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五章 艺术论.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7687248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艺术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五章  艺术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五章  艺术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五章  艺术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五章  艺术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艺术论(一)1、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的集中、完备的体现;艺术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和审美范畴的集中体现和典型形态。2、黑格尔美学讲演录:美学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的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者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第一节 艺术与艺术作品1、 大英百科全书对艺术的分类 :第一种:分为美术和语言艺术。美术偏重于纯审美的目的,简单美,即偏重于美;语言艺术指语言、讲话和推理的表达技巧;第二种:文学、视觉艺术、平面艺术、造型艺术、装饰艺术、表演艺术、音乐和建筑。2、给艺术下定义困难的原因:被“艺术”范畴所指称的对象本身就处在不确定之中,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这就增加

2、了定义的困难;在被划入艺术的现象世界中隐藏着一个互动变化:现象世界是变动不拘的,我们称某一类事物为“艺术” ,但并没有在这类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艺术”自身的价值在人类的文化视野也不是确定不变的, “艺术”的概念的外延和艺术本身的意义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也增加了给艺术下定义的困难;对艺术的规定往往会受到人们对艺术的功用判断的左右,一些功用总是在某个时代内成为对艺术的规定,而这种规定又影响着“艺术”概念的内涵;一、历史上对艺术的定义(一)从艺术起源角度定义的:1、游戏说:由康德提出,由希勒、斯宾塞等人发展: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而来的。一方面,艺术和游戏具有虚

3、构的力量,富有拓展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它们所引起的快感是消除了一切主观偏见和现实差异的,是忘我的。从心理学上看,艺术与游戏的确有相通之处,这是“游戏说”的合理之处;但两者又有本质区别。游戏给与人们的是纯粹的虚幻性,艺术则提供给我们深刻的真实性;游戏可以使我们沉浸在单纯的悠闲的快感中,艺术却能以其深邃与广阔的思想内涵,给我们以审美快感以外的人生启迪。因此,把艺术仅仅归结为游戏是片面的。2、集体无意识说: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荣格把“无意识”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种,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艺术家正是在此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

4、,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在这个意义上,艺术不是以某个人为代表的,而是体现出人类群体的超越了时空界限的心灵。合理因素:揭示了艺术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某种内在联系;不足:“集体无意识”只是一种心理学的假设,并没有足够的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的依据,同时也抹杀了艺术家的个性,不符合艺术创造的实际。(二)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的:1、模仿说:古希腊、柏拉图、 “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又是对现实的模仿,艺术的本质是对模仿的模仿,是不真实的、虚幻的。亚里士多德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也就肯定了艺术的真实性,以再现现实为宗旨的现实主义文艺是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

5、。合理性:始终把艺术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艺术看成是再现和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把握到了艺术产生的源泉;不足:把艺术本质局限于“模仿”世界的认识论范围,忽视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质,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和表现性,未能全面揭示艺术的本质。2、表现说:浪漫主义思潮、 “自我表现” 、康德“天才”论:批评模仿说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在中国,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大体上亦可划入表现说合理性:把艺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突破了把艺术仅归结为模仿、认识外在世界的局限性,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性,比模仿说更接近真理,在美学史上是一大进步。不足:完全回避艺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6、,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是片面的。3、有意味的形式说:克莱夫贝尔:所谓“形式” ,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它把通过形式组成的画面可能有的指示、意义、记录的信息、传达的思想以及教化作用等现实生活的内容全部排除在外;所谓“意味” ,是这种纯形式背后所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意味的唯一来源。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有意味的形式” 。合理性: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方面,比表现说更进一步;不足:把“意味”及“审美纯形式”与一切现实 包括主体的现实情感的联系完全切断,完全脱离人类的具体实践,脱离社会的历史

