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天人对话 第8课《三峡》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861440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天人对话 第8课《三峡》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天人对话 第8课《三峡》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天人对话 第8课《三峡》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天人对话 第8课《三峡》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天人对话 第8课《三峡》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郦道元三峡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填空课文选自 ,作者_,我国古代的_ 家,_ 家。三峡是指 峡 峡、 峡的总称,作品在写景物时多用 字 句,受楚辞、汉赋的影响,富有文学气息。2.注音阙处(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 御风( ) 素湍( ) 怪柏( ) 飞漱( ) 属引( )3、解释加点字词。略 无 阙 处 。 重 岩 叠 嶂 , 隐 天 蔽 日 1 2亭 午 夜 分 不 见 曦 月 3 4至 于 夏 水 襄 陵 沿 溯 阻 绝 5 6或 王 命 急 宣 朝 发 白 帝 , 暮 至 江 陵 7 8虽 乘 奔 御 风 不 以 疾 也 9 10则 素 湍 绿 潭 良 多 趣 味 1

2、 12每 至 晴 初 霜 旦 林 寒 涧 肃 13 144、 找 出 下 列 句 中 通 假 字 并 解 释 。两 岸 连 山 , 略 无 阙 处 。 通 , 解 释 : 5、 翻 译 。两 岸 连 山 , 略 无 阙 处 。1自 非 亭 午 夜 分 , 不 见 曦 月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绝巘多生怪柏 46、 说 说 下 列 句 子 表 现 了 三 峡 景 物 的 什 么 特 点 。2( 1) 自 非 亭 午 夜 分 , 不 见 曦 月 。 ( 2) 至 于 夏 水 襄 陵 , 沿 溯 阻 绝 。 ( 3) 素 湍 绿 潭 , 回 清 倒 影 。 ( 4) 两 岸 连 山 , 略 无

3、阙 处 。 重 岩 叠 嶂 , 隐 天 蔽 日 。 ( 5) 每 至 晴 初 霜 旦 , 林 寒 涧 肃 , 常 有 高 猿 长 啸 , 属 引 凄 异 , 空 谷 传 响 , 哀 转 久 绝 。7、 文 章 描 写 了 三 峡 四 季 山 水 景 物 , 作 者 注 意 在 写 景 时 动 静 结 合 , 文 气 张 弛 有 度 , 试从 文 中 各 举 一 例 。动 景 : 静 景 : 轻 快 舒 畅 : 凄 凉 沉 重 : 8、 译述课文时,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请你补出下边句子中省略的词。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 _ _ _ _ _二、同步解读。自三峡

4、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1)每至晴初霜旦 (2)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4)空谷传响 10、翻译下列句子。(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清 荣 峻 茂 , 良 多 趣 味 。311、 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5、三峡的景色特点。12、文章结尾用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13、三峡很美,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_ _美,你看 ”的句式说一说吗?14.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 150 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 (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15.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那你能找出诗句中与课文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吗。三、美文赏析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

6、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16解释句子中加粗的词语。(1)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而: 历:(2)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或: 具:(3)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去: 峻峭:17选段说明的对象是_,说明其得名的原因的句子是_。四、创新作文。418作文题目: 本文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请以“我梦中的三峡”为题展示三峡的美景。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1、 水经注 郦道元、地理学、散文 瞿塘、巫、西陵 4 一2、qu x xing s y tun bi sh zh 3、 一点没有,完全没有。

7、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遮蔽 1 2正 午 早晨的阳光 3 4到 了 冲上 顺 流 而 下 逆 流 而 上 断绝 5 6有 时 早 晨 傍 晚 7 8即 使 指奔驰的快马 快 9 10急 流 的 水 确实,实在 1 12到 早 晨 冷 寂 静 13 144、 阙 通 缺 , 断缺 5、 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1如果不是正午和子夜时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3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46、 ( 1) 侧面写山之高( 2) 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 3) 描写三峡春冬之景( 4) 写三峡的全景( 5) 描写三峡秋季的景色7、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8、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 在 水 树 山 草二、同步解读。59、(1)到;早晨 (2)冷;寂静 (3)连缀;延长 (4)回声 10、(1)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仍然)不认为快。(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11、雄奇险峻,清幽秀丽。12、渔歌使用的修辞方法是引用,其作用是强调、渲染了三峡秋天的凄凉、悲愁。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13、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山奇险;水急流回旋;夏急猛

9、水一春冬清幽;秋凄凉示例:三峡的水美,你看夏水素湍急,有时早上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呢示例:作者描写景物美,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 “绿”绘色,以“湍” “悬” “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14、例: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描写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15、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

10、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三、美文赏析16(1)“而”,连词,用在并列的短语之中,表示并列关系。 “历”,动词,经过。(2)“或”,代词,有的。 “具”,具备。(3)“去”,距离。 “峻峭”,陡峭。 17说明对象是人滩。介绍人滩得名原因的句子是“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 四、创新作文18例文赏析 6我梦中的三峡曾经,在黑夜梦中,倾听,那滔滔江水远去的足音,泛着清灵,似雾般迷蒙。我从来不知道,她诉说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凄楚婉约,亦或是欣悦欢愉,但,我着实看见了,那一江烟水,流过我梦中的白云彩虹;轻轻勾起,茉莉般的素雅芬芳,宛如

11、一缕吟着柔诗的靓岚,紧系着我那颗怜怜颤抖的心花底秋波,烟岚只如枫。 我的梦,大约是在春天。春天的三峡,是否也是烟花缈邈?两岸的青山,经过春雨的洗濯,苍翠欲滴,显得清莹美好。江水滚滚,似融化的水晶,流动着璀丽明亮。江上几点渔帆,当落日时,映照着天边晚霞我不懂自己是否能够体悟,所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快与悠然,我不曾走近三峡,不曾凝望她那婷丽的身影,一切,止于梦中,但我却那样明白,她沉淀于我心底的幽情温柔,始终不曾更改。 梦中的三峡,是仙境,是纯净离尘的世外桃源,脱俗而典雅,摒弃了所有污浊邪恶一些依旧存在的丑陋,在这里,可以暂时忘却;一些埋藏于脑海的俗虑,在这里,可以抛去。我不愿

12、提起那水坝,在我梦里,三峡,就是三峡,除了一江烟水,几点轻舟,和筑于苍山翠岚间的古楼,没有其他。 四川,是我的故乡,而长江的三峡,又拥有怎样的风姿?每每忆起,心中总是漂着淡淡的愁郁。依稀间,听见祖国的呼唤,近了又远,摸不着,捉不住,渴盼的思绪,仿佛在岁月中烙印,泛着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我真的,好想念,那漾着紫雾,映着艳红落日的三峡水。 何时,才能再奔回,祖国,那像母亲怀抱般柔暖馨香的地方?何时,三峡,已不在梦中,而在眼眸前方?我那颗颤抖的心,依旧紧系,一缕秋波,一缕飞升于三峡水上的轻盈。未来,在不遥远的未来,当三峡的春天再度降临,曾璀璨似水晶的江水,再度美丽,就是我归去的季节,我会乘着轻舟,凝望她婷婷的背影,在心里,在脑海,在永恒的梦里,大声地,对她许下无悔的诺言:“永远爱你!”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