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西农业概况(1)巴西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部,面积 851 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 846 万平方公里),1994 年人口 1.513 亿,居世界第 5 位。人口密度较低,每平方公里不足 18 人,其中 90以上的地区人口密度不足 10 人。首都巴西利亚,人口约 160 万(包括卫星城,1992 年)。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中了全国大部分人口。巴西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海拔200 米以下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25。世界著名的亚马孙平原约 300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13 以上。海岸线总长约 7400 公里。由于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大部分地区年均降雨量在 20003000 毫米,但是东北部地区
2、雨量很少,十年九旱。巴西的雨季是 912 月,38 月为旱季,天然森林面积巨大,约有 560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65。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1993 年巴西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 2930 美元。但是,巴西的二元经济十分典型,贫富差距极大。占人口 10的高收入者拥有全国 50的财富,另一方面,贫困和营养不良的低收入者为数众多。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异相当突出。城市化比较迅速,城市人口从 80 年代初期的 68上升到现在的 77。新货币名叫“雷亚尔”(Rea1),与美元基本等值。巴西的农业总产值约 200 亿美元,1994 年农业人口约 3491 万,其中农业劳动力 1311万,占劳动力总数的 2
3、2。如果算上农业的相关产业,就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40,总产值约 1600 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35。在近 20 年里,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稳定在 1011的水平上。近年巴西的农业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年平均增长率稍高于 2,高于第二产业而低于第三产业的增长率。一、农业发展的特点1农业资源利用率较低,增产潜力难以估量 巴西的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都十分丰富。巴西仍处在“拓展农业边疆”的发展阶段,耕地面积仍在不断扩大。巴西中西部著名的“稀树草原”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21,其中可利用开发的土地约 12 亿公顷。近 20 年来,巴西的耕地面积每年递增 1.84,从
4、 3440 万公顷扩大到现在的 4950 万公顷,但仍只占到国土面积的 6,人均 0.3 公顷(4.7 亩)。巴西农业增产的潜力极大,甚至有专家认为,巴西将是“21 世纪的世界粮仓”。2农业以出口产品为主,但粮食尚需进口 1993 年,巴西的粮食总产量为 4300 万吨,其中小麦 220 万吨,大米 1019 万吨,粗粮 3065 万吨,木薯 2170 万吨。人均谷物占有量为275 公斤,常年进口小麦 500 万600 万吨(进口量最高达 900 万吨),需耗费外汇 10 亿美元。据报道,巴西 199495 年度的收成相当好,大米可达 1140 万吨,玉米 3200 万吨,大豆可达 2630
5、万吨,糖 1200 万吨,其中玉米和大豆都将创历史纪录。据估计,1995 年的大豆出口将高达 480 万吨。政府鼓励生产大豆等出口作物,以赚取更多的外汇,同时也可减少对咖啡、可可等传统出口作物的过分依赖。在 1992 年的巴西对外贸易中,农林渔产品的出口占总出口的29,进口占 13,农业仍是国家赚取外汇的主要行业之一。3大庄园主农业和小农并存,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巴西的土地占有状况极不均衡。全国的良田大部分掌握在大庄园主手里,其规模大得惊人,最大的可以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公顷。他们经营现代化的商业性农场,以生产大豆、甘蔗、咖啡、可可等出口农产品为主。另一方面,占农场总数 85的是自给性小农,以生
6、产木薯、黑豆等为主,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收入都很低。此外,巴西还有无地的农民 1200 万,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多半仍处于赤贫状态。巴西的地区发展也很不均衡。在经济发达的南部、东南部地区,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有大量的资本投入。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是巴西的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东北部,虽有不少河流湖泊,但是没有灌溉系统,由于气候干旱,农业基本上“靠天吃饭”,是全国最落后的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小农主要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有的甚至刀耕火种,对资源的破坏相当严重。 二、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1种植业 巴西主要种植水稻、大豆、木薯、甘蔗、小麦、马铃薯等。由于灌溉面积微不足道,产量受气候影响很大。199
