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美术教育学,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第十二章 现代校外美术教学论与教学法,第一节 美术馆与学校教育合作的历史,一、萌芽期,自十八世纪公立博物馆开始出现,就开始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1895年时,英国修正了学校教育法,提倡学校与博物馆的合作,在美国,十九世纪初期,博物馆与学校间的合作就已经开始了,许多博物馆提供资源的外借服务,二、发展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博物馆教育专业组织开始出现,例如博物馆圆桌组织(Museum Education Roundtable,简称MER),圆桌会议出版的刊物,在美国,1960年1970年期间,有近半数的美术馆成立了教育部,专门开展对学校的教育活动。在1975年前后
2、,有90的博物馆提供学校教育活动,70的博物馆的学校教育活动是例行活动。,三、蓬勃期,在1988年,英国制定了“国家课程”,其中指出:博物馆教育可以与学校的课程相联结。,到了1991年,学校团体到博物馆参观的人数突破了750万人,美国盖蒂艺术教育中心,第二节 美术馆与学校的合作方式,一、馆校合作的六种形态,1、提供者与接受者模式2、博物馆主导的互动模式3、学校主导的互动模式4、社区博物馆学校5、博物馆附属学校6、中介者互动模式,1、提供者与接受者模式,博物馆,学校,在这种模式中,通常,博物馆是提供者,学校师生是接授者。博物馆单方面规划设计活动,中小学师生可以选用博物馆提供的那些活动,在这种模式
3、中,学校教师只是被动的接受与使用,教师和博物馆之间并没有真正的双向沟通与互动。,2、博物馆主导的互动模式,博物馆,学校,在博物馆主导的互动模式下,博物馆仍是居主动地位,但是该模式下的博物馆,不仅邀请师生来馆参观,而且在规划活动的同时还邀请教师共同参与。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主动的参加者和组织者。为了促进教师与美术馆的合作,很多博物馆中都设有教师资源中心。,教师资源中心,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有数千名会员博物馆向他们提供24种不同专题的幻灯教材每年在69月间,每周二至周五有各种培训及进修活动。,通过美术学习,1994年获得“全美博物馆协会”当年颁发的“全美最佳博物馆出版品首奖”,三、学校主导的互动
4、模式,博物馆,学校,和博物馆主导的互动模式相反,学校主导的互动模式是由学校为主体主动向博物馆提出本学期的活动构想,博物馆与学校互相沟通,共同设计活动。,加拿大亚伯达省卡加利市格林博物馆中心的博物馆与美术馆,该博物馆与美术馆在与中小学的活动中,并不提供事先规划好的课程活动,而是由学校教师在每学期之初,向博物馆与美术馆提出本学期的活动计划,美术馆设有专门教育人员根据教师提出的方案与教师沟通修改后,再实施活动。,4、社区博物馆学校,学校基地,博物馆D,博物馆E,博物馆C,博物馆B,博物馆A,社区博物馆学校这个模式很特别,它是以社区范围内各种博物馆为主要教学资源的学校.在美国纽约有一个社区博物馆学校,
5、该校就设在博物馆内,它的教室也在博物馆,每天来校的学生,通常都是中学生,他们在学校的基地集合,然后,由他们的老师带领他们去博物馆上课.上美术课,去美术馆.上历史课, 去历史博物馆.学科学,去科技馆.把博物馆变成他们的学校, 他们的教室。,在这些模式中都有教育人员与学校互动。他们的教学,有的时候是以学校教师为主的教学,有的时候是博物馆教育人员直接教学。这种学校独特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课程的安排模式,安排方式非常有弹性。而且用解决问题且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提出方案构想,然后再去学习。,5、博物馆附属学校,学校,博物馆,博物馆自己本身设立附属学校,博物馆的附属学校在美国又被叫做“博物馆特许学校”。特
