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课稿科目:科学 任课教师:张亚慧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纸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课时我说课的内容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纸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程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首先我根据科学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纸一课属于“新授课”学习领域,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带各种纸制品或者纸来进行讨论,在交流中认识一些纸,了解一些纸的用途,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特殊的不常见的纸制品,以扩大学生对纸的认识领域。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初步具备了道德素养,结合小学儿童
2、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道德素养,我确定本科的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深入的探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2、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3、意识到保护天然资源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培养学生的社
3、会责任感。三、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科学的教学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一) 、谈话导入:讲述:我们知道我们周围的物品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做成的。例如书是由纸做成的,桌子是由木头做成的,轮船是由金属做的等等,今天我们来重点认识一下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和常用的材料:纸。 (板书)(二) 、探究新知:1、提问:随着科技的进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纸?它们都有什么用途?2、学生分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生活经验。3、出示各种纸制品,提问:为什么要用纸来做这些物品?为什么要用不同类型的纸来做这种物
4、品?主要是运用了这种类型的纸的什么特性?(板书纸的各种特性)4、信封、信纸、笔记本、纸桶、纸杯、纸扇、纸袋、卫生纸、报纸、纸灯笼等。5、研究纸的性质:(1) 、讲述:纸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同一张纸从纵向、横向的结实程度是不一样的;纸的表面看上去十分光滑,放大镜下却是另一番景象;有的纸吸水性强,有的吸水性弱。(2) 、实验研究:A、不同方向纸的结实程度实验。把报纸按纵向、横向裁下两条长宽一样的纸条;把裁下的纸条对折后相互勾住,两个人拉一拉,你有什么发现?换一张其他的纸重复上面的实验。B、用显微镜观察纸。将学生用放大镜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纸的表面和撕开后纸的毛边,并描述出自己看到的样子。C
5、、吸水性实验。学生动手小心地将有颜色的水在每种纸的中央滴一滴,观察哪种纸上的颜色扩散得最快或最慢。讨论:滴水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D、透明度实验。把几种纸分别对着光亮看一看。比较哪种纸的透明度好。拓展:想一想:你还有其他检验纸的吸水性和透明度的方法吗?学生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单。6、了解造纸的过程。(1) 、谈话:大多数的纸的主要原料来自木材,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为了保护木材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2) 、造纸的过程:砍伐树木剥去树皮将木头切成小片将木片煮烂成浆搅拌纸浆漂白纸浆沥干水分烘干水分后压成纸张。(3) 、教师介绍其他纸的知识。(三) 、拓展应用:课后搜集有关纸的知识、造纸术的发明以及现代造纸法。四、板书设计根据教学活动安排,板书设计为:板书设计 :纸信封、信纸、笔记本、纸桶、纸杯、纸扇、纸袋、卫生纸、报纸、纸灯笼等。教学反思:对于本学龄段儿童,应多多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不是夸夸其谈,应每天导向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过程,强调把学生当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真正的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于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