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 100 分 时间 90 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1关于静电场的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较密B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C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大D电场线一定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2关于电场强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 可知,某电场的场强 E 与 q 成反比,与 F 成正比FEqB电场中某一点场强方向与放入该点试探电荷的正负无
2、关C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与放入该点的试探电荷的正负有关D电场中某一点不放试探电荷时,该点场强等于零3玻璃杯从同一高度落下,掉在水泥地上比掉在草地上容易碎,这是由于玻璃杯与水泥地面撞击的过程中( ) A玻璃杯的动量较大 B玻璃杯受到的冲量较大C玻璃杯的动量变化较大 D玻璃杯的动量变化较快4物体做平抛运动过程中,下列关于其动量、动量变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图线,正确的是( )5如图所示, a、 b、 c 是三个相同的小球, a 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同时b、 c 从同一高度分别开始自由下落和平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它们同时到达同一水平面B它们的动量变化相等C重力对它们的冲量相等D
3、重力对它们的做功相等6. 质量相等的 A、 B 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 A 球的动量是 7 kgm/s, B 球的动量是 5 kgm/s,当 A 球追上 B 球发生碰撞,则碰撞后 A、 B 两球的动量可能值是( )A pA6 kgm/s, pB6 kgm/s B pA3 kgm/s, pB9 kgm/sC pA2 kgm/s, pB14 kgm/s D pA4 kgm/s, pB17 kgm/s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3.0 kg 的长木板 B 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个质量为 m1.0 kg 的小木块 A。给 A 和 B 以大小均为 4.0 m/s、方向相反的初
4、速度,使 A 开始向左运动, B 开始向右运动, A 始终没有滑离 B。在 A 做加速运动的时间内, B 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A1.8 m/s B2.4 m/sC2.8 m/s D3.0 m/s8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五个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间隔一定距离排成一条直线具有初动能 E0的物块 1 向其它 4 个静止的物块运动,依次发生碰撞,每次碰撞后不再分开最后 5个物块粘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动能等于( )AE 0 B E045C E0 D E015 1259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 1、2、3 分别置于绝缘支架上,各球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球 1 的带电量为 q,球 2 的带电量为 nq,球 3
5、 不带电且离球 1 和球 2 很远,此时球 1、2 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为 F。现使球 3 先与球 2 接触,再与球 1 接触,然后将球 3 移至很远处,此时 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仍为 F,方向不变。由此可知( )An=3 Bn=4 Cn=5 Dn=6- 3 -10直角坐标系 xOy 中, M、 N 两点位于 x 轴上, G、 H 两点坐标如图所示, M、 N 两点各固定一负点电荷,一电荷量为 Q 的正点电荷置于 O 点时, G 点处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静电力常量用 k 表示若将该正点电荷移到 G 点,则 H 点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沿 y 轴正向 3kQ4a2B ,沿 y 轴负向
6、3kQ4a2C ,沿 y 轴正向 5kQ4a2D ,沿 y 轴负向5kQ4a2二:多选题:(本题共 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 2 分,错选或不选得零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11用电场线能直观、方便地比较电场中各点电场的强弱。如图甲是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电场的电场线,图乙是场中的一些点: O 是电荷连线的中点, E、 F 是连线中垂线上相对于 O 点对称的两点, B、 C 和 A、 D 也相对于 O 点对称。则( )A B、 C 两点场强大小和方向都相反 B A、 D 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E、 O、 F 三点比较, O 点
7、场强最强 D B、 O、 C 三点比较, O 点场强最弱12两物体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这个系统中( ) A一个物体增加的速度等于另一个物体减少的速度B一物体受合力的冲量与另一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相同C两个物体的动量变化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系统总动量的变化为零13如图所示,质量为 2m 的物体 B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 B 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质量为 m 的物体 A 以速度 v 向物体 B 运动并与弹簧发生作用,从物体 A 接触弹簧开始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物体 A、B 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以初速度 v 方向为正,则( ) - 4 -A此过程中弹簧对物体 B 的冲量大小大于弹簧对物体 A
8、 的冲量大小B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mv213C此过程弹簧对物体 B 的冲量为 mv23D物体 A 离开弹簧后的速度为 v1314A、B 两球沿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与时间图像,a、b 分别为 A、B 两球碰前的位移与时间图像,c 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图像,若 A 球质量是 m2 kg,则由图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碰撞前后 A 的动量变化为 4 kgm/sB碰撞时 A 对 B 所施冲量为4 NsCA、B 碰撞前的总动量为 3 kgm/sD碰撞中 A、B 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10 J15如图所示,两个带等量正电荷的小球 A、 B(可视为点电荷)
