 m25 4

18、-4 土中水的势能主 要有哪几项?图 中所示土层中2 2断面处基质吸力 为多少?分别以 kPa和pF值为单 位,并求出有效 应力的分布。(2 2为毛细水上升 高度) 答案 pF = 2.9 , 有效应力分布: 单位: :kPa; z: m z 1 9 15 18 96.5 170.0 225.126 4-9 图中所示容器,水在土 样中向上流动,求土层 上下两面和A点的压力 水头、位置水头和总水 头,如土的孔隙比为 0.5,渗透系数为 0.1cm/s,求渗流量。 答案 A 点位置水头1m , 压力水头7m ,总 水头8m 4m 1m 4m 1m27 4-10 根据图中所示流网, 已知坝基渗透系数

19、k 3.510 -4 cm/s,求 (1)沿坝长每米的渗 流量;(2)坝基扬压 力的分布。 答案 q= 7 10 -6 m 3 /s /m 10 (m) 扬压力 (t/m 2 ) 7.5 4.7 4.3 3.8 3.3 2.3 20 30 40 5028 4-11 图中为一双排板桩墙构 成的围堰,板桩进入均 质砂基中8m,砂的饱和 容重渗透系数 k=6.510m/s。(1)画 出流网(因对称可画一 半)并估计每米长围堰 需安排的抽水量;(2) 计算基坑底部抗流土的 安全系数。 答案 抽水量:q= 1.33 10 -3 m 3 /s /m F S =1.4229 4-12 在图4-41中计算板桩

20、后的 水压力和主动土压力, sat 19.2kN/m3, =35 , c=0 。 , 主动土压力 水压力 78.48 kPa 8 8 20.36 kPa 答案30 4-13 某土坝断面如图所 示,总长120m用绘制 流网法计算总渗流量 Q。 Q= 1.2 m 3 /d /m (1.2/11*0.5*22) 111.84 kPa 10.8m 6m 51.21 kPa 9m 1.8m 21.18 kPa 12.83 kPa 105.95 kPa 6m 答案31 4-14 在图4-43中,土层I: sat 19.3kN/m 3 , =37 , c=0kPa 。 土层II: sat 18.7kN/m

21、3 , =28 , c=15kPa 。 求板桩后主动土压力和 板桩前被动土压力及两 侧的水压力。(假设水 位在土层顶面) 0 37 0 c , , ; 答案:水压力 3 18.7 / sat KNm i=9/12 水头损失各4.5m 90kPa 105kPa () () aa za pp zp p KKj z p KKj z m32 答案 板桩前: 被动土压力 水压力 49.92 kPa 56.07 kPa 6 m 6 m 111.84 kPa 4-15 在图4-42中、 层土 sat 19kN/m 3 , =30 ,c=5kPa 。 。分别求出图(a)和 图(b)中基坑底面以 上的主动土压力

22、及水压 力。33 主动土压力 水压力 9.89m 62.63 kPa 0.91m 0 kPa 10.8 m 答案(a) 答案(b) (b) 主动土压力 水压力 3.5m 57.11 kPa 2.81m 0 kPa 3.5 m 2.5m 1.99m 27.85 kPa 11.37 kPa 0 kPa 0 kPa 21.29 kPa 23.25 kPa 17.66 kPa 1.8m 2.5m 3 m34 4-16 对于图444,用近似 计算桩后主动土压力 及桩前被动土压力。 ( sat 20kN/m 3 , =30 ,c=0kPa ), 再用流网及库伦图解 法求板桩后主动土压 力。 答案(a)近似

23、法 88.04 kPa 17 m 5 m 72.65 kPa 主动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35 答案(b)流网法 (b)=36.5 ,主动 土压力最大约为 810kPa =36.5 4-17 4.17 图439 (b)、(c)中如果 w , =35 ,问时最 小稳定坡度为多少。 对于图4-39(d)、 (e),如果 w , =35 , i=0.5, F s =1.0时,最小稳定坡 度为多少。36 (4-39b) =19.3 ; (4-39c) =17.48 ; (4-39d) =18.34 ; (4-39e) =51.66 。 答案 4-18 某降水工程的降水面 积为5050m 2 ,拟采用 轻型

24、井点,井管底高 程为8.0m,过滤管 长1.0m,钻孔直径 400mm,地基情况如图 所示,细砂层的渗透 系数k=1.14m/d,问需 设计多少根井点才能 满足设计要求?37 答案 潜水不完整井: k=1.14m/d R=65 m H=8.5m l=1.0m h=2.7m 基坑涌水量106.9 m 3 /d ,不考虑单井抽水损失,则需3 根。 0 50 50 28.2 rm 22 0 00 1.366 lg lg(1 0.2 ) Hh Qk Rrhl H h rl r 4-19 在淤泥质软粘土中,开挖基坑深度为15 米,地下水位与地面齐平。用地下连续墙 支护,已知 =20kN/m 3 , c

