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12017 年 5 月 9 日,最新发现的第 113 号、115 号、117 号和 118 号元素终于有了中文名称: (113Nh)、镆( 115Mc)、 (117Ts)、 (118Og)。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下列预测或说法肯定不合理的是( )ANh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3NhO3,是一种强酸BMc 的最高价阳离子为 Mc5 ,氧化性比较弱COg 是第七周期中的最后一种元素,其原子序数是所有已发现元素中最大的D根据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Ts 的中文名称为“钿”可能更合理解析:选 A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则 Nh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
2、化学式为 H3NhO3,是一种强碱,故 A 错误;Mc 位于第A 族,金属性较强,则最高价阳离子为 Mc5 ,氧化性比较弱,故 B 正确;Og 是第七周期中的最后一种元素,为 0 族元素,其原子序数是所有已发现元素中最大的,故 C 正确;117 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A 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结合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Ts 的中文名称为“钿”可能更合理,故 D 正确。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HClHI B原子半径:NaMgC酸性:H 2SO3H 2SO4 D结合质子能力:S 2 Cl 解析:选 C A 项,元素的非金属性:ClI,所以稳定性:HClHI,正确
3、;B 项,Na、Mg 是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半径:NaMg,正确;C 项,酸性:H 2SO4H 2SO3,错误;D 项,酸性越强,酸越易电离出 H ,而酸根离子越难结合 H ,酸性:HClH 2S,结合 H 的能力:S 2 Cl ,正确。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四种离子: aW2 、 bX 、 cY3 、 dZ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 d c b aB单质的还原性:ZYXWC离子半径:Y 3 Z X W 2DW、X、Y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溶液(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pH:YXW解析:选 C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符合“阴上阳下”的规律,故原子序数:a b
4、 d c,W、X、Y、Z 分别为 Mg、Na、N、F,A 项错误;单质的还原性:NaMg,B 项错误;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3 F Na Mg2 ,C 项正确;W、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 Mg(OH)2、NaOH,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 HNO3,则对应溶液的 pH:NaOHMg(OH)2HNO 3,D 项错误。4(2018江苏高考)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2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A 族,W 与 X 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5、: r(W)r(Z)r(Y)B由 X、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C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 Z 的弱D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强解析:选 D 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 X 为 O 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A 族,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则Z 为 Al 元素,Y 为 Na 元素,W 与 X 属于同一主族,则 W 为 S 元素。Na、Al、S 在同一周期,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所以 r(Y)r(Z)r(W),A 项错误;X、Y 组成的Na2O2中含有共价键,B 项错误;Y、Z 最高价氧化
6、物的水化物分别为 NaOH、Al(OH) 3,NaOH的碱性强于 Al(OH)3,C 项错误。5. W、X、Y、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 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 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沸点:WXB阴离子的还原性:WZ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H2,A 项错误;Cl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 H 元素,元素得电子能力越强,其对应阴离子越不容易失去电子,故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Cl 弱于 H ,B项正确;P 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 Cl 元素的非金属性,元素非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弱,故酸性:H 3PO
7、4CNH,故 A 错误;元素X、Z 可形成化合物 N2H4,其分子内既含极性键 NH 键,又含非极性键 NN 键,故 B 正确;化合物 YO2为 CO2,属于酸性氧化物,化合物 ZO2为 NO2,NO 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 N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 C 错误;铝因表面能够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但是 Al 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 D 错误。7(2019临沂模拟)如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W、X、Y、Z 四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X Y ZAX、Y、Z 的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增强BW 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 XCY、W 形成的化合物一
8、定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DW 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解析:选 D 如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则为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的元素,W、X、Y、Z 四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4。设 Y 最外层电子数为 x,则 X 最外层电子数为 x1,Z 最外层电子数为 x1,W 最外层电子数为 x, x1 x x1 x24, x6,判断 W 为 O、X 为 P、Y 为 S、Z 为 Cl。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X、Y、Z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增强,题目中未说明最高价,故 A 错误;W 形成的单核阴离子为O2 ,X 形成的单核阴离子为 P3 ,还原性:O 2 W解析:选 B 由
9、表中数据可知,X 为钠,Y 为铝,Z 为铍,Q 为硫,W 为氧。O 2 与 Al3的核外电子数均为 10,A 错误;离子半径:Na Be,碱性:NaOHBe(OH)2,C 错误;非金属性:SO,故稳定性:H 2SH2O,D 错误。9(2017天津高考)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2ONH3SiH4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C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用中文“ ”(o)命名的第 118 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 0 族解析:选 C 非金属性:ONCSi,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2ONH3SiH4,
10、A 项正确;H 与 C、N、O、F 等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与 Na、Mg 等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B项正确;题图所示实验可证明酸性:HClH 2CO3H2SiO3,但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与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有关,HCl 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故不能根据其酸性强弱判断 Cl 的非金属性强弱,C 项错误;118 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 0 族,D 项正确。10随原子序数递增,x、y、z、等八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A 族B离子半径:g 2 h
