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汉语讲稿(下),语音、诗词格律、修辞、标点、翻译、训诂、工具书,一、语音(phonetics of Chinese ) (一)概说可资利用的音韵工具书:1、曹述敬主编音韵学词典,湖南,1991年9月。2、 李新魁、麦耘韵学古籍述要,陕西人民,1993年2月。3、唐作藩上古音手册,江苏人民,1982年9月。,4、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1986年。 5、或可以利用汉语大字典上古音表/中古音表。,(二)何以学习音韵学?(学习古语音的意义。)1、明语法 音韵学上的“破读”和“如字”术语,实际上就是指通过语音屈折变化以表现不同的词性或词义。所谓的“词类活用”:不及物动词用如及物动词,形容词、名
2、词用为(及物和不及物)动词,其实应属于语音屈折变化形式的词法范畴。,例如“衣”,作名词用时,意思是“衣服”,念y,平声;做动词用时,意思是“穿(衣)”,念y,去声。又如“冠”,当名词用时,意思是“帽子”,念gun,平声;当动词用时,意思是“戴(帽子)”,念gun。这种语法形式,古汉语术语把前者称为“如字”,把后者称为“破读”(或“读破”)。“如字”和“破读”,与某些西方语言,例如英语,颇有相似之处。,例如:contractkntrkt,重音在前,为名词,意思是“契约、合同”;contractkntrkt,重音移后,为动词,意思是“缔结(契约、合同)”。 又如:contrastkntrst,重音
3、在前,为名词,意思是“对比、对照”;contrastkntrst,重音移后,为动词,意思是“使对比、使对照”。这不能不说是人类语言的某些共性。,所以,通过声调(或语音)的变化以表现不同的词性或词义之现象,某些中国学者和外国学者都认为属于词法上的屈折变化(inflection)形式(参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627页,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62)。 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现代汉语方言,可能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例如粤语的次方言开平话。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开平话表现为语音音变的屈折形式:,我i33我们i21;你nei33你们nik21;他(佢)kui33他们(屐)kik21(参邓钧主编开平方言,湖南电
4、子音像,2000年3月)。汉语中具有类似形式的方言不太多,已知的有陕西商县话、苏北赣榆话、吴语苏州话,等(参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50页、9798页,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6月第2版)。,2、明词义或词性 (1):南风谓之凯风。(尔雅释天)/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诗关雎序) (2):沈者,莽也。(风俗通)/汎汎杨舟,载沈载浮。(诗小雅菁菁者我) (3):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靖郭君不听。(战国策齐策一),(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而为外廷所笑。(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3、知构词 通过语音的学习,可以了解古汉语中双声、叠韵、重
5、叠等构词法则,就不容易误解词义。 例如:磅礴=旁薄=旁礴=旁魄/匍匐=匍伏=伏服=俯伏等就都是双声词。黾勉=密勿=蠠没/优游=优繇=优犹=瀀嗂=优嗂=扰游等就都是叠韵词。 因不明双声、叠韵而误解词义,自古以来屡见,下面举两个例子:,(1)史记项羽本纪:“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辟易,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解释说:“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 (2)犹豫,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解释说:“尸子曰:五尺犬为犹。说文云:陇西谓犬子为犹。吾以为人将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往还,至于终日。斯乃豫之所以为未定也,故称犹豫。”,例(1)是叠韵连绵词,退避的样子;例(2)是双声连绵词,即
