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光合作用练习题(高三复习).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588034 上传时间:2019-07-04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2.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合作用练习题(高三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光合作用练习题(高三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光合作用练习题(高三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光合作用练习题(高三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光合作用练习题(高三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试卷第1页,总 40页2018-2019学年度敦煌中学复习试卷范围:光合作用班级: 姓名: 。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漂浮刚毛藻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测定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测定光合速率时,各温度条件下CO 2的浓度必须相同B 测定呼吸速率时,必须在无光条件下进行且供氧充足C 若连续光照,则35时漂浮刚毛藻的净光合速率最大D 若连续光照且温度保持在40,则漂浮刚毛藻有可能死亡2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 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 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 3和C 5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2、是A 图中物质A可表示C 3 B 图中物质B可表示C 5C 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 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物质A的浓度将比物质B高D 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高3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平均分成四组,各置于相同的密闭装置内,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置于四种不同温度下(t 1t 2t 3t 4)。测得光照相同时间后各装置内O 2的增加值及黑暗条件下各装置内0 2的消耗值,结果如下表。经分析可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气体变化值(相对值/mgh -1)温度 t1 t2 t3 t4

3、光照下O 2的增加值 2. 7 6. 0 12. 5 12. 0黑暗下O 2的消耗值 2. 0 4. 0 8. 0 12. 0A 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B 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植物在t 4温度时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最多试卷第2页,总 40页C 在该光照条件下,t 4温度下装置内叶片光合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D 在实验的四种温度下,若均给予 24小时光照,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均大于04科学家研究小麦 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他条件均适宜),得到如图曲线,下列不正确的是A a 点时叶肉细胞产生 ATP 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 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 段位

4、置不断上移C 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 Mg 时,b 点将向右移动D 外界条件适宜时,c 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5用不同温度和光强度组合对葡萄植株进行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各个实验组合中,40和强光条件下,类囊体膜上的卡尔文循环最弱B 影响气孔开度的因素有光、温度、水分、脱落酸等因素C 在实验范围内,葡萄植株的胞间CO 2浓度上升的原因,可能是高温破坏类囊体膜结构或高温使细胞呼吸速率增强所致D 葡萄植株在夏季中午光合速率明显减小的原因,是因为光照过强引起气孔部分关闭6科学家研究小麦在适宜温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网曲线,下

5、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当环境温度升髙时,cd段位置上移B 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C 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D 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光合色素的量有关7菹草是一种沉水植物,是草食性鱼类的良好天然饵料,为了能充分利用和开发菹草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菹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并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应通过调节水量使菹草生长于水深2m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试卷第3页,总 40页A 菹草叶肉细胞中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的基粒中B 由图可知,菹草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约为6klxC 在光照强度为2klx时,菹草释放氧为0.4mgg -1L-

6、1h-1D 若将水深增加3m左右,菹草的呼吸速率将下降8如图甲为25 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乙为小麦细胞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点可代表小麦呼吸作用的强度B C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很可能是CO 2浓度C 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不相同D 当温度从25 升高到 30 时,B点将左移9如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CO 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光照强度为c时,甲、乙两种植物固定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B 光照强度为b 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 图中曲线表明,乙植物的

7、光饱和点是d点D 甲、乙两种植物中适宜在弱光环境中生长的是乙植物10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在25 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无光条件下,液滴向左移动B 在有光条件下,液滴向右移动C 在有光条件下,液滴向右移动的距离代表光合速率D 随光照强度的增强,液滴向右移动的距离逐渐增大11如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A 横坐标是CO 2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B 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 2浓度,乙表示较低CO 2浓度试卷第4页,总 40页C 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

8、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D 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CO 2浓度,乙表示较低CO 2浓度12图为某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B b点时该植物的O 2产生量为 N1C d点的呼吸速率大于b点D c点为该植物的光饱和点13将完全培养液栽培的植物放入密闭的玻璃瓶内,在室外培养一昼夜,测得瓶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如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植物从培养液中吸收氮和镁,可用于合成叶绿素B BC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使瓶内C0 2浓度升高C E点时用碘蒸汽处理叶片,叶片不变蓝D 该植物在该密闭玻璃瓶中可正常生长14下图表

9、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吸收CO 2的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ab段对应的任何时间内都适宜进行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测定B b点光照强度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C 在c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下,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D 由图分析可知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持续增大15图1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0 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图2表示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图1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05点和2024点B 图 1的阴影部分可表示619点有机物的积累量C