11、d2 e f3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zD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gh解析:选 B 从图中的化合价、原子半径的大小及原子序数可知:x 是 H 元素,y 是 C元素,z 是 N 元素,d 是 O 元素,e 是 Na 元素,f 是 Al 元素,g 是 S 元素,h 是 Cl 元素。A 项,x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一周期第A 族,错误;B 项,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S 2 Cl O 2 Na Al 3 ,正确;C 项,5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HNO 3H 2CO3,错误;D项,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
12、强,所以稳定性:HClH 2S,错误。11.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N、P、Q 分别是这些元素形成的单质,甲、乙、丙、丁、戊是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乙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丙是一种高能燃料,其组成元素与乙相同;丁是常见的两性氧化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WO2 Al3(3)Cl2H 2S=2HClS(或 Cl2Na 2S=2NaClS)(4) 3SCl 24H 2O=2SH 2SO46HCl (5) 14X、Y、Z、W、R 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之比为12
13、,Y 原子和 Z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 20,W 和 R 是同周期相邻元素,Y 的氧化物和 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 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_;元素 Z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2)单质铜和元素 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元素 W 位于周期表的第_族,其非金属性比 R 弱,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因:_。(4)R 的一种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工业上用 Y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作该氧化物7的吸收剂,写出吸收剂与足量该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5)Y 和 Z 组成的化合物 ZY,被大量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工业上用 Z 的
14、氧化物、X 单质和 Y 单质在高温下制备 ZY,其中 Z 的氧化物和 X 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由 X 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之比为 12 推出 X 为 C;由 Y 的氧化物和 R 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且 R 的原子序数大于 Y,推出 Y 和 R 分别为 N 和 S;由 W 和 R 是同周期相邻元素且 R 的原子序数大于 W,推出 W 为 P;由 Y 原子和 Z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 20,推出Z 为 Al。答案:(1) (2)3Cu8HNO 3(稀)= =3Cu(NO3)22NO4H 2O(3)A P 原子和 S 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P 原子半径较大,得电
15、子能力较弱(4)SO2NH 3H2O=HSO NH 3 4(5)Al2O33CN 2 2AlN3CO= = = = =高 温 15如表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 o 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_;基态 p3 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n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基态 j 原子的核外电子填充时最高能级符号为_。在以上元素中,没有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有_种。(2)原子序数为 52 的元素 x 在元素周期表中与以上_元素在同一族(填写以上表中字母对应的元素符号)。(3)表中 o、p 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的第三电离能分别为 I3(o)和 I3(p),则
16、I3(o)_I3(p)(填“”或“I3(p)。(4)g、h、i、j 四种元素分别为钠、镁、铝、硅,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大,因此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序:SiAlMgNa;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增大,但是第A 族、第A 族电离能大于邻近元素的电离能,因此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序:SiMgAlNa。答案:(1) 3s 23p63d5 3p 2(2)O(或 S)(3) Mn 2 的 3d 轨道电子排布为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4)SiAlMgNa SiMgAlNa16A、B、C、D、E 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表:元素 相关信息A 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nsn
17、npnB 基态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中最多的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 3 倍D 简单离子是第三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E 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为 4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D 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E 2 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_。(2)这 5 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A、B、C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填元素符号)。(3)B、C、D 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用离子符号表示)。(4)写出 C 的核外有 18 个电子的氢化物的电子式:_。解析:A 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nsnnpn,由于 s 轨道最多排布 2 个
18、电子,则n2,A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s22p2,故 A 是 C 元素;B 的基态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最多的,短周期中 np3的基态原子中的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中最多的;C 原子的最外层9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 3 倍,则最外层有 6 个电子,故 C 是 O 元素,B 是 N 元素;D 的简单离子是第三周期元素中离子半径最小的,则 D 是 Al 元素;E 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为4,只能在第四周期,价电子排布式为 3d64s2,则 E 是 Fe 元素。(1)Al 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s23p1;Fe 原子失去 4s 轨道上的 2 个电子生成 Fe2 ,故 Fe2 的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2)这 5 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非金属性最强的 O 元素;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依次增大,但 N 的 2p 轨道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 O 的第一电离能,则 C、N、O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3)N、O、Al 的简单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核电荷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3 O2 Al3 。(4)O 元素形成的核外有 18 个电子的氢化物是 H2O2,其电子式为 。答案:(1)3s 23p1 (2)O NOC(3)N3 O2 Al3 (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