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 5单元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设计理念数学知识要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适当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小学资源网: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2培养实际生活中
2、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一、情境导入通过播放“在超市购物的情境、乘公共汽车需要买票的情境,小朋友存钱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二、认识人民币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因此我首先让学生交流你知道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你是怎样认出的?你能把他们分一分吗?你是怎么分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有序地出示两种分法:一种是硬币和纸币;另一种是以元为单位、以角为单位、以分为单位。这里老师指出本节课先认识 1 元以内的人民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接下来
3、安排同桌互动合作学习和大组交流活动:你是怎样认识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正确地向同桌介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然后交流:在刚才的介绍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发现?有没有需要提醒别人注意的地方?通过这两个问题,我借学生的嘴巴讲出有关辨认各面值人民币的方法。事实证明,学生的发现、学生的经验是那么丰富,他们认为在辨认人民币的时候要能认识大写的1、2、5,认为在辨认人民币时,可以看颜色、图案、大小、数字,但最主要的是要看数字后面的单位。小学资源网:三、巩固练习。这个环节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通过填写人民币的面值,找等值关系的练习,学生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四、模拟购
4、物在这一个环节中,我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习活动,创设多个情境,有易到难地培养学生购物的能力。模拟购物(一)一盒的中华笔要 5 元钱。如果我们来买,你准备怎样来付 5 元钱?这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要求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答案。二是在学生交流中自然导出 5 元的各种付钱方法。这里我让学生各抒己见,老师适时总结点拨。根据学生提出的付法,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操作,并用人民币摆一摆:用一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用两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用三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根据学生的付法,适时提问:为什么这么付,能说说理由吗?从他的发言中你发现了什么?最后总结概括不管拿几种人民币来付,付出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都是 5 元。B模拟购物(二)一个转笔刀要 25 元钱,你准备怎样付钱?这一问题的提出也有两个目的:一是继续提供付币练习的机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案从元币中取钱。二是借此引出找币问题。学生受第一次模拟购物方法的迁移,通过同桌讨论,很快地用元币摆出了多种付 25 元的方法。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个环节让学生说出知识点的收获之外。还让学生说出学习的方法,以后的课程可以让学生先预习,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