7、发展,脱离人类本身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演进,抽象地谈论审美情感和有意味的形式,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4、符号说:苏珊朗格: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不应是个人瞬间的情绪,而应表现一种人类普遍情感或情感概念,它能展示人的经验的、情感的、内心生活的动态过程,即人的“生命形式” ,能表现出人类的情感和“生命形式”的内在本质合理性:综合了表现说和有意味的形式说,把艺术的本质与人的符号本质联系起来,理论上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不足:把艺术本质非社会化、非历史化了,由于将人的社会、历史本质降低为自然性、生物性的“生命运动” ,不能正确地解决艺术

8、本质问题。(三)从艺术功能角度定义的1、载道说(或教化说):孔子提出,韩愈完善:韩愈:古文是为了宣传儒道而存在的,并非是为了缘情;柳宗元:文章因道而贵。文章家因道而尊。合理性:将文置之于道的约束下,先道而后文,猛烈抨击了无情而故意以矫情为文的风气,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足:完全摒弃文的缘情作用,仅仅突出文的政治教化作用,不符合艺术的发展规律,是片面的。2、娱乐说:李渔娱乐说可分“自娱”和“娱人”两个方面:自娱:艺术家借助于创作中的想象,在幻想世界中实现自己虽向往但在现实中却不能实现的愿望、追求、希冀和理想,从而达到自娱;娱人:“娱人”同样很重要,一切艺术都能使人产生快乐,都有娱人的特性和功能

9、。以上各种艺术定义,虽然角度不同,重点不一,但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因而在历史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因而都未能得到人们的普遍赞同。艺术本身是一个涵盖面极广、抽象度极高的观念,它是一个由许多系统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动态网络结构和开放系统,一直处在全方位变动中,不可能囿于任何固定的框架中。二、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和联系1、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在艺术品本义范围内区分艺术品与非艺术品: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2、艺术品的本质特征:艺术品是人工制品中一种审美的精神产品,它以创造非现实的

10、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跨越的,在现代社会,两者的界限日益模糊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第二节 艺术品的层次结构1、艺术品的分层:符号学美学:符号和意义;罗曼英伽登: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客体层。2、分层的理论前提:艺术品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传达审美经验为目的的多层次开放系统一、物质实在层(存在层次) (如大理石、画布、颜料、纸张、舞台、铅字、银幕

11、、胶卷、录像带)1、指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是就艺术品作为物质实体,由各种物质材料构成的存在而言的,是间接性物质存在;2、不同的艺术门类所赖以存在的物质材料,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和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实在本身亦有助于审美意象的创造;二、形式符号层(过渡层次) (如线条、色彩、形体、音符、词语、旋律)1、各类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指向意象世界的形式符号,是艺术品直接性物质存在;2、形式符号层有时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意象世界;三、意象世界层(核心层次) (意向就是鉴赏中生成的审美对象,如维纳斯雕像在欣赏中物理瑕疵被克服,精神性战胜了物质实在性)1

12、、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这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2、意象世界指潜在地存在于形式符号层中,而现实地生成于接受者鉴赏时的心理活动中,艺术品的审美特质和价值集中体现于此;四、意境超验层(终极和归宿) (如罗丹的雕塑作品思想者 、 巴尔扎克等作品如不表现出精神生命的韵律、人类生命力的表现与张扬)1、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是就人生境界而言,一是就艺术品本身的内涵而言。2、意境的超验层是以意象世界层为中介的,没有意象的导引,意境无从谈起。从物质实在层到形式符号层,到意象

13、世界层,再到意境超验层,艺术品一层层走向了纵深。可见,艺术品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结构系统,又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其中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依凭,层层相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只有在整体的结构系统中才有存在价值与地位,离开了整体,每一单个层次都毫无意义。第三节 艺术品:创造意象世界一、什么是意象(一)意象的结构1、意象不是一种物质存在,而是一种心理存在,一个审美的表象系统,有自己的基本结构:意与象两个方面:“意”指主体在审美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念、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等;“象”指由想象创造出来,能体现主体之“意” ,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