7、3 年,大米的产量为 1019 万吨(单产 153 公斤亩),小麦的产量 220 万吨(单产 98 公斤亩)(表 1)。表 1 90 年代初巴西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 (单位:万吨)大豆 美国 4922 巴西 2271 中国 1300 世界 11101木薯 巴西 2172 尼日利亚 2100 扎伊尔 2084 泰国 1961 世界 15363甘蔗 巴西 525140 印度 23083 中国 6842 古巴 4400 柑桔 巴西 1798 美国 997 世界 5682咖啡 巴西 127 哥伦比亚 108 世界 580.8可可 巴西 34.6 世界 241.7牛 印度 19270 巴西 15335 美
8、国 10061 猪 中国 39397 美国 5982 巴西 3105 鸡 中国 2688 美国 1048 俄罗斯 625 巴西 620 注:鸡以百万只为单位近几十年来,巴西农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迅速发展了大豆生产。1994 年大豆面积增加到了 1194 万公顷,产量达 2485 万吨。巴西的大豆产量已经超过了亚洲的大豆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总产量的 15。大豆及其加工品的出口成了巴西重要的外汇来源,近年来平均为国家获得近 30 亿美元的外汇。其中,大豆常年出口量为 300 万400 万吨,创汇8 亿多美元,大豆饼粕出口大致在 850 万吨,创汇 16 亿美元,豆油出口达 50 万80 万吨,
9、创汇约 3 亿美元。从 70 年代中期以来,巴西开始实施用甘蔗加工乙醇以取代汽油的计划,以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因此甘蔗的种植面积大增。与此同时,棉花本来是巴西的第二大出口品,因棉田纷纷转产甘蔗和大豆,出口的结构也有明显的调整。此外,巴西的气候适宜于许多热带水果生长,柑桔和浓缩桔汁是重要的出口产品,香蕉、菠萝等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畜牧业 巴西的牧场面积相当于耕地面积的 3 倍,广阔无垠的牧场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养牛的头数和牛肉的产量均占世界第 2 位,猪的头数名列世界第 3 位。巴西的养禽业近来发展很快, 1993 年有 6.2 亿只鸡。在肉类出口方面,巴西的禽肉和猪肉产量都占拉美国
10、家的首位。肉类出口每年为国家创汇约 8 亿美元,其中尤以禽肉的出口增长较快。养牛业以放牧为主,集约化的奶牛场集中在大城市附近,奶产品仍需大量进口。在南美洲,巴西是奶制品最大的进口国,每年需耗费外汇 1 亿多美元。3渔业 巴西有很好的发展渔业的条件,但是现在渔业的生产水平还较低。巴西目前渔产品的出口只占拉美国家的第 5 位,而进口量却占第 1 位。80 年代以来,水产品产量从90 万吨下降到了目前的 80 万吨,主要是由于近海的捕捞量减少,而淡水鱼的产量一直稳定在 20 万吨的水平上。4林业 巴西森林覆盖率高达 60,是林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90 年代初,年产圆木 2.65 亿立方米,约占世
11、界总产量的 8。1992 年,巴西的林产品出口总额将近 19亿美元,占拉丁美洲的 54。5农产品加工业 由于二元结构,巴西的农村发展很不均衡,许多地方没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储存、运销和加工的能力有限,因此农产品的损耗相当可观。一些研究报告指出,巴西生产的食品本来足够全国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技术,无力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值的利益被转移到发达国家。以可可豆为例,巴西在 1992 年出口了 5.2 万吨可可粉,只赚得 2151 万美元;相反,地处寒温带的荷兰根本不产可可,却出口了 10.3 万吨可可粉,创汇高达 1.46 亿美元。 三、农业科学技术巴西主要的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是“巴西农牧业研究
12、公司”和“巴西农牧业技术推广公司” ,分别成立于 1973 和 1974 年,均隶属农业部。现在,巴西农牧研究公司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农业科研单位之一,拥有高级农业科研人员 2000 人,在全国有 41 个研究中心。在它成立以来的 22 年里,向社会推出科研成果8000 多项,投资回收率高达 43。该公司的主要资金靠联邦政府拨款,此外,该公司还经常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私人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这个公司根据国家农业发展的需要,近 20 多年来研究的重点有:1大豆品种改良 70 年代巴西大豆年产量仅 150 万吨左右,经过该公司的努力,培育出了适合赤道地区生长的 16 个新品种,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低纬
13、度地区试种大豆的热带国家。大豆的单产从每公顷 1000 公斤提高到 2000 公斤。目前,巴西大豆种植已逐步由南部、东南部向北部转移,特别是中西部稀树草原地区,大豆产量达 2500 吨左右。2高产品种的培育 巴西已经成功地育成了适合本国气候与土壤条件的小麦新品种,使单产大幅度提高,减少了对进口小麦的依赖。此外,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科学家们还培育成了胡罗卜、马铃薯、甘蔗良种。3稀树草原的开发研究 鉴于稀树草原对于巴西农业发展的重要性,1975 年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中心,研究该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问题。经过 20 余年的研究和开发,吸引了外国资本,本地区的种植面积已由过去的 450 万公顷扩大