6、许学校也属于公立学校,学校的收费并不高于一般传统的公立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学校,一些不太适合传统公立学校教学的孩子们有机会在特许学校中找到适合他们学习的机会。,位于美国密西根州福特博物馆与绿园村的福特应用艺术及科学中学(简称福特艺科中学),美国,6、中介者互动模式,中介机构,博物馆,学校,中介者互动模式是一种由博物馆与学校之外的第三机构扮演主导角色的一种办学模式。中介机构会协调双方的关系。博物馆和学校互动中,博物馆方面要学习,它要了解学校;学校方面也要学习,它要了解博物馆。中介机构就会举办一些活动,分别给博物馆和学校培训。,二、馆校合作的组织和案例,(一)馆校合作的组织,学校团体到
7、博物馆参观活动包含三个阶段:,参观前的准备实际参观博物馆参观后的活动,参观前的准备,(1)了解博物馆的相关资讯,(2)时间规划与主题选择,(3)与博物馆人员联系,(4)活动单的设计,(5)成员分组,(6)行前教学,实际参观活动,(1)鼓励学生多感官的学习,(2)提供展示讲解,(3)学生的安全问题,(4)学生的秩序问题,参观后的活动,(1)成果的整理,(2)加深概念,(3)活动评价,(二)馆校合作的案例,宋徽宗的御花园馆校合作教学活动案例,傅斌晖台北市立东湖国中2005/3,一、 设计理念,本次教学活动希望依照馆校合作理念,以博物馆主导、教师协同与馆校资源整合的合作型态(刘婉珍,2002);以及
8、参观前的准备(pre-visit)、实际参观博物馆(in-visit)、参观后的活动(after-visit)等三个基本流程(Hooper-Greenhill, 1994),作为教学活动的架构。以往若有艺术展览,教师与博物馆人员很少有互动的机会,教学活动也大多只有校外参观而已。本次课程设计则希望透过教师和故宫策展人员的协调配合,以课程的角度来规划,将现场参观与事前学习和事后评量纳入整体教学之中,以完整的课程概念来统合三个阶段的活动,作为馆校合作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尝试,以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二、 馆校合作架构,馆方提案,与教师共同讨论合作方式,馆方提供课程资源(多媒体资源与网
9、站),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美术与国文老师合作),学生于学校进行参观前学习,馆方安排参观活动与现场导览,馆方提供现场学习素材(互动设施与学习单),学生于学校进行参观后讨论与回馈,教师将学生回馈意见提供给馆方,教师与馆方共同检讨成效,参观前的准备,实际参观,参观后的活动,博物馆主导、教师协同、馆校资源整合,三、 教学对象,国中九年级普通班学生(一班39人),四、 教学时间与架构,五、 课程目标,1.能获得与展览有关的先备知识(宋徽宗背景、以宋徽宗为主的宋代艺术特色)2.能认识展览内容的相关知识(御花园展示区内容与多媒体展示区内容)3.能互相讨论参观心得,并描述参观收获,六、 评价方式,教学活动一:事
10、前准备,活动目标能获得与展览有关的先备知识:1.本次展览的介绍2.宋徽宗的基本背景3.以宋徽宗为主的宋代艺术介绍(以展出之书画为例),引导活动(10分钟),1.教师询问同学过去参观故宫的经验与印象(本班学生都曾参观过故宫),引导学生进入主题;2.接着介绍本次展览的特色:多媒体互动学习来引起学生兴趣。,教学活动二:参观活动,活动目标能认识展览内容的相关知识,参观人员:美术教师1人、班导师1人、学生38人,合计40人12:00 在校用餐13:00 搭车前往中正纪念堂14:00 【宋徽宗的御花园】展场多媒体艺术巡礼:14:00-14:40 屏风式展示单人互动学习,及桌面式展示多人互动学习14:40-14:50 休息14:50-15:30 生态植物园生态之旅15:30-15:40 休息15:40-16:20 参观中正艺廊其它室内展16:30 搭车返抵校园,教学活动三:事后活动,活动目标能互相讨论参观心得,并描述参观收获,回顾活动(45分钟)1.教师播放上周参观时的照片与影片,唤起学生记忆2.提醒学生一边看一边回想觉得最有趣、印象最深刻的展示3.接着请同学发表或讨论4.教师发下回馈单,学生填写(同时播放参观照片供学生回忆)5.教师事后整理回馈单重点,并回馈给馆方人员,本章思考题,1、美术馆与学校合作的方式有哪些?2、如何组织美术馆参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