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江苏省连云港市 2018-2019 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历史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共 30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王畿之外,周室先后至少封立了一百三十个以上(确数不可考)的诸侯国,诸侯对王室的义务不过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及救济畿内的灾患而已。这一材料涉及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诸侯对王室的义务不过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及救济畿内的灾患”反映了诸侯对周王室的义务,属于分封制的内容,故 C 正
2、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 A 错误;宗法制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 B 错误;郡县制是秦朝地方制度,故 D 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及救济畿内的灾患”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的内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有学者提出:“他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不安定的战国时代,他在游说中向各国君主提出的治国方略,极具雄辩力量和理想色彩(但)仍一味大谈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几乎得不到任何当权者的响应。 ”这里的“他”应该是指A. 庄子B. 墨子C. 韩非D. 孟子【答案】D【解析】- 2
3、-【详解】材料“战国时代游说中向各国君主提出的治国方略德政,几乎得不到任何当权者的响应”反映了战国时期儒家孟子主张仁政,没有受到统治者重视,故 D 正确;庄子属于道家,故 A 错误;墨子属于墨家,故 B 错误;韩非属于法家,故 C 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德政,几乎得不到任何当权者的响应”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孟子思想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3.“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材料中涉及的工具是A. 翻车B. 水排C. 筒车D. 耧车【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反映了东汉水排以水力鼓风冶铁的功
4、能,故 B 正确;翻车、筒车属于灌溉工具,故 AC 错误;耧车属于耕作播种工具,故 D 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古代农业生产工具与手工业工具的史实,结合材料信息“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 ,即可排除无关选项。4.“这套制度在唐朝的政治运作中让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使得权力分配均衡合理且在有效监督下运行,做到理性决策,而且切实可行。 ”“这套制度”主要表现为A. 三公九卿制B. 中朝制度C. 三省六部制D. 内阁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唐朝的政治运作中让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反映了唐朝三省制的职能与特点,故 C
5、正确;三公九卿制属于秦朝中央官制,故 A 错误;中朝制度属于西汉制度,故 B 错误;内阁制度属于明朝设立的制度,故 D 错误。- 3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唐朝让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唐朝三省制的内容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5.米芾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在书法上他主张“率真” , 清和帖 (如下图)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品。从字体上看, 清和帖应属于A. 楷书B. 隶书C. 行书D. 草书【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字体上看, 清和帖兼规矩和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属于
6、行书,故 C 正确;楷书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不符合题意,故 A 错误;隶书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不符合题意,故 B 错误;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不符合题意,故 D 错误。6.中国古代文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成就璀璨,高峰迭现,但各个时期又有不同的特色,下列佳句中能体现宋代文学特色的是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属于诗经 ,不属于宋代,故 A 错误;“与天
7、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属于楚辞,不属于宋代,故 B 错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属于唐诗,故 C 错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属于宋词,故 D 正确。- 4 -7.“元朝在行省区划的划分中,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山河形便,反而以犬牙交错为原则,将不同地理疆域的土地整合到同一个行政区中。 ”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A. 加强中央集权B. 推动经济交流C. 促进民族融合D. 创新地方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行省区划的划分中以犬牙交错为原则,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故 A 正确;行省区划犬牙交错不利于推动经济交流,故 B 错误;促进民族
8、融合并不是元朝行省制的主要目的,故 C 错误;创新地方制度与加强中央集权没有直接关系,故 D 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元朝行省制的目的、特点,作用,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8.“在国家政治上进行了许多改革,在经济上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这在中国农民革命史上是开天辟地的,它表达了先进中国人要求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强烈愿望。 ”符合这一评价的文献是A. 海国图志B. 天朝田亩制度C. 资政新篇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政治上进行了许多改革,在经济上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中国农民革命史”反映了太平
9、天国运动提出资政新篇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故 C 正确;海国图志由魏源编写,并不属于农民运动,故 A 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并未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故 B 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故 D 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中国农民革命史”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太平天国资政新篇的内容、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9.“消息传出,广大台胞悲苦万分,哭声达于四野。在北京的台湾举人和台籍官员联名上书,- 5 -祖宗坟墓,岂忍舍之而去?田园庐舍,谁能挈之而奔? ”与之相关的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详
10、解】材料“广大台胞悲苦万分,哭声达于四野”反映了 1895 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史实,故 C 正确;南京条约 、 天津条约都与割让台湾无关,故 AB 错误;辛丑条约也没有割让台湾的内容,故 D 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广大台胞悲苦万分,哭声达于四野”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内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10.阅读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表中反映的历史现象主要是由于A. 洋务运动的诱导B.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D.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数据反映了 18951900 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
11、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故 B 正确;当时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故 A 错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 1912 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 C 错误;一战在 1914 年开始,故 D 错误。11.学者评论近代中国某一报刊:“倡言变法,抨击顽固守旧势力,因此颇受读者欢迎。数月间行销万余份, 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 。 ”该报刊应是A. 昭文新报B. 时务报- 6 -C. 民报D. 新青年【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倡言变法,抨击顽固守旧势力”反映了该报刊属于维新变法运动的报刊,时务报符合题意,故 B 正确;昭文新报是 1873 年 8 月在汉口
