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8课 工业革命,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指的是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手工生产,机器生产,手工工场,工厂制度,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1.(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海外市场迅速扩大,必要性,资本:,劳力:,技术:,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通过圈地运动、殖民贸易和掠夺、奴隶贸易, 扩大了资本积累,工场手工业发达,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知识,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雇佣劳动力,原料:,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提供了丰富的廉价原料,市场:,可能
2、性,“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共产党宣言,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兴起于棉纺织业?,1.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2.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的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供不应求),水力纺纱机,飞梭,(提高纺纱速度,但粗而结实),(提高纺纱速度,但细而易断),珍妮纺纱机,(提高纺纱速度,且细而结实),(提高织布效率40倍),水力织布机,2.工
3、业革命的进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动力的革新,蒸汽时代,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影响,4. 动力问题解决,工厂的增多,货物的运输需求也越来越高,迫切需要改善交通工具. 蒸汽机的发明也为交通工具的革命提供了便利的动力机器,这样就出现了交通工具的革新.,3. 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不再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2. 为了便于生产经营,资本家把工厂建在一起,于是工业城市渐渐形成了.,1. 提供比较强大的动力,使资本家可以用一台蒸汽机推动 许多机器,雇佣很多的工人,组织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工
4、厂 制度于是兴起.,2.工业革命的进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交通运输业的革命,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动力的革新,改良蒸汽机推动工业生产的大发展,对货物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蒸汽时代,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 。,2.工业革命的进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交
5、通运输业的革命,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动力的革新,改良蒸汽机推动工业生产的大发展,对货物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凯伊,哈格里夫斯,瓦特,富尔顿,史蒂芬孙,飞梭,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蒸汽轮船,蒸汽机车,提高织布速度,加速工业革命的到来,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3. 工业革命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经济,材料
6、1: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400吨。,3. 工业革命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资产阶级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并日益壮大。与此同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1)经济,(2)政治,材料2: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新生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
7、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3. 工业革命的影响,确立欧美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世界市场 的形成,(3)改变世界面貌,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材料3: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
8、宣言,材料4: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1、机器大生产需要更丰富的原料和更广阔的市场,这成为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贸易的主要动力。,2、船火车为列强征服世界各地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3、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从而增强了它们征服世界的能力。,19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9、,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了。,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进入电气时代,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历史条件,时间:1870年以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电的广泛应用 (最显著的成就),发电机 电动机 发电厂 电气产品,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内燃机的创制,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新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石油工业产生,影响,极大地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电气时代的到来,
10、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灯泡,电动机,年轻时的爱迪生,爱迪生发明的炭丝灯,爱迪生和他改进的留声机。为了改进这架留声机,爱迪生一连五天没有睡觉。(摄于1888年),这是一张作于巴黎一次展览会上的速描。从小孩到老太太都在排队听爱迪生新发明的留声机。,内燃机示意图,19世纪90年代,德国工程师狄塞尔(18581913)设计创制了以柴油为燃料的自动点火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是继蒸汽机之后的又一重大成就,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提供了条件。,狄塞尔,德国奔驰专利1号车 卡尔本茨制造的最早车型,戴姆勒一号,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把飞机送上天空。,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19
11、世纪最后30年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世界工业总产量增长了两倍以上。18701913年,世界贸易增长了3倍多。,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推动垄断组织的出现,(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影响,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企业竞争求生存的需要,含义:大企业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这种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来实现的。,积极:,消极:,推动殖民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2、的局部调整,垄断组织的出现,参议院议员正在辩论反托拉斯法,形如钱袋的肚皮上写着钢材、铜业、食糖、石油等托拉斯,木牌上写着:“这是一个为垄断者所有、为垄断者服务的参议院”,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推动垄断组织的出现,(3)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国际分工日益 明显,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19世纪末20世 纪初),世界真正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发展起来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 (3)第二次工业革
13、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第二次工业革命又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发展的?,世界市场是怎样形成、发展的?,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不断拓展; 19世纪中后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形成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欧洲,英国,海外殖民地,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产品极大增多 人们的需求多样化 国际贸易的发展 交通运输的改进 通讯技术的发明,两次工业革命促使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
14、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有哪些?,国际贸易的发展 人口和资本的流通 武力威逼。,两次工业革命有什么异同?,同: 两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 异: 前者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开辟的是 “蒸汽时代”;后者以电力和内燃机为标志,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 。 前者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许多技术发明都源于实践经验;后者科学开始和技术结合起来,并迅速运用于工业生产。前者局限于轻工业领域,代表性的产业是纺织业;后者以重工业部门为主体, 代表性的产业是新兴产业部门,如电气、电机制造、钢铁、汽车、化工等。 前者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后者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见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