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打通苏联,巩固发展苏区1.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8638782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通苏联,巩固发展苏区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打通苏联,巩固发展苏区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打通苏联,巩固发展苏区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打通苏联,巩固发展苏区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打通苏联,巩固发展苏区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打通苏联,巩固发展苏区中国和苏联有着太长的边界,正是这种便利的陆路连接和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存在,使得许多中国的政治家和军事领袖要想方设法争取苏联的支持。中共最早提出“打通国际路线”的设想是一九二七年的四月份,当时因宁汉决裂武汉政权在军事上开始陷入困难时期,苏联政治总顾问鲍罗廷明确提出应当利用武汉军队继续北伐,占领平津并张家口,从西北接通与苏联和外蒙古的联系,从而取得苏联的军事援助。但是,这一主张被一些人批评为“逃跑主义” 。土地革命开始以后, 共产国际及苏联一直以各种方式对中国革命进行援助。由于当时革命根据地位于南方各省, 而且被国民党分割包围 。因此 , 共产国际及苏联领导人认为: 为了使

2、中国各革命根据地与红军获得迅速发展, 除了资金的帮助外, 还必须直接提供军事援助。但是中国红军被封锁在内地, 没有出海口, 不能从海路援助。相反, 中苏相邻并有漫长的共同边界, 完全可以依靠陆上援助。1933 年 2 月, 红四方面军在国民党围攻之下放弃鄂豫皖根据地, 转入四川, 建立了川北根据地。共产国际对此致电中共中央: “我们对四方面军主动转入四川的评价是肯定的。我们认为, 在四川、陕南和有可能的话向新疆方向扩大苏维埃根据地, 具有很大意义。 ” 这一电报明显表明苏联与 共产国际希望红军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根据地, 以便直接获得他们的援助。1933 年 12 月到 1934 年 1 月,

3、新疆局势有了重大发展, 新疆军阀盛世才在 苏军协助下, 打败了甘肃马仲英及伊犁张培元等军阀部队的进攻, 苏联在新疆的影响大大加强。这样, 通过中国西北对中共及红军进行援助的设想开始具备了实施的可能。1935 年 4 月, 共产国际东方书记处在一份关于中国红军行动的报告中宣称: “今后红军向陕西、甘肃方向发展具有非常远大的前景, 因为这些地方的游击队已经建立起一些重要的根据地, 并且建立起独立的苏维埃政权。 ”红军 “向西北发展的道路事实上已经打通了” 。杨奎松: 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国红军的一次尝试, 选自黄修荣主编 : 苏联、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 关系新探, 中 共党史出 版社 1995 年版,

4、第 132 页。苏联国防部、苏军情报部及共产国际联络局也联合成立三人组, 专门研究中国红军未来 在中国 西北 地区 的发 展计 划及苏联的援助问题。到 1935 年, 苏联方面关 于支持红军向西北发展,直接援助红军的战略计划已经初步形成。第五次反 “围剿”失利, 1934 年 10 月, 红一方面军被迫长征。红军与中共中央一路遭受敌军围追堵截, 一直难以稳定下来建立新的根据地。直到 1935 年红一方面军进入四川 , 开始向西北地区发展, 1935 年 6 月 16 日, 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与 红四方面军会师。毛泽东随即指出: “今后我一、四方面军总的方针是应占领川陕甘三省, 建立三省苏维埃政

5、权 , 并于适当时期以一部组织远征军占领新疆。 ”毛泽东年谱 ( 18931949 ) ( 上卷 ) ,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 458 页这表明,中共中央开始考虑打通苏联, 取得外援的计划。在两军会师后召开的沙窝会议上, 毛泽东着重强调 : “西北地区的特点, 是统治阶级最薄弱的一环, 帝国主义势力最弱的地方, 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方, 因靠近苏联在政治物质上能得到帮助。 ”毛泽东年谱 ( 18931949 ) ( 上卷) ,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 465 页。张闻天也 在会上指出 : “西北各省是中国反动统治及帝国主义力量最薄弱的地区, 在地理上 又接近世界无产阶级祖国

6、苏联及蒙古人民共和国, 这更造成苏维埃与红军发展的有利条件。 ”张闻天文集(一) , 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 652 页。中共中央认为单纯以取得国际援助为目的 , 而偏离内地西进是不可取的。需要在打通苏联的同时, 在陕甘地区创建新苏区。然而,1935 年 9 月上旬,张国焘率右路军到达阿坝地区后, 改变北上计划, 要求南下。中共中央断然决定率左路军单独北上。一、四方面军分裂。面对这一严重势态, 中共中央在俄界会议上明确指出 : “中央应继续坚持北上的方针。 ”毛泽东年谱 ( 18931949 ) ( 上卷) ,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 第 473 页。考虑到一方面军兵力不

