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缅甸农业概况一、基本情况缅甸是一个农业国家,2006-2007 财年,农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高达 36.98%,农作物主要有:稻米、豆类、油料作物、棉花、甘蔗、黄麻、橡胶和油棕等。农产品出口额占国家出口总额的 14.5%,农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 63%。缅甸农业的十大主要作物为:稻谷、甘蔗、长绒棉、玉米、花生、芝麻、向日葵、黑豆、绿豆和赤豆等。十大主要农作物的发展计划:每英亩分别为:稻谷产量达 100 箩(每箩=21.06 公斤)、甘蔗产量 30 吨、长绒棉 400 缅斤(1 缅斤=1.5 公斤、玉米 80 箩(1 箩=25.13 公斤)、花生 50 箩(1 箩=11.33 公斤)
2、、芝麻 20 箩(1 箩=24.69 公斤)、葵花 50 箩(1 箩=14.51 公斤)、黑豆(Black Gram)20 箩(1 箩=32.92 公斤)、绿豆 20 箩( 1 箩=32.92 公斤)、赤小豆(Pigeon pea)25 箩(1 箩=32.92 公斤)。二、缅甸主要农作物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缅甸稻米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缅甸豆类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缅甸油料作物种植情况统计表(单位:千英亩)缅甸棉花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缅甸甘蔗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发展中缅农业合作缅甸的可耕地和闲置地很多,目前缅甸允许外国人租赁土地经营农业, 土地租赁期一般为 30 年,可根据情况协商,适当调整期限。但近期内缅
3、甸吸引的数十亿美元外资中,对农业投入所占比重甚微。缅甸国内公民租赁土地经营种植业发财致富者很多,同样, 也有外国投资者获得成功的实例。泰国一个商人与缅甸国营企业合资办了一个农场,双方各投入 1 亿缅元, 主要种植芒果、养鱼。农场租地 923 公顷,农场内有十多个小塘。泰商除了种水果、养鱼外,还养羊、养鸭、种香料,搞多种经营。缅甸的土质好 ,雨水充沛 ,而且人工非常使宜,一般每月6000-8000 缅元。估计 3 年内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缅甸已同意把中缅边界克钦邦德乃河平原一带方圆 100 多万英亩的土地出租给中国使用。我国有些省份历来有移民垦荒的传统 ,特别是我国南方同缅甸气候相同,完全可以派
4、一批农业技术人员到缅甸去租赁土地, 发展农业合作项目。缅甸农业概况缅甸,与中国山水相连,是中国的友好邻邦。正是凤凰花开的季节,我们来到了这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国家。 一、优良的农业自然条件 缅甸全称“缅甸联邦”,面积 676,581 平方公里,人口 5000 多万,位于中南半岛西部。 缅甸北部与东北部同中国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印度和孟加拉国毗邻,东部和东南部与老挝和泰国相连,西南和南部濒临孟加拉湾和莫塔马湾,是印度支那半岛上最大的国家。在东南亚各国中,缅甸国土面积仅次于印度尼西亚,位居第二位。 缅甸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好,地广人稀,地势北高南低。缅甸地形大体上可以分为 7 大块:即
5、北部山区、西部山区、掸邦高原、中央平原、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若开沿海地区和德林达依沿海地区。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河道纵横,池塘密布,土地松软而肥沃,水路交通方便,是缅甸有名的鱼米之乡,被誉为“缅甸粮仓” 。 缅甸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27。 全年可以分为三季:35 月为暑季,6-10 月为雨季,11 月-次年 2 月为凉季。最凉月(1月)平均气温为摄氏 2025 度,最热月(4 月)平均气温为摄氏 25 -30 度,年溫差在摄氏 10 度左右。年平均降水量沿海多达 3000-5000 毫米,中央干燥区也有 500-1000 毫米,降水多为暴雨。 缅甸的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6、有大量可耕地和水面,水资源极为丰富,但缺少水利设施,利用率极低。1988 年以来共兴修水坝、水库 150 座,增加了农田灌溉面积。 缅甸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也极其丰富,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尤其是热带作物。农业是缅甸的国民经济基础,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3 左右,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 1/4 左右;缅甸可耕土地约 4500 万英亩,其净种植面积为 2800 万英亩,水浇地面积占净种植总面积的 18.5%,尚有 1600 多万英亩的空地、闲地和荒地待开发,农业发展潜力大。缅甸政府也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农业,同时促进橡胶、豆类和稻米等农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国。 1988 年后,缅甸把
7、发展农业放在第一位,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带动国民经济其他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带动与农业相关的农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缅甸发展经济的指标有 4 项:一是以农业为基础,促进其他经济部门的全面发展;二是切实实行市场经济;三是吸引国内外的技术和资金发展经济;四是要使整个缅甸经济掌握在缅甸国家和缅甸人民手中。 二、缅甸农业概况 缅甸是农业国,原为世界主要稻米输出国,历史上最高出口量曾达 330 万吨。缅甸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 66。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芝麻、棉花、豆类、甘蔗、油棕、烟草、天然橡胶、咖啡、水果、蔬菜、林木、甘蔗和黄麻等,其他热带作物资源也较丰富,种
