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学概论期末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本大题共 20 分)1. 托马斯库克的活动说明了十九世纪末期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已经成熟, 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 的问世标志了近代旅游业的诞生。2.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应始于 原始社会 末期,并在奴隶制 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这种活动主要不是消遣和度假活动,而是由产品或商品交换而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3. 旅游业“三大支柱说”中的三大支柱分别指 旅行社 、 旅游交通 、 旅游住宿 。4. 在欧美国家中,人们根据旅行社所经营的业务类型,将旅行社企业划分为 旅游批发经营商 和 旅游零售商
2、 。5. 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由三部分人构成,分别是 外国人 、 华侨 、 港澳台同胞 。6. 促发旅游动机产生的精神需要,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积极的 探新求异 的需要,或者说好奇心的需要,另外一种是消极的 逃避紧张 的需要。7. 国际旅游还可以根据游客的流向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 入境旅游 ,另一种情况则是 出境旅游 或 出国旅游 。8. 旅游交通不仅要解决往来不同地点间的 空间距离 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其中的 时间距离 问题。9. 世界旅游组织正式成立于 1975 年 1 月 2 日,其总部位于 马德里 。10. 按照旅游者的罗马会议定义,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统称为“游客”
3、,游客下分两大类,一类是在目的地停留过夜的游客,称为“ 旅游者 ”;另一类是在目的地不停留过夜,当日往返的游客,称为“ 游览者 ”。二、判断题(只判断正误,每题 2 分,本大题共 10 分)1. 在旅游研究中,现代旅游通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 20 世纪 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 )2. 按照国际联盟的规定,到国外学习、寄宿在校的学生,可列入国际旅游者统计范围的人员。 ( )3. 多中心型心理类型的人往往是新旅游地的发现者和开拓者。 ( )4. 世界旅游组织是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性的非政府间的组织机构。 ( )5. 消遣型旅游者在价格方面
4、不太敏感。 ( )三、名词解释(每题 4 分,本大题共 20 分)1. 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激发人们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3 分) 。即促使一个人有意于外出旅游以及选择到何处去、开展何种旅游活动的内在动因。2(1 分)2. 可进入性指旅游资源的所在地同外界交通往来的通畅和便利程度。 (3 分)即不仅要便利游客的来访,而且要便利游客结束访问后离去。 (1 分)3. 旅游批发商即主要经营批发业务的旅行社或者旅游公司。 (3 分)所谓批发业务是指旅行社根据自己对市场需求的了解和预测,大批量地定购交通运输公司、食宿接待企业、旅游景点等旅游供应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然后将这些单项产品组合成为不同的包价旅游线路
5、产品,最后通过一定的销售渠道向旅游消费者出售。 (1 分)4. 现实旅游资源不仅其本身具有魅力,而且已有条件并且正在接待大批游客前来访问的旅游资源。5. 国际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际旅游组织指成员来自多个国家并为多国利益工作和服务的全面性国际旅游组织。 (2 分)广义的国际旅游组织则还包括那些其工作范围部分地涉及国际旅游事务的国际组织,以及专门涉及某一旅游行业的国际性旅游同业组织。 (2 分)四、 简答题(每小题 6 分,本大题共 30 分)1. 简述托马斯库克的主要活动及其贡献。(1) (1 分)1841 年 7 月 5 日,托马斯库克以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
6、次规模很大的团体旅游活动。人们普遍认为托马斯库克组织的这次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开端,这次旅游活动的特点是:(1)参加者的公众性(2)组织工作的周密性(3)团体规模之大前所未有(4)为后来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 (1 分)1845 年首次出于商业性的目的组织团体消遣旅游: (1)这次团体旅行活动的特点A 这次团体旅游活动的组织是出于纯商业性的盈利目的B 这次组织的团体消遣活动是历时一周的过夜旅游C 做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工作D 编写了一本利物浦之行手册 E 有全程陪同和导游(2)同 1841 年组织的旅游活动相比,不同之处在于:A 组织工作的性质不同B 参加者的旅游目的不同3C 组