7、足, 中共中央 认为: “当前的基本方针,是要经过游击战争, 打通与 国际的联系, 整顿与休养兵力, 扩大红军队伍, 首先在与苏联接近的地方创造一个根据地。 ”毛泽东年谱 ( 18931949 ) ( 上卷) ,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 第 473 页。 这样, 一、四方面军的分裂, 使得中共中央被迫修改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原定方案, 开始全力准备实施 “打通苏联”的计划。9 月下旬 , 红一方面军到达哈达铺 , 中共中央意外地从国 民党报纸上 得知陕北 苏区及红军的存在。这一消息, 给处于艰难中的中共中央及红一方面军带来了转机。9 月 27 日, 中共中央在陕西渭县召开榜罗镇会议, 改

8、变了俄界会议关于接近苏联建立根据地的决定, 确定把中共中央及红一 方面军落脚点放在陕北,在陕北保卫与扩大苏区。10 月底, 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 军会师吴起镇,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10 月 22 日, 毛泽东面对新局面指出: “我们的任务是保卫与扩大苏区, 以陕北苏区领导全国革命。陕甘晋三省是发展的主要区域。 ”毛泽东年谱 ( 18931949 ) ( 上卷) , 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第 482 页。这表明, 由于新根据地的获得, 中共中央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如何巩固与扩大陕北根据地的问题上。而 长征途中制订并一度准备实施的 “打通苏联”的战略方针则暂时被搁置起来。中共中央与红一方面

9、军到达陕北后, 暂时得到休整。但陕北并非一个理想 的根据地。一方面陕北人口稀少, 物产贫瘠, 经济补给困难 ; 另一方面, 蒋介石不允许中共中央立足陕北, 并组织重兵计划围攻陕北苏区。这种严重局面使 得中共中央仍然得把“打通苏联”作为考虑的重点。1936 年 2 月 20 日, 红军发起东征战役 , 进入山西。东征初期, 战事一度进展顺利, 中共中央在建立新根据地的同时, 也开始规划进军绥远的计划。但是, 由于国民党中央军精锐 入晋驰援阎锡山, 使得敌我兵力对比发生逆转。红军激战两个多月后, 于 5 月初主动撤回陕北。东征的意义主要在于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 而且东征期间, 中共中央及毛泽

10、东还充分认识到了山西及华北在未来抗战中的重要地位。毛泽东在晋西 会议上明确指出: “华北是 全面对日 作战的战场, 华中是后方。黄河流域以华北五省为战场, 其他为后方。经营山西是对日作战的重要步骤。 ”但是由于红军兵力不足, 难以在山西立足, 原先制订的以创建新根据地的方式打通苏联的设想未能实现。东征结束后, 陕北局面 再度紧张。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阎锡山及张、杨各部以重兵进攻陕北。严重的形势使得中共中央认识到: 必须打通苏联, 取得外援, 彻底摆脱被动局面。纵观各方, 西北各省地方军阀实力较弱, 且号令不一, 因此中共中央决定实施西进计划, 打破敌军包围圈。1936 年 5 月, 红军主力西征

11、, 不到两个月, 就占领了甘肃洪德周围及陕北三边的广大地区, 开辟了大片新苏区。新苏区的获得, 成为实施 “打通苏联”计划的基础 , 红军主力 开始接近中蒙边界。中共中央开始全力准备实施 “打通苏联”的战略方针, 并围绕这一中 心方针, 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 为减轻压力, 集中兵力, 中共中央大力开展了对地方军阀的统战工作。早在 4 月下旬, 对张学良的统战工作已经成功。张学良明确表示准备联苏联共, 共同抗日反蒋, 并许诺 11 月发动反蒋行动。其次, 由于一方面军兵力不足, 中共中央多次致电二、四方面军领导人, 要求他们北上与 一方面军会师陕甘, 以全力实现 “打通苏联”的任务。“打

12、通苏联”方针的实施, 还必须取 得苏联及共产国际的配合。8 月 25 日, 中共中央致 电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指出: “为了攻克许多坚固的城池堡垒即围寨, 希望苏联方面替我们解决飞机大炮两项主要的技术问题” 。 9 月上旬, 共产国际与苏联领导人回电中共中央, 表示: “同意你们占领宁夏地区与甘肃地区的计划。在占领 宁夏之后, 我们将给你们以帮助。 ”根据共产国际与苏联的来电 , 9 月中旬, 中共中央明确提出: “为 坚决执行国际指示, 准备在两个月后占领宁夏。 ”中共中央开始制订的计划是: 红一方面军于 10 月底 11 月初攻宁夏 南部, 12 月渡黄 河占领宁夏北部; 红四方面军则

