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注“读者” 抒写“自我”,2013中考作文阅卷思考,“三情”分析,(一)考情,(二)生情,(三)师情,(一)考情:,1、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写作所提出的两个基本要求的精神“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2、两考合一,要求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合格,故题目不会太偏。近几年中考作文也多关注学生的成长与体验,从“在尝试中成长”到“走一步,再走一步”到“爱,还要会爱”,再到“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都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既让学生有话可讲,又可以抒发真情实感,叙事议论两相宜。
2、,(二)生情:,全市几万考生,良莠不齐,城乡差别大。很多学生都缺少对生活的直接感知与积累。所产生的情感大多都是间接的、空洞的。都较为敏感,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三)师情:,中考作文阅卷,一是“身累”;二是“心累” ,是“毁三观” :在阅卷过程中要摒弃个人平常的审美喜好与标准,必须严格遵循语文学科命题组与评卷组制定的模式、程序与标准来评判学生文章的优劣(“评分标准”与“补充细则”)。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老师认为平常作文很不错的同学得分不太高,而平常作文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得分却不错的原因。,中考考场作文 要关注“读者”,写作要有读者意识,中考考场作文的读者就是阅卷老师,把握阅卷老师的心理至关重要。,
3、中考考场作文 要关注“读者”,(一)阅卷老师关注文章立意是否清晰,(三)阅卷老师关注的是语言是否流畅,(四)阅卷老师关注的是卷面是否整洁,(二)阅卷老师关注的是文体是否明确,(一)立意清晰,1、立意清晰前提是细审题、紧扣题,2、立意清晰其次是勤点题,1、细审题、紧扣题,以2013年中考语文作文题“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为例,这一文题中:,(1)关键词语的定义,“兴趣”主要指的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兴趣”可等同于“爱好”、“喜欢”、“关切”,它是话题范围,是限制语,是提示语。它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甜蜜”是“形容感觉幸福、愉悦、舒适”。“甜蜜”是感情基调。它在“牵引”的过程中
4、可以是“甜蜜”的,可以是“苦涩”的;但结果应是使“人”有所收获、有所认识与感悟,是“甜蜜”的。,“牵引”是“拉动、引领、指引、吸引、驱使”的意思。“牵引”是内容主体,应有具体的行为、过程,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牵引”不等于“影响”,“牵引”侧重过程,“影响”侧重结果。,1、细审题、紧扣题,(2)文章写作的指引,写成记叙类文章,应选择正面素材来展现“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的主题。其主体内容应具体表现“兴趣”是怎样“牵引”着“谁”做什么。这里的“谁”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物”。而“甜蜜”应是在这具体行为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写
5、成议论类文章,“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就是文章中心论点。其主体内容,应阐明“兴趣”为什么是“一种甜蜜的牵引”,或论述怎样才能做到让“兴趣”成为“一种甜蜜的牵引”。,只有真正表现“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的内涵,才算扣题而作,才能拿到一类卷的“入门券”。,2、勤点题,中考作文不能玩深沉,要让阅卷老师很明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在行文过程中要多点题。可以是开篇点题,也可以是篇末点题,还在以在每段开头或结尾点题。但不能无病呻吟,为点题而点题。,2、勤点题,以一篇优卷为例:,文章开头这样写道:“回忆起小时候练习书法的经历,我越发感觉到一种幸福与甜蜜。书法就像一只手,从小到大牵引着我前行,我不得不说:兴趣是
6、一种甜蜜的牵引。”,接着写“很小很小的时候”,见到电视节目播放书法,使我心中“洋溢起对书法的热情”;,再写“初习书法时”,练习写“人”,从中得出要“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道理,明白“练字是我的兴趣,是我内心的追求,任何奖杯奖状若让我满足,那我就不能当一个习字者了,因为我用名誉沾污了它”。,再接着写“直到今日”,这么多年的练字生活,都要“感谢兴趣牵引着我”,让我的生活充满了乐趣,让我有了对理想的追求,让我微笑面对人生。,最后总结“这些年的生活,我只想用一句话概括: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考场作文切忌文体混杂,文体不清最高不能超过三类下38分。,2013年中考作文要求说的是“除诗歌外,
7、文体不限”,这里的“文体不限”,不是不要求文体。当考生选定某一种表述形式时,就已经定下文体了。,考场作文常见记叙文体与议论文混杂:前一半记叙,后一半议论,由于议论生发太多,这样平均用力,就让人不明白文章以哪一文体为主;或者是在写议论文时由于引述事例时过于详尽,也成了“四不像”作文了。,(二)文体明确,1、语言明晰,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写的东西,别人也一定会明白。曾有学生这样写“上课了,很热,老师进来说:怎么把窗户都关了?我说:老师你有两个窗户,我们这才一个窗户。”这让人一头雾水。,2、语言连贯,(三)语言流畅,语言连贯主要是指上下文之间过渡要自然,语句要连贯,语意不能跳跃。还包括语言优美。,1、卷