10、图2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D 图2的C点时,每个细胞合成 ATP的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试卷第5页,总 40页16.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菠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只与暗反应有关B 此实验中C0 2浓度是无关变量,各组间需保持一致和稳定C 温度为40,光照为1500LX条件下菠菜光合速率为6D 菠菜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低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7 下图为光合作用的相关过程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1所示反应称_循环,发生于_

11、。(2)图1中C物质_(名称),产生的场所是_。(3)把在适宜光照条件下生长的绿色植物,突然移至黑暗环境,短时间内B的含量将_。植物夜晚能吸收CO 2,却不能合成D(CH 2O),其原因是_。(4)图2表示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度随_的增加,成正比例增加。当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的速度不再增加,且具有稳定发展的趋势,此时光合作用的_阶段受到限制。(5)图3中出现CD段的原因是_。18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某种绿色植物在晴朗夏季的叶片光合速率与叶面光照强度、气孔导度(气孔的张开程度)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如图所示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试卷第6页,总 40页(1)该植物幼嫩叶片中光合色

12、素所处的细胞器是_。若要提取和分离该植物的光合色素,则提取环节的研钵中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_,分离环节的原理是_。(2)若突然将该植物叶片从10:00的环境移至黑暗环境(除光照外,其他条件不变)中,则短时间内该植物叶片中C 3和C 5含量的变化情况分别是_。(3)据图分析,10:00-12:00和14:00-18:00,这两个时间段该植抹叶片光合速率均下降,但前一时间段下降更为显著,前一时间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后一时间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19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常用作农业科研的重要材料。图l表示小麦细胞的某一生理状态,图2表示两个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请根据图回答: (1)若小麦

13、长期处于图1所示生理状态则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有机物不能积累。 (2)图2中M点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b点以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 (3)图2表示小麦放在不同浓度CO 2 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肉细胞中C 3 的含量变化情况是_(填“增多”或“减少”或“不变”)。 (4)某年我国北方持续干旱,干旱初期,小麦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叶片气孔关闭,吸收CO 2 减少,随着干旱的延续,小麦根细胞严重失水,可能长时间出现_现象,最终导致死亡。试卷第7页,总 40页20如表所示为某科研小组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针对花椰菜的氧气吸收量和释放

14、量进行测定后,所得的结果:温度O2变化量(mg/h)光照强度(klx)0 5 1010 -0.5 +3.0 +4.020 -1 +2.0 +5.0回答下列问题:(1)光照强度为10klx时,花椰菜细胞内能产生ATP的场所主要有_。(2)花椰菜在10 klx光照条件下 5h,10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 2总量比20时少_ mg。(3)大棚种植花椰菜时,如果昼夜温度均保持在20时,光照强度为5klx,光照时间至少要超过_h,该植物才能正常生长。(4)花椰菜一个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CO 2至少需要跨_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到达相邻细胞中CO 2的固定部位。(5)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用_ 法,分离后得到不同的

15、色素带,在暗室内用红光照射四条色素带,可以看到较暗的是_ (填色素名称)21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科技人员研究了番茄在不同条件下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光照强度 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 C3的最大消耗速率(mol -2s-1)有机物含量(gL -1)晴天时的光照 4.46 31.7 1.9多云天时的光照 4.07 11.2 1.2(1)探究番茄新鲜叶片中色素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可依据色素可溶于无水乙醇中的原理提取色素,并采用_法进行分离,其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主要吸收_ 光。(2)实验表明,对光能吸收较强的色素是_。多云天时C 3最大消耗速率较小的直接原因是_。(3)图甲表示

16、在光照充足、C0 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真光合速率(实线)和呼吸速率(虚线)的影响。当环境温度为35时,该植物每小时的有机物净积累量约为_mg/h(用C02的量表示)。预计在_ 时,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图乙是在此温度条件下绘制成的曲线。若在缺乏Mg的土壤长成的该类植株,b点将向_移动,此时保卫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_。试卷第8页,总 40页22为探究CO 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者在适宜温度等条件下采用人工气候室和控水实验模拟CO 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实验结果如下: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CO 2以_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_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

17、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_。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叶片可通过_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_和热能。(2)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降低,其原因可能是_,进而影响卡尔文循环(暗反应)中的_速率。(3)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干旱胁迫条件下,CO 2浓度倍增减缓了苜蓿叶片气孔开度的_;当干旱胁迫发生时,CO 2浓度倍增不仅能提高_,还能通过提高_缓解干旱胁迫对苜蓿的伤害,增强抗旱能力。23将一份新采摘的蓝莓用高浓度的CO 2处理48小时后,贮藏在温度为1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1冷库内贮藏,从采后算起每10天定时定量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CO 2释放量和O 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如图1所示曲线

