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农田划定分析框架,赵华甫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2008年11月21日,提要,引言 现存基本农田划定方法 基本农田划定背景的变化 “主旨-依据-规则-指标”框架 讨论,一、引言,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问城市与乡村哪一个更重要的话,应当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Howard, E.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 把一切最生动活泼的城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 Lewis MumfordThe Urban Prospect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
2、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既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也是落实城市支持乡村、工业补贴农业,均衡产业发展空间的必然要求,统筹不够的危害,“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Brown,1994 粮食短缺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冲击将超过70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机 中国粮食进口将剥夺低收入国家和人口的食品权利,加剧世界贫困问题 中国的粮食危机也是全球的生态危机 中国的粮食短缺对世界的危害比军事入侵还要严重 如果粮食结构、能源结构不改变,中国人均数字赶上美国目前的水平显然会给世界的资源和环境造成“严重的灾难”Bown,2005,农地,2004年水土流失面积占
3、30.6% 荒漠化面积占39.5% 土壤农药、重金属污染面积达上千万公顷,人多 地少,质量差,水土 不匹配,69.27%分布在山地、丘陵、高原地区 中、下等耕地及不宜农耕的耕地比例达58.67%,淮河流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2%, 水资源总量不足全国20%,2007年耕地18.27亿亩 人均耕地仅1.39亩 不到世界人均的40%,退化 严重,Poorish!,2004 Built-up land 4-5 is unused 40is inefficiency,城镇化率从20%到40% 英国经历了120年 法国是100年 德国是80年 美国是40年 前苏联是30年 日本是30年 中国仅仅用22
4、年,城镇建设,无序蔓延!,开发区内的商品住宅区 大连、天津,中国大部分城市工业用地比重超过20% 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均低于 5%,开发区建设,结构失调!,交通建设,14个主要公路大国,中国公路建设用地的实际承载能力很低,2003年为13.2辆/公里,只有印度(仅为2.4)排在中国之后 中国公路的产出效率只达到美国的38.46、英国的15.79和德国7.39,不足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低效!,世界经济持续低迷 粮食价格持续高昂 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 中国经济社会要想平稳较快发展,什么办?,Premier Wen Jiabao It should be absolutely mainta
5、ined for bottom line of not less than 1.8 billion mu of croplands in the whole country.,Chairman Hu JintaoThe most rigorous land administration system must be carried out with determination.,有效保护农业空间,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基本农田,概念: 从战略高度出
6、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不同自然条件、人口、社会经济情况,含义有差异 农产品调出区 农产品自给自足区 农产品调入区,二、现存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上下结合弈保护 质量至上论保护 规模集中论保护 综合决策论保护 统筹兼顾论保护,上下结合弈保护,下级行政区拟定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并上报 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长远规划 耕地资源利用现状、潜力及后备 历年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情况 规划期内各部门已编制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上级行政区综合平衡,再下达给本级行政区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便于行政领导,能完成面积指标的要求,但难以保证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
7、质量至上论保护,以农用地分等定级或耕地产能核算结果为基础,以基本农田总需求量为参照,按照由高等别(产能)耕地向低等别(产能)耕地逐一筛选的原则,将高等级(产能)耕地优先划为基本农田避免以往基本农田保护重数量轻质量的弊端,但对城市的合理性拓展需求考虑不周,应用受一定限制,规模集中论保护,着眼于农田规模化经营,以单个耕地地块的实际面积大小或者某一基层行政单位耕地面积占该行政区土地面积的比例为依据,判断耕地空间分布上的集聚性、耕地破碎化程度以及规模利用的可能性,以此为基础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数量的确定和保护区的规划可达到基本农田保护与区域发展定位的有机协调,不足之处是对优质耕地资源保护重视不够,综合决策
8、论保护,从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双重属性着眼,既考虑耕地自身条件,如质量状况、区位条件等,又要考虑人为因素影响,如行政干预、政策限制等综合性较强,但对原有基本农田历史变化和现状布局考虑较少,统筹兼顾论保护,基于对耕地内涵、外延的历史考察,兼顾经济发展、资源与生态保护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 “用于各项建设的耕地、坡度大于25度的坡耕地和其他发生严重土地退化的耕地”不应划入 “种植一年生农作物的耕地”、“结构调整暂时调整为栽种果树、林木、花卉甚至畜禽养殖等可复耕的土地”可划入概括了耕地划入基本农田的门槛和排出对象,但受现行政策框架下基本农田概念不可能泛化的影响,其应用存在一定障碍,三、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
9、背景的变化,概念内涵具动态性 驱动因素呈多元化 保护目标根本转变 宏观背景发生质变,概念内涵具动态性,概念 基本特征是“高产稳产” 1963年黄河中下游水土保持工作会议 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1994年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1998年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由关注质量,调整到结合建设用地预测和经济、人口的农产品需求,再过渡到致使满足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农产品的需求 内涵受农业结构调整激励政策的影响,目前的基本农田无论在组成上和管理手段上都与土地管理法中所界定的有较大差别,驱动因素呈多元化,人口增长、社会变迁会给耕地和基本农田物质产出和精神服务施加更多的压力,产量最大化阶段,产量利润最优化,利润最大化,保护目标根本性转变,宏观政策背景发生质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保护建设应有新思路“十一五”规划纲要主体功能区十七届三中全会三“不”和“永久”,“主旨-依据-规则-指标”框架,主旨满足未来需求 依据 历史变迁、现状制约 法律规范、规划引导 规则 质量优选、传承保护 政法规范、行政协调,讨论,不同历史阶段,依据、准则具不同适用性 封建社会vs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大城市vs中小城市区位、定位不同,指标选择应因地制宜 (城镇规划)圈内vs圈外 (主体功能)区内vs区外,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