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1 年 10 月 10 日是辛亥革命 100 周年纪念日, 中学生历史报准备出一期纪念专刊,请你一起参与探究。(1)辛亥革命是清王朝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请问: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哪一部平等条约得出上述结论?条约的哪一规定最能体现出这一结论?(2)三民主义不仅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对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高度概括。请结合史实说明辛亥革命中这一纲领提出的哪些目标得到了初步实现?(3)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后来说:“辛亥革命后,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孙中山为什么说“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4)2
2、011 年,适逢辛亥革命 100 周年,但从 2010 年初开始,一场百年庆典主会场落户权的争夺战就已经在许多热门候选城市之间展开。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百年庆典主会场应该落在哪座城市?说说你的理由。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 分)材料一 在 19 世纪研究资本主义的思想家中,有两个特殊的德国人,他们不像其他思想家那样研究如何改善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研究如何推翻资本主义,使人类进入到一个更高、更理想的社会,他们把这种研究的理论成果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并在共产党宣言中给予了明确的阐述。他们是时代风云中的两颗巨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新时代。材料二:10 月 1
3、 日下午 2 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礼炮鸣 28 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材料三:2009 年国庆节,中国将举行“新世纪以来中国首次阅兵”这一消息经香港媒体披露后,随即成为了海外媒体关注的焦点。问题一:材料一中的“两颗巨星”指的是谁?他们的理论最早被哪个国家实践并取得成功?中国知识分子在哪一历史事件中开始接受他们呢的理论?在中国为传播他们的理论和建立这种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政党作出重大贡献的两位人物是谁?问题二:材料二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哪一年?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什么革命胜利完成?“礼炮鸣 28 响”有什么寓意?问题三:材料三中,09 年的国庆节是纪念新中国诞生
4、多少周年的日子?问题四:综合以上材料,从中你可以得出什么启示?3、材料一“清朝中期,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材料二: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材料三 “6 月 5 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问题一:材料一中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写出一人)问题二 :材料二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次运动爆发于什么时候? 由哪个阶层发起?问题三: 从材料三看上述运
5、动在 6 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问题四: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到这次运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的什么精神?此事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问题五: 材料二三中的事件发生至今有多少周年?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纪念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问题六:以上材料中的两个事件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不同领域上的觉醒,请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们分别在哪个领域的觉醒?4、材料一: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材料二: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6、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1)请列举 20 世纪四十年代的两个史实,印证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2)材料一所述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当时中国的“国情”是什么?(3)材料二所述“统一战线是法宝” ,请用两例中国革命史的史实来证明。1、 (1) 辛丑条约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抗外国侵略(2)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初步实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目标,也就是初步实现了三民主义当中的“民族” ,1912 年,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初步实现了的“创立民国”的目标,也就是初步实现了三民主义当中的“民权” 。(3)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得胜利果实,中
7、国进入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困苦。(4)武汉:1911 年 10 月 10 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南京:1912 年,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2、 (1)马克思和恩格斯。俄国,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和李大钊(2)194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进行了 28 年的斗争(3)60 周年(4)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1)洋务派;李鸿章、奕訢、曾国藩、左宗棠等(2)五四爱国运动。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 年学生 。(3)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运动的中心
8、由北京转移到上海。(4)爱国主义精神。(科学、民主、进步的精神也可以)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工人阶级从此登上历史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5)93 周年。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爱国精神,努力学习,深入实践,奉献社会(言之有理即可得分)(6)技术领域、思想领域4、(1)抗日战争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得胜利(2)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的革命道路。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国共第一次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沉重打击了国内军阀,也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是中华民族抗战能够实现并最终取得胜利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