12、创刊,内容以“奇闻轶事居多,间有诗词杂作” ,不符合题意,故 A 错误;民报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报刊,故 C 错误;新青年属于新文化运动报刊,故 D 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倡言变法,抨击顽固守旧势力”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戊戌变法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12.黄侃曾调侃白话文啰嗦,如:“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不如“妻丧速归”简练。为此,胡适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击。这一争论实质上是A.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B.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C.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D.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白话文与文言文的争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
13、争论实质上是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故 D 正确;材料未涉及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故 A 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故 B 错误;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故 C 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黄侃曾调侃白话文啰嗦胡适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击”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答案。13.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下图反映的军事行动- 7 -A. 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B.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C.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 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地图反映了北伐战争的形势,
1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 C 正确;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并没有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故 A 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故 B 错误;秋收起义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故 D 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地图,从“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信息即可判断是北伐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4.“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直接纠正了左倾军事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重大问题,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这次会议”是指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遵
15、义会议D. 中共七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直接纠正了左倾军事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重大问题,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反映了 1935 年遵义会议的内容和- 8 -意义,故 C 正确;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故 A 错误;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与材料无关,故 B 错误;1945 年中共七大指明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光明前途,为中国共产党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奠定了基础,故 D 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遵义会议的内容、意义,结合材料信息“直接纠正了左倾军事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重大问题” ,
16、学生可以据此排除无关选项。15.1938 年的纽约先锋论坛报评论说:“日军作战计划企图强渡黄河,迫退华军。此项计划今已告失败。中国方面为保卫大徐州所作的苦斗,显系此次中日战事最大的会战。其结果华方已获完全胜利。 ”材料涉及的会战是A. 淞沪会战B. 徐州会战C. 武汉会战D. 枣宜会战【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国方面为保卫大徐州所作的苦斗,显系此次中日战事最大的会战”反映了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的成果,故 B 正确;淞沪会战在上海地区,故 A 错误;武汉会战在武汉地区,故 C 错误;枣宜会战在湖北枣阳、宜昌地区,故 D 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徐州” ,学生可以结合
17、所学知识从徐州会战的史实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16.邓小平同志曾说道, “我们前进了一千里,直达长江,面对着武汉、南京、上海,扩大了四千五百万人口的新解放区。这是个真正的胜利,前进一千里的意义就在这里。 ”这一战事是指A. 挺进大别山B. 辽沈战役C. 平津战役D. 淮海战役【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前进了一千里,直达长江,面对着武汉、南京、上海,扩大了四千五百万人- 9 -口的新解放区”反映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始了战略反攻,故 A 正确;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属于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战役,不符合题意,故 BCD 排除。17.某学者对中国近代以来三大基本经济制度变迁
18、作以下概括:由封建强制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的转型、由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是A. 三大改造B. 第一个五年计划C. 大跃进运动D. 中共八大【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由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标志着“由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 ,故 B 正确;三大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改造,不是计划经济的标志,故 A 错误;1958 年大跃进运动、1956 年中共八大,都处于一五计划制定之后,
19、而且也不是计划经济的主要标志,故 CD 排除。18.有一外国领导人说道, “这是中美两国领导人越过一个大洋,越过相互敌对 20 多年的握手。 ”材料涉及的外交事件是A. 乒乓外交B. 基辛格访华C. 尼克松访华D. 中美建交【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美两国领导人越过一个大洋,越过相互敌对 20 多年的握手”反映了 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史实,故 C 正确;乒乓外交不是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故 A 错误;基辛格当时是美国国务卿,也不是美国领导人,故 B 错误;中美建交在 1979 年,是尼克松访华之后,故 D 错误。19.中国科技政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国防建设战略阶段(19491977
20、 年)经济建设战略阶段(19781994 年)科教兴国战略阶段(19952005 年)和创新型国家战略阶段(2006- 10 -年至今) 。在第三阶段取得的成就是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 “神舟五号”进入太空【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的第三阶段是 19952005 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故 A 错误;1973 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故 B 错误;1970 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故 C 错误;“神舟五号”进入太空是 2003 年,故 D 正确。20.“我们认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
