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跟踪检测(九) 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一、选择题1胆固醇、小分子的脂肪酸、维生素 D 等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细胞膜上镶嵌了各种形态的蛋白质分子C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D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解析:选 D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胆固醇、小分子的脂肪酸、维生素 D 等脂溶性物质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优先进入细胞。2某科学家在研究物质运输时发现有下列四种曲线关系。在研究某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时,发现与曲线和相符,最可能是下列哪一过程( )A葡萄糖从血浆进入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B细胞排出二氧化碳 C小肠上皮细胞
2、从小肠内吸收葡萄糖 D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 解析:选 C 符合曲线和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 项是协助扩散,B 项和 D 项是自由扩散,只有 C 项是主动运输。3用磷脂双分子层将某种不容易进入细胞的药物包裹成小球,通过小球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A固醇,自由扩散 B性激素,协助扩散C蛋白质,主动运输 D蛋白质,胞吞 解析:选 D 该药物不容易进入细胞,因此它应该是一种大分子物质,固醇、性激素都属于脂质,很容易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所以该药物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进入细胞方式是胞吞。24关于下图中序号代表过程的叙述,
3、正确的是( )A和所示过程都需消耗能量B只有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物质只有通过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与过程有关 解析:选 B 分析题图可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进入细胞;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与过程有关。5实验证明,饭后小肠中葡萄糖浓度高于血糖浓度时,葡萄糖可以顺浓度梯度被吸收;当小肠中葡萄糖浓度下降至显著低于血糖浓度时,葡萄糖仍能被迅速吸收。此时,小肠绒毛
4、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解析:选 C 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消耗能量。6大肠杆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 3 000 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某种不影响大肠杆菌细胞能量供应的药物,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立即下降,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A破坏了细胞膜的结构B抑制了细胞内对钾离子的利用 C破坏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抑制了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活性 解析:选 D 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 3 000 倍,可以推知钾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是载体蛋白和能量,而药物不影
5、响大肠杆菌细胞能量供应,所以这种药物的作用是抑制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活性。37下图表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a、b 为跨膜运输的两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决定 B物质 a 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C物质 b 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的氧气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有关,与无关解析:选 B 图中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是蛋白质,是磷脂双分子层,a是物质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b 是物质以自由扩散方式离开细胞。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方向进行的,需消耗能量。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的氧气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 是物质以自由扩散方式离开细胞。
6、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是与具有一定的流动性。8人体肝细胞内 CO2分压和 K 浓度高于细胞外,而 O2分压和 Na 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 )ACO 2 BO 2CK DNa 解析:选 C CO 2和 O2都是小分子,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K 主要分布在细胞内,Na 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所以一般是 K 主动运输进入细胞,Na 主动运输运出细胞。9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乙醇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 解析:选 C 乙醇进入胃黏膜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二氧化
7、碳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原尿中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10下列哪组物质可以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就能通过细胞膜( )A甘油、乙醇、CO 2 B葡萄糖、K 、氨基酸 C甘油、脂肪酸、苯、K D胆固醇、水、氨基酸解析:选 A 甘油、乙醇、CO 2都是自由扩散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葡萄糖、K 、氨基酸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411在海带细胞内的碘离子远高于海水中碘离子浓度,但海带细胞仍可以从海水中吸收碘离子,其吸收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被动扩散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解析:选 C 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二、非选择题12下面为
8、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K 、O 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 B 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_。(2)与 A 方式相比,B 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_上合成的。(3)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_方式进行,该种运输方式也体现出细胞膜_的结构特点。(4)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5)影响 B 方式运输速率的因素为_;与 C 运输方式有关的细胞器是_。解析:(1)K 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O 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图中 B 方式为协助扩散。(2)图中 A 方式为自由扩散,与自由扩散
9、相比,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载体蛋白合成的场所是细胞中的核糖体。(3)胰岛素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分泌胰岛素的方式是胞吐;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4)图中 C 为主动运输,D 为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5)由于 B 为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但不消耗能量,因此运输速率与浓度差和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C 过程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因此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线粒体。答案:(1) 葡萄糖 (2)载体蛋白 核糖体 (3)D(或胞吐) 具有流动性 (4)C、D(或主动运输和胞吐)(5)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 线粒体和核糖体5一、选择题1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
