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量:90 分钟 满分: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12 O16 S32 2n65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A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中不包含化学变化B福尔马林、漂白粉、碱石灰均为混合物C生石灰能与 SO2 反应,可用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D聚丙烯酸钠树脂是一种高吸水性的高分子化合物2下列有关 NA 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 mol 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 3NAB25时,pH=11 的氨水中含有的 OH-数目为 0.001NAC标准状况下,22.4 L
2、HCl 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18NAD64 9 SO 2 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生成的 SO3 数目为 NA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Cl 2 通入水中: Cl2+H2O=2H+Cl-+ClO-B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 +=2Fe3+3H2C明矾溶于水产生 AI(OH)3 胶体:A1 3+3H2O=Al(OH)3+3H+D。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 SO2:2NH3H2O+SO 2=2NH4+SO32-+ H2O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两个有机反应的反应类型都是加成反应B H2O+2SO2 +CO32-=CO2 +2HSO3-H2O+CO2 +SiO32-=H2CO3 +CO32-由这两个
3、反应不能得出非金属性:S C SiC 2F2+2H2O=4HF+O2 2Na2O2+2H2O=4NaOH+O2 两个反应中的 H2O 均被氧化D NH4+H2O NH3H2O + H+ H2PO4-+H2O HPPO42-+H3O+两个离子方程式均为水解方程式5从煤焦油中分离出的芳香烃萘(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萘环上一个氢原子被丁基 (-C4H9)所取代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A2 种 B4 种 C8 种 D16 种6乙酸异丁香酚酯主要用于配制树莓、草莓、浆果和混合香辛料等香精。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异丁香酚的分子式是 C10H12O2,分子中含有含氧官能团羟基
4、和醚键B乙酸异丁香酚酯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一个平面内C乙酸异丁香酚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D1 mol 乙酸异丁香酚酯最多能与 1 mol NaOH 友生反应7无机物 X、Y、Z、M 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部分反应中的 H.,O 已略去) 。X、Y、Z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 X 是氢氧化钠,则 M 不一定为 CO2B若 Y 具有两性,则 M 的溶液只可能显碱性C若 Z 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则 X 一定是 H2SD若 M 是用途最广的金属,加热蒸干 Y 的溶液一定能得到 Y8已知:H-H 键、O=O 键和 O-H 键的键能分别为 436 kJ/mol
5、、496 kJj/mol 和 462kJ/mol;2C(s)+O 2 (g)=2CO(g) H=-220 kJ/mol ;C(s)+H 2O(g)=CO(g)+H2 (g) H=a kJ/mol。则 a 为A-332 B.-118 C. +130 D.+3509下列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容量瓶底部有少量蒸馏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B酸碱中和滴定时,开始时俯视滴定管读数,结束时仰视滴定管读数,所测液体体积偏大C测定中和热时,使用稀醋酸代替稀盐酸,所测中和热无影响D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被测样品中含有加热不挥发杂质,所测结晶水含量偏高10.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
6、应 xM (g)+yN(g) zP(g)。平衡时测得 M 的浓度为 0.50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 M 的浓度降低为 0. 30 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x+yc(CH3COOH)12.将过量的氯气通入含 Fe2+、I -、Br -的溶液,溶液中四种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b=a+5,线段表示一种含氧酸,且线段 I 和表示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线段 I 表示 I-的变化情况Ba 点时消耗 Cl2 的体积为 134.4 LC原溶液中 n(Fe2+):n(Br -) =2:3D线段表明氧化性:C1 2HI