8、面影响到老师评卷的速度与心情。势必影响到分数的评定。,(四)卷面整洁,2、一手好字,会让人眼前一亮。,纵观三年来的书写分,平均分都在3分左右,形势不容乐观。 那些有不良书写习惯的孩子, 尤其是我们农村孩子,更容易失去这些分数。想得5分,那必得规范书写、不能有过多的涂改、初看要有练过书法的痕迹。这也启示我们语文老师,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就要强调书写的规范了。,中考考场作文 要抒写“自我”,(一)考场作文要话真情,(三)考场作文要选鲜材,(四)考场作文要创新意,(二)考场作文要有实践,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也就要求学生说真话、实
9、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我口抒我情,我手写我心”。,(一)话真情,如:有学生说自己讨厌数学,但后来因为看到哥哥在电脑中用软件作图,心生兴趣,却被哥哥打击。后来努力学习数学,从此成绩突飞猛进。“当我困在学习低谷中无路可走时,兴趣犹如一条山上垂下的绳子,带我走出困境,看到山顶的风光”,“逼迫是一种苦涩,象押送犯人的感觉;而兴趣是甜蜜的,她的牵引就象蚂蚁随着蜜走一般,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牵引”。这种语言虽然还略嫌青涩,但却道出了学生的真情,打动了阅卷老师。,(一)话真情,(二)有实践,考场作文必须有生活的实践。刘勰说过“入乎其内,故有生气”,我们也就要引导学生“入乎”生活之内
10、、体验之内,再现真切的生命体验与感悟。这样学生的文章就会充满“生气”与“鲜活”,彰显审美创意与审美价值,我们的写作生命也就张扬自信和活力。,下面以两篇作文为例:,(二)有实践,开头写的是:“我是个好看书的少年,看的是被成人斥为垃圾的网络小说,唐家三少是我崇拜的对象”,于是“我脑袋一热,将创作当作自己的兴趣,也握起笔,想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接着写的是:“我本是生活的白痴,但为了摸索出人物的动作,亲自上阵,量米、煮饭、洗衣掌握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也算是兴趣带给我的收获”。,再接着写:“兴趣指引我一步步去探索神奇美丽的世界,虽比不上闻一多先生的何妨一下楼,但也可做到充耳不闻身外事,有时觉得自己就
11、是自己笔下的主人公”,生发出“这要是真的话,不就和庄子梦蝶一样了”的感慨。,最后再点题“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二)有实践,首先以“兴趣像水墨青花,何俱刹那芳华”为题记;,接着正文以“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知道这诗中的意思,我的兴趣是想象着历史上的人类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开头;,再接着分别以“高山流水”、“美人一舞”、“诗人鸿志”为小标题,分别写伯牙与钟子期、虞姬、陶渊明的一些事迹;,再接着说“即使这重来后的结局是如何悲惨,我的兴趣也不曾变过。因为她是一种甜蜜的牵引,使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最后用“愿那年的兴趣永不褪色,这世间的美好永不落寞!兴趣,永远都是甜蜜的牵引”作为后
12、记小结一下。,(二)有实践,明显看出第一篇文章富有生活的气息,可能很多老师刚看文章,都觉得面目可憎:读书也就罢了,还读的是网络小说!但细一品味,却实在有学生的生活在其中,因此所发的感情真挚可信,文章也因此而写得富有情趣。,再看第二篇,文章就题记与后记以及开头与结尾处看得到兴趣,中间正文部分,都是材料的堆砌,感受不到生活的气息,虽然文字也优美,但几乎都是抄套之作。,(三)选鲜材,考场作文里要有学生自己的生活,以自己独特新鲜的材料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考场作文中学生们都会把自己平常积累的素材运用上去,也就难免产生材料撞车,这会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老师略扫几眼就知道大体内容了,难以激起太大的情感共
13、鸣,得分就较为保守。故此,材料要新鲜独特,才能吸引眼球。,但要注意:立意有高低,选材无优劣。不能纯粹地为追求材料的新鲜而置主题罔顾。,(四)创新意,新课标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表达要新颖,可以引经据典;想象要合理,可以驰骋千里。,如说学书法的:“习字养心”,如“一把好的茶壶,泡的茶多了,就自然积淀了香气。即使只注入水,它也会溢出茶的味道来”。这既有生活的底蕴,表述又很新颖独特,写来自然顺手而又吸引眼球。,(四)创新意,如: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它引领我走向语文浩瀚无际的殿堂。无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淡雅;还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旷达胸襟;还是烈士暮年,凌迟不已的豪情壮志,无一不告诉我人生的真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多年对语文的学习,告诉了我个个真蒂,引领我的生活从平淡走向了五彩斑斓。十年磨一剑,今朝露丰芒。当我坐在考场,感受语文带给我的无穷兴趣,难道心中不像吃了蜜糖般满是甜蜜?,谢谢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