14、体验到非现实的表象。2、当主体意欲传达某种情感或表达某种体验时。 “意”便出现了;“意”所借以显现的、具有直观性的个别、特殊、具体的感性表象,便是“象” 。 “意”无“象”永远无法显现, “象”无“意”就失之为空洞、肤浅;“意”藉“象”而成形,为感官所把握, “象”以“意”为自己的灵魂,凭借“意”而获得意义,二者只有结合才有生命力。(二)意象的生成1、意象的生成并非是“意”与“象”机械的相加或凑合,而是主体与客体、思想与形象、情与景、内与外、质与文等在特定的审美状态下的碰撞、渗透、交融、化合,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意象生成过程中,意向和想象起着巨大的作用;2、意向: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

15、求和愿望企图的一种曲曲折折的融合,是人类的一种潜在审美需求的表现,同人们内在情感形式相联系,构成审美心理的基础动力;想象:一种运用表象自由把握世界和创造形式的心理能力和机制。以原有的表象为基点,融合思想理解、情感及其他“意”的因素,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创造性的重组,从而使“意”与“象”达成和谐的结合。3、想象与意向结合,在超越一切无限的自由中,创造性地缔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意象世界。(三)意象的主要类型1、仿象: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所创造出的意象,它在感性形态、具象上与对象相似,甚至非常逼真,这里, “主体”有意退居幕后,其创造性仿佛就体现在意象的仿真性上;(比如左拉、福楼拜、莫泊桑

16、、梅美里等人的小说接受者仿佛面对的是没有主观性的客观世界) 。2、兴象:主体以客观世界的物象为引导,给接受者提供借以抒发情感、启迪想象而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机,物象使“感兴”得以发生联想得以展开,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象”便是兴象。 (如中国诗歌中赋、比、兴中的兴, “先 言 他 物 以 引 起 所 咏 之 辞 ”, “桑 之 未 落 , 其 叶沃 若 ”)特点:“天然” ,不可有做作之迹 “隐藏” ,不可外露,更不可明白说出 出色的兴象是从自然到自然3、喻象: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新的世界。 (如梅兰竹菊象征士大夫所标榜的洁身自好、清高自许、孤芳自赏)形

17、成:主体在客观世界摄取象征物,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种方式形成的意象便是喻象,带有极明显的人工痕迹4、抽象:创作主体经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将客体提炼、升华,舍弃具象而代用一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一种意象。(如中国书法的一笔一划都是一个个抽象的个体)特点:不具有再现性、概念性和比喻性,亦不指一种思维形式,又不等同于“抽象艺术” ,与自然对象之间没有直接的、显明的关系。(四)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主体的审美意向必须凝聚于一定的物质实在中才能成为艺术品)1、意象的物态化:把意象的心理层次牵引出来,赋予一定的形式符号,使之具有感性物质外观的形态呈现出来,就是物态化,是从意象走向艺术的实存

18、的第一步,使意象具有物象的形态,但非物质实存;2、意象的物化:直接运用物质手段,使意象在物质实在意义上得到凝定。二、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1、意象世界集中体现着艺术品的审美特质,也是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是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奥妙所在。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这是艺术品能否真正成为艺术品的关键。2、艺术意象之所以集中体现艺术品的审美特质,是由虚拟性、感性、想象性、情感性四个基本特征决定的。(一)虚拟性1、意象一经物态化和物化进入艺术品中,便成为艺术意象,也就同时进入了非现实(存)的层次,这种非现实性就是虚拟性。(二)感性2、是指意象可以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体验和接受的直观性和具

19、体性,主体不需要经过自觉的理性反思,仅凭感觉便可直接感知到意象的存在。(三)想象性3、审美意象是经过艺术家的意向和想象将意与象融合一体而构成的,本身是想象的产物,想象性是审美意象的重要特征,也是艺术品超越现实,具有虚拟性的内在原因。(四)情感性4、艺术意象的情感性形成于艺术家创造意象的活动中。情感与“意”有密切联系,是艺术熔铸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艺术意象中总是包含渗透着某种形态的情感因素,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5、 “有意味的形式”说:“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本质上是意(味)与象(形式)的有机结合,希冀在有形物的纯形式中显示“终极实在”的意义,使形式含蕴意味,