7、O313.利用氯碱工业的产品处理含 SC/的烟气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 NaHSO3 溶液中加入少量 I2,C(H 2SO3)/C(HSO3-)将减小B氯碱工业的产品可以用于生产漂白粉C回收装置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HSO3-+H+=SO2+H2OD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NaCl14.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实验,下列对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选项 中试剂 中试剂 结论A 镁条、蒸馏水肥皂水 中开始出现气泡,说明中生成了氢气B 铜片、硝酸溶液蒸馏水 中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中生成了 NO2C 二氧化锰、浓盐酸淀粉 KI 溶液 该装置可以用来检验中是否产生了氯气D 乙醇、乙酸
8、、浓硫酸饱和 NaOH 溶液该装置可以用来制备乙酸乙酯15.室温下,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0.1mol/L NH 4 Cl 溶液与 0.1 mol/L 氨水等体积混合(pH7):c(NH3H2O)c(NH4+)c(C1-)c(OH-)c(H+)B.0.1 mol/LCH3 COONa 溶液与 0.1 mol/L 盐酸等体积混合:c(OH-)c(CH3COO-) c(H+) c(C1-)=o.1 mol/LC0.1mol/LNa 2CO3 溶液与 0.1 mol/L 盐酸等体积混合:2c(CO32-)+C(HCO3-)+ c(OH-)=c(Na+)+c(H+)D0.1
9、mol/LNaHS 溶液与 0.2 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c(OH-)-c(H+) =C(S2-)+ 2c(HS-)+ 3c(H2S)16.常温下向 100 mL0.1mol/L 的 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O2。为探究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成分,向其中逐滴加入 0.1 mol/L 的 HCI 溶液。溶液产生气体前,消耗 V( HCl)=V1;溶液刚好不再产生气体时,消耗 V( HCI) =V2。当 V1 V2 2Vl 时,混合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A. NaHCO3、Na 2CO3 B.NaOH、NaHCO 3 C. NaOH、Na 2CO3 D.NaOH、Na 2CO3、NaH
10、CO 3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个小题,共 52 分)17.(14 分)乙酰乙酸乙酯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原料,实验室制备乙酰乙酸乙酯的反应原理、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所示:实验步骤:(I)合成:向三颈烧瓶中加入 9.8 mL 无水乙酸乙酯,迅速加入 0.1 g 切细的金属钠。水浴加热反应液,缓慢回流约 2h 至金属钠全部反应完。停止加热,冷却后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 50%乙酸至反应液呈弱酸性。(II)分离与提纯: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等体积的饱和食盐水,分离得到有机层。水层用 5 mL 无水乙酸乙酯萃取,分液。将所得有机层合并,洗涤、干燥、蒸馏得到乙酰乙酸乙酯粗产品。蒸馏粗产品得到乙酰乙酸乙酯
11、 3.9g。(l)迅速加入金属钠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2)球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_(填“上”或“下” )口进入,上方干燥管中盛有无水 CaCl2,其作用是_。(3)实验室制备乙酰乙酸乙酯时,通常在无水乙酸乙酯中加入微量的无水乙醇,其作用是_。(4)分离与提纯操作中使用的分离仪器是_。加入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_。(5)分离与提纯操作用饱和 NaHCO3 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6)本实验的产率为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12 分)闪锌矿的主要成分为 ZnS(还含有少量 FeS 等其他成分) ,以其为原料冶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l)闪锌矿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出炉烟气可净化制
12、酸,用于浸出操作。制酸过程中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_。(2)浸出操作中 Fe3+浓度较高,需先加入 SO2 或 ZnS 将 Fe3+还原为 Fe2+,再以 ZnO 调整溶液酸度,将Fe2+转化成针铁矿( FeOOH)沉淀形成浸出渣。则 Fe2+沉淀过程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3)已知净化操作后的滤液中 c(Zn2+)=0.2 mol/L,将该滤液与 0.4 mol/L 的 Na2S 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混合溶液中 c(Zn2+)=_(ZnS 的溶度积帝数 Ksp=1. 2010-23)(4)净化操作后的滤液加入阴极室内进行电沉积可得到纯锌,原理如右图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以乙醚(C 2
