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热容说课稿一、教材特点1、教材内容:第一 物体的吸热能力;第二 比热容; 第三 热量的计算。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一节内容是热现象中比较重要的,也是比较难懂的一个知识点。教材首先通过阳光下的海滩和大海的温差很大引发学生思考。然后通过讨论门交流“水的吸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得出寓意初步结论,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与它的质量及升高的温度都有关系。然后再通过实验探究引出比容热的概念。为了加深学生对物质这一特性的理解,教材给出了一些常见物质比热容表,并附四幅图让学生了解比热容的应用。最后通过例题计算,总结出吸放热的计算公式。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
2、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会使用比热容表,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生产、生活现象。()教程与方法:经历探究的过程,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了解引入比热容概念的必要性;通过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实施,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通过观察比热容表,能够归纳总结其共同规律和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有关比热容现象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睥意识。4、教学的重难点:重点: 比热容概念以及利用比热容来解释自然现象。难点: 比热容概念的建立过程。二、学生分析以我校现状班级来说,属农村中学,少数学生上进心不是太强,学习态度不太端正,
3、没有一定的良好学习习惯,还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是比热容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体会的比较多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在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三、教学方法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
4、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四、教学工具 1、学生器材:对于每个实验小组,准备了相同的实验器材:天平和砝码、水、沙子、易拉罐、铁架台、金属板、温度计等。2、演示器材:多媒体资料、天平和砝码、水、沙子、易拉罐、铁架台、金属板、石棉网、温度计等。五、教学程序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 、新课引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课便以课文第一段文
5、字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沙子这么烫,而海水却这么凉呢?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讲授新课:(一) 物体的吸热能力讨论交流:水的吸热与哪些因素有关?问题:烧开一壶水和烧开半壶水,哪个需要的热量多?把一壶水烧开和烧成温水,哪个需要的热量多?可以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与物体质量的大小及温度变化的多少有关。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的物质的吸热能力。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1、提出问题上: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变化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否一样多呢?2、猜想:不一样多。3、实验器材的选用4、注意:同时放在用酒精灯加热的铁板上的目的是什
6、么?温度计测出的温度说明什么问题?得出结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不仅与物体质量的大小及温度变化的多少有关,还与它是什么物质有关。(二) 比热容我们在定量认识时,尤其是与多种因素有关的时候,必须使用控制变量法,所以引导学生对此定义:与质量有关:确定为 1kg,与温度变化量有关:确定为升高 1,所吸收的热量定义为比热容。单位:J/(kg.),符号:c说明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一般不随物质的质量、形状、温度而变化。比热容的应用:注,比热容的大小意味着吸热本领的强弱。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2、热岛效应。3、沙滩比海水的温度高的原因。4、海陆风和陆海风的形成。(三) 热量的计算1
7、、推导公式根据例题的数学演算得一个综合算式,然后每一个量分别用物理量符号代替,就可得出吸热公式: 4.2103J/(kg.) 2kg60=5.0410 5JC m t Q 吸 从而得出:Q=Cm t 其中 t:当吸热时t=t-t 0,当放热时t=t 0-t。2、课堂练习:质量是 10kg 的冰,温度由 0降到-20 ,放出多少热量?(四) 反思总结1、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谈谈收获和体会。2、布置课后作业。作业:完成书上第 17 页“自我评价”第 1、2 题。板书设计:第三节 比热容(1)物体的吸热能力。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物体温度的变化量及物体的种类有关。(2)比热容。1、比热容。(1)定义 (2)符号:C (3)单位:J/(kg.)2、比热容的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3)热量计算。1、推导公式。Q=Cm t Q 吸 =Cm(t-t0) Q 放 =Cm(t0-t) 2、课堂练习。学生板演并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