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学拉丁文 Lingua Latinae Botanicae,侯振世: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Tel:18647841984 QQ:303911315 Email:,中国沙棘(亚种): Hippophae rhamnoides L. subsp. sinensis Rousi香菇:Lentinus edodes (Berk)Sing.,第一章 植物学拉丁文的 起源与发展,第一章 植物学拉丁文的起源与发展,植物学拉丁文是人们描述植物、命名植物和进行植物分类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和专业语言文字。 正是植物学拉丁文使得跨越国界、跨越地区的世界性命名工作得到统一,使得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成为可能。 植
2、物学拉丁文无疑来源于经典拉丁文,但它的形成和发展却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一、拉丁语的起源 二、拉丁语的全盛时期 三、拉丁语的衰落 四、拉丁语的现状,第一节 经典拉丁文发展概况,一、拉丁语的起源,拉丁语(Lingua Latina)起源于拉丁民族。拉丁民族原是印欧语系部落中的一个支族。从形成原始的拉丁部落算起,已有4千年的历史了。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他们由阿尔卑斯山南下到意大利(亚平宁)半岛,同化了当地的土著部族,定居在第伯利斯河(台伯河)(特韦雷河Tevele River?)的拉丁姆(Latium)地区。历史学家称这部分人为拉丁人。拉丁语就是他们所用的语言。这是拉丁语形成的第一阶段。
3、,公元前754年-前753年,拉丁部族(罗姆鲁斯)在第伯利斯河岸(台伯河)建立了一座罗马城,即今天的意大利首都。罗马城由于地理条件优越,水陆通畅,人口集中,很快成为一个商业中心。罗马人不断扩张并日益强大,到公元前4世纪统一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到公元前一世纪末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古罗马帝国。罗马人把罗马城定为帝国首都。拉丁语也就成了罗马帝国的国语。这是拉丁语发展的第二阶段。,随着罗马帝国的向外扩张,拉丁语的传播和应用也风行一时。从公元前300年,伴随罗马帝国称霸于地中海沿岸及欧、亚、非地区,拉丁语也变成了罗马统治区的语言,广泛使用,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以后几个世纪中,几乎整个欧洲及北非沿海、西
4、亚西北部一带都广泛使用拉丁语,拉丁语代替了其他许多部族语言,或者被吸收到另一些语言中去。可以说拉丁语是大部分欧洲国家语言的基础,直到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还多采用拉丁语文字和拉丁语词汇。,二、拉丁语的全盛时期,拉丁语的全盛时期,也就是罗马帝国的全盛时期。主要表现在公元前120到公元80年这一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拉丁语不仅被作为日常生活交际用语,而且许多有名的拉丁语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在广泛应用过程中,拉丁语的语法、修辞和词汇都得到精湛的提炼。作家们用各种体裁写出了大批有关哲学、科学、文学的拉丁语著作。他们的著作影响着整个欧洲。这个时期的著名学者有西塞罗、凯撒、荷洛斯、达奇特、路加等。他们
5、的许多著作,由于文法规范,文字简炼、严密、准确,被后人奉为楷模。直到今天欧美许多国家仍把他们的著作做为拉丁语教材。,中世纪,拉丁语仍是欧洲通行的教育和科学文化用语,天主教也在中世纪初采用拉丁语作为司铎祭神的正式语言。到公元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拉丁语又在许多领域风行一时,长期作为欧洲通用的国际语言。18、19世纪,拉丁语是欧洲各国公认的学术和外交语言,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文艺家以及革命导师马克思都曾用拉丁语撰写论文。从拉丁语黄金时期到本世纪初的两千年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里不少拉丁语的巨著影响深远。,三、拉丁语的衰落,拉丁语是伴随罗马帝国的发展而发展,也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而衰落的。公元
6、476年罗马帝国灭亡,拉丁语也就不再为人们所推崇了。另外拉丁语本身的过度繁琐,也给人们在口语上、写作上带来很多困难,如名词有性、数和十二个格尾变化形式;形容词有阳、阴、中三性,单复数有三十六个格尾;动词的主动语态、被动语态和时态变化竟有140种变化形式。这样一种繁琐语言,把它作为日常生活用语很不方便。,以后逐渐出现了拉丁语与当地语言混合使用的趋势,演变形成一个拉丁语系,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现代语应运而生。拉丁语对英语、德语、俄语等其他西方现代语,以及对各国拼音文字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称为西方语言之母。拉丁语作为生活用口语已经消亡,但仍保留着书面语言,“语言流逝,著
7、作长存”。,四、拉丁语的现状,现在,除教会把拉丁语用于行文、讲学、传授经典和宗教礼仪外,梵蒂冈依然以拉丁语作为官方语言。其他国家几乎不使用拉丁语作为口语了。,四、拉丁语的现状,拉丁文之所以受到世界科学界的推崇,就是因为拉丁语词汇丰富,词义明确,语法清楚,结构严谨,表达手段灵活多样,句子结构匀称简炼。特别是拉丁语有固定不变的词意,这些固定不变的词意作为科学命名、术语统一是最好不过了。生物学名、化学元素、解剖学名、疾病名以及各类药物名称,国际上均以拉丁语命名。,1985年8月9日参考消息以“抚今追昔话拉丁”为题用大量事例说明现代拉丁语不但没有走向消亡,反而又崭露光芒。意大利的皮吉尼用拉丁文编写的连
8、环画册唐老鸭、米老鼠大力水手等,发行量多达40万册,仅次于这些读物的英文版而位居第二。意大利教育部规定,中学可以讲授拉丁语基础知识。西德艾兴泽教授创办了“拉丁语之声”杂志。法国大多数中学生把拉丁语作为外语选修课。罗马尼亚还主张用拉丁语写作和会话。世界各国的各级医药院校,农、林、畜牧、兽医院校,普遍把拉丁语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我国自1950年以来,根据卫生部规定,中、高级医药院校一直把拉丁语作为基础课。我国1963年、1977年、1985、2000年版药典所载药物(含中草药及其制品)都注明了拉丁名称。其他许多国家药典,也都以本国语药名和拉丁药名对照出版。可见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拉丁语学习和应用的重视
