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4 讲 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2019北京西城区六校联盟联考)1928 年底,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了赤白贸易线,通过各种渠道,向白区输出苏区盛产的竹木等。后来又设立了对外贸易机构,派人到白区进行贸易,也保护来苏区进行贸易的白区商人。这些措施的作用主要在于( A )A打破敌人对根据地的封锁B赢得农民对根据地的支持C缓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分歧D打击地方土豪劣绅的势力解析 1928 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党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材料中的措施主要是为打破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封锁,故 A 项正确;“建立了赤白贸易线”、 “设立了对外贸易机构,派人到白区进行贸易”与“赢得农民对
2、根据地的支持”无关,排除 B 项;C、D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C、D 项。2(2019北京朝阳期中) “妇女,赶快要觉醒。汇入工农兵,参加闹革命。争自由,谋解放,还得靠自身,团体要结紧,万众一条心。推翻旧礼教,废除包办婚姻,自由恋爱,男女平等,建立新家庭。 ”这首歌谣( D )A体现了戊戌变法女权运动的影响B表现了辛亥革命移风易俗的成果C折射了五四运动青年觉醒的进步D反映了苏区社会革命动员的成就解析 根据材料中“妇女,赶快要觉醒。汇入工农兵,参加闹革命”的信息分析出,发动工农革命属于土地革命时期,故排除 A、B、C 三项,而选择 D 项。3(2019山东德州期末)1928 年,中共土地问题决议
3、案规定没收豪绅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 。1931 年,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要求苏维埃各级政府发布通告,告之民众所分得的土地, “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 。这一转变( C )A标志着中共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B造成了土地政策严重脱离实际C有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D意味着党内“左”倾思想得以根除解析 从材料“实现土地国有”到“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中可以看出,中共的农村土地政策由土地国有转变为土地归农民所有,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这一转变使农民经济上分得土地,摆脱封建剥削,生活得到改善和保证,提高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故 C 项正确,B 项错误
4、;A 项是指秋收起义后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党内“左”倾思想,故 D 项排除。24(2018安徽皖南八校联考)1927 年夏,全国工会会员达 280 万人,农民协会会员900 余万人。随着革命斗争的深入发展,各地党组织领导建立了一批工人武装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这表明( C )A北伐战争的兵源准备充分B国共武装斗争将全面展开C有了创建新型军队的条件D工农武装割据具有可行性解析 北伐战争从 1926 年开始到 1927 年七一五政变失败,为北伐战争提供充足兵源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全国工会和农民协会会员的增长,组建了工人和农民武装,没有涉及国共两党武装斗
5、争即将开始,故 B 项错误;从材料中工人和农民武装的出现,可知为中国共产党建立无产阶级军队提供条件,故 C 项正确;工农武装割据是在攻打大城市的武装起义失败后,中共采取的措施,与材料中工人和农民武装出现不符,故D 项错误。5(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1929 年 2 月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的信:“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这说明( A )A中共中央坚持走苏俄道路B中共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C中共当时存在性质转变的危险D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领导岗位解
6、析 材料说明当时中央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理,仍然坚持俄国式的城市中心论,故 A 项正确;当时毛泽东已经找到适合中国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故 B 项错误;材料只是思想路线之争,并不代表性质变化,故 C 项错误;毛泽东已经离开领导岗位是20 世纪 30 年代,故 D 项错误。6(2018广东湛江调研)1927 年 11 月,中共领导人瞿秋白指出:“革命潮流的低落与消沉,在现时的中国必须有三个条件:一、反革命的统治能相当解决中国社会关系中的严重问题(如土地问题、劳资问题等);二、反革命的统治能够逐渐稳定;三、革命的群众溃散而消沉。如今事实上中国绝对没有这些条件。 ”这一认识的提出( C )
7、A结束了右倾错误思想的影响B加速了国共武装对峙阶段的到来C对革命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D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供了依据解析 根据所学,八七会议批判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故 A 项错误;19273年八一南昌起义,国共开始了武装对峙,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如今事实上中国绝对没有这些条件” ,结合所学,八七会议在反右的过程中,没有注意防“左” ,瞿秋白对革命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故 C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左”倾错误,而工农武装割据,强调农村包围城市,故 D 项错误。7(2018河南中原名校考评)1930 年 10 月,共产国际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在暂时还不是苏区的地方,发展农民运动,发展游击战
8、争” ,中共的干部工人骨干才开始按共产国际的要求向农村地区转移。这表明当时( B )A中共始终以农民运动为革命的核心B井冈山道路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认可C土地革命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开展D中共党内关于革命道路的分歧消失解析 材料中共只是在暂时还不是苏区的地方发展农民运动,可见不是以农民运动为革命的核心,故 A 项错误;材料共产国际主张在暂时还不是苏区的地方发展农民运动,井冈山道路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认可,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土地革命只是在暂时还不是苏区的地方发展,而非全国各地,故 C 项错误;材料“才开始按共产国际的要求向农村地区转移” ,说明中共党内对革命道路问题之前是有分歧的,故 D 项错误。8(
9、2018四川绵阳市模考)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至 40 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耕者有其田”的几次变化。这反映了( A )A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B政治局面动荡影响经济政策制定C中共土地公有制的确立过程曲折艰难D中共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解析 “双减双交”是抗战时期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的条件下,为完成反帝任务实行的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和“耕者有其田”均是为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而采取的措施。因此这一变化过程反映出随着不同时期需要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而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故答案为 A
10、项。B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土地政策的变化,排除 C 项;D 项说法绝对,不符合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排除。9(2019陕西榆林一模)1932 年 4 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张闻天发表文章,批评毛泽东的策略是“狭隘的经验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 ,宣称根据地的主要危险是“过低估计苏区的力量而过高估计白区的力量” 。这反映了当时( A )A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不被中共中央认可B毛泽东过低估计了国民党统治区的力量C敌后抗日根据地对自身力量估计过低4D张闻天的判断与当时国共实际情况相符解析 本题做题的关键是当时的中共中央对于毛泽东的思想进行批判,认为是保守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11、。根据所学知识,当时毛泽东正在井冈山践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符合中国实践的正确探索,据此推断党中央犯了“左”的错误,故选择 A。B 选项,毛泽东的主张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故错误;C 选项,此时是国共对峙时期,并非全面抗战时期,表述不准确,故错误;D 选项,张闻天犯了“左”倾错误,故排除。10(2019北京东城期末)1931 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部分代表认为毛泽东的路线是错误的,号召开展正规战争以替代游击战争。但是,毛泽东在大会上获得完全胜利,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这说明( B )A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得到认可C党内的错误被完全纠
