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课程标准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解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新课程标准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解”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 的支持!新课程标准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解(一) 童趣词语积累常规词语余我。 童稚 (zh)幼小。稚,幼小。 秋毫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纤细羽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毫,细毛。 故所以。 物外超出事物本身。 私 暗自,暗暗的。 拟作比作。拟,比,比拟。 向接近。 昂首抬头。昂,抬。 项颈,脖颈。 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徐 慢慢地。观看,观赏。果果真。 唳( l )鸟鸣。 怡(y )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定神 使精神安定。 以为把当作。 2砾(l ) 碎石
2、、碎瓦。 壑(h)坑谷、深沟。 神游游览于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满足。 兴兴趣。 盖有“原来”的意思。 为(w i )被。 方 正。 鞭用鞭子打。 数十几十。 驱赶,驱逐。通假字强通“僵”,僵硬的意思。(三)成语明察秋毫 明,视力。察,看清。本来形容目光敏锐,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形容人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怡然称快形容内心十分快意。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形容蚊子很多。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整体把握本文围绕“物外之趣”记叙了童年时的几件趣事:一是把蚊子成雷当作“群鹤舞于空中”、 “鹤唳云端
3、”;二是将丛草、虫蚁、土砾分别当成树林、野兽、丘壑,神游其中;三是观虫时驱赶癞虾蟆。首段先点明主旨“物外之趣”,二、三、四段记事分述。作者以“物外之趣”统摄几件事,意在说明他年幼时已经有3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阅读探究从第一段来看,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1本领:张目对日,明察秋毫。习惯: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收获:时有物外之趣。体现全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物外之趣.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将蚊子拟作白鹤之趣。 神游丛草、土砾、虫蚁构成的幻境之趣。 观虫斗、驱癞虾蟆之趣。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有怎样的作用?词语:“怡然称快”、 “怡然自得”、 “神游”、 “呀然”
4、等。作用: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儿童观物时的心理,表现了“物外之趣”,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推测作者将癞虾蟆“驱之别院”的目的。可能为“二虫”复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第四段表现作者“童稚”的语句是什么?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作者获得“物外之趣”的基础和关键是什么?4基础:细致的观察。关键:丰富的想像。从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样得来的?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细致的观察力。有丰富的想像力。迁移运用学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要热爱动物、热爱自然,与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处。获得美好的体验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 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怀有一颗童心,做一个有
5、情趣的人。 2你的童年也一定有“物外之趣”的美好体验,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如:观察蚂蚁搬家,把它们想像成支援前线的“大军”;看到漫天飘舞的雪花,把它当作天女散花;自己筑小塘坝堵住水源,而后打开塘坝,把它想象成黄河决堤;自己“过家家”时,拿松针当韭菜、拿手帕当被褥、拿布娃娃当孩子、拿小盒子当房屋,手动着,嘴说着,陶醉其中,其乐无穷。)生活中,你怎样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心胸开阔,不为生活所累;遇事想得开,利用想像把困难和挫折当成朋友的善意玩笑;把自己遇到的好事和坏事都当成生活对自己的恩赐;有一点儿“阿 Q 精神”等。5阅读下列古诗,谈谈这首诗包含的情趣。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
6、镜,飞在青云端。儿童善于观察,对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又有丰富的想像力。他们在玩味、想像的美好的体验中得到心理的满足,获得了审美情趣。(二) 论语十则一、词语积累(一)常规词语子先生,指孔子。 时习时常地复习。时,时常(又:按一定时间) 。习,温习、复习、实习。 朋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亦也。 自从。 (不)知 (不)了解。愠(y n )生气,发怒。 君子指高尚的人。 吾我。 日 每天。 三省( x ng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省,反省。 为(w i )替,给。 谋谋划,指办事。 忠 尽心竭力。 交结交,交往。 信真诚,诚6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故指学过的知识。 罔
7、(w ng ) 迷惑。 3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殆( d i )有害。 诲(hu )教,教导。 知(之)知道(它) 。 是此,这。 贤 贤人,有才德的人。 齐看齐,一齐。内指内心。 善者指长处。善,好。 从跟从,这里指学习。 士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弘(h ng )毅刚强,勇毅。 任负担,担子。引申为责任、职责。 重 重大。 已停止。 岁寒寒冷的冬天。岁,指时间。 凋(dio)凋谢。 行奉行。 其 大概。 恕(sh )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 想,希望。 勿(w )不要。 施加。(二)通假字、古今字1. 通假字:女同“汝”,你。 (是)知(也)通
8、“智”,聪明、智慧。2. 古今字:说“悦”的古字,愉快。(三)成语不亦乐乎 原意是“不也很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7任重道远 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见贤思齐 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择善而从 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形容谦虚好学。二、文学常识1. 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 20 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2.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
