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议论文写作知识汇编一、议论文的基础知识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议论文的两种论据:(1)事实论据,包括有 代 表 性 的 确 凿 的 事 例 或 史 实 , 统 计 数 字 等 ;(2)道理论据,包括经 典 性 的 著 作 和 权 威 性 的 言 论 ( 如 名 人 名 言 等 ) , 以 及 自 然 科 学 的 原 理 、 定律 、 公 式 和生活常识等。3、论证是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用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引证法: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名言警句、定理公式等证明。 对比论证法: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论据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喻证法
2、:用比喻的方法论证。归谬法: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引申,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推倒对方论点。 类 比 论 证 : 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4、议论文的结构(段、篇的思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5、议论文的语言特色:准确、严密。二、拟题目1、议论文的题目一般要提示论点或论题,论点型的题目要旗帜鲜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2、题目一般应在 10 个字以内。三、拟写论点1、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表述要求:(1)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 。( 2
3、) 要绝对正确,要态度鲜明,要有点辩证意识。( 3) 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4)反 问 句 与 比 喻 句 不 能 作 为 论 点 。(5)拟写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思考角度:a/“是什么” 概念【常从对象和内容等方面考虑】拟写分论点时,抓住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b/“为什么” 原因【常从原因和目的等方面考虑】拟写分论点时,应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原因,或探讨此结论的意义、价值、影响(带来的效果、存在的危害)。c/“怎么样” 方法【常从解决问题的方法方面考虑】拟写分论点时,把中心论点作为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2、把中心论点分解为分论点的方法(1)按“
4、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思路分解。(2)按并列式分解。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分门别类地提炼几个分论点。2如“诚实、友善、宽容、坚强、自尊自爱”,“有同情心、有责任感、有自制力”,“衣、食、住、行”,“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注意:各分论点处于同等地位,不重复,不包括,也不交叉。(3)按对比式分解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注意:两种看法为一正一反的关系,通过正反对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4)按层进式分解方法:依据“逐层深入,步步推进”的思维模式来提炼分论点。如“自己 他人 社会(集体、国家)”、“现象 本质”、“物质 精神”等。注意: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
5、,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四、开头1、议论文的开头段必须点明中心论点,且宜占 100150 字。2、常用的议论文开头方法有如下五种。(1)反向切题法:要表达的观点与传统的一般的观点相对或相反。(先“反向”肯定那些观点,再回头提出自己的见解。 )例: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其中道理不言而喻,但我还要说“近墨者未必黑” ,这主要取决于近墨者的自身素质。 (近墨者未必黑 )(2)复述切题法:先简要概括复述材料内容,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例:三人进商店寻解渴之物,喜甜者偏爱果汁,喜淡者选择矿泉水,喜欢又苦又甜者买下咖啡,三种味道不同,却因不同而和谐和而不同方为和谐。 (和而不同方为和
6、谐 )(原材料:三个人走进商店。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喜欢甜的。 ”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就喜欢这又苦又甜的滋味。 ”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 “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 ”)(3)设问切题法:就所要论证的观点或话题提出疑问,然后在回答中进入话题或提出观点。例 1:人总是爱美的。然而什么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真正的美呢? (谈美)例 2:成才的关键究竟是什么?我认为,是一个人远大的理想、顽强的意志和为理想献身的精神。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胜不骄、败不馁,无论在什么境遇中,始终勇往直前、奋斗不息,成为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成才的关键)(4)释义切题法:在作文开头对有关概念的含义进行解
7、释,在解释中提出或暗示出自己的观点。例 1: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许别人歧视自己。自大,则是自认为了不起,严重自大的人会发展到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的地步。我们提倡自尊,反对自大。(自尊与自大)例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说要走完很长的路程,必须从迈第一步开始。借此比喻无论要实现多么远大的抱负、宏伟的目标,都必须从踏踏实实的具体工作开始。的确,只有点滴劳动的积累,才有伟大事业的成功。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5)类比切题法:摆出一个或几个属性相类的观点或事物,通过类比,提出自己的论点或要议论的论题。优点:使抽象的论点形象化。例 1:一块砖,一片瓦,微不足道;但是,千