6、“迟疑的样子”。 重叠(reduplication),在古汉语中通常被称为“叠音词(字)”(以前称为“重言”或“叠字”),是复合词的一种类型。重叠词在词形方面也可能有多种形式。 例如:狌狌=猩猩/云云(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道经)=芸芸(今本老子)。/蔡蔡(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道经)=察察(今本老子)/柬柬,(楚简)=简简(诗商颂那:“奏鼓简简。”)/兽兽(楚简)=肃肃(诗大雅烝民:“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仓仓(楚简)=锵锵(诗大雅烝民:“四牡彭彭,八鸾锵锵。”按:“仓”也可能为“鎗”。说文卷十四金部云:“鎗,钟声也。”)/熙熙(今本老子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喜喜(帛书
7、老子)。,4、知通假 (1)绝臣军粮,不得踵系。(三国志袁绍传)/圣嗣未立,群臣继望。(后汉书李固传) (2)庄公寤(通啎)生。(左隐公元年)寤,说文:“寤觉而有信曰寤。从梦省,吾声。一曰昼见而夜梦也。” (3)姜氏何厭(猒、饜)之有?(左隐公元年)说文:厭,笮也。/笮,迫也。,(4)子曰:德之不脩(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5、知形声字声旁、形旁的区别 例如:梅(楳、槑)/恕( )/恬(甜省)/貌(豹省,说文卷八:皃,从人白,象人面形。) 6、知声训 例如:说文: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天,颠也。/礼,履也。,7、知特殊读音之特殊意义(词源) 或来自他
8、民族,如:单于chny/突厥tqi(Turki)/身毒(India天竺) jund/ yund(梵文印度河Sinduhu对音)/tinzh/tind;普通名词举一例:元稹会真记的“鸚鵡饑亂鳴,嬌娃睡猶怒。” 嬌娃,其实是外语“獢 ”(见御定全唐诗录卷六十六页十四)的异形,一种小狗(参陈寅恪:元白诗证史之莺莺传,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4期)。,或来自方言,如:例:越人谓盐曰“馀” /越人谓齐人“多”(越绝书卷八) 或来自地名,如:蚌埠bngb/费县bxin; 或来自姓、氏、名,如:郦食其lyj/万俟mq/澹台tnti/李阳冰lyngnng; 或来自官称,如:仆射py/洗马xinm。 8、明韵文
9、韵文(例如赋、诗歌)之压韵(叶韵)、诗词曲格律,等。对断句标点尤有助益。,9、了解古今音的演变途径,尤其是普通话与方言的对应的关系。 (1)普通话的 、 ,在广州话中通常念k、k、x 。这实际上是中古音声母“见、溪、群、晓”在广州话中的孑遗。 (2)普通话的t 、t、在闽南话等方言中通常读为t、t、 d。因为它们在中古同属所谓的“舌音:端、透、定、泥、知、徹、澄、娘”。,(三)汉语语音史的分期(据麦耘音韵学讲稿) 上古时期(先秦两汉) 上古前期I 前11世纪以前(周朝建立以前) 上古前期II 前11前3世纪(周秦) 上古后期I 前2世纪公元前后(西汉) 上古后期II 13世纪(东汉),上古到中
10、古的过度期 34世纪(魏晋) 中古时期(南北朝至北宋) 中古前期 58世纪(南北朝至盛唐) 中古后期I 89世纪(中唐至唐末) 中古后期II 1012世纪(五代北宋),中古到近代的过渡期 1213世纪(南宋) 近代时期(元以后) 近代前期 1315世纪(元及明前期) 近代后期 1620世纪(明后期及其以后),(四)术语 汉字音节=声+韵+调 声/声母/字母(古)/声纽(古)/纽(古)。 韵/ 韵母=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阴声/阳声/入声),唐末僧人守温创三十字母,为:不、芳、並、明、端、透、定、泥、知、徹、澄、見、溪、群、疑、精、清、從、邪、照、穿、審、禅、心、影、曉、匣、喻、
11、來、日。后人增六,是为三十六字母。每一字母代表一个“声”。相较于普通话21声母,在数量上多出15个。,五音、七音和九音,(五)中古汉语声母表,中古汉语声母表 (续),中古声母系统 三十六字母(中古后期声母),中古声母系统(续) 三十六字母(中古后期声母),(六)中古汉语韵母表 中古汉语因为有韵书传世,今天我们对韵母的数量是很清楚的:如果把调的因素也考虑进去,有206个韵部(据广韵)。剔除声调的因素,中古汉语的韵母也达91个。而且,古代的韵部只考虑韵腹和韵尾,介音不同也可以归入同一韵部。例如: 、i、u这三个韵母,虽然韵头各不相同,但它们的韵腹都是,所以归为一个韵部。因此,相对于普通话35个,韵
12、母,古代汉语的韵母比普通话多得多。 韵母是对语音较为粗疏的划分,如果进一步细分,则可以把韵母分为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阴声韵尾元音、阳声韵尾鼻辅音和入声韵尾塞音)三部分。 唐孙愐撰唐韵,有二本:开元廿年本,简称“开元本” ,分为195部,已佚;天宝十年本,简称“天宝本”,分为205部,今剩残卷。,宋陈彭年撰大宋重修广韵,分为206部。 至南宋刘渊撰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为107部,因在平水(山西临汾)刻书,且作者是平水人,故又称为平水韵。 到了元阴时夫撰韵府群玉,拯部并入冋部,得106部。,古汉语的韵母与普通话的韵母,除了数量上的差别外,还体现为以下三点不同: 1、介音的有无。例