13、H5OC2H5)空气燃料电池为电源电沉积制取纯锌时,阴极室内沉积 1.3g 锌,理论上乙醚-空气燃料电池消耗_g 乙醚。(5)上述冶炼工艺中的焙烧过程易导致空气污染。采用“氧压酸浸 ”流程,既可省略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非金属单质。 “氧压酸浸”流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19.(12 分)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乙烯、乙炔为原料合成。反应过程如下所示:乙炔聚合:3C 2 H2 (g) C6H6 (g) H1合成乙苯:C 6H6(g)+C2H4(g) C6H5CH2CH3(g) H2乙苯脱氢:C 6H5CH2CH3(g) C6H5CH=CH2 (g)+H2 (g) H 3(1)乙苯
14、脱氢是合成苯乙烯的关键步骤。某温度下,向 2.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0.10mol C6H5CH2CH3 (g),测得乙苯脱氢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时间 t/h 0 1 2 4 8 16 20 25 30总压强 p/100kPa 4.91 5.58 6.32 7.31 8.54 9.50 9.52 9.53 9.53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 _(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下列不能说明该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字母代号) 。a.v(C6H5CH2CH3)=v(H2) b苯乙烯的体积分数不变c平衡常数 K 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魇量不变
15、(2)向体积为 3.0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0. 20 mol C6H5CH2CH3(g),当乙苯脱氢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 体系组成(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的H 3_0(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 。该平衡体系在 600时,乙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50%,则氢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若在此温度下加入水蒸气作稀释剂,则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将如何变化并简述理由_。(3)苯乙烯能与酸性 KMnO4 溶液混合反应生成苯甲酸(C 6H5COOH)。室温下,向饱和苯甲酸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固体使溶液显中性,则溶液中 c(C6H5COOH):c(C 6H5COO-)=_。 (已知
16、:苯甲酸的Ka=6.4l0-5;碳酸的 Kal=4.2l0-7,K a2=5.6l0-ll)20.(14 分)聚乙烯醇肉桂酸酯 G 可用于光刻工艺中作抗腐蚀涂层。下面是一种合成该有机物的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已省略):已知以下信息:I ;.D 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同温同压下,实验测定 B 气体的密度与气态己烷的密度相同,B 中含有一个酯基和一个甲基。请回答下列问题:(I)A 的化学名称是_。(2)由 C 生成 D 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多种副产物,其中与 D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3)B 的分子式为_。(4)由 D 和 F 生成 G 的化学方程式为_。(5)满足下列条
17、件的 C 的同分异构体有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该有机物是一种二元弱酸,并能使 FeC13 溶液显色;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并能发生银镜反应。(6)由 D 经如下步骤可合成 K:H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_。I 的结构简式为_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0:ACDBC AACBC 11-16:DBACD 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17.(14 分)(1)4Na+O2=2Na2O(2 分)(2)下(1 分)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2 分)(3)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乙醇钠
18、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2 分)(4)分液漏斗(1 分)盐析,降低乙酰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2 分)(5)除乙酸(2 分)(6)60(2 分)18.(12 分)(1)2SO2 +O2 催 化 剂 加 热 2SO3 ( 1 分) SO3+H2O=H2SO4( 1 分) 或 2SO2 +O2+2 H2O 2H2SO4(2 分) (2) 4FeSO4+O2+ 4ZnO+2H2O=4FeOOH+4ZnSO4(2 分)(3)1. 2010-22 rnol/L(2 分)(4)2H 2O- 4e-=4H+O2(2 分) 0.123( 或 )(2 分)(5)2ZnS+O2 +4H+=2Zn2+2S+2H2O(2 分)19. (12 分)(1)0.75 mol/L(2 分) ac(2 分)(2)大于(2 分)25%(2 分) 不变,因为乙苯、苯乙烯、氢气的浓度没有改变,平衡不移动(2 分)(3)1. 562510-3(或 ) (2 分)20. (14 分)(1)苯甲醛(2 分)(2) (2 分) (3)C4H6O2(2 分)(4) (2 分)(5)12(2 分)(6)溴原子、羧基(2 分)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