21、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这一内容第一次出现于A.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B. 汪辜会谈C. 告台湾同胞书D. “九二共识”【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反映了 1979 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内容,主要是商讨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故 C 正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提出,故 A 错误;汪辜会谈在 1993 年,故 B 错误;“九二共识”在 1992 年,故 D 错误。21. 是旨在发展和确定罗马市民之间关系的法律。横线处应填
22、A. 习惯法B. 十二铜表法C. 公民法D. 万民法【答案】C【解析】- 11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发展和确定罗马市民之间关系的法律”体现了罗马公民法的适用范围,故 C 正确;习惯法是从法律的表现形式界定的,不符合题意,故 A 错误;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故 B 错误;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故 D 错误。22.有一著作被认为叛离了圣经教义,而且很多人相信它将摧毁宗教。这部著作是A. 九十五条论纲B.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 物种起源D.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叛离了圣经教义它将摧毁宗教”反映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从根本
23、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故 C 正确;九十五条论纲是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所作,没有叛离圣经教义,也没有摧毁宗教,故 A 错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的物理学著作,与材料无关,故 B 错误;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是爱因斯坦的物理学论文,与材料无关,故 D 错误。23.16 世纪以来,欧洲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这首先得益于A. 新航路的开辟B. 殖民扩张C. 工业革命D. 世界市场的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带来“商业革命” ,使欧洲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故 A 正确;殖民扩张也是由新航路
24、开辟引发的,故 B 错误;工业革命发生于 18 世纪后半期,故 C 错误;工业革命之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 D 错误。24.“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该观点的是A. 发起光荣革命- 12 -B. 通过权利法案C. 形成责任内阁制D. 1832 年议会改革【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反映了 1689 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明确限制王权,逐渐建立君主立宪制,故 B 正确;光荣革命在 1688 年,
25、没有以法律形式明确限制王权,故 A 排除;1721 年后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故 C 错误;1832 年议会改革时期专制王权已经被限制,故 D 错误。25.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其诞生的标志是A. 完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B. 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C. 发表共产党宣言D. 发动英国宪章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C 正确;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写的探讨人类解放具体途径问题的论文,写于 1843 年,故 A 错误;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7 年成立,是工人运动史
26、上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组织,不符合题意,故 B 错误;英国宪章运动是 19 世纪 3040 年代在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不符合题意,故 D 错误。26.列宁曾指出:“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只去完成一些比较轻易的任务,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这一认识是因为A.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采取计划经济模式C. 收取固定粮食税D. 推行集体农庄制度【答案】A- 13 -【解析】【详解】材料“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反映了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
27、的正确途径,故 A 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而不是计划经济模式,故 B 错误;新经济政策收取固定粮食税,不符合题意,故 C 错误;斯大林推行集体农庄制度,不符合题意,故 D 错误。27.罗斯福曾说道:“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 ”罗斯福利用这一行政权,首先A. 整顿银行业B. 恢复工农业生产C.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D.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罗斯福新政首先在金融领域整顿银行业,故 A 正确;工农业领域的新政在
28、银行业之后,故 B 错误;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也在整顿银行业之后,故CD 排除。28.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强调, “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主张诗歌创作要“以想象力的色泽使得平常的东西能以不平常的方式出现于心灵之前。 ”下列作品与他的观点一致的是A. 唐璜B. 人间喜剧C. 老人与海D. 等待戈多【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以想象力的色泽”反映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唐璜是拜伦的浪漫主义作品,故 A 正确;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作品,故 B 错误;老人与海属于现代主义作品,故 C 错误;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作品,故 D 错误。29.“决定在完善内部
29、市场、加强团结和环境保护范围内,为了他们人民的目的,促进经济- 14 -和社会进步,并实行确保其他领域进步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政策。 ”依据 1991 年签署的该条约,欧洲相关国家A. 组建煤钢共同体B. 建立欧洲共同体C. 成立欧洲联盟D. 发行统一货币欧元【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实行确保其他领域进步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政策1991 年”反映了欧洲联盟条约签署,即依据该条约,欧盟成立,故 C 正确;1951 年煤钢共同体条约签署,故A 错误;1967 年欧洲共同体建立,故 B 错误;1999 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故 D 错误。30.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呈现新的时代特点。下图反
30、映的历史信息表明,经济全球化A. 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B. 面临全面失败的危险C. 遭遇保护主义的挑战D. 受到各国普遍的反对【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漫画反映了保护主义阻碍了经济全球化,故 C 正确;材料漫画并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故 A 错误;“全面失败的危险”说法过于绝对和悲观,故 B 错误;漫画信息也无法体现经济全球化受到各国普遍的反对,故 D 错误。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本部分共 5 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3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是理学,是儒学在宋朝的新发展。其中“心学”的出现,标志着- 15 -重建儒家信
31、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答案】错误【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王心学当中的王阳明是明朝思想家,故“儒学在宋朝的新发展”说法错误,故本题错误,选 B。32.在西方影响下,中国电讯事业开始起步。其中,中国人自办的有线电报首先出现在台湾。【答案】正确【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7 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故本题说法正确,选 A。33.中国共产党奉行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其中平型关大捷是中共领导的在敌后战场取得的重要胜利。【答案】错误【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平型关大捷属于国民政府组织的太原会战的一部分,是正面