13、如四江、二十八严,等。今有介音,古无介音。 2、韵腹差异。例如一东、五支。 3、韵尾差异。例如古有p、t、k、m,普通话的韵母系统里是没有这几个韵尾的。,韵母总表,韵母总表(续一),韵母总表(续二),韵母总表(续三),韵母总表(续四),韵母总表(续五),韵母总表(续六),韵母总表(续七),韵母总表(续八),韵母总表(续九),韵母总表(续十),韵母总表(续十一),韵母总表(续十二),韵母总表(续十三),韵母总表(续十四),韵母总表(续十五),音韵学根据韵母中主要元音及介音的发音状况的差異,把韵母划分为四“等”:“音韵有四等,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江永音学辨微)用现代语音学术
14、语来说,一二等韵没有i介音,所以声音“大”,三四等韵有i介音,所以声音“细”,二等韵的主要元音比一等韵稍前稍高,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间稍小,,所以是“次大”,四等韵的主要元音比三等韵更前更高,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间最小,所以“尤细”。等与声母也有关系。因为声母和韵母有一定的配合关系。在等韵图中,轻唇音只出现在三等,舌头音只出现在一四等,齿头音没有二三等,正齿音没有一四等,日母只有三等。,(七)古汉语声调 上古汉语的声调,是否存在四声是有疑问的。有人(例如首倡者明代的陈季立)认为,上古汉语只有平、入二声,其中,平分为长平和短平;入分为长入和短入。这就是后来四声的滥觞。而以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音学五书
15、)、江永(字慎修,古韵标准)所论最详。,后来,学者中或认为古音中无去声(例如段玉裁),或认为无上声(例如黄侃),或认为无入声(例如清孔广森)。 周祖谟先生有古音有无上去二声辩(载问学集上册,中华,1966年1月第一版)一文,申论上古即有四声的语言事实。 虽然这个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但现在大多数学者都赞同上古即有四声的观点。,根据学者们对汉代典籍的考察,现在可以确切地肯定,至迟在汉代,汉语语音就已是四声具备了。到了南北朝时期,沈约(后人多有怀疑)、周顒等人提出“四声八病”之说,“四声”遂成定论。即平、上、去、入,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天子圣哲”。相较于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差異全在乎
16、八个字“平分阴阳,入派三声”。 例:,阴平():屋、昔、锡、贴、餮、薛、泼,等; 阳平():觉、狭、黠、辑、合、烛、德、盍(曷)、狎、乏、石、活、泊、勺,等; 上声():索、辱、笔、骨、铁、雪、血、法,等; 去声():沃、质、物、月、屑、药、陌、职、葉、叶、洽、术、末、麦、热、烈,等。,今天的汉语方言,尤其是南方方言,多保留有入声。以南方方言为母语的一般可以分辨入声字。根据现代汉语方言的入声情况分析,一般认为,塞音(闭止音)尾p、t、k的发展是喉塞音尾,然后趋于消失。 北方方言多没有入声。以北方方言为母语的则可参杨小源关于入声字(载当代诗词总廿四期,花城出版社,1992年6月)一文。,附:国语
17、注音字母 声母24:,古包字,帮母,拉丁文写作b;,攴草体,滂母, 拉丁文写作p;,冃简体,明母, 拉丁文写作m;,古簠字,敷母, 拉丁文写作f;,古刀字,端母, 拉丁文写作d;,同突,透母, 拉丁文写作t;,古乃字,泥母, 拉丁文写作n;,古力字,来母, 拉丁文写作l;,古字(水流澮澮),见母1, 拉丁文写作g;,丂字,溪母1, 拉丁文写作k;,,晓母1, 拉丁文写作h;,丩字,见母2, 拉丁文写作j;,畎本字,溪母2, 拉丁文写作q;,下字,晓母2, 拉丁文写作x;,古之字,照母, 拉丁文写作zh;,彳字,穿母, 拉丁文写作ch;,尸字,审母, 拉丁文写作sh;,日字,日母, 拉丁文写作r
18、;,卩字,精母, 拉丁文写作z;,七字,清母, 拉丁文写作c;,厶字,心母, 拉丁文写作s。,介母3:,一字,音衣,拉丁文写作i;,古五字,音乌,拉丁文写作u;,古去字,音于,拉丁文写作。,韵母12:,丫字,音啊,拉丁文写作a;,呵本字,音峨,拉丁文写作o;,“”之轉化,拉丁文写作e;,古也字,音耶,拉丁文写作ie;,古亥字,音哀,拉丁文写作ai;,音微,拉丁文写作ui;,幺字,音凹,拉丁文写作ao;,又字,音欧,拉丁文写作ou;,音安,拉丁文写作an;,古隐字,音恩,拉丁文写作en;,音肮,拉丁文写作ang;,古肱字,音鞥,拉丁文写作eng;,儿字,音而,拉丁文写作er。,后新增:(标示“质
19、”、“日”、“陌”、“缉”等入声韵母)、帀(标示、7个声母单独成音节时的省略韵母)。声调:点于字母的四角,如图: 左下阳平,左上上声,右上去声,右下入声。阴平不标示。1922年以后,改为(阴平,可不标)(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后废止)。,(八)怎样考察古今声、韵、调的异同 1、从总体数量上考察(见前)。 2、利用连绵词考察异同。 双声:匍匐(唇音/俯伏)、蝙蝠(唇音)、萧瑟(广州话)叠韵:仓庚(康)、密(宓)勿、豁(辖)达、络绎(铎),3、从韵文考察。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渙登鹳雀楼) 又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
