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作业(十五) 国共十年对峙作业时间: 月 日1陈独秀认为:“我们造国的程序是:第一步组织国民军;第二步以国民革命解除国内国外的一切压迫;第三步建设民主的全国统一政府;第四步采用国家社会主义开发实业。”这反映出陈独秀主张( )A中国共产党放弃国民革命的领导权B国共合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C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改造中国社会D共产国际掌握国民革命的领导权答案:B 解析:材料未提及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前三步均为资产阶级革命,第四步为社会主义革命,强调了革命应循序渐进,以及共产党配合国民党的必要性,故 B 项正确;暴力革命仅涉及第二步,故 C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共产国际,故
2、 D项错误。21923 年 1 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 ,这是共产国际第一次就中国问题专门作出决议。这说明共产国际( )A视国共关系为中国头等要事B意图干预中国革命道路C直接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 D旨在实现国共和平共处答案:A 解析:材料中共产国际第一次就中国问题专门作出决议,说明共产国际重视中国的国共关系,故 A 项正确;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并非干预中国革命,故 B 项错误;共产国际通过指示间接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故 C 项错误;此时国共两党非敌对关系,不存在两党和平共处的问题,故 D 项错误。31925 年 1 月,中共中央指出:“中国的民族
3、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地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 ”这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A认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B预见到国民党背叛革命C试图纠正“左”倾冒险主义错误D坚持社会主义革命路线答案:A 解析:“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地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反映了无产阶级要掌握领导地位,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民党的问题,故 B 项错误;1925 年没有出现“左”倾错误,故 C 项错误;材料与社会主义革命路线无关,故 D 项错误。41926 年 2 月,广州国民政府“统一两广特别委员会”会议议定,将广东、广西两2省的军政、民政、财
4、政统一,均受国民政府之指挥监督。这一举措( )A有利于土地改革顺利开展B推动革命统一战线建立C实质是军阀的互相勾结D为北伐战争提供了条件答案:D 解析:据题干“将广东、广西两省的军政、民政、财政统一,均受国民政府之指挥”的信息,可将这一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统一调配,保障当时国民政府将要进行的北伐战争,故 D 项正确。5对于蒋介石久攻南昌不成,中国共产党虽对他有不满,但仍尽力“去帮助他,不使他江西的战事失败,不使他离开北伐革命的战线,不使他失去军事上的地位” ,并极力主张第四军、第八军东下对他进行增援。材料表明当时( )A蒋介石表现出较强的革命性 B国共积极维护统一战线C中共右倾思想占据上风
5、D革命统一战线名存实亡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中提到的事件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期间,此时的蒋介石还没有叛变革命,还具有较强的革命性,为了保证北伐的胜利,中共在军事上援助了蒋介石,故 A 项正确;材料说明中共在维护统一战线,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中共右倾思想占据上风的信息,故 C 项错误;北伐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并没有出现名存实亡的局面,故 D 项错误。619261927 年我国南方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农民报刊,其中尤以地方农民协会主办的农运报刊有影响力,如湖北、山东、湖南、四川等都有关于农民运动的定期刊物。这说明( )A国民革命重视对农民的政治宣传B农民运动是国民革命的主
6、要形式C农民已成为国民革命的领导力量D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迅速传播答案:A 解析:19261927 年正值国民革命期间,南方出现了众多的农民报刊,反映了国民革命重视对农民的政治宣传,故 A 项正确;国民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革命斗争,故B 项错误;国民革命的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故 C 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出现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 D 项错误。7八七会议通过的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指出:“工人阶级应该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 。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3A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针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摆脱了共产国
7、际的影响D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答案:B 解析:土地革命是指打土豪、分田地,题目中并未涉及,故 A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得出,此时中共还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故 B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此时中国并未摆脱共产国际的影响,中共独立做出决策,摆脱共产国际的影响是在 1935 年遵义会议时,故 C 项错误;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在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失败后,与题意不符,故 D 项错误。8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刚一成立,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 ,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 。这反映了当