10、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 解析:选 D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区别在于前者不需要载体蛋白,后者需要载体蛋白。所以需要协助扩散的物质乙不能透过人工合成的无载体蛋白的磷脂双分子膜。2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A依据跨膜的层数,跨膜层数为 0 的就是胞吞或胞吐B依据物质浓度梯度,只要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就是自由扩散C依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的就是主动运输 D依据是否消耗能量,消耗能量的就是主动运输 解析:选 A 胞吞和胞吐为非跨膜运输,通过膜的层数为
11、 0;顺浓度梯度的运输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协助扩散的特点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均消耗能量。3在培养玉米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负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负离子的同时,对 Cl 的主动吸收减少了,而对 K 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原因是( )A该种负离子妨碍了能量的生成 B该种负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 C该种负离子抑制了细胞呼吸 D该种负离子载体蛋白和 Cl 的相同 解析:选 D 根细胞吸收离子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细胞内的能量和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加入某种负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
12、收该种负离子的同时,对 K 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说明细胞的能量供应正常,而对 Cl 的主动吸收减少,说明可能是载体蛋白的原因,则运输该负离子的载体蛋白与运输 Cl 的载体蛋白是相同的。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以相同,如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 B不同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氨基酸和核苷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C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 6D不同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乙醇进入胃上皮细胞和钾离子进入神经细胞 解析:选 D 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氨基酸
13、和核苷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而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乙醇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而钾离子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5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及与其有关的细胞器分别是( )A自由扩散、核糖体 B协助扩散、线粒体C主动运输、线粒体 D协助扩散、核糖体 解析:选 D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载体蛋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6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这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 D胞吞、胞吐 解析:选
14、B 由题意知该物质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协助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为协助扩散。二、非选择题7下图甲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乙所示为出入方式与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1)B 代表_。(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膜。(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 B 的厚度变小,这说明 B 具有_。(4)在 ae 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可用图乙中表示的为 ae中的_。(5)维生素 D 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应是图甲中编号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6)甲图中表示膜外侧的是_(填“上面”或“下面”),判断依据是外侧有_。7解析:(1)B 代表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15、。(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 B 的厚度变小,这说明 B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细胞膜的结构特性。(4)a 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所以是主动运输;b 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消耗能量,所以是自由扩散;c 需要载体蛋白,但不需要能量,所以是协助扩散;d 需要载体蛋白,但不需要能量,所以是协助扩散;e 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所以是主动运输;图乙中表示的是主动运输,物质进入细胞,可表示甲图中的 a。(5)维生素 D 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应用图中编号 b 表示;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可用图中编号 a
16、 表示,这个过程需要消耗能量。(6)甲图中表示膜外侧的是上面,判断依据是外侧有糖蛋白。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 (2)选择透过性 (3)一定的流动性 (4)b、c、d a (5)b a (6)上面 糖蛋白8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请仔细观察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细胞膜”这一事实。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图中所示标号_,表示的物质_。(2)鲨鱼体内能积累大量的盐,盐分过高时就要及时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
17、经研究鲨鱼体内多余盐分是经途径排出的,那么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3)蟾蜍心肌细胞吸收 Ca2 、K 、C 6H12O6方式不同,若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 Ca2 吸收明显减少,但 K 、C 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转运 Ca2 的_的活性。(4)柽柳是泌盐植物,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于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实验步骤: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相同的柽柳幼苗植株,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 、K 、C 6H12O6的溶液中。8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完全抑制呼吸。c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
18、系对 Ca2 、K 、C 6H12O6的吸收速率。实验结论:A若两组植株对 Ca2 、K 、C 6H12O6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是_方式。B若_,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是_方式。解析:(1)脂溶性物质优先进入细胞膜,说明细胞膜上有脂质,主要是甲(磷脂分子)。(2)据图可知,过程的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说明是被动运输。(3)毒素使 Ca2 吸收明显减少,但 K 、C 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说明没有影响细胞中能量的供应,只能是影响 Ca2 的载体蛋白的活性。(4)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主要区别为是否消耗能量;若加入呼吸抑制剂后,物质的运输速率没有影响,则说明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被动运输;若加入呼吸抑制剂后,物质的运输速率有影响,则说明是主动运输。答案:(1)甲 磷脂分子 (2)被动运输(协助扩散) (3)载体蛋白 (4)A.被动运输 B乙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甲组吸收速率或完全不吸收 主动运输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