14、到 1000 多万公顷,成为巴西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和出口基地。4根瘤菌育种技术 由于采用这种技术,已经使巴西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每年用于进口氮肥的费用估计可以节省 15 亿美元。5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 巴西在胚胎移植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巴西农牧业技术推广公司拥有 2.3 万名职工(其中科技人员 1.3 万) ,在全国设有 2500余个办事处,其使命是将农牧业新技术直接传授给农业生产者。四、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巴西在发展农业方面有不少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1政府对农业实行支持和保护政策 巴西农业政策的要点是保护农民利益,减少生产风险,增加农民(特别是中
15、小农)收入。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农业信贷政策。政府根据农民上一年度的产值及其土地面积发放贷款,小农、中农和大农场主可分别获得所需资金 100、70和 55的贷款,并且利率也各不相同(依次要高出 23 个百分点) 。为了确保小农能够得到贷款,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农业信贷的一定比例发放给中小农生产者;(2)实行农产品最低保证价格。它由生产资助委员会制定,农业部和国家货币委员会审议,经总统批准后,在播种 2 个月以政令形式颁布。最低保证价格有三种形式:联邦政府收购,联邦政府的贷款和预支贷款;(3)农业保险制度。限于国家财力和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农业保险主要在较发达地区实行。巴西的农业保险
16、有以下特色:由中央银行独家经营,其他银行只作为代理;分备耕、种植、管理、销售四个阶段进行保险(与发放农业信贷同步进行) ;保险范围以生产成本为上限,农民还必须与“巴西农牧业技术推广公司”签订技术合同,以确保农业贷款的回收。2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创汇农业 80 年代,巴西外债沉重,经济困难,因此有人指责说,巴西有如此丰富的土地资源,却每年耗费大量美元从国外购买小麦。实际上,巴西的气候不大适宜于种小麦。为了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巴西调整了出口农产品的结构,出口具有优势的农产品,换取比较便宜的小麦(近邻阿根廷和美国都是主要的粮食出口国) 。农产品出口值为 89.3 亿美元,进口 25.9 亿美元,平均一
17、个农业劳动力可为国家平均创汇 480美元。3重视农业投入,发展农业基础设施 巴西支持农业的另一方面是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仓储设施、公路和水利灌溉等方面。仓储公司每年得到的拨款占农业部预算的 1,修建乡间公路可以得到联邦政府的低息贷款。1985 年,政府制定了“东北部百万公顷灌溉计划” ,总投资 43 亿美元,得到了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4发挥合作社的作用 巴西农村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社,在推动生产、实现供销一体化和提供各种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90 年代初,巴西全国有 4000 多个合作社,成员 4000 多万户。合作社主要有供销合作社,渔业合作社和农村电气化合作社三种。供销合作社约
18、有 1500 个,主要是为农民供应生产资料,提供农产品的分级分等、包装、仓储、运输、销售和出口等服务,同时还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经营管理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渔业合作社有近 30 个,帮助渔民购置渔业机械设备等生产资料,发展渔产品的冷冻、加工、运输和销售,进行技术培训;农村电气化合作社有近 300 个,帮助集资修建供电设施,负责管理农用电的收费和征税,推动地区性的经济开发,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一些经营得好的合作社已经发展成颇有规模的农工综合企业,特别是从事糖、酒、咖啡加工的企业,无论从销售额、就业和净资产等指标看,都在巴西占有重要的地位。5重视引进国外资金进行农业开发 巴西在发展农业
19、方面持开放的方针,大胆吸引外资,进行国土开发。以色列也已经开始在巴西的东北部进行农业投资,发展灌溉工程。日本则早从 1908 年就开始在巴西进行农业投资,于六七十年代对稀树林带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投资。与此同时,巴西最近十年来对其邻国玻利维亚(圣克鲁斯省)也进行了大面积的农业投资和开发,建立了 2000 个农场,占地 50 万公顷,巴西称之为“新的黄金” 。巴西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土地制度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由此引起的农村贫困等。中国和巴西都是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农业合作有着良好基础。具体说来,可以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农业经济技术合作的可能性:首先要建立长期的农业经济合作
20、关系。我国有大米可供出口,而饲料、糖料和油料相对短缺,这正好可以与巴西进行经贸合作,互通有无。其次要加强中巴两国农业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巴西的一些农业技术(特别是大豆、玉米的品种和种植技术)相当先进,值得我国引进和借鉴。巴西种植大豆的地区大都在南纬 2530的低纬度地区(相当于我国福建、江西到浙江、皖南一带) ,并且单产也比我国的高得多。第三要鼓励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到巴西投资。我国农业发展遇到了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应当学习巴西的经验,让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到国外(包括巴西和其他拉美国家)进行投资,对农业、林业、渔业和相应的加工工业等进行投资和开发,以拓展我国在拉丁美洲的市场。巴西玛瑙斯等地区欢迎外国投资,兴办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