8、时中共中央( )A正确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B认识到了国民党势力的强大C存有“左”倾激进主义错误D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31 年” “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 “应受到严厉的打击” ,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但又犯有严重的“左”倾错误,故 A项错误,C 项正确;根据材料“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可知,一味“左”倾冒进,并未意识到国共两党的力量悬殊,也没能继续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政策,故 B、D 两项错误。9下面是红军长征途中留下的一些遗存图片。当时有歌谣唱道:“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儿暖心肠!”对中国共产党而言
9、,这类刻画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A介绍了当时的革命形势 B播撒了持续革命的火种C彻底摆脱“左”倾思想影响 D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答案:B 解析:图中只是宣传标语,没有介绍当时的革命形势,故 A 项错误;“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儿暖心肠!”可得出红军的宣传4拉近了和百姓的关系,传播了革命的火种,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左” “右”倾的思想,故 C 项错误;长征是战略转移,不是工作重心的转移,故 D 项错误。10从 1931 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鄂豫皖赣闽等地大力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得到空前发展。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 )A受到科学社会主义思
10、想的影响B试图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C企图抵制中共农村革命的影响D把经济建设的重心放在农村答案:C 解析:A 项与史实不符;B 项材料未体现;根据材料信息“1931 年” “鄂豫皖赣闽” “农村合作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共在农村进行土地革命,国民党此举是为了抵制中共的土地政策,故 C 项正确;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11有人指出,经过长征,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使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发生了变化。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长征( )A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B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C推动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D使中共获得了巨大的政治优势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长征对
11、国共关系的影响。材料反映的是长征缓和了国共之间的矛盾,并未涉及长征对于保存革命有生力量所起到的作用,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共两党矛盾的缓和,不是矛盾的消除,且国共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因此分歧和矛盾不会得到彻底的消除,故 B 项错误;长征前共产党力量集中在江西,与南京国民政府距离近,随着长征的结束,共产党力量转移到陕甘宁地区,远离国民党统治的核心长江中下游地区,且随着 1935 年华北事变的爆发,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矛盾的缓和,有利于两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故 C 项正确;根据史实可知,长征并未使中共获得巨大的政治优势,故 D 项错误。12.1935 年 8 月
12、1 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 ,呼吁:“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同胞们!中国是我们的祖国!中国民族就是我们全体同胞!我们能坐视国亡族灭而不起来救国自救吗?”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反对国民党反动政策 B已经由幼稚走向成熟C提出统一战线主张 D举起民族主义大旗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 1935 年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八一宣言的政治主张。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要求,不涉及反对国民党,故 A 项错误;“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遵义会议,故 B 项错误;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是瓦窑堡会议,故 C项错误;宣言中
13、号召全民族抵抗日本侵略,故 D 项正确。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1930 年 6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材料二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
14、6 年)材料三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材料一与材料三对当时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的看法有什么不同?(2)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加以说明理由。(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方面怎样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答案:(1)不同:材料一认为中心城市的工人斗争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材料三则认为农民运动才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2)道路:以中心城市工人暴动取得革命
15、胜利的道路。不正确。理由: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仅靠工人阶级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事实证明这条路走不通。(3)发展:国民革命失败后,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某学习小组研究“19271929 年中共武装起义与宗族组织”时提出的论证思路:6指出材料中有违史实的结论,并阐述你的论证思路。答案:错误之处:结论 1 和总结论。示例 历史学习与研究应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 “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史实 1 讲述的是曾氏家族的优势,有助于其发动武装起义,但不能体现阶级斗争意识深入江西乡村,故结论 1 错误,应修改为:起义领导人的家族优势有利于武装起义的发动。史实 3 说明宗族组织的存在给中共武装起义带来障碍。综合三个史实,得出宗族组织的存在对中共武装起义的发动有利有弊,总结论比较片面,故总结论错误,应修改为:在中共武装起义的过程中,宗族组织是一把双刃剑。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