9、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三、阅读探究1. 第一则:(1)这一则告诉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乐趣(态度)和为人态度(个人修养)?4学习方法:学后要时常复习。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探讨学问。为人态度:对不了解自己的人,毫不怨恨。(2)学后复习本是一件艰苦的事,孔子怎么说是愉快呢?8在复习中巩固了所学,加深了理解,收获增多,这对一个渴求知识和技能的人来说一定是愉快的。(3) “有朋自远方来”,孔子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投奔自己,向自己学习,且双方可以探究学问,这自然是十分快乐的事情。(4)从第三句来看,我们应学习孔子什么美德?胸怀宽广,为人大度。2. 第二则:
10、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重视品德修养。德乃为人之本,治学之基。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德,有才无德,其人会遭人鄙视,其才也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却会引起消极的影响。3. 第三则:(1) “温故”和“知新”是否是并列关系?作者强调了什么?为什么?不是。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孔子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复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 “可以为师”。所以,关键是要“知新”,这就要独立思考。(2) “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在学习中要及时温习旧知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有新发现,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增长自己9的
11、能力。4. 第四则:(1)这一则阐述了怎样的内容?你从中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2)为什么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5学是基础,只学不思,是死学;只思不学,是空想。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精髓。5第六则:(!)孔子教育仲由(子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用现代汉语概括孔子的观点。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2)为什么说谦虚是一种智慧?首先,谦虚是一种美德。其次,只有谦虚,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为求知和交往等创造良好的条件。6. 第六则、第七则:(1)这两则讲了怎样的学习态度?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既要学习长处,又要借鉴短处,
12、从而反省自己。(2)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七则的主要意思。10取长补短。(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 第八则:(1)孔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鼓励门人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2)曾子为什么要强调“弘毅”?“弘毅”是刚强、勇毅的意思,只有刚强、勇毅才能接受重任并为之奋斗。8. 第九则:怎样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以“松柏”比喻君子。只有在险恶环境下,才能显示出君子的操守。69. 第十则:(1) “恕”与“己所不欲,勿施
13、于人”是什么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恕”的诠释。(2)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11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也可谈其消极成分,略。 )四、总结迁移1. 请按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给十则语录归类。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态度:有朋自远方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士
14、不可以不弘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2. 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 论语中含有大量的成语,请再从论语中挑选出几个本文外的成语。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4. 又要重新布置班级了,请在本文中选择几条格言,书写成条幅,挂在班级墙壁上。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5. 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
15、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要。 7(三)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一、词语积累内集家庭聚会。内,指家人。集,聚集。 儿女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似相似,像。 差(ch )大致、差不多。 拟 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 由于。二、文学常识1. 世说新语:六朝志(记)人小说代表作。全书 8卷,分德行、言语、方正、政事、文学、雅量等 36 门。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2.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ji n )疏 中的“言语”一门。
16、13三、内容点击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以柳絮咏雪的才能。四、阅读探究1.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 轻松、温馨的家庭气氛。2. 从上下文看, “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文中“儿女”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天的“儿女”专指子女。3. 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4. 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
17、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8第二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 “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了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14五、迁移拓展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陈太丘与友期一、词语积累(一)常规词语期行约定同行。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期,约定的时间。日中,正午时分。 舍(sh )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去,离开。 乃才。 时年当时的年龄。 戏 嬉戏,玩耍。 客客人,