8、植面积较大的有热带水果、甘蔗、椰子、槟榔、咖啡、木薯等,有一定的贸易量。 禾谷类作物是缅甸耕作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出口产品。2003 年度,水稻种植面积 1640 万英亩,产量 2278 万吨,出口 92 万吨,创汇 1.1 亿美元。 豆类种植面积 800 万英亩,产量 270 万吨,出口创汇 1.83 亿美元。棉花种植面积 70 万英亩,产量 15 万吨。 橡胶是缅甸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又是缅甸重要的工业原料。缅甸适合橡胶种植的土地面积达 262 万公顷。为了增加橡胶产量,近几年来,缅甸橡胶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共种植橡胶 75万英亩,橡胶产量 3.5 万吨,天然橡胶年出口 2 万吨。
9、 麻的种植始于 1953 年,1984 年组建麻产品公司,全国共有 9 个选麻厂、2 个红麻加工厂、1 个地毯厂和 1 个纸厂,主要生产麻袋、麻绳、麻布、麻毯和新闻纸。2006 年缅甸将种植麻12.5 万英亩,预计每英亩的产量为 300 缅斤。 油料作物种植面积 255 万公顷,食用油生产能力 38 万吨 /年。缅甸建过芝麻种植特区,特区所种芝麻主要用于出口,芝麻是缅甸主要的出口农产品,年出口量为 5000 吨,出口收入为2 亿缅元。 缅甸农业机械发展水平不高,主要以小型农机为主,包括手扶拖拉机、动力耕整机、割晒机、脱粒机等。全国机耕水平为 20,到 2010 年计划达到 60。缅甸积极发展国
10、内农机生产,已建成五条农机生产、加工、装配线,包括铸造生产线、齿轮加工线、铸件加工线、主轴加工线和金属热处理车间。缅甸对小型农机需求很大,私人农机销售企业也很多。农民可以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 缅甸畜牧渔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7.9,畜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缅甸内陆水域可养面积 820 万公顷,1989 年水产养殖法颁布后,淡水养殖迅速发展。到 2001 年,全国养殖水面达 7.2 万公顷。从泰国、中国等周边国家引进的鲶鱼、鲤鱼、草鱼等新品种养殖获得成功。并建了水产养殖场,对虾孵化技术已基本掌握。 缅甸海域上层资源量为 100 万吨,底层为 75 万吨。最大可捕量为 105 万吨(上层鱼为
11、 50万吨,底层鱼为 55 万吨),19992000 年,缅甸海洋捕捞量为 88 万吨。主要品种为黄鱼、带鱼、对虾、银鲳、乌贼、海鳗等,80出口。 缅甸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 498621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 73左右。柚木是缅甸林业的重要资源,占世界的 60。除柚木外,主要林产品有花梨、丁纹、鸡翅木、黑檀、铁木等各类硬杂木和藤条、竹子等。 三、缅甸的农业政策 1989 年 3 月 31 日,缅甸政府颁布了国营企业法,宣布实行市场经济,并逐步对外开放,允许外商投资,农民可自由经营农产品,私人可经营进出口贸易,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 为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缅甸制定了发展农业
12、的基本方针:根据市场需促进食品和农业生产;扩大耕地面积,保护农民权利;鼓励私营经济参与农业发展。并特别采取措施争取大米生产盈余,食用油供应自给,建立工业作物和豆类生产供出口。为此还制定了五条战略措施:开发新农业土地,提供充足灌溉用水,提供农业机械化支持,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培育、使用良种。 近年来,缅甸政府逐渐奉行较为灵活和务实的政策,走上了对外开放之路。缅政府的农业政策是:以农业为基础,带动其他产业全面发展。为发展农业,缅甸政府从 1998 年开始鼓励缅甸私人企业家投资农业开发,到目前为止,已审批的土地面积达一百万英亩,已开荒面积30%,已种植面积仅 10%。 缅甸有关土地使用法规定为,外国
13、对缅农业投资可一次性租赁 5000 英亩的土地,如种植多年生经济林木后,可一次性再租赁 5000 英亩土地,最多可租赁土地面积达 50000 英亩,租期一次性最长可达 30 年,如果需要还可续租,续租期限最多可达 60 年。 农业是缅甸国民经济命脉。缅甸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尤其稻米的生产,对发展稻米生产采取多项措施:制定了提高稻谷产量计划、开发水洼地种植计划、将一两季发展为三季种植计划、鼓励发展良种培育、高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率、提倡科学种田和推广农具使用。为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和促进农业发月缅甸政府还加大农田水利基本设施的建设力度,整稻谷收购政策和免除了农机、农药、良种和化的进口关税。 四、友好合
14、作 缅甸资源丰富,风景秀丽。中缅两国人民自古以来亲密交往、友好相处、互称“胞波(兄弟)”。中两国有着传统的友好关系,中缅两国人民早就结下了胞波友谊,保持着紧密的交往。两国领导人年共同倡导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意义。 中缅年双边贸易额为亿美元,2005 年达到亿美元。缅甸主要从中国进口建筑原料、日用品、机械设备等,向中国主要出口农产品。缅甸是农业国,自然资源丰富,中国在农业方面的技术先进,因此中缅企业农业合作大有可为。 被称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现已通航,我国与东南亚的这一条国际水上通道正式开通。缅甸成为我国境外旅游目的地国家,这为两国人民增进了解和交流提供
15、了便利。 我国是缅甸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新加坡。双边贸易额逐年上升,贸易总体上处于良好状态。两国政府和企业在农机、杂交水稻、热带作物、渔业都已有程度不同的合作。 (1)政府援助。2001 年对外经济贸易部投资 1.48 亿元帮助缅甸建立一座年产 1 万台手扶拖拉机及配套柴油机、农机具的生产线。两国还在农作物品种交换、育种和栽培技术的交流、农业科研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项目。 (2)企业合作。一些中国农机生产企业和农业企业已经开始在缅甸从事有关农机制造、作物育种、渔业捕捞和橡胶作物种植等商业开发活动。 (3)贸易合作。国内部分企业已通过多种贸易形式将农机、种子、化肥、农药等一些农用生产资料出口到缅甸,特别是手扶拖拉机及其散件,在缅甸市场占有率已超过 70%。缅甸也向中国出口包括天然橡胶、木材在内的众多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