20、元江雪),(九)反切 或称“反语”、“反言”、“反音”。简称“反”、“翻”、“切”。 在反切创始以前,给文字注音用的是“直音”一法,也就是用同音字或读音相近的字给另一字标音。使用的术语或作“读若”,或作“读如”,或作“音(某)”、“(某)声”(有时用于标调)。 反切起源:,1、 文字始创阶段。 主张者:清刘熙载说文双声序:“切音始于西域乎?非也。始于孙炎乎?亦非也。然则于何时而起?曰:起于始制文字者也。”宋沈括、郑樵,清顾炎武也都持此说。,2、 东汉服虔、应劭时代。 主张者:章炳麟、吴承仕。经籍旧音序录:“寻颜师古注汉书,引服虔、应劭反语不下十数事(服虔5例,应劭8例据音韵学词典)。服虔、应劭
21、皆卒于建安中,与郑玄同时,是汉末已行反语,大体与颜氏所述相符。至谓创自叔然,殆非实情。”,3、 三国魏孙炎(字叔然)。 主张者:唐陆德明、张守节。经典释文条例:“古人音书,止为譬况之说,孙炎始为反语。魏晋以降,蔓衍实繁。”史记正义论音例:“先儒音字,比方为音。至魏秘书孙炎始作反音,又未甚切。今并依孙炎反音以传后学。”“以头曼为之合音。”(胡应麟郑许字义异同评) 4、 西域婆罗门。 主张者:宋郑樵曾说过类似的话。,其实,在古代的典籍中,存在着类似于反切的合音字(词)。例如:於菟(楚方言)=虎;不聿(律)(秦方言)=笔;窟窿=孔;之于=诸;于此(是)=焉。可能地,正是这些语言现象的存在,促使了反切
22、的出现及应用。(按:上述例子,也有学者认为是古汉语语音存在复辅音的证据。例如章太炎,就据此而提出了著名的“一字重音说”。又如林语堂,见氏著古有复辅音说),反切的出现,证明了人们对音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音节=声母+韵母+声调。(十)中古汉语音节表 把字母和韵用图表的方式组合起来,就是等韵图,也就是古代的音节表。 请参看下列图表。 在读此图表前,首先解释一下此图中出现的术语。,摄:也称“韵摄”。“指等韵图在归韵列字时把韵尾相同、元音相同或相近的各韵归并成的更大的类别。”“宋代韵图四声等子分为十六摄”:通、效、宕、江、遇、流、蟹、止、臻、山、果、假、曾、梗、咸、深。“清代韵图大藏字母九音等韵”分为十
23、二摄:迦、结、冈、庚、械、高、该、傀、根、干、钩、歌。(音韵学词典177,192,191页),内外:指照组二等字作反切下字时,被切字属二等还是三等,要依照它所在的韵是属于内转还是外转来决定。内转各摄所辖的韵中,以照组声母二等字为反切下字者,被切字属三等。如“薑,居霜切”,霜是二等字,但在阳韵,属内转宕摄,所以属三等。外转各摄所辖的韵中,以照组声母为二等字为反切下字者,被切字属二等。如“江,古双切”,双是二等字,在江韵,属外转江摄,所以江字属二等。(音韵学词典143页),呼:等韵学家对韵母的一种分析,指韵头的有无和有什么样的韵头。宋元等韵图分开口(洪音、细音)、合口(洪音、细音)两呼。清代等韵图
24、分开口(主要元音不是i 、u、 y,且没有介音的韵母)、齐齿(具有i介音或主要元音是i的韵母)、合口(具有u介音或主要元音是u的韵母)、撮口(具有y介音或主要元音是y的韵母)四呼 。,等韵图(康熙字典等韵局部),(十一)研究古音的材料 1、韵书。2、韵文。3、汉字的谐声系统(直接形声字中同声符者,例如:财、材或间接以形声字为声符者,例如:载、哉、裁的谐声系统)4、假借(包括借词、外来的译音词)。5、现代汉语方言。6、同一语系的其他语言。例如同源词。,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1、董同龢汉语音韵学,中华,2001年10月。 2、李新魁汉语音韵学,中华,1986年。 3、李新魁古音概说,广东人民,197
25、9年。 4、魏建功古音系研究,中华,1996年12月。 5、张世禄中国音韵学史,商务,1938年7月版;1998年4月影印。,二、诗律和词律 (一)诗律 律诗,或作“近体诗(今体诗)”,它是与古诗相对而言的。从时间上考虑,律诗产生于隋唐之间,在此以前的都是古诗。从体裁上考虑,古诗无定体,即:句数、字数(可多可少)、平仄(可平可仄)、押韵(可一韵到底,也可中途换韵)、对仗(可对可不对)等没有固定的要求。而律诗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对仗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如七律,要求每句七字,,共八句,五十六字;每一句的平仄参差有序;要求(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一般要求三、四、五、六句对仗。 律诗分为五言