32、战场,不是敌后战场,故本题说法错误,选 B。34.苏格拉底与普罗塔戈拉都主张以人为中心,但苏格拉底尊崇理性。【答案】正确【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普罗塔戈拉属于智者学派,主张以人为中心;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尊崇理性,故本题说法正确,故选 A。35.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答案】正确【解析】- 16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各种力量的平衡和制约,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故本题说法正确,故选 A。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
33、识回答问题。 (本部分共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36.考察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与特点,有利于深层次的认识明清社会的发展全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摘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
34、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摘自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材料三 安古斯麦迪森测算,在 17001800 年间,中国的 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所占比重从 23.1%提高到了 32.4%,年增长率达 0.85%,而整个欧洲的 GDP 在世界所占比重仅从 23.3%提高到了 26.6%,年增长率为 0.21%,因此直到鸦片战争前不久中国经济规模依然居世界经济地区之首,其地位远远超过今日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摘自李伯重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新趋势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经济发展的特点。
3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经济发展对思想产生影响的主要表现。(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原因。(3)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西方经济的本质不同。【答案】 (1)特点:全国商业市场发达;出现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17 -影响:出现黄宗羲、顾炎武等具有反专制的启蒙思想。(2)因素:资本或用于购买土地,或用于供应子孙科举入仕。原因:重农抑商。(3)主要观点: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快,经济规模居世界之首。 (或:明清时期中国经济的总量、增长速度超过欧洲) 。本质不同: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西方资本主
36、义经济兴起并发展。【解析】【详解】 (1)特点,据材料一“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即可从全国商业市场、手工业工场、包买商等方面概括明清经济发展的特点。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启蒙思想指出明末清初经济发展对思想产生影响的主要表现。(2)因素,据材料二“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购买土地、供应子孙、科举入仕等方面指出当时“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重农抑商政策的角度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原因。(3)
37、观点,据材料三“直到鸦片战争前不久中国经济规模依然居世界经济地区之首,其地位远远超过今日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即可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从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角度指出当时中西方经济的本质不同。37.人文精神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摘自保罗富尔文艺复兴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
38、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请回答:(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精神的新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并列举该时期的代表人物两例。- 18 -(2)据材料二,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思想的主要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答案】 (1)理解:借古希腊、罗马文化表达资产阶级思想。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代表人物: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莎士比亚。 (任意列举两例即可)(2)主要观点:自
39、由、平等、相互制约。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的影响。(3)影响:促进思想解放;推进民主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解析】【详解】 (1)理解,据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艺复兴的实质指出如何理解“精神的新生” 。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从人文主义的角度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物,结合所学文艺复兴的知识即可列举该时期的代表人物两例。(2)观点,据材料二“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 ,即可从自由、平等、相互制约等方面概括启蒙思想
40、家的主要观点。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力量、自然科学、文艺复兴影响等方面分析产生这些思想的主要原因。(3)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解放、民主进程、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归纳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本部分 1 题,10 分)38.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从五四运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是划时代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写出新民主主义革命
41、开始的标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写出 19271936 年间毛泽东的两篇代表作名称。1949 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一年,写出这一年中国共产党为推翻南京国民政府发动的重大战役名称。- 19 -(2)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富起来。写出做出这一重大决策的会议名称。1984 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年份之一,写出党和政府在改革、开放领域分别采取的重大举措。邓小平南巡讲话极大地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写出其发表的时间。(3)综上所述,结合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程,说出其对“强起来”的启示。【答案】 (1)标志:五四运动。代表作:井冈山的斗争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
42、什么能够存在 。战役:渡江战役。(2)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举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时间:1992 年。(3)启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解析】【详解】 (1)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写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五四运动。代表作名称,结合所学知识从井冈山的斗争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写出 19271936年间毛泽东的两篇代表作名称。战役,紧扣 1949 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写出这一年中国共产党为推翻南京国民政府发动的重大战役是渡江战役。(2)会议名称,结合所学知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回答这一重大决策的会议名称。举措,紧扣 1984 年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4 个沿海港口城市等方面写出党和政府在改革、开放领域分别采取的重大举措。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写出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的时间是 1992 年。(3)启示,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共产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方面回答“强起来”的启示。-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