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武汉市停车管理规定.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571261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停车管理规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武汉市停车管理规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武汉市停车管理规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武汉市停车管理规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武汉市停车管理规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武汉市停车管理规定从 9 月 1 日开始,在宁波市的道路停车泊位停车时,如果车身超出车位线并影响其他车辆通行的,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警告,并可处 100 元以下罚款。这是将于 9 月1 日起施行的宁波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和使用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办法规定,道路停车泊位分收费与免费两种。道路停车泊位实行收费的,应当按价格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停车费,并统一纳入财政专户,按收支两条线进行管理。道路停车应当在规定的停车泊位内停放,在道路停车泊位内按顺行方向停放,车身不得超出车位线,车身超出车位线并影响其他车辆通行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警告,并可处 100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近年来

2、,随着武汉市“中部崛起” 、“1+8 城市圈”和“两型社会建设”等国家级战略规划的实施,武汉市城市一体化进程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2015 年武汉市全市 GDP 已突破 5000 亿元,居民人均收入已突破 2 万元,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居民出行机动化水平提高。截止 2015 年 8月,武汉市机动车拥有量已突破百万辆大关,其中私人小汽车成为机动车增长的主要力量,其数量已达到 50 万辆。然而,在机动车迅速增长的同时,机动车泊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据统计,武汉市城区现有停车泊位仅 31 万个,其中建筑配建停车泊位 26 万个,路边及路外公共停车泊位仅 5 万个。按国际通行的1:1.2 的泊位

3、供需规则, 2015 年小汽车按 50 万辆计算,就需要60 万个停车泊位,泊位缺口为 29 万个。停车泊位数量与机动车保有量的不匹配直接造成了目前武汉市“停车难、停车乱”现象,该现象会随着城市的高度发展和机动车的快速增长而愈演愈烈,其结果会造成武汉市交通拥堵加剧,引发市民出行困难,出现破坏环境、威胁安全等社会问题,从而影响市民生活质量,提高生产成本,阻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及时对武汉市停车问题进行研究,深度剖析形成停车难的原因,寻找解决停车问题对策,及时缓解停车矛盾,调整停车的供需关系,从而促进城市停车系统的协调发展。武汉市停车现状武汉市停车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复杂,停车现状特征明显。1、停车泊

4、位供需极不平衡。武汉市机动化水平迅速提高,主城区机动车拥有量已达百万辆,而城市交通设施还不完善,快速路网系统还处在大规模建设期,轨道交通刚刚起步,停车泊位缺口很大,各种交通矛盾逐渐突出,交通拥堵点日渐增多,武汉当前正进入停车泊位供不应求的失衡阶段,其主要表现在:2、随意停放现象严重武汉市中心城区汽车乱停乱放现象随处可见,一方面是机动车车主普遍存在这种陋习,另一方面是城市停车泊位极度短缺而造成的,为了解武汉市停车状态,现对武汉市四大商圈停车样本进行了调查,其调查记录见表 1: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分析,武汉市中心城区繁华地段公共停车泊位较小,且多为路边临时施划的停车泊位,停车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汉正街商

5、圈的违停现象更加严重,由于汉正街属老城区,虽武汉市政府加大力度改扩建市政道路,但原来双向四车道的路面因两侧停放的车辆,再加上人车抢行,致使停车路面变得更加狭窄,车辆前行如同蜗牛爬行,整个路面如同一停车场。3、停车泊位利用率低下现有停车泊位缺乏,路内及路外车辆随意停放现象严重,但一些停车设施普遍存在利用率低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许多单位拒绝外来车辆停放要求,仅向本单位车辆提供服务,导致大量停车位得不到有效利用,特别是夜间,单位停车泊位利用率仅为20%,导致停车资源严重浪费。4、停车收费混乱停车收费混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费价格不统一,二是收费单位多而杂。武汉市目前执行的停车收费标准文件有二个

6、:武汉市物价局关于加强和规范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的通知(武价服2015117 号) , 武汉市物价局关于机动车道路停放服务收费转为正式标准的批复 (武价函200426 号) 。收费虽有标准,但具体的收费情况却与收费标准大相径庭,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路内停车 2 元 /小时,有的路内停车 8 元/次,甚至有的路段可以免费停车,而收费较高的地下停车位 3 元/小时,根本没有人愿意去停放。另外,停车收费价格导向不对,使得停车收费杠杆失效,专业的停车场和配建的停车场与路边停车位竞争,屡屡处于不利位置。停车问题的成因分析武汉市停车问题与国内各大城市出现的停车问题相比,有许多相同之处,而又有其独特的成因。

7、本文力求从停车场规划、停车场收费价格和停车场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找到解决停车问题的症结所在。1、武汉市停车规划滞后武汉市停车泊位的缺乏,一方面是对小汽车进入家庭的趋势估计不足,另一方面是停车规划和停车场配建指标修订滞后造成。武汉市私人小汽车拥有量增长之快,超出了专家们的预期,同时给城市停车规划带来了空前的压力,规划滞后在所难免。相对于迅猛发展的机动车拥有量,停车设施相关规划和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的修订相对滞后,1988 年以前全国还没有建筑配建停车位的规定,1989 年第一步配建标准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出台,但是该规定没有对住宅及其它建筑提出明确的停车配建要求,目前,这些八-九十年代建筑