12、正 D五次反围剿军事策略完全正确解析 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得面貌焕然一新,故 A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部分代表认为毛泽东的路线是错误的,但毛泽东在大会上获得完全胜利”说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得到认可,故 B 项正确。1934 年“左”倾思想导致反围剿失败,说明此时党内的错误没有被完全纠正,故 C、D 两项错误。11(2019湖南永州一模)1934 年,有人在描述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变化时指出:苏维埃根据地出现以前, “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至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 。这
13、表明当时( D )A民主共和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主张B中共开始重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C苏维埃政权有着较为广泛的阶级基础D苏区农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有了较大提升解析 从材料信息“今则知之” “至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等可以看出,苏区农民的民族意识和民主意识逐渐提升,因此 D 项符合题意;A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B 项中“开始”说法错误,毛泽东在 1925 年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C 项。12(2018湖南益阳、湘潭调研)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穆尔格尔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
14、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能够击败下定决心要消灭他们的敌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 ”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B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B红军长征C开辟敌后战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5解析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 “战胜途中大自然” “边行军边打仗” “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等,可知史实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B 项正确。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与题干中“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不符,排除 A 项。中共开辟敌后战场的艰辛与题干中“能够战
15、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不符,排除 C 项。千里跃进大别山,与题干中“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不符,排除 D 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 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0 年 1 月 5 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了数次的斗争。1930 年 4 月 2 日李立三同志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的文章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
16、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 , 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 ,都只是一种幻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 ”6 月,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立三路线” 。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只有三个多月,但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1)对比指出材料一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分析两种革命道路的历史地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阐述
17、经过这两次反复,中国民主革命是如何转折的。答案 (1)主张:毛泽东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李立三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地位: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最初党中央“左”倾错误否认其正确性,后来全党接受其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城市中心道路最初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推行的冒险主义政策,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后该道路被放弃。(2)转折:大革命失败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使中国革命逐渐走出低谷。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
18、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主干力量,使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转移到了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获得了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和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协助和平解决,中国革命由内战向6全民族抗战转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概括、分析能力。(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进行概括;第二小问,结合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史实来分析。(2)根据材料所述的“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来回答。14(2018江西南昌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年份 党员人数 年份 党员人数1921 年 7 月(一大) 53 1934
19、 年 30 万1922 年 6 月(二大) 195 1937 年初 4 万1923 年 6 月(三大) 432 1940 年 80 万1925 年 1 月(四大) 994 1945 年 4 月(七大) 121 万1927 年 4 月(五大) 57 万 1947 年 12 月 270 万1927 年 4 月后 1 万 1949 年 10 月 448 万1928 年 6 月(六大) 4 万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度发展趋势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进行探究,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答案 主题方
20、向:就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现象,进行分析论证(1927 年和 1934年1937 年)。就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少增多,选取任意两个时间段进行分析论证(1925 年1927年;19271934 和 19371940 年等)。选取增减各一个时期,进行分析论证。从变化总的趋势,看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奋斗中不断壮大。其他合理的论题。示例 1:论题: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原因略探论证:1927 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也由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出现右倾错误,大革命失败。使得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 57 万急剧减少为 1 万。1934 年,由于王明左的错误占据
21、统治地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南方革命根据地丧失殆尽。加上长征路上,红军物资匮乏、道路险峻以及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损失巨大。使得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 30 万急剧减少为 4 万。总而言之:上述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大量减少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错误和敌7人的绞杀两个原因共同导致的。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理论。本题属于典型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主要明确提供材料的内涵,本题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可以得出“就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现象,进行分析论证(1927 年和 1934 年1937年)。 ”“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原因略探” ;依据所学从述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大量减少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错误和敌人的绞杀两个原因共同导致的分析回答。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