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总 论,本章是会计基础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章,也是考生 入门会计关键的一章,本章的概念较多,也比较抽象, 考生对本章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对后面章节的理解和把 握。考试题型覆盖了单选、多选和判断等全部题型,最 近三年考试平均分为8分(2011年考试中占6分)。本章难度系数不大,但得分率相对却不高。,第一章 总 论,考点: 1、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 2、会计的职能 ; 3、会计的对象 ; 4、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 5、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 ; 6、会计核算基础 ;,考点一 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1、会计的概念 2、会计的基本特征,11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 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
2、经济管理工作。12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1、会计的概念及特征,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 :(1)主要侧重于对外、过去的信息, 为外部有关各方提供所需数据;(2)向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财 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信息; 管理会计 :(1)主要侧重于对内、未来的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2)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13 会计的分类,(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但货币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对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1
3、-4 会计的特征,1.下列关于财务会计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2010年多项选择题) A.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着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信息 B.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信息 C.侧重于过去信息,为外部有关各方提供所需数据 D.侧重于未来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典型例题,2.会计是以商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 (2011年判断题),典型例题,考点二 会计的基本职能,2-1 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反映) 会计监督(控制),会计核算(反映): 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4、,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四个环节三个账 特点: (1)会计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2)会计核算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3)会计核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完整性:全部;连续性:时间顺序依次;系统性:科学的方法。,会计监督(控制): 也称控制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特点 : (1)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核
5、算职能所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 (2)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过去的业务,还体现在业务发生过程中和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事前监督: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会计核算(反映)职能与会计监督(控制)职能两者之间的关系: 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1)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 (2)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2-2 会计的其他职能: 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3.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基本职能的是( ) (200
6、9年单项选择题) A.会计核算与会计预测 B.会计核算与会计决策 C.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D.会计核算与会计分析,典型例题,4.会计核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具有( ) (2010年多项选择题) A.完整性 B.连续性 C.系统性 D.广泛性,典型例题,5.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 (2011年判断题)6.会计监督是一种事后监督。( ) (2009年判断题),典型例题,考点三 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3-1 会计对象资金运动 1、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资金运动。 凡是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会
7、计对象在企业中表现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2、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退出的三个过程。,(1)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资金运动的起点。 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企业负债。,(2)资金运用 资金从货币资金开始,经过供、产、销三个过程,依次从货币资金到固定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和产品资金,再到货币资金的过程称为资金的循环。 资金周而复始不断的循环叫做资金的周转。,(3)资金退出 包括偿还债务、上交税金、分配利润等。,7.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特定主体的资金活动
8、,包括( )等阶段。(2010年多项选择题) A.资金的投入 B.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C.资金的储存 D.资金的退出,典型例题,8.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判断题),典型例题,(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钱、证券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是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使用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保证金存款等。 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3-2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9、,(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物 财物是企业财产物资的简称,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债 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 债务则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债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4)资本的增减 资本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 办理资本增减的政策性强,一般都
10、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协议、董事会决议等为依据,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为依据进行资本的核算。,(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收支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都是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
11、及其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成果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9.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 )。(2007年多项选择题) A.利润的计算 B.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 C.利润分配 D.亏损弥补,典型例题,10.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 )。(2008年多项选择题) A.收入的确认 B.费用的计算和分配 C.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 D.利润的分配或亏损弥补,典型例题,11.下列各项中,企业应进行会计核算的有( )。(2
12、010年多项选择题) A.生产车间领用材料 B.存货盘亏 C.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D.利润的计算,典型例题,考点四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4-1 会计主体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 一般来说,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人。,4-2 持续经营时间范围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
13、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为企业选择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提供了基本前提;,4-3 会计分期时间范围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内容: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会计年度是以一年确定的会计期间,是最常见的和重要的会计期间,我国的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一般指月度、季度、半年度等。,4-4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
14、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4-5 四个假设的关系 : (1)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 (3)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4)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 (5)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 (6)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12.会计核算的主要计量单位是( )。 A.实物计量单位 B.劳动计量单位 C.货币计量单位 D.时间计量单位,典型例题,13.规范会计工作空间范围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 )。 A.会计分期 B.会计主体 C.持续经营
15、 D.货币计量,典型例题,14.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时间段中,不作为会计期间的是( )。 (2011年单项选择题) A.年度 B.半月 C.季度 D.月度,典型例题,15.下列组织中,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有( )。(2009年多项选择题) A.企业集团 B.民间非营利组织 C.分公司 D.子公司,典型例题,16.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 )。(2009年判断题),典型例题,17.下列关于货币计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2008年多项选择题) A.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B.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16、 C.在特定情况下,企业也可以选择人民币以外的某一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D.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典型例题,考点五 会计基础,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对会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采用的标准。 包括: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5-1 权责发生制 又称应收应付制,是按照权利和责任是否转移或发生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期间的制度。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5-2 收付实现制 又称现收现
17、付制,是以实际收到或实际支付款项为依据,进而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期间的制度。,【例题】 (1)甲公司11年9月销售一批商品给乙,货 款100万元,收到80万元现金存入银行,11年 11月收到余款20万元。 (2)11年9月预收丙公司10万元货款,11年 10月将上述已收货款的商品发给乙公司。,【例题】 (1)购买一批办公用品6000元,用银行存 款支付1000元,5000元未付。 (2)购买一批办公用品8000元,用银行存 款支付。 (3)购买一批办公用品9000元,款项未付。,5-3 会计基础的运用 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具体运用: 行政单位会计收付实现制 事业单位会计经营业务权责发生制 事业单位其他大部分业务收付实现制,18.目前我国行政单位会计采用的会计基础,主要是( )。(2009年单项选择题) A.权责发生制 B.应收应付制 C.收付实现制 D.统收统支制,典型例题,19.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2009年判断题)20.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 (2009年判断题),典型例题,21.根据收付实现制的要求,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 )。,典型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