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浓浓乡土情说课稿.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596898 上传时间:2019-07-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浓浓乡土情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浓浓乡土情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浓浓乡土情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浓浓乡土情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浓浓乡土情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浓浓乡土情走进水乡天凝天凝小学 单建萍一、说教材简析浓浓乡土情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是对小学低年级内容的拓展和延伸,自然环境、风景名胜、风俗文化、地域特色、历史变迁等,多方面的了解家乡。本课是从天凝方言、建筑、饮食、艺术四个方面让学生全方面了解天凝,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真正明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二、说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方言、建筑、饮食、艺术,认识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2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从而理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含义。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艺术,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难点:理解“ 一方水土养

2、育一方人 ”的含义。四、说教学准备1.教师搜集具有天凝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图片,并制作课件。2.学生准备搜集与调查:关于天凝的一些古建筑,艺术等,重点了解圆通桥与灶头画,让妈妈准备好一个拿手菜带到学校。五、说教法在教法上我选择直观教学法、合作交流法、集体讨论法、活动探究法,因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应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他们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师不仅让学生“知其然 ”,还要让学生 “知其所以然”。六、说学法本课的学法自主探究法和课前调查法。七、说教学过程一、利用天凝镇镇歌导入听完蒋大为的神奇的地方 ,教师问学生:此歌赞美的是哪里?学生会说天

3、凝。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生长的地方,而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各自的地域特点与文化风采,接着导入新课,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进我们的家乡水乡天凝。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说说天凝话1.首先让学生了解“天凝”名称的由来。天凝古名凝溪,因市河 凝溪而名,其间建造了天宁寺,遂以寺名之“天”与溪名之“凝”相合为“天凝”,俗称“天凝庄”。2接着来说说“乡音”,采用游戏的形式:老师说方言,让学生用普通话翻译,进行小组比赛。3“ 汤仆 “(或者汤仆子)是指 A、火锅 B、水暖袋 C、佣人 D、厨师 4、请找出一

4、个与“夯扮栏滩 “词意相同的四字词语_ 。 5、天凝话“吃点心 “中点心的意思是 A、早饭 B、午饭 C、晚饭 D、夜宵 7、我们平时说一个人“搭搭叫 “的意思是说他 A、平时说话很小声 B、此人人品很好,广受欢迎 C、白痴 8、方言中“娘娘 “是称呼 A、妈妈 D、奶奶 C、奶妈 D、干妈 “阿爹 “是称呼 A、爸爸 B、爷爷 C、叔伯 D、干爹 11、“ 弯龙 “是一种用来捕捉_的工具。 A、黄鳝 B、青蛙 C、野兔子 D、黄鼠狼 12、“ 拉丝 “是 _. A、一种面 B、一种布料 C、一种食物 D、一种动物 13、“ 铁搭 “是下面哪种农具_. A、锄头 B、镰刀 C、铁犁 D、打洞机

5、器 14、“ 拆烂污“ 是指_。 A、搞定一件麻烦的事 B、搞砸一件事 C、谈妥生意 D、贪污 15、人称代词“小徘徊“ 请找出一个同义词 _。 16、我们说一个人“变西“是指 A、找死 B、善于设计意图: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本环节通过比赛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天凝方言与普通话有着较大的区别。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趣中学知识、乐中求提高,激发对天凝的热爱之情三、居民面面观1找找家乡的老房子,老照片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建筑”。比如,老师先介绍新疆地区干旱少雨,屋顶就不是人字型,而是平顶。蒙古人游牧民族,蒙古包建成圆形,可以适应任何方向的大

6、风。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家乡的气候、地形、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会说经常下雨,河多。这时,教师进行补充:天凝镇境内地势平坦、水网如织,素有“江南水乡”之美誉。师:因为这样的地形,使得天凝又有怎样的建筑呢?接着让学生说说平时所见建筑特点。学生说完后,老师再通过图片补充,如出示:天凝弄堂、古桥、廊棚等。弄堂是天凝古镇的又一特色景观,也是天凝人的命脉。天凝的院落、商号大多临河而建,于是就形成了一条条与河道并行的小巷和街道,谓之弄堂。并重点介绍古桥圆通桥。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见到,名称是什么?然后说说从爷爷奶奶中知道的关于圆通桥的历史故事。学生说完后,老师用图片补充,让学生欣赏不同角度的

7、圆通桥。圆通桥,南北走向,单孔石拱桥。据传此桥由天宁寺僧人圆通募建,故名圆通桥。桥全长 20 米,宽 2.8 米,南坡 18 级,北坡 19 级。桥耳雕有暗八仙图案,天盘石雕如意图案。两侧有对联,左右款式可见“乾隆九年十一月吉旦”和“ 里人同建 ”,其它不可辩。最后,简单出示新天凝的图片,感受社会的进步。设计意图:教育回归生活,并不意味着教学仅仅局限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再现与重复,而是一个引导学生展示、交流、研讨的过程。本环节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交流中得到提高,感受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四、饮食习惯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大致可分为 8 个字“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作为

8、嘉善天凝人你品出天凝菜的特点了吗?先让天凝本土学生举例说说自己平时所吃的菜名,教师出示图片补充,如(毛豆烧菱、茭白肉丝、红烧排骨、红烧鱼)接着让学生介绍从家里带来爸爸妈妈的拿手菜,相互交换品着吃一吃,也可请班级里非本地的学生烧烧他的家乡特色菜,让学生比较着吃一吃,从而感受到天凝菜以清淡为主,并带点甜味。吃完以后,老师重点介绍天凝的特色菜:砂锅馄饨鸭。先问问学生谁家做过?妈妈是怎么做的?通过学生课前调查了解,把介绍的权力放给学生。设计意图:品社的教学要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实际出发,让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所以本环节通过“尝一尝”这样一个直观的活动,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不同地区菜的特点,并尝到

9、了各位妈妈的美味,激发了学生的一种自豪感。五、艺术形式师:各地有各地的饮食,各地也有各地的文化。家乡的艺术形式有哪些? 让 学生介绍搜集,重点介绍天凝灶头画。课前让学生在爷爷奶奶那调查灶头画的一些资料,课上让学生自由发挥,如曾经哪里见过,画了什么,颜色怎样。学生说完后,教师利用图片补充,感受灶头画的内容,如有植物类、动物类、财神类等,也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颜色基本为红、黄、蓝,这样三种吉利色。六、小结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千百年来,天凝人在这神奇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开拓进取,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令我们赞叹、佩服。作为新一代的天凝人,我们要饮水思源,从身边事做起,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结尾播放蒋大为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会唱的让学生跟着唱,激发学生热爱之情设计意图:通过歌曲进行小结,与开头呼应,在歌声也激发了学生对天故乡的热爱之情。七、说板书:本课的板书主要分四块乡音:建筑:桥饮食:砂锅馄饨鸭 艺术:灶头画简单明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