26、和七言。 律诗截其一半,就是“绝句”,也有五言和七言之分。,术语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出句、对句、平仄、拗、救、孤平、尾三平(犯三平)、对(对仗)、粘、失对、失粘。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出句、对句 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第三、四句称为“颔联”,第五、六句称为“颈联”,第七、八句称为“尾联”。 每一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对和粘 每两句的平仄关系完全相对,就叫做“对”; 每两句的平仄关系完全相同,就叫做“粘”。 失粘例: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上半) 失粘可以不算出律,而别称为“折腰体”。,平仄
27、、尾三平(犯三平)、孤平、拗、救 平=平声(现代汉语中大多数的阴平、阳平字);仄=上声(现代汉语上声和部分古入声诸字)+去声(现代汉语去声和部分古入声诸字)+入声(现代汉语中部分的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诸字)。 律诗中,每一句的平仄分布是有规律的。通常是两两相对,即:平平仄仄(余此类推)。五言或七言,每两句的平仄声字的字数是相等的,完全是为了保持声律的平衡。但是,如果都严格要求如此,肯定做不出好诗来。,所以通常可以稍宽松些,只对一句诗的第“二、四、六”字作要求,第“一、三、五”字则不作要求。这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当应用平而反用仄,或反之,就称为“拗(拗句)”,与之相
28、应的,就是“救(救句)”。 例1:黄沙北风起,夜半又离营。战马雪中立,探人冰上行。(张籍征西将前半)句式为“平平平仄仄”,“风”字处当用仄,但却用了平,则在前字用仄救之。这称为“本句救”。,例2: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柳宗元梅雨颔联、颈联)句式本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出句“猿”字处应用仄,则在前字用仄救之。 例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復雨)句式本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句“西”字处应用平而用仄,本句在“比”字处救之。,例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句式本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9、出句“不”字处应用平而用仄(而且属于“犯孤平”),对句“吹”字处用一平声字救之。这称为“对句救”。 例5:自笑穷途不归去,空怀漫刺阖闾城。(张宪留别赛景初末二句)句式本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现在出句第六字用了平声,则把对句中第六字改为仄声救之。 孤平的救很简单:把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改为平就可以了。 当然,也有出现拗句而不做补救的。,对仗 律诗要求对仗,以颔联、颈联为常格。 但也有例外: 1、通篇皆对,较少见。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青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2、首、颔、颈(或
30、颔、颈、尾,罕见)三联。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与君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李白别友人)/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湿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3、首、颈二联。称为偷春格。例:城阙辅三秦,烽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1、 4、颈一联,称为“蜂腰格”。例: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通篇不对。例: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绝句对仗视乎如何截律: 1、截首、颔二联,末二句对仗,如: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2、截取律诗中颔颈二联,则全对,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又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3、截取律诗颈尾二联,则首联对仗,如: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又如: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日暮人归尽,沙禽上钓舟。(欧阳修晚过水北) 4、截取首尾二联,则通篇不对,如: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惟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王禹偁泛吴松江)/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笑解尘缨处,沧浪无限情。(范仲淹出守桐庐道中),押韵 律诗通常押平声韵,但也有例外:岱宗复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眥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全诗押上声篠韵/秋
