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课后作业读图,完成第 13 题。某海域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分布(单位:0.484W/m 2)1 图中海域向 A 岛及所在大洲输送热量与水汽的最主要途径为( )。A.赤道暖流、东南信风B.西风漂流、西北风C.北大西洋暖流、西南风D.季风洋流、西南季风2 造成图中 B 地数值高的原因是 ( )。A.纬度低、水温高B.晴天多、光照强C.风力大、蒸发旺盛D.暖流影响的水温高3 参与图示地区水、热平衡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中不包括( )。A.东北信风、北赤道暖流B.西风、拉布拉多寒流C.西北季风、千岛寒流D.极地东风、墨西哥湾暖流解析 第 1 题,A 地为大不列颠岛,所在大洲为
2、欧洲,图中海域为大西洋,大西洋向欧洲输送热量与水汽的主要途径为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中的西南风。第 2 题,水温越高,向大气输送热量越多,B 区域有暖流,水温高,因而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多。第 3 题,图示区域为大西洋,所在区域的大气环流系统中有东北信风、西风和极地东风,不包括西北季风;大洋环流系统中,不包括千岛寒流,千岛寒流属太平洋洋流系统。答案 1.C 2.D 3.C读图,完成第 47 题。2某海域表层水温距平值(单位:)4 出现图示水温状况的原因是( )。A.东北信风减弱B.赤道暖流增强C.东南信风减弱D.西风漂流增强5 图示水温分布状况下 ( )。A.形成拉尼娜现象B.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C
3、.该海域热量收支平衡D.扰乱全球水热输送和交换6 受图示海域水温状况影响,可出现的现象为( )。A.马来群岛持续多雨B.智利沿海出现台风C.美国西南部降水增多D.秘鲁渔场产量增加7 图中甲处海域水温 ( )。A.低于-1 B.高于-1 C.比多年平均值低 1 以上D.均不正确解析 第 4 题,图示信息反映了赤道地区东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的现象,其原因为东南信风势力减弱,造成冷海水上泛现象减弱,赤道逆流增强。第 5、6 题,图示水温状况反映的是厄尔尼诺现象,该现象发生时,造成全球水热输送和交换异常。第 7 题,根据本图表示的内容,理解图中等值线数值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数值为负值,表示气温比多
4、年平均值低;数值为正值,表示气温比多年平均值高。答案 4.C 5.D 6.C 7.C38 据交通运输部烟台海事局介绍,受冬季降温天气影响,渤海海冰规模有所发展,2015 年1 月 30 日,面积已超过 7 000 平方千米。受海冰影响,自辽宁省兴城至觉华岛陆岛运输船舶已全部停航。下列关于海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海冰对过往船只构成威胁 海冰的密度比海水的小海水与淡水的结冰温度相同 海冰影响海水与大气的热交换过程A.B.C.D.答案 B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第 910 题。9海区中 ,海-气间的水分交换最微弱的是 ( )。A. B.C. D.10 在地球上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中,海洋输送热量超
5、过大气输送热量的海区是( )。A.B.C.D.解析 该组题以大西洋轮廓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热量和水分交换。第 9 题,海-气间的水分交换的活跃度与其温度呈正相关;海区有寒流流经,水温低于相同纬度海区。第 10 题,在南北纬 030的海区中,海洋输送热量超过大气输送热量。答案 9.C 10.A11 下列四幅图反映厄尔尼诺盛期时热带海洋大气环流状况及对全球气候影响的是( )。4A. B.C. D.答案 B读图,完成第 1215 题。12 从沃克环流的形成看 ,B 海域( )。赤道暖流堆积,形成深厚的暖水层 信风驱使表层海水向西流动,冷海水上涌 上空大气膨胀上升 上空大气收缩下沉A.
6、B. C. D.13 能释放大量潜热 ,给沿岸地区带来丰沛降水的箭头是 ( )。A. B.C. D.14 该热力环流变弱时 ,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大洋东岸气候更加干旱B.秘鲁寒流势力增强C.出现厄尔尼诺现象D.印度尼西亚多雨15 不能实现海洋与大气之间能量交换的箭头是( )。A. B.C. D.解析 第 12 题,B 处于大西洋东岸,受东南信风的作用,表层海水减少,深层冷海水上泛补偿,水温低导致低空气温低,上空大气收缩下沉。第 13 题,从图中可看出,箭头上升,释放热量,给沿岸区域带来丰沛的降水。第 14 题,当该环流变弱时,意味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海-气间5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从
7、而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第 15 题,箭头是高空中大气间热量的传递过程,不参与海洋和大气之间能量的交换。答案 12.D 13.C 14.C 15.A16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甲 正常年份 1 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乙 a、b 两地 19601979 年海平面气压变化曲线图(1)科学家研究发现,厄尔尼诺是太平洋海域海水、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与上图气压中心的气压变化密切相关。据图填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变化情况,完成厄尔尼诺成因及其对秘鲁沿海地区的影响。1 月份,图示低压中心气压值变大,高压中心气压值变小东南信风风力变弱秘鲁寒流势力变弱,赤道逆流变 秘鲁近海海域出现向南流动的 (冷、暖)洋流,即厄尔尼诺秘鲁
8、沿海地区降水 ,可能出现 等自然灾害。 (2)正常年份,A 地降水丰沛的原因是什么?(3)在厄尔尼诺年时,A 地所在国家会久旱无雨,粮食减产,并因干旱而引发森林火灾,原因是什么?解析 由于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改变南太平洋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分布状况,从而形成南太平洋两岸的多雨地带和干旱地带的异常。如秘鲁沿海地区出现洪水泛滥;而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出现严重干旱。答案 (1)强 暖 增多 洪涝(2)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大陆沿岸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3)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赤道太平洋西部地区沃克环流的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被下沉气流代替,气候由湿润多雨转变成干旱少雨,引发旱灾,引发森林火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