7、织工作的内容不同(3) (1 分)1872 年托马斯库克首创了组织环球旅游的先例。2. 比较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 国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其中又分为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国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 (1 分) 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活动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是否跨越国境(1 分) 。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分):(1)从活动开展的地理范围上看(2)从便利程度上看(3)从直接的经济影响方便看3. 简述经常用到的旅游者类型划分方法。旅游者的类型划分不存在绝对不变的统一标准。事实上,人们可以根
8、据研究目的或经营工作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划分标准。常用的旅游者类型划分标准:(1)按照地理范围划分,国内旅游者和国际旅游者;(2)组织形式划分,团体旅游者和散客旅游者;(3)按旅行距离划分,远程旅游者和中短程旅游者;(4)消费方式划分,自费旅游者和奖励旅游者;(5)旅行方式划分,游船旅游者和自驾车旅游者;(6)活动内容划分,观光旅游者和度假旅游者;(7)出游目的划分,消遣旅游者和商务旅游者。4. 一个人实现旅游活动应具备哪些条件?认识这些条件的意义何在?一个人实现旅游活动应具备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1)客观条件:(2 分)足够的支付能力足够的余暇时间其他影响因素,个人身体状况,家庭状况
9、。(2)主观条件:(2 分)旅游动机(3)认识意义:(2 分)个人方面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共同决定着一个人能否成为一名现实的旅游者。全面认识这些因素,对于旅游业的经营工作,特别是对于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收入、时间、身体条件、家庭负担等客观因素,旅游业经营者是无法控制或者说是很难帮助人们克服的,这意味着旅游经营者在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时必须重视考虑这些因素。对于旅游动机,旅游经营者则可采取主动,针对目标市场所追求的需要,利用各种可能途经去激发人们对本目的地或本企业产品的兴趣,从而促进其购买动机的产生。在这方面,旅游业经营者是大有可为的。45. 什么是旅游产品?
10、列举并解释旅游产品特点。(1)旅游产品的概念(2 分)总体旅游产品首先是从需求方面提出的。在旅游者看来,其外出旅游全过程中的全部必要开支等于该次旅游的价格。反之,旅游者通过这一价格的支付而获得的一次旅游的全程经历也就是他所购买的旅游产品。单项旅游产品,就是指旅游企业所经营的设施和服务,或者说是旅游企业借助一定的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项目服务。(2)特点:(4 分)1.无形性2.不可转移性3.不可储存性4.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5.综合性五、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本大题共 20 分)1. 试述斯坦利帕洛格(Stanly Plog)提出的心理类型理论的要点并分析其认识意义。 帕洛格将人们划分为五种不同
11、的心理类型,自我中心型、多中心型、近自我中心型、近多中心型和中间型。 (2 分) 参见下图(1 分) 。其中处在两个极端的心理类型分别是自我中心型和多中心型。 (2 分)自我中心型的人,其特点是思想谨小慎微,多忧多虑,不愿冒险。在行为表现上,这一心理类型的人喜安逸、好轻松,不主动与陌生人交往,喜欢熟悉的氛围和活动。 (2 分) 多中心型的人的特点是思想开朗,兴趣广泛,富有胆量。在行为表现上,这一心理类型的人求新奇、喜刺激、好冒险、善主动,不愿随大流,喜欢与不同文化背景的陌生人接触。 (2 分)中间型; (1 分)近自我中心型; (1 分)近多中心型。5中间型 近多中心型 近自我中心型自我中心型
12、 多中心型2. 有些经济学家认为旅游业并非是一真正的产业。对此你有何评论?(10 分)(1) (2 分)产业的概念:指其主要业务和产品大致相同的企业类别的总称。(2) (4 分)经济学家尤其是宏观经济学家,从来都不承认旅游业是一个产业;从产业管理来看,标准产业划分中不存在这个产业。原因分析: 传统的产业划分标准是:产品或基本业务大致相同或相似。作为旅游业主要构成部分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各有其完全不同的产品和业务,不符合产业划分标准,这是根本原因。 作为标准产业,要有明确的投入和产出,能清晰的界定。旅游业的投入难以界定,作为旅游基础设施的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和作为旅游上层设施的交通都难以界定多少投入旅游多少投入其它;产出亦如此,绝对数额无法界定,尤其是散客的购物、娱乐、饮食等开支。故旅游业没有明确的投入和产出。 客观上,二战以后,各个国家又支持和发展旅游业,特别是国际入境旅游,旅游业 又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产业。(3) (2 分)旅游业在何种程度上被接受为一项产业对旅游业的界定标准不是根据产品或基本业务相同或相似来界定,而是根据其服务对象相同,都是旅游者来进行界定的。由此也导致了旅游业的特点如边缘性综合性等。我国从七五计划期间开始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4) (2 分)旅游业的定义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