18、指朋友。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委 丢下、舍弃。 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家君 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无信不讲信用。引拉。 顾 回头看。(二)通假字不同“否”。二、文学常识出自世说新语笺疏中“方正”一门。三、内容点击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面对父15亲的友人的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的故事。既表现了他的聪敏,更写出了他的懂得为人的道理。四、阅读探究1. 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不讲信用,粗野无礼。92. 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
19、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3. 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第一种意见 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第二种意见 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4. 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16看法吗?同意。面对元方的反驳,有人很惭愧,想与元方握手道歉,这说明他
20、有知错能改的精神。5. 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元方的反驳有理有据。第一,从信用方面看,父亲朋友失约在先,无信;从礼貌方面,父亲的友人当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无礼。因此,友人最后哑口无言,只得赔礼道歉。五、迁移拓展1. 面对他人的无礼,你该如何处理?意见一 抓住对方失礼之处,针锋相对,维护个人名誉不受侵害。意见二 针对对方失礼之处,摆事实,讲道理,使对方明白自己的过错,既维护个人名誉,又不伤害对方。自己不能向对方一样失礼。2. 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在能确定对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礼相待;如果不明对方身份,要机智地探询对方情况,提高安全意识。3. 你还知道哪些世说新
21、语中的故事?如“王戎识李”。4有不少成语出自世说新语 ,请写出几个。1017望梅止渴、难兄难弟、鹤立鸡群、标新立异、一往情深5. 古代像谢道韫、陈元方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 王冕四岁作画; 曹植七岁作诗; 甘罗十二岁做宰相; 司马光砸缸。【附】课内古诗词名句积累与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汉曹操观沧海简析借助奇特想像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体现了作者的博大胸怀。 海日生残夜,江春如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简析新旧事物交替,表明时间匆匆过,抒写出淡淡的乡愁,同时也给人以希望。蕴含的哲理:旧事物是蕴含在新事物之中的,新事物定能冲破重重阻碍,发
22、展壮大起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简析选取具有初春特征的典型事物,在动态中将春的活力,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描绘出来。使人产生美好的联想、想像。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18月简析调动嗅觉、听觉,抒写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并将客观事物与人的活动统一起来,表达了闲适的心情,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简析选取六种代表性景物,自然组合,天衣无缝。前句景物色彩暗淡,毫无生气;后句景色明丽,清闲、恬淡。两句一正一反勾起游子无尽的愁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简析旅途未尽,夕阳在山,更勾起旅人的绵绵愁情
23、,不禁使人断肠。11七年级下文言文知识汇编及名著简介5. 伤仲永一、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二、词的积累重点词语 世隶耕(属于) 称前时之闻(相当) 仲永之通悟(通达智慧)19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彼其受之天也(他) 泯然众人矣(完全) 贤于材人(贤:胜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 稍稍宾客其父(渐渐)或以钱币乞之(求取)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没有达到要求)词类活用形容词作意动词“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奇”的 意思“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名词作意动词“父利其
24、然”之中的“利”,是“以为利”的意思“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名词作状语“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 动词用作状语12“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一词多义自:1. 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闻:1. 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2. 20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其:1. 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 2.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然:1 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2 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宾客:1 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2 于是宾
25、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为:1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成为)古今异义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 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或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 )三、句式积累1. 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2. 省略句省略宾语 “不使学”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不使之学”;“令作诗”中也省略宾语“其”,可补充为“令其作诗”。省略主语 “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我”,可补充为“我还自
26、扬州”。21省略介词 “受之天”中“之”后省略“于”,可补充为“受之于天”;“借旁近与之”中“借”后面省去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借于旁近与之”。 133. 倒装句“还自扬州”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四、常识积累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王临川集 王文公文集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 文学常识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古代随笔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意境隽永。叙事成分较多,是抒情、议论的基础,不追求细节的生动性,力求简约。常常借一件事情来抒写作者的感情和阐明。10.