9、被固定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P、 N 是小球 A、 B 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且 PO ON。现将一个电荷量很小的带负电的小球 C(可视为质点)从 P 点由静止释放,在小球 C 向 N 点运动的过程中,关于小球 C 的速度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二、实验填空题:(共 12 分)- 5 -16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先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 O。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 1:不放小球 2,让小球 1 从斜槽上 A 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
10、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步骤 2:把小球 2 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 B,让小球 1 从 A 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 1 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步骤 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 M、P、N 离 O 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 的长度。 对于上述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小球 1 每次必须在斜槽上相同的位置从静止滚下B小球 1 可以在斜槽上不同的位置从静止滚下C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D斜槽轨道必须光滑若入射小球质量为 m1,半径为 r1;被碰小球质量为 m2,半径为 r2,则( )A.m1m2, r
11、 1r2 B. m1m2, r1=r2 C. m1m2, r1r2 D.m1m2, r 1=r2上述实验除需测量线段 OM、OP、ON 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AA、B 两点间的高度差 h1BB 点离地面的高度 h2- 6 -C小球 1 和小球 2 的质量 m1、m 2D小球 1 和小球 2 的半径 r1、r 2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如果还满足表达式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三、计算题(本题 3 小题,共 38 分,解答应写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
12、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17(10 分)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 60 kg 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高 3.2 m 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高 5.0 m 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 1.2 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做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g 取 10 m/s2)18 (12 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物体静止在桌面边缘,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 h。一质量为 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 v0射入物块后,以水平速度 射出。重力加速度为 g。求:v02(1)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2)此后
13、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19 (16 分)如图所示,光滑冰面上静止放置一表面光滑的斜面体,斜面体右侧一蹲在滑板上的小孩和其面前的冰块均静止于冰面上某时刻小孩将冰块以相对冰面 3 m/s 的速度向斜面体推出,冰块平滑地滑上斜面体,在斜面体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0.3m( h 小于斜面体的高度)已知小孩与滑板的总质量为 m130 kg,冰块的质量为 m210 kg,小孩与滑板始终无相对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g10 m/s 2.(1)求斜面体的质量;(2)通过计算判断,冰块与斜面体分离后能否追上小孩?- 7 - 8 -包头市第四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物理试
14、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1A 2B 3D 4C 5D 6A 7B 8C 9D 10B二:多选题:(本题共 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 2 分,错选或不选得零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卡中。 )11CD 12CD 13BD 14ABD 15AB16.(12 分)AC B C -(各 2 分) m 1OPm 1OMm 2ON,m 1(OP)2m 1(OM) 2m 2(ON)2 -(各 3 分) 17.(10 分) 【答案】 1.510
15、 3 N【解析】 运动员从高 3.2 m 处自由下落的时间为 t1 0.8 s,2h1g运动员弹回高 5.0 m 处所用的时间为 t2 1 s,2h2g整个过程中运动员始终受到重力作用,仅在与网接触的过程中才受到网对他向上的弹力 F 的作用,对全过程运用动量定理,有 Ft3mg(t 1t 2t 3)0所以 F mg 6010 N1.510 3 N,方向向上t1 t2 t3t3 0.8 1 1.21.218、 (12 分)答案:(1) mv (2) 18(3 mM) 20 mv0M h2g解析:(1)设子弹穿过物块后物块的速度为 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 m Mv v02解得 v v0 m2M
16、系统的机械能损失为 E mv 12 20 12m(v02)2 12Mv2由式得 E mv 。18(3 mM) 20(2)设物块下落到地面所需时间为 t,落地点距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为 s,则h gt2 s vt 12由式得 s 。mv0M h2g19 (16 分) (1)- 9 -(2) (2)设小孩推出冰块后的速度为 v1,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 m2v200代入数据得 v11 m/s设冰块与斜面体分离后的速度分别为 v2和 v3,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2v20 m2v2 m3v3m2v m2v m3v12 20 12 2 12 23联立上式且代入数据得 v21 m/s由于冰块与斜面体分离后的速度与小孩推出冰块后的速度相同且处在后方,故冰块不能追上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