25、u =30kPa, u =0 。 用水土合算计算主动土压力,再用水土分 算计算主动土压力及水压力(水压力按静 水压力计算)38 (a) 土水合算:主动土压力 (b)土水分算: 主动土压力 水 压力 答案 237.15 kPa 11.97 m 3.03 m 90 kPa 9 m 6 m 147.15 kPa 15 m 5-16 矩形基础尺寸2m3m,理论埋深1.5m,均布 基底附加压力q200kPa,通过不排水试验得 基底饱和粘性土的弹性模量E2000kPa,该 土层在基底以下厚度为5m。试计算该土层的 瞬时沉降量。39 答案 01 200 2 0.8 0.7 11.2 2000 i qB Sc

26、 m E 查表得 0 =0.8, 1 =0.70, S i =0.112 m (未修正) 5-17 有一厚度3m的有机质粘土,e 0 =0.8 ,其次 压缩系数C 0.02,加载后三个月已完成 主固结。问一年后由于次压缩产生的沉降 为多少?40 答案 S s =0.02 m 5-18 有一15m宽的方形筏基,埋深2m,其下为 8m超固结粘土,经计算该土层中平均附加 应力为220kPa;室内试验测定土的体积压 缩系数m v 为0.3m 2 /MN,孔压系数B1.0,A 0.5,计算用Skempton方法计算该土层 的最终固结沉降。41 答案 查表得 c =0.74 , S c =0.26 m 5

27、-19 某条形基础底宽B=5.0m,基础埋深 D f =1.5m,基础承受的自重及其上结 构物重量为F+G=1000kN,基底荷载合 力的偏心距e=0.2m。地基剖面、地 基土的压缩曲线及地下水位等见习 题图1,2。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基 底中轴处(M点)的单向压缩沉降 量。又通过地基饱和原状试样的三 轴固结不排水剪试验,测得围压轴 压破坏时试样中的孔隙水压力 u f =87kPa,再用Skempton法计算地基 沉降量,并与前者比较。42 (a) 分层总和法:S = 0.215 m (b) Skempton法: 设I、II层B1.0, A 值相同, 查表 0 =1, 1 =0.6, c =0.

28、65,E取4000kPa, S i =0.15 m , S c =0.14 m, S=0.29 m 5-20 在图5.3.7中,如果土层条件与例题相 同,加载路径如下:首先不排水加载路径 为为AD,然后排水比例加载DI,I点 1 =123kPa, 3 =42kPa,用应力路径法计 算瞬时沉降及最终固结总沉降(提示:用 公式(5.43)43 答案 S i =0.09 m , S c =0.107 ,S=0.197 m 5-21 地基压缩层厚4m,通过钻探采得代表性原状试 样,测得其初始孔隙比e 0 =1.0,有效内摩擦角 250,c 15kPa,土的压缩指数C c =0.31.试样在 20、40

29、、60kPa的围压下固结,然后作三轴CU试 验,分别测得其有效应力路径如习题图5-71所 示。设K 0 =1-sin ,如果土层中点原上覆土压 力为64kPa,由于修建筑物,附加应力 1 =28.5kPa, 3 =10.5kPa 为用应力路径法计 算地基沉降量。44 答案 S i =0.026 m , S c =0.028 ,S=0.054 m 5-22 在图5-21中,如果土层 条件与例题相同,在图 中A点( 10 =75kPa, 30 =37.5kPa )开始作 常规三轴不排水压缩试 验,施加 1 3 =15.8kPa ,测得 u=10.8kPa。问将会发生 什么问题?如果在以上 的状态固

30、结,产生多少 沉降?45 S c =0.0094 m 答案 5.24 有一双层地基,二者的土性指标如表。试按Gray 的平均固结指标法和化引当量法分别计算该地基 在无限大荷载作用下固结达50所需的日数,地 基底面及顶面皆透水。 , 0.92 1.09 孔隙比e 0.97 1.3 压缩系数a v /MPa -1 3 10 -7 6 10 -7 渗透系数k, cm/s 2.0 1.5 厚度,m 层号46 5-24 (a) 平均固结指标法: t=9.92天 (b) 化引当量法:t=9.45天 答案 5.25 有两层图,其渗透系数相差较大,在单面基底排 水,下层不透水条件下,试用平均固结指标法和 化引当量法计算、层土上下位置不同时,在 无限大荷载q作用下达到50固结度所需要的时 间。分析计算结果有什么问题。 0.8 0.9 初始孔隙 比 e 4.0 2.0 压缩模量Es (MPa ) 2 10 5 3 10 8 渗透系数k (cm/s ) 6 2 厚度 m 粉土 粘土 土层47 答案 (a) 平均固结指标法: t=372.9天 (b)化引当量法:t=173.9天 讨论:从图可见:如果粘土在上部,它阻挡了第二 层土的排水路线,可以近似用8m厚的层土计 算;如果粘性土在下部,它实际上成为不排水层, 可以近似用6m后的第层土计算。所以上述近似 计算方法不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