18、。图2为在一定CO 2浓度下蓝莓植物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底物为葡萄糖)。请分析回答:(1)图1曲线中比值大于1时,蓝莓的呼吸方式为_。(2)第20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CO 2处理组。(3)据图分析,贮藏蓝莓前用CO 2适当处理的作用是_。(4)据图2分析,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_。图中_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试卷第9页,总 40页(5)图2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O 2的移动方向是_。研究者用含 18O的葡萄糖追踪根细胞有氧呼吸中的氧原子,其转移途径是_。24有学者对华北某地大棚栽

19、培的某葡萄品种在夏季的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时间叶片光合速率(molm -2s-1)叶面光照强度(molm -2s-1)叶温()棚内CO 2浓度(mgkg -1) 气孔导度(molm -2s-1)7:00 13.8 16.8 20.0 827.9 458.79:00 36.9 329.9 27.2 518.9 391.311:00 8.41 384.4 32.9 193.2 244.713:00 12.1 680.5 35.9 312.5 244.715:00 13.9 58.7 30.9 333.9 283.517:00 10.1 31.8 27.1 3

20、38.9 216.5(1)在7:09:0之间,_ 上升,且_较高,促使叶片光合速率不断升高。(2)在9:011:0之间通常是露地葡萄光合作用最旺盛的时间段,而大棚葡萄在9:0011:00之间的叶片光合速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这是因为_。(3)在13:0时,采用通风操作,提升了棚内CO 2浓度,从而提高了光合速率,该过程中CO 2被固定为_的量增加,该产物大部分运至叶绿体外且转变成_,供植物体细胞利用。25如图所示,图甲表示某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h指的是O 2或CO 2。图乙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某植物环境中的CO 2浓度与CO 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曲线,m点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CO

21、2最低浓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叶绿体合成的ATP用于_。图中的物质A是_。(2)当CO 2浓度为乙图中c时,图甲的a-h过程存在的是_。(3)在图乙d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_。如果在图乙的d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 3化合物的含量_。试卷第10页,总40 页(4)将提取的叶绿体悬浮液,加人盛有适宜浓度的NaHCO 3溶液的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_(能或不能)产生气泡。26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最主要的外界

22、因素是_,由甲实验得到的指导措施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2)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 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一昼夜内植株是否显示生长? _。理由是_。(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 (单位:g),根据这两个数据_ (填“能”或者“不能”)计算这部分叶面积的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量,则实际光合作用量为_ g。27在适宜温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CO 2的吸收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A、B植物中,适宜在弱光条件下生长

23、的是_植物。当光照强度为a时,A植物光合作用消耗CO 2的速率是_mg/(m 2h),消耗的CO 2用于光合作用的_阶段。(2)当光照强度为b时,限制B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此时叶绿体中ADP的运动方向是_;若在此时突然降低CO 2的浓度,在这一时刻,C 5的含量变化是_。(3)当光照强度为c时,A植物照光X小时,然后黑暗12小时,能够使植物中干物质的量和处理前一样,则X=_小时。试卷第11页,总40 页28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一昼夜(0时至24时)内CO 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图2表示一昼夜内密闭容器中O2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图1曲线中CE段变化的原因是_ 。植物一

24、昼夜内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是_(填字母)。(2)图2中该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 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0 2量相等的点是_,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_ ,理由是_。29下图甲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1)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图甲曲线中X点将向_移动,Y点将向_ 移动。(2)利用图乙装置来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实验中,若在灯与广口瓶之间放一隔热装置(假设对透光性无影响),这时我们可用这个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

25、关系。_是自变量,可以通过改变广口瓶与灯的_来改变这一自变量,也可通过变换灯管的功率来改变。(3)据研究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植物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的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该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以分析叶片中X浓度与气孔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一段时间后,可以测得有关数据。(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以上方案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_。方案完善后,测得有关数据,得到下表的结果。试卷第12页,总40 页由此可以推测,随着培养液中X浓度的增大,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原

26、因是_。30图1表示某植物所在密闭大棚内夏季一昼夜CO 2浓度的变化(假定呼吸速率不变),图2表示该植物在适宜温度时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甲到乙段大棚内CO 2浓度增长速率减慢的原因是_,甲、乙、丙、丁四点中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点是_,对应图2中的_(填“a”、“b”、“c”或“d”)。(2)图1中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多是_点。该植物_(填“能”或“不能”)积累有机物,原因是_。(3)该植物细胞吸收 18O2,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_。31黑暗条件下,用 14CO2“饲喂”叶肉细胞,在a时打开光源照射一段时间,b时关闭光源,含放射性