33、月照潇湘,月明闻荡浆。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众岭猿啸重,空江人语响。清辉朝复暮,如待扁舟赏。(刘长卿湘中纪行之一浮石濑)全诗押上声养韵。/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花蝶来未已,山光暖将夕。(上官仪早春桂林殿应诏)全诗押入声陌韵。,相对而言,绝句押仄声韵的作品稍多见。例如王维的鹿柴(空山)、竹里馆(独坐),孟浩然的春晓,柳宗元的江雪等。 律诗押韵通常一韵到底。但也有以相近韵部相押的。例如:犬吠水声中(一东),桃花带露浓(二冬)。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二冬)。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二冬)。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二冬)。(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34、秋野日疏芜(七虞),寒江动碧虚(六鱼)。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六鱼)。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六鱼)。盘餐老夫食,分减及溪鱼(六鱼)。(杜甫秋野),以上用邻韵情况被雅称为“孤雁入群格”。 再如:寥落故行宫,(一东)宫花寂寞红(一东);白头宫女在,閒坐说玄宗(二冬)。(元稹故行宫) 最后如:闻道河神解造冰(十蒸),曾扶阳九见中兴(十蒸);如今烂被胡羶涴,不似沧浪可濯缨(八庚)。(范成大呼陀河) 以上用邻韵情况被称之为“孤雁出群格”。,(二)词律 词的创作大致可上溯至唐。例如世传李白所作忆秦娥(箫声噎)、菩萨蛮(平林漠漠)。白居易也有忆江南等作品。而以宋最盛。最早的词谱为明张綎的诗馀图谱。 根据
35、词的字数多寡,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短的只有14字,最长的有240字。 短词可以不分阕,例如如梦令、十六字令、忆江南等。通常分为上下二阕,例如忆秦娥、清平乐、西江月等。但也有三、四阕者,例如莺啼序,凡240字,分为四片。,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1、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1962年12月(或古代汉语下册第二分册)。 2、李新魁实用诗词曲格律词典,花城,1991年。 3、朱承平诗词格律教程,暨南大学,1999年9月。 4、郭芹纳诗律,商务印书馆,2004年9月。 5、刘渊平水韵。 6、(清)舒梦兰(字白香)白香词谱,收百调,选唐至清初59名家作代表,
36、今存99调。 7、(明)万树词律,收660调,1180余体。 8、(康熙)陈廷敬、王奕清钦定词谱,收826调,2306体。 9、(清)戈载词林正韵,三、修辞(一)用典:引用古人的历史事迹或古代典籍中的言辞语句,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就叫做“用典”。例如: 例1: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许慎说文解字叙) 例2: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王勃滕王阁序)用吴隐之、庄子典。,(二)委婉:不把要表述的内容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有意识地把话说得婉转曲折、含蓄有致,就是“委婉”。委婉常见的手法有“谦敬语”(自我贬抑)、 “避讳语”(对所要说的事加以回避掩盖或修饰
37、美化)和“迂回语”(曲折迂回,意在言外)。 例1: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贾谊治安策),例2: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孟子公孙丑下) 以上为“避讳”。 例3:遂使之行成于吴,曰: “寡君句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句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将以致