9、。,第二节 植物学拉丁文的起源,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BC384-BC322)在古雅典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植物园,其目的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 后来,他的学生Theophrastus(BC370-BC285)继承了他的事业,在园内栽培了500多种植物。 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得出了植物形态学方面的一些概念。Theophrastus把他们观察获得的植物学知识进行整理写成2本著作,即植物历史(De Historia Plantarum)和植物构造(De Causis Plantarum)。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记述植物形态特征的专著。,第二节 植物学拉丁文的起源,公
10、元1世纪,当罗马帝国吞并了希腊后,罗马人Pliny the Elder(A.D.23-79)将上述两本著作翻译成拉丁文,后又把书中内容编入他的自然历史(Historia Naturalis)书稿中。 Pliny 的书稿由于内容丰富,经常被转抄,然而直到他去世1390年后,在14 69年他的自然历史才正式出版,以后300多年,重印近200次。近代植物学拉丁文中约200个术语直接来源于此书,如calyx(花萼)、caulis(茎)、corona(花冠)、pollen(花粉)等。 Pliny是第一个使用拉丁文描述植物的学者,因而Pliny的自然历史一书的出版也标志着植物学拉丁文的诞生。,第三节 植物
11、学拉丁文的发展,Pliny的自然历史出版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影响着欧洲的植物学家。 16世纪30年代,罗马植物学家valerius Cordus(15151544)观察了近500药用植物,其中66种为当时发现的新植物。 他对植物的形态特征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并以拉丁文写成植物历史(Historia Plantarum)书稿。 可惜Cordus英年早逝,年仅29岁。,第三节 植物学拉丁文的发展,同时代罗马的另一位植物学家Leonhart Fuchs(15011566)汲取了Cordus书稿的精华,于1542年出版了植物史(De Historia Stirpium),在书中附有大量的拉丁文说明,
12、其中49个植物学术语沿用至今,如arista(芒)、gluma(颖片)、bacca(浆果)、aculeus(皮刺)等。,第三节 植物学拉丁文的发展,以后随着放大镜、显微镜(1665?)的发明,植物的微观结构也逐渐被描述。 这一段时间涌现出来大批用拉丁文写作的植物学著作和论文,在这些出版物中出现了大量的植物学术语,很多术语被后来的植物学家广泛应用,流传至今。也有一些著作涉及了植物种群的划分,明确了一些植物分类单元的定义。,第三节 植物学拉丁文的发展,例如,德国植物学家Joachim Jung(1587-1657)的植物枝条的解剖,在他去世后21年后,由他的学生Johaunes Vagetius于
13、1678年根据他在世时的手稿出版; 英国博物学家John Ray(16281705)的英国剑桥地区植物索引(1660)、植物新教程(1682)、植物史(1686); 法国植物学家的植物学基础(1700); 德国植物学家Rodolf Jakob Camelalius(16651721)发表的论文关于植物的性(1694); 法国植物学家Sabastien Vaillant(16691721)的论文关于花的结构(1717)等。,第三节 植物学拉丁文的发展,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瑞典植物学家Carl Linnaeus(17071778),1735年出版了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1
14、737年出版了植物属志(Genera Plantarum),1753年出版了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 林奈在对欧洲植物学文献整理和编写著作的过程中,深感植物名称和术语的混乱给人们的研究和交流带来的不便,因此他努力倡导使拉丁语成为植物学研究的国际语言,他的植物著作全部用拉丁文写成,且在1753年提出了植物命名的双名法。,第四节 植物学拉丁文的 标准化和国际化,生物界(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黏菌等)要求必须用拉丁文命名生物,而且必须用拉丁文描述特征。 瑞典博物学家CLinnaeus于1753年编写出版的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这是18世纪的世界植
15、物志)。 瑞士植物分类学家APde Candolle(A.P.DC.)及其儿子A.de Candolle(A.DC.)主编从1824年开始陆续出版的17卷巨著植物自然系统初编(Prodromus Systematis Naturalis Regni Vegetabilis,它是19世纪的世界植物志)。,第四节 植物学拉丁文的 标准化和国际化,英国植物分类学家GBentham和JDHooker于1862年编写出版的植物属志(Genera Plantarum),德国植物分类学家AEngler于20世纪初主编出版的植物界(Das Pflanzenreich,含有被子植物多科专著)等有关植物分类学的重
16、要著作都是用拉丁文写成的,是我们现在研究各科、各属有关植物时必须参考的重要文献。,第四节 植物学拉丁文的 标准化和国际化,1867年8月,第一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在会上A.de Candolle宣读了此前由他草拟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简称巴黎法规(Paris Code)或得堪多法规(de Candolle Code),其中接受了林奈的双名法。 至此,植物学拉丁文已经基本成熟,它不仅有了丰富的专业术语词汇,而且对使用时的性、数、格以及字母大小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以后的历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对植物命名法规都不断的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植物拉丁文也真正成为一门自成体系、语法结构严谨、表达简练、词句排列有序的世界性的植物学专业语言。,参考资料,1、尚衍重,拉丁文读音规律,内蒙古农业大学内部教材。 2、沈显生,植物学拉丁文(Lingua Latinae Botanicae)(第2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