27、的三碳化合物浓度变化情况如图甲所示。在适宜温度下,某农作物CO 2吸收量随环境CO 2浓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从开始到a时刻的这一段时间内,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给予光照后的三碳化合物浓度不再增加,原因是_。b时刻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 5含量变化及原因是_。(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有_。图乙中两种光照强度试卷第13页,总40 页下CO 2吸收量不再增加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32研究人员以当地经济效益较好的A、B两种农作物为实验材料,在相同且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条件下,测得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绘

28、制曲线如图。(1)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A农作物1小时固定二氧化碳的量为_mg。(2)在上述实验条件下,每天提供12小时4klx的光照,则种植农作物_(填“A ”或“B”)收获的产品较多,原因是_。(3)综合分析曲线图,农作物_(填“A”或“B”)为阳生植物。要使大田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可将A、B两种农作物套种(混合种植),能提高_利用率。33下表为在一定浓度的C0 2和适当的温度(25)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光合速率等于呼吸 速率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时的 光照强度光饱和时的C0 2吸收量 黑暗条件下C0 2释放量3千勒克司 9千勒克司 32mg/10

29、0cm2 叶 h 8mg/100cm2叶h(1)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小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 。(2)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小麦合成葡萄糖的量为_mg/100cm叶h(精确到0.1)。(3)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C0 2浓度,小麦的光补偿点_(“大于”、等于”、“小于”)3千勒克司。(4)为了探究高温(30)、强光照(15千勒克司)对小麦叶片与玉米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程度的差异,研究小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检验测得cd,说明_。有人认为上述实验方案可去掉1、3组,由2、4组直接比较就能得出结论。这种做法不可行的理由是_。34图1

30、表示空气中的CO 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图2表示一天24 h蔬菜大棚内CO 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水平虚线为实验开始时大棚内的CO 2浓度)。据图回答下列问试卷第14页,总40 页题。(1)两图中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有_,此时细胞中能产生H的部位有_。图2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_。 (2)经过24 h后,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据图分析原因是_。 (3)图2中 A点所进行的生理反应表达式为_。 (4)图1中限制 N点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和_ 。 N点时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ADP的运动方向是_。 (5)若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

31、片分别放置在相同体积、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 A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同B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段时间后都将逐渐下降C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 2浓度较乙低,则甲叶片的呼吸作用强度一定比乙低D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 2浓度较乙低,则甲固定CO 2的能力较弱(6)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后,绘制了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的分离情况(如图3所示),据图分析,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_(填序号)。另一同学由于研磨绿叶过程中粗心大意,漏加了某些试剂或药品,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如图4所示),请指出该同学

32、漏加的试剂或药品是_。35图甲是对桃树叶片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的研究,图乙是某研究小组在15 条件下以水稻为材料进行研究得到的实验结果(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 )。请回答相关问题。试卷第15页,总40 页(1)将桃树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并加入适量的_和_ 以及提取剂_进行色素的提取。(2)图甲中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因素有_。反应室中加入NaHCO 3 的主要作用是_。叶肉细胞产生氧气的场所是_。(3)由图乙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图乙中E 点的含义是_。(4)若将图乙的实验温度升高10 ,则F点向_(填“左”或“右”)侧移动,呼吸速率曲线向_(填“上”或“下

33、”)移动。36图1为测定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常用装置,图2表示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 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用图1中甲、乙装置测定植物有氧呼吸速率,甲装置的作用是_,乙装置中X溶液为_ ,在_条件下进行该实验。实验一段时间后,甲装置红色液滴右移距离为a,乙装置红色液滴左移距离为b,则这段时间内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为_(用液滴移动的距离表示)。(2)图2中,光照强度为A时,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_(大于、小于、等于)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此时限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_(至少答两点);若12小时光照强度为B,12小

34、时黑暗,24小时后植物比植物多吸收CO 2 _mg。37甲乙图是对温室大棚内栽种的植物进行的研究:甲图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叶龄的关系,A点表示幼叶成折叠状,B点表示叶片成熟并充分展开。乙图曲线1、2分别表示植物的实际光合量和净光合量。丙图表示棉田中,棉叶一天内吸收二氧化碳量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试卷第16页,总40 页(1)由甲图分析:新形成的嫩叶相对光合速率较低,从光反应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或_导致吸收光能少。(2)由乙图分析:最有利于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_;假如植物生活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环境中,则在温度达到_时,植物就不能生长。(3)图丙中,如果C、F时合成葡萄糖的速率相等,则C点呼吸强度_F点的呼吸强度(填、=或B”“A=B”AB”或 “无法确定”)。在2530 min 之间,A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_ 呼吸作用强度(填“大于”“小于”“等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