38、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国语越王句践栖会稽) 以上为“迂回”、“谦敬”。,例4: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例5: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后汉书班超传) 以上为“谦敬”。此外,使用谦敬副词、谦称等都属于“谦敬”的修辞法。,(三)分承:在遣词造句中,把本来应写成两个短语或句子的文字只用一个短语或句子来表达。其形式为:相同的成分放在一块儿并提,但在表意上却仍然必须按照两个短语或句子的组合关系来分别相承。这种修辞表达方式就叫做“分承”或“并提”。 例1: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宋玉风
39、赋) 例2、掾主吏萧何曹参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帅沛子弟,恐不听。”(汉书高帝纪),(四)共用:在行文中,两个相连接的词或词组共用某一个或几个词语。换言之,同一个或几个词语在组合搭配的关系上是兼管着两个相接的词或词组的。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共用”。 例1、塗有狂夫,投刃而候;泽有猛虎,厉牙而望:知见之者,不敢前进。(王充知实) 例2、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说文解字序),(五)同义连用:将两个或以上意义相同或相关的词语临时组合在一起,使其意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成为一个整体意义,其作用相当于一个词。这种表达方式就叫做“同义连用”。 例1:又盛毁超拥爱妻,抱爱子,安
40、乐外国,无内顾心。(后汉书班超传) 例2: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史记屈原传),例3:秦王身问之:“子,孰谁也?”(战国策楚策一) 例4: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舞斯愠,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踊矣。(礼记玉藻) 例5: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史记滑稽列传),(六)复合偏义:把两个意义相反相对的词组合在一起,但在表义上只让一个词起作用,另一个词并不表义,仅仅是一种陪衬。这种修辞表达方式就是“复合偏义”或“偏义复合”。 例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例2:既醉而退,曾不恡情去留。(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七)
41、互文见义:把一个意思比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个别情形也有三个)形式相同(或大致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着两个(或三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透,互相呼应,相互补充的关系。这种修辞表达方式就叫做“互文见义”,或作“互文”、“互言”、“互备”、“互体”、“参互”等。 例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例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例3: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赵壹刺世疾邪赋),(八)变文同义:在同一语境中,变换着使用不同的字词来反复表达大致相同意义内容。这种修辞表达方式称为“变文同义”。其目的是为了追求行文的变化,增强
42、文采,加重语气或感情。 例1: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赵壹辞世疾邪赋) 例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例3: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史记留侯世家),四、标点 (一)首先应了解文体。 古文大致可分为韵文和散文。 寻二言肇于黄世,竹弹(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之谣是也;三言兴于虞时,元首(舜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见尚书)之诗是也;四言广于夏年,洛汭(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见尚书夏书)之歌是也;五言见于周代,行露(诗经召南:“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谁谓鼠无牙?何以穿