20、意味包含形式,要求艺术创造一个超越现象实在的、虚拟的、通向人生终极实在的意象世界。“隐秀”说:刘勰文心雕龙提出,即意与象的有机交融,内容与形式的合二为一,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对审美意象创造的追求。第四节 意境一、什么是意境1、意境: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白宗华先生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2、意境的提出最早由王昌龄与物境、情境并列提出来的三镜之一;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将意境范畴具体化;严羽: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的意境;王国维人间词话将“范畴”发展为“境界” 。3、意境与意象意境与

21、意象的相通之处:二者均是主体与物象碰撞时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都要求主客、物我、情景之间的谐调、浑契。区别:首先,两者达到的层次、深度不同,意象主要讲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则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意境深邃,意象广阔其次,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再次,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于艺术范畴;而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4、虚、空、远等意境是中国古代艺术家创造的核心目标,不为象滞, “境生象外”是其终极追求。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1、王国维人间词话提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2、无我之境:创作主体的完全消

22、失,隐在艺术意象的后面;有我之境: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明显地渗透与艺术意向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是有我之境;”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即是无我之境)第五节 艺术的功能一、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1、艺术的功能是通过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意象、意境的欣赏来实现的,包括审美、娱乐、消遣、认识、道德、教育、宗教感化、思想启迪、政治宣传、心理平衡、社会干预、文化交流、商业广告等多元功能。2、艺术的审美功能:凭借艺术意象、意境的感染力、诱发力、震撼力来使接受主体在获得美感的同时获得审美愉悦,从而提高艺术素养,改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拓展艺术鉴赏视野,增强艺术的想象力和敏感性。3、艺术的娱乐消遣功能:欣

23、赏艺术品常常能使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获得一种精神性的放松和快怡,成为一种娱乐的手段 通俗小说、流行音乐。4、艺术的认识作用:指人们通过艺术品的欣赏,能从虚拟的意象世界背后获得对世界和历史的认识,可以了解到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物,从而增长识见,开阔视野荷马史诗 、 人间喜剧 。5、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通过艺术品的意象体系向接受主体显现和指示某种典范,以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伦理、道德教育 爱弥儿、 复活 。6、艺术的宗教感化功能:以艺术品的形式描绘或再现宗教情绪或宗教故事,在接受者心中引起一种感化作用 圣经 。7、艺术的思想启迪功能:艺术品所具有的对接受主体进行引导与启蒙的功能 念奴娇赤壁怀古 、 狂

24、人日记 、 家 。8、艺术的政治宣传功能:借助艺术品这一形象化的传播媒介来宣传某些政治主张、观念、理论等 子夜 。9、艺术的心理平衡功能:通过艺术品的欣赏、娱乐,使主体得到一种心理补偿和平衡 喜剧。10、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艺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染接受者,影响他们参与改造社会的活动 人到中年 。11、艺术的文化交流功能:艺术品作为文化的集中载体,通过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乃至全球性的互相传播,起到一种文化交流的作用 唐诗的传播。12、艺术的商业广告功能:艺术品的一种外围功能,在现今商品社会中,艺术品往往兼具审美与商业两重价值,商业广告功能即源于此。二、审美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一)艺术的首要功

25、能是审美意象、意境在本质上是虚拟的、审美的,以意象世界作为核心的艺术品的首要功能只能是审美。(二)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艺术的核心是意象世界,艺术的种种非审美因素在作品中不能单独存在,只能体现在意象体系中,离开了意象,这种种因素就不再是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的多元功能正是这些非审美因素在艺术欣赏过程中间接实现的。在鉴赏艺术意象过程中,审美经验的传达始终是最主要的,但也不排斥其他功能同时发生。三、审美在艺术诸功能中的首要地位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综合的,诸功能之间又有首要和次要之分,必须是以审美功能为核心的,以其他诸功能相融合的、综合性的功能系统,任何颠倒、割裂这种主次、综合关系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