8、块砖,千片瓦就能建设起宏伟的大厦。一棵树,微乎其微;万木成林,就能吸烟滞尘,防风固沙。改变社会风气,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而这个责任,3必须从我做起。 (责任,要从我做起 )例 2:笋在顽石下奋力一顶,才有参天的劲竹;水在断崖上舍命一跃,才有轰鸣的飞瀑;人,也只有在生活中拼力一搏,才会有生命的闪光。 ( 谈“拼搏”)五、议论段的结构1、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应该依次包括以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总结句。 语段示例: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
9、。(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 20 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结论句)2、有意识地突出、强调所用事实论据中与议论文论点最契合的思想内容和意义,即把事实论据“扭”到议论文的主旨上来,这一点是使用事实论据的关键。六、分析事例的方法分析事例,
10、就是要对所叙事实作有针对性的分析,把论点和事例联系起来。常用以下四种方法。1、意义分析法:举出事例后,从行为到思想,个别到一般,通过分析,提炼出事件的深层意义(紧扣中心论点)。例: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他没有顾及衣物、家具、财产,甚至没有顾及生命,从熊熊大火中救出的是几箱书。他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的是启迪心志、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正确的舍弃,使他的人格独具魅力。2、因果分析法:以设问句的形式引出分析,从因果关系方面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例:法国著名数学家费尔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陪伴着会议厅,研究数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但他却在数论、概率论、解析几
11、何等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所留下的“费尔马定理”至今还没有任何人能够证明。为什么费尔马在政坛勤奋一生,却没能结出硕果,而在数学方面成绩斐然呢?这是由于他没有搞政治的天赋和特长,在数学方面却具备非凡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由此看来,门捷列夫所说“终生努力,便成天才”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3、假设分析法:列举事实论据后,提出某种假设并就此分析结果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而论证观点。举的例子是正面的,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的,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例: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青年时代一度希望成为一名歌唱家。他曾去报考一个著名的合唱团,竟被录取了。可是,他经过再三考虑,最终
12、放弃了歌唱事业拿起了战斗的笔,成为一代文学大师。如果高尔基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也许几十年后,世界上只会增加一名平庸的歌唱家而失去一位文学巨匠了。可见正确的选择使他的青春无憾,人生无悔。44、比较分析法:列举相似或相反的事例后,找出事例间相同或不同点,强化所论证的观点。例 1: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
13、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例 2: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 ”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 10年,10 年中,他不懈地努力,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地努力。10 年之
14、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左思和法拉第,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他们成功的道路却是相同的付出,无悔地付出。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注意:事例宜高度概括,一般按“谁做了什么”格式概括,且应叙议结合。】七、选例的角度1、不同的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2、不同性质(正面、反面);3、不同国别(中国、外国);4、不同的时间(古代、近代、现当代)。八、议论文结尾的要求1、收束全文,升华主旨。(分总,层进)2、激励号召,鼓舞人心。(好处、做法)3、呼应题文,严谨结构。(照应题、文、材料)4、简洁有力,富有文采。(多整句、短句、正说)九、作文过渡的技巧一、定义:过
15、渡,是指文章中的层次和段落之间,表示连接或转折的方式。二、过渡的作用:承上启下,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前后连贯。三、过渡技巧:1、用词语过渡: (1)用方位词以上 / 以下 / 此外 / 前面、后面 / 东、南、西、北。(2)用序数词首先、其次 / 第一、第二等 /一、二、三等。(3)用时间词去年、今年 / 过去、现在。(4)用关联词语: a、总分关系的分述如下 /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这样看来、总而言之、总之。b、转折关系的固然、但是、然而、不过、至于、反过来说。c、补充关系的另外、还有。d、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因此。2、用句子过渡:5常借助“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可是”等关联词,组成一句话来过渡。3、用段落过渡,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几句话。主要方法是总结上文,引起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