43、我牖?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之章是也;六言七言,杂出诗、骚;(刘勰文心雕龙章句),韵文例一: 忘憂之館垂條之木枝逶遲而含紫葉萋萋而吐緑出入風雲去來羽族既上下而好音亦黄衣而絳足蜩螗厲響蜘蛛吐絲階草漠漠白日遲遲于嗟細柳流亂輕絲君王淵穆其度御群英而翫之小臣瞽聵與此陳詞于嗟樂兮於是罇盈縹玉之酒爵獻金漿之醪庻羞千族盈滿六庖弱絲清管與風霜而共雕鎗鍠啾唧蕭條寂寥雋乂英旄列襟聨袍小臣莫効於鴻毛空銜鮮而嗽醪雖復河清海竭終無增景於邊撩(漢枚乘柳赋),韵文例二: 髙樹凌雲蟠紆煩寃旁生附枝王命公輸之徒荷斧斤援葛虆攀喬枝上不測之絶頂伐之以歸眇者督直聾者磨礱齊貢金斧楚入名工迺成斯几離竒髣髴似龍盤馬迴鳯去鸞歸君王慿之
44、聖德日躋(漢鄒陽几賦),韵文例三: 嘗愛王逐客作夏詞送將歸不用浮瓜沈李等事而天然有塵外涼思其詞云百尺清泉聲陸續映蕭灑碧梧翠竹面千步回廊重重簾幕小枕欹寒玉試展鮫綃看畫軸見一片瀟湘凝綠待玉漏穿花銀河垂地月上欄幹曲此語非觸熱者之所知也(诗话总龟后集卷之三十二乐府门) 韵文误例:吴王龙中,童谣云:行白者君,追汝句骊马。(历代诗话续编),注疏例四: 或问至其掌正义曰此章言讳国恶之礼也或问禘之说者或人问孔子禘祭之礼其说何如子曰不知也者孔子答言不知禘礼之说答以不知者为鲁讳国恶礼也若其说之当云禘之礼序昭穆时鲁跻僖公乱昭穆说之则彰国之恶故但言不知也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者诸於也斯此也孔子既答或人以不知
45、禘礼之说若不更说恐或人以为己实不知无以明其讳国恶且恐後世以为禘祭之礼圣人不知而致废绝更为或人言此也言知禘礼之说者於天下之事,中其如指示於此掌中之物言其易了也指其掌者此句弟子作论语时言也当时孔子举一手伸掌以一手指之以示或人曰其如示诸斯乎弟子等恐人不知示诸斯谓指示何等物故著此一句言是时夫子指其掌/祭如在至不祭正义曰此章言孔子重祭礼祭如在者谓祭宗庙必致其敬如其亲存言事死如事生也祭神如神在者谓祭百神亦如神之存在而致敬也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者孔子言我若亲行祭事则必致其恭敬我或出或病而不自亲祭使人摄代己为之不致肃敬於心与不祭同(论语注疏),骈文例五: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
46、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後处前者为君长在後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馀臣仆者穷竭而不足(鲁褒钱神论),(二)注意虚词的位置(断句)。 1、也:通常位于句中(表停顿)或句末(表判断。有时与疑问代词配合使用,表疑问的判断)。使用逗号(,)或句号(。)。 例一: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论语公冶长) 例二: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2、夫:通常位于句首(句首语气词)或句末(句末感叹语气词)。应在其前后断句。但因“夫
47、”还有其他义项,例如“丈夫”、“大夫”、“夫人”、“啬夫”等,还可以做指示代词,所以应特别留意。 例一: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荀子天论) 例二: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例外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智;”(左僖三十),3、矣:位于句末,表陈述语气,有已然的时态意味。已(而已、耳):表限止性陈述语气。均应用句号(。)。“已”可作副词,应留意它是否位于动词前;“耳”有实词用法,也应注意。 例一: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史记留侯世家) 例二:汤之问棘也是已。(庄子逍遥游) 例三: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孟子告子下) 例四: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4、乎、邪(耶)、与(欤)、为,等:位于句末,表疑问语气。使用问号(?)。这几个句末疑问语气词都有其他的用法,应留意。 例一: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庄子秋水) 例二: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所为立王者,为社稷耶?为王立王耶?(战国策齐策六) 例三:曰:“是鲁孔丘与?”(论语微子)/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史记甘茂传) 例四:是之不忧,而何以田为?(左襄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