8、物的配建停车位匮乏的问题尤为突出。2003 年武汉市政府颁布了 142 号政府令,规划部门按照政府令的要求对新建停车位进行了严格的规划审批,主城区每年按要求可新增约 2.5 万个停车泊位,但事实上开发商或建设单位考虑到经济效益,通常低配或改为其它用途,至使停车泊位缺口不断扩大。2、停车价格制定不合理停车泊位利用率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停车价格不合理造成的,现有停车价格是 2015 年制定的,机动车停放收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分类确定收费标准。停车场的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每个等级标准不一,具体收费价格见表 2、表 3。3、停车管理不到位武汉市在停车场建设管理上出台了二

9、项政策,一是 2015 年出台的武汉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 (市政府令第 186 号) ,二是 2015 年出台的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公共停车场建设的通知 (武政201556 号) ,还有一些相关停车场政策正在拟定中,这些政策、法规难以对武汉市现有的停车管理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有的在停车管理法规上还存在一些盲区,比如对于住宅小区、单位大院的停车管理主管部门不明确,管理不规范,造成停车混乱。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造成了停车资源的浪费,难以实现停车资源的共享,在管理机制上,参与停车设施管理规定制定与执行的部门较多,停车问题的决策研究“ 停车难,停车乱”实质上是多种停车问题的综合反应。要解决第一难

10、题,需要全社会和共同努力,需要从管理体制、停车规划、停车价格、停车建设和停车信息化等五个方面循序渐进地采取综合治理的对策。1、建设成立武汉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公室针对当前武汉市停车设施管理机制过于分散的弊端,建议成立武汉市停车行业的权威管理机构武汉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公室,由市一个事业单位代替政府行使此职能。完善组织架构,拟订有关停车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的政策,审查停车场经营者的资质,制定停车场行业管理规范等。在停车场建设管理工程中,统筹考虑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的相互协调。同时近期要对武汉三镇所有停车泊位进行拉网式普查,建立停车资源数据库,为下一步实施统一管理做准备。只有简化管理、集中管理、立法管

11、理,才能逐步改变当前武汉市停车秩序混乱的状况,提高公共停车场的利用率。2、加强停车规划停车场规划是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重要依据,包括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和配建指标的确定。同时应借鉴国内外一些城市的经验,逐步建立起动态的停车规划体系。规划体系应包括:城市停车特点、供求关系、停车结构、配建标准、规划市场、建设计划及发展、策略等方面。对于近期停车场规划与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3、完善停车价格形成机制要按照科学配置资源、合理调控需求、规范管理收益的总体要求,在综合考虑资源占用成本,交通结构调控成本、设施建设成本和经营管理成本等因素基础上,完善公共停车场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停车场价格定位和调整办法,出台新的科学合

12、理的停车收费标准。鼓励采取差别化费率调控停车需求和停车资源,按照“中心区高于非中心区、高峰高于低峰,白天高于夜间”的原则,实行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由高到低的停车极差价格,强化停车需求调控管理;对于同一地区公共停车设施,停车价格采取“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室外高于室内”的定价原则,同时建立不同类型停车场收入调节机制,引导停车资源合理使用,提高路外、地下和室内停车场利用率。4、建立停车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停车产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在城市中心地段投资建设停车场需大量资金,同时停车场行业又是一个朝阳行业,有着美好的发展远景,因此,武汉市政府要把整个城市的停车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来

13、扶植。2015 年 10 月 23 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公共停车场建设的通知 (武政201556 号文) ,通知中制定了鼓励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发展的措施,本着“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其目的是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到公共停车场的建设中来,但现有的优惠政策部不足以吸引民间资本的进入,即使有个别的企业想进入,但在用地政策、征地拆迁、审批制度、价格机制等方面存在政策层面上的障碍,建议武汉市政府应及时确定相关政策,为社会资本的进入扫除障碍,逐步形成停车设施建设由政府的一元化投资变成由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出资、集资及至向国外融资的多元化投融

14、资体制,并按照企业经营方式推向停车产业化的发展。5、加强停车场信息化建设国际经验表明,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支持的停车诱导系统,可以减少因寻找车位而在公共道路上巡游汽车数量,可以有效减少路面停车需求,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率。结语城市停车问题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必须站在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停车问题的必要性、坚定性和复杂性。健全的停车法规和管理体制是解决停车问题的前提,制定合理的停车收费价格体系和价格水平是解决停车问题的关键,出台停车设施建设激励机制和鼓励政策是解决问题的动力,建立停车系统运行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是解决问题的技术支撑。解决城市停车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武汉市政府

15、、企业及市民共同努力。今年,武汉市政府已认识到停车问题的严峻现实,并采取了相应措施:把增加 10000 个停车泊位列入了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为民办理十大实事之一;成立了以政府秘书长为组长的市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拟出台关于加快我市公共停车场建设实施推进的意见和新的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逐步建立了以武汉市城投公司为公共停车场实施主体,以道博股份公司和鸿瑞公司等民企为辅的公共停车场投融资建设体制。通过政府逐步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的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制定合理的价格调控机制,附之建立先进的停车场诱导系统,同时将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及其管理等各个环节有机链接起来,才能促进武汉市停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能有效缓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实现武汉市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全文见 2015 年第 6 期城市停车杂志,欢迎订阅。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时予以撤除道路停车泊位:(一)道路停车影响车辆正常通行;(二)道路周边的公共停车场可以满足停车需要;(三)应当撤除的其他情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