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这篇通讯报道了北京立交桥的修建和建成后的情景,作者满怀激情的赞美了立交桥如雨后春笋般的飞速发展,赞美它的千姿百态的风采,美化了北京的市容,赞美它便利了交通,推动了首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功能。,感知,全文共18段,可分为三部分。 一(1-2),叙写作者孩提时的所见水上桥,没见过陆地桥。 二(3-14),具体描绘京城大地的立交桥。 三(15-18),赞美京华大地的立交桥。,结构,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孩提时只见过水上的桥,没见过陆地桥。 第1自然段写护城河桥,昆明湖上的玉带桥,著名的芦沟桥,都突出写了水上的桥,为区别下文要写的陆地桥,引出北京的立交桥。 第2自然是
2、是承上启下的一段,引导学生抓关键性词语,体会每句话的作用。这一段两句话,前一句是总结,后一句是引发下文。,本文的题目是“北京立交桥”,可作者却从“护城河桥”说起,假如把它删掉行不行?,从亲身经历说起,有亲切感。 引起读者联想、比较。 先作铺垫;并在对比中突出立交桥。护城河和桥“颤巍巍”,“桥板缝”,“浊流”以及附近的乱坟岗子,同立交桥的雄伟、壮丽、优美和徒刑多样,形成强烈的对比。,为什么要连写护城河桥、玉带桥、卢沟桥?,桥与水形影不离,由此而突出了所写对象陆地桥立交桥。,写造桥年份,有什么作用?,1974年,复兴门立交桥“闯入了我们的生活”,仅仅是开始。1978年至1989年十年之间“长虹飞架
3、遍京华”,立交桥达61痤之多。 有描写,有翔实的数字,写出了发展之快。,第二部分是文章主体,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一)(34)叙写京城第一座立交桥。 (二)(58)叙述京城立交桥建造的速度和宏大的规模; (三)(914)描绘四座立交桥的各自风格、特点。,第二部分各段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中间四个段落具体地描写四座立交桥的造型、姿态,生动地写出各自的特点。开头的“一道道长虹”“它们”,末了的“一座一座”“每座”指出是全部立交桥。既概括全部61座立交桥,又具体写其中的四座,这就全面地反映 了立交桥的风貌了。说 是“艺术品”,是“画” 是“诗”,都是赞美之 辞,正是作者基本思想 的表现。,“长虹飞架
4、之处”句中的“长虹”指的是 什么? 使用了哪种修辞方法?,“长虹”指的是立交桥,运用了比喻修辞。,“长虹飞架遍京华”是这一部分的中心句,“飞架”“遍”,形象地写出了建桥速度的快,建桥数目之多。,作者写路口堵塞现象时借用了什么术语?,作者借用医学术语“动脉栓塞”,形象生动道出了写于交通堵塞的现象,并用“立交桥改变了一切”作比较来赞美立交桥的巨大作用。,“纵情地行,痛快地跑,何等的顺畅,惬意!”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面上表达了作者舒心、愉快的心情,实质上赞美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好形势。,这段话连用了六个破折号,试说说各自的作用。,前两个破折号起解释作用;后四个起强调作用,强调了立交桥的
5、作用,路都市大动脉;立交桥动脉栓塞通。岂止是动脉栓塞通呢,人们还说它是: 跨越时间的桥。 节油养车的桥。 保障安全的桥。 美化环境的桥,“跨越时间的桥。节油养车的桥。保证安全的桥。美化环境的桥。”各说明了什么意思?是从哪几方面来说的?使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有了立交桥,解决了交通堵塞老大难的城市问题。节省时间;有了立交桥,大道通天,各走一方,互不干扰,加快了车速,节省了汽油;有了立交桥,解决了堵塞问题。人流、车流自成体系,保证了行人、行车的安全;有了立交桥,无论是净化空气,减轻噪音,还是从立交桥的造型、绿化、美化等方面讲,都为首都增光添彩,确实是美化环境的 桥。(意思对即可)是从加快行车速度、节
6、约用油和保养车子、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美化首都环境四方面说的。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昭苏万物的春风里,一座又一座立交桥,犹如雨后春笋。 2.建国门立交桥是苜蓿叶式,宛如一片巨大的苜蓿叶。碧绿的草坪、连片的鲜花簇拥着它,犹如一个巨大的花篮,轻托着搭在上面的十字飘带。 3.凌空鸟瞰,有人说它犹如满月,有人说它好似盘龙。 4.造型别致,一座座桥,组成一只巨大的振翅欲飞的蜻蜓,仿佛是刻意创作的超大型艺术雕塑。 5.桥下静静的流水,桥区棵棵绿荫晃动的国槐、白杨,片片流翠的草坪,团团姹紫嫣红的月季,构成一幅巨大的工笔画“玉蜓图”。 6.一座一座说不尽。每座都是一件艺术品,一幅立
7、体的画,一首无字的诗,给首都增添了不尽的景观。,比喻句,比较阅读法,以比较的项量来分,有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宏观比较是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比较;微观比较是音项的、局部的、片断的比较。以材料的时间关系为控制荡围作比较,有横向比较(共时比较)和纵向比较(历时比较)。如,把作者的定稿与手稿作比较,把同一作者的不同时期的作吕作比较,把不同时期的用相同创和方法创作的作品作比较是纵向比较,把同一流派的不同作者的作品作比较,把同一时期的作者的同一题材的作品作比较是横向比较。以文章的内容、形式作比较则有选择比较、结构比较、立意比较、语言风格比较、表达方式比较、文体比较等。以阅读目的来分,还有理解性比较、评价性
8、比较、鉴赏性比较。,运用比较阅读法,应注意五点: 1.确定比较的范围,选好比较的角度。比较的范围、角度由阅读的目的决定。阅读目的不同,比较的形式也就不同。 2.比较,要找出材料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比较是使思维深化的重要手段,比较贯穿于阅读思维的全过程之中。 4.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尤其要注意仔细研读材料,研读有利于分析材料的异同,发现材料之间的细微差别。 5.比较阅读中要随手作好必要的笔记,以便对照检查,分析鉴别。,中心思想:,本文报道了北京立交桥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描述了立交桥的雄伟壮丽的风姿,热情赞颂了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通讯,是一种新闻
9、体裁,也叫“通讯报道”,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反映人物、事件的新闻体裁。通讯以叙为主,还可插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方式。,文体,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为内容,以记叙为主要手段。为了使记叙的事情通俗易懂、清楚明白,离不开必要的说明和恰当的描写。,说明文是以说明事物特点,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内容,以说明为主要手段。为了使说明的对象形象、生动、准确、需要简明的记叙、生动的描写。我们读文章、写文章,都要认真分析,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和要求。,你能从文中找到类似说明的句子吗?,第三段用数字说明,并写复兴门立交桥的结构、外型。第十一段写西直门立交桥结构、外型,用数字和比喻说明。这就是记叙文中含有说明成分。,写法的探究,1新旧对比: 2突出“陆地桥”; 3依时间顺序(“十年”中的发展)叙述; 4选取有典型性的四座桥,具体地描写; 5稍作说明; 6用破折号分段排出短句,写出立交桥作用,引入思考。,1.对立交桥的作用,作者只作了如下的概括:“跨越时间的桥”,“保障安全的桥”,“美化环境的桥”,没有展开,留给读者去思考。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就感兴趣的一点,或记叙,或说明,改写成篇三百字左右的短文。,拓展,2.把北京立交桥改写成说明文。 要求: a抓住立交桥的特征,注意详略; b局部改写或全部改写; c200300字。,制作: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