27、 木兰诗一、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二、词的积累重点词语22旦辞爷娘去(早晨) 西市买鞍鞯(马鞍下的垫子)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流水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人的战马) 万里赴戎机(战争)策勋十二转(记功) 赏赐百千强(有余) 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做) 出郭相扶将(扶持) 雄兔脚扑朔(动弹)双兔傍地走(并排跑)词类活用1. 名词作动词“策勋十二转”中的“策”原是名词,指记事的册子,这里用作动词, “登记”的意思。142. 动词用作名词“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原是动词,这里用作名词, “战马”的意思。 一词多义市:1. 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将
28、:1. 将军百战死(名词,高级将领) 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帖:1. 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 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机:1. 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 2.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 古今异义23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副词。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 ) 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作姓氏。 )二、句式积累1. 省略句“愿为市鞍马”中省略宾语“此”,可补充为“愿为此市鞍马”, “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2.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中的“何所思”,是宾语前置,
29、是“所思何”的倒装,正确的语序为“问女所思何”。三、常识积累作者木兰诗又叫木兰辞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 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15文学常识24继诗经 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
30、、南北朝乐府官署采辑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个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15. 孙权劝学一、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语气词)卿今当涂掌事(通“途”,道路)二、词的积累重点词语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涂,当道,当权) 但当涉猎(但,只。涉猎,粗略的阅读) 刮目相待(擦)肃遂拜蒙母(于是,就)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代君王的自称,可译为“我”。治,研究) 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就,靠近)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过,到)25即更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乎,
31、啊,表示感叹语气)一词多义当:1. 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 ) 2.但当涉猎(应当) 见:1. 见往事耳(动词,知道) 2.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3.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 若:1. 孰若孤(动词,比得上) 162. 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之:1.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2.于厅室之东北角(助词,的)乃:1. 乃不知有汉(竟) 2.蒙乃始就学(于是,就)为: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做) 2.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古今异义但当涉猎(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32、 )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 )三、句式积累1. 省略句26“肃遂拜蒙母”中, “拜”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肃遂拜于蒙母”。2. 倒装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 “何见事”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蒙辞以军中多务”是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四、常识积累作者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他立志编撰通志 ,作为封建统制的借鉴。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 。文学常识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撰。294 卷,又考异、目录各30 卷。编年体通史。神宗以其“鉴于往
33、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1720. 口技一、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通“座”,座位)27二、词的积累重点词语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者,的人)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宴,宴请,用作动词)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 众宾团坐(围绕而坐)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静悄悄)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其夫呓语(说梦话)妇抚儿乳(喂奶) 众妙毕备(全、都) 宾客意少舒(意,心情。少,稍微)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虽人有百手(即使)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用作动词)以为妙绝(以为,认为。妙绝,极点)变色离席(色,脸
34、色。座,座位) 奋袖出臂(扬起、举起) 两股战战(股,大腿。战战,打哆嗦,打战) 几欲先走(几,几乎,差点儿。走,跑) 曳屋许许声(拉)词类活用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妇抚儿乳(名词做动词,喂奶) 宾客意少舒(形容词做副词,稍微) 不能名其一处(名词做动词,说出) 古今异义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正赶上。今义:聚在一起,合拢。 )28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隐隐约约。今义:小,细微。)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其中夹杂。今义:里面。 )两股战战(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18几欲先走(古义:跑。今义:行走)一词多义指:1. 手有百指(名词,手指) 2.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绝
35、:1. 以为妙绝(副词,极) 2.群响毕绝(动词,消失)秒:1. 众妙毕备(名词,妙处) 2.以为妙绝(形容词,美妙,奇妙) 指:1. 手有百指(名词,指头) 2.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指明)作:1. 有鼠作作索索(拟声词) 2.百千齐作(动词,开始,文中是发出声音) 间:1.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动词,夹杂) 2.遂于外人间隔(动词,间断) 是:1. 当是时(介词,这) 2.问今是何时(判断动词)坐:1. 满坐寂然(名词,通“座”) 2.众宾团坐(动词,坐)名:1. 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 2.自为其名(名词,姓名,名称) 古今异义29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
36、词。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两股战战(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几欲先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虽人有百手(古义:即使,表示假设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的连词。 ) 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今义:会议。 )宾客意少舒(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少。 )三、句式积累省略句“抢夺声,泼水声”中省略了“抢夺”的宾语“财物”,可补充为“抢夺财物声,泼水声。 ”倒装句19“会宾客大宴”中的“宾客大宴”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会大宴宾客”。四、常识积累作者常识林嗣环,字铁崖,明末请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初进土。著作有铁崖文集 湖舫存稿 海渔篇等。文体常识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
37、志? 秋声诗自序 。30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选编的一部笔记体小说,以叙写故事为中心。25短文两篇一、通假字 :孰为汝多知乎(通“智”,聪明) 。二、词的积累重点词语饮于河、渭(黄河、渭水) 北饮大泽(大湖) 化为邓林(桃邻)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见两小儿辩斗(争辩,争论) 问其故(缘故,原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认为。去,距离) 及日中则如盘盂(及,到。日中,正午)日初出沧沧凉凉(寒冷的意思) 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孔子不能决也(判断) 两小儿笑曰:“孰为人多知乎?”(讥笑)词类活用“北饮大泽”中“北”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 “去北方”的意思。“道渴而死”中“道”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 “在半路上”的意思。 “孔子东游”中“东”是名词,在这里作壮语, “到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