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咸阳温泉旅游项目的投资环境分析报告 咸阳地热城,一、投资环境分析,地区经济发展情况项目发展情况任务和核心问题,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总体经济:2011年生产总值13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3%。人均生产总值27705元,约合4289美元。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68.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9.1%,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平均规模77.6亿元。,三、旅游经济,咸阳市的旅游综合实力在全省仅次于西安,位居第二。 咸阳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历史文化旅游为主,以养生保健旅游和休闲娱乐旅游为辅,其他旅游产品协同发展的旅游格局。 2010
2、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8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亿元。,2012年咸阳市文物旅游局预算支出1387.93万用于旅游产业,但其中绝大部分都用于文物保护等方面,对于其他旅游活动的支出较少。,四、房地产概况,全市现有房地产开发企业40家,其中国有企业12家,集体企业3家,其他经济类型企业25家 2009年完成投资73.4亿元。 著名的商住小区有奥林匹克花园、上林苑、金泰丝路花城、华泰城市广场等。,地理位置,招商引资情况,招商政策:突出特色资源抓招商。依托咸阳地热资源、养生保健等资源,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实现招商引资在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突破。(契
3、机) 2012年9月底,咸阳市招商局确立了“大干九十天,确保完成600亿招商引资”的任务。 陕西“温泉计划”确定了华山御温泉、唐华清宫温泉、楼观台道温泉、太白山御温泉、蓝田汤峪温泉、咸阳地热城、勉县月亮湾温泉度假旅游区等七大温泉旅游项目,为全省重点温泉旅游建设项目,五、城市发展情况,西咸新区第四个国家级新区: 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之间的核心接壤地带,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规划中的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新区规划控制范围882平方公里(其中属于咸阳的土地面积649平方公里,占总规划面积的73.6%),涉及西安、咸阳两市7个区县、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新区东距西安市中心1
4、0公里,西距咸阳市中心3公里,是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未来拓展的重点区块,六、项目发展情况,温泉旅游度假村所需要的面积很大,因此在市区是无法形成大规模的集群。以咸阳地热城为例,其所占面积有120亩,即8万平方米。因此,其选址一般会在郊区或者相对于面积较大的地区。 温泉项目的开发最关键的就是地热资源,在满足其条件情况下,会选择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区,七、土地开发建设情况,截止到2012年4月份,咸阳共有35宗土地出让,咸阳市土地出让总面积179.23万平方米。 根据调查,随着西咸新区的快速建设,咸阳城东、城西、城南的土地出让成交都比较活跃,尤其以城西最为活跃,说明咸阳房地产向西南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
5、。,八、地热资源开发建设情况,资源状况:咸阳地处渭河北岸断裂“西安咸阳地热田”的有利阶段,地热资源丰富,被专家誉为不可多得的“大型地热田”。 咸阳城区和周围300平方公里范围内,地热能储量为495亿立方米,折合标煤7.2亿吨;推测远景区面积为3000平方公里,热水储量为3450亿立方米,为大型中低温地热田,咸阳地热资源的“四高”,温度高:井口水温多为80100,最高达到120 压力高:目前开发的地热井,均为自喷井,自喷高度可达120米 出水量高:最大出水量接近或超过每小时300立方米 品质高:,在已成的地热井中,氡、氟、锶、碘等微量元素达到医疗价值浓度的有57项,35项达到医疗热矿水浓度标准,
6、各项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九、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地热能的开发带动了地热旅游业的发展。第二,地热采暖带动房地产业发展第三,地热农业利用活跃农村经济,十、投资开发的任务和核心问题,核心问题:开发利用率过低 比如过于低端化和大众化,缺少精品项目和主打项目,这样使得咸阳占尽天时地利却欠缺竞争力,过多过低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无异于竭泽而渔 总体而言,咸阳市目前利用范围主要涉及采暖、游泳、理疗、洗浴四个方面,单一利用的多,综合利用的少,养殖、种植和工业生产应用等方面尚为空白,总结:,综上所述,咸阳地热资源丰富,有着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政府部门又予以大力支持,投资环境乐观,因此我们认为,在咸阳地区投资温泉项目在现在和未来都是一个不错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