13、控制西兰大道 ( 西安兰州的公路 ) , 阻止胡宗南北进, 并于 12 月渡河夺取宁夏南部; 红二方面军则在西兰大道以南积极活动, 钳制敌军。然而, 张国焘却另有想法, 他不愿意与一方面军会攻宁夏, 而一直坚持以红四方面军攻占甘西的计划。由于胡宗南部迅速北逼陕甘, 中共中央只好改变原计划, 同意张国焘率四方面军主力渡至黄河西岸,然后与一方面军隔河并进会攻宁夏。9 月 27 日, 共产国际电告中 共中央, 表示将从外蒙提供援助, 要求红军迅速夺取绥远定远营, 并前伸至中蒙边界接取援助。10 月 11 日, 中共中央军委 发布十月份作战纲要, 夺取宁夏的行动拉开了帷幕。10 月 23 日, 中共中

14、央在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制订了宁夏战役计划。次日, 红四方面军三十军与九军渡过 黄河, 宁夏战役开始。然而, 形势很快变化。胡宗南部迅速 北进, 而张国焘在关键时刻命令黄河东岸的四方面军部队北撤避开胡宗南。胡宗南部队夺 取了黄河渡口, 切断了河西红军与主力部队的联系, 红军主力被迫向东转移。这样, 酝酿已久的宁夏战役被迫中止。宁夏战役的失利, 使得中共中央与红军为“打通苏联”而进行的再次努力无果而终。宁夏战役失利后, 共产国际与苏联经考虑, 将援助地点从外蒙改为新疆, 于是致电中共中央, 希望中国红军占领甘肃西部, 以便从新疆哈密接取物资,在接到共产国际新的计划后, 中共中央进行了慎重考虑。首先

15、, 中共中央认为红军进军新疆付出的努力, 要远大于进军宁夏的努力。穿越漫长而环境恶劣的河西走廊与沙漠, 将使 红军付出很大代价。更重要的是, 宁夏战役的失利 , 使中共认识到: 单纯为了获取外援而进军西北边地, 不仅会偏离中国内地中心地区, 削弱政治上的影响力, 而且在执行 “打通苏联”的战略方针的过程中, 红军作战方式更接近于运动战, 这样巩固发展陕甘根据地的工作只能放在次要地位。红军兵力本来就不足, 又没有稳固的根据地, 一旦不能获得外援, 就会在敌军重兵围攻下陷入难以摆脱的被动局面。这样, 中共中央重新作出了安排。首先, 为继续执行 “打通苏联”的方针, 1936 年 11 月 15 日

16、, 中共中央致电西路军偏师西进, 接取外援。同时, 由于敌军重兵围 攻, 对主力红军需要重新制订进军方向。11 月 13 日,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 毛泽东指出: 红军行 动方向主要是向东, 预计明春过黄河 。中共中央已经作了最坏打算, 一旦东出不利, 则转战内地, 进行新的长征。然而, 局面很快好转。11 月 17 日 , 红四方面军河 东部队在 宁夏盐池县萌城地区消灭胡宗南一个旅; 11 月 21 日, 红一方面军又获得山城堡战役的胜利, 歼敌一个旅。这样,胡宗南部全线后撤, 终止了对陕甘宁根据地的进攻。主力红军获得安定。接着, 12 月 12 日, 西安事变爆发, 西安事变后, 国共

17、谈判以及准备对 日作战成为中共中央工作的中心, “打通苏联”的战 略方针逐步被淡化和放弃。然而继续执行“打通苏联”方针的西路军却一再受挫。这样,持续近三年的 “打通苏联”的战略方针以此而告终。中共 “打通苏联”的战略方针, 从酝酿、提出到最终放弃, 前后近三年。在 1934 年1937 年这一战略大转折时期, “打通苏联”始终是中共 军事斗争的重要方面。首先, “打通 苏联”的战略方针是在 中国革命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国革命的根据地长期位于内地, 处于敌人的分割包围之中, 因此 , 中共长期希望能获得一个稳固的后方, 以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因而中共才会在两年多内一直专注于 “打通苏联

18、”的努力, 这在当时状况 下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虽因多种原因的限制, 这一 战略方针未能实现, 但意义却是深远的。解放战争时期, 由于东北根据地的获得, 使中共及人民军队不仅有了坚实的后方, 而且取得了一定的外援, 从而加速了胜利进程。从而可以证明 “打通苏联”的战略方 针是符合中国革命斗争需要的。其次, 国际援助是革命取得胜利与巩固胜利的重要条件。由于帝国主义在中 国的势力十分强大 , 因而中国革命不仅有 国内敌人的压力, 也面临国际敌人的压力。因此, 中国革命需要取得外援, 需要从共产国际与苏联获得一定的援助。 “打通苏联”的战略方针, 实质上就是要以军事行动打通对外通道, 获取外援的一种设想与努力。如果实现, 将给中国革命以极大的推动。第三, 中国革命要努力 争取外援, 但必须以自力更生为主。中国革命要胜利 , 根本上是要制订正确的路线与政策, 依靠自身努力 打开局面, 取得政治及军事上的主动权。有时过于专注“打通苏联”而忽视了陕北根据地的巩固与扩大, 不免陷于被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