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复习 气体的制备和净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 O2、CO2、H2 的实验室制法。2掌握常见的气体净化方法。3掌握常见气体的检验能力目标: 1 会确定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即在什么实验条件下(如常温、加热、加催化剂等) ,选择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2.会确定制取气体时应采用的实验装置3.会确定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取的气体教学重点:1、O 2、 CO2、H 2的实验室制法。2掌握常见的气体净化方法。教学难点:气体的净化教学方法:归纳法 练习法教学过程一、考点知识梳理考 点一 : O 2、CO 2、H 2实验室制取方法对比 气体 氧气(O 2) 氢气(H 2) 二氧化碳(
2、CO 2)药品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双氧水和二氧化锰锌与稀硫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固液常温型: 固固加热型:固液常温型(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固液常温型:收集方 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或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排水法(不溶于水)或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向上排空气法(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检验方 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点燃,罩干而冷的小烧杯,产生淡蓝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2考点二:气体的净化与干燥1.气体的净化选择气体吸收剂的原则是所选吸收剂只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与被提纯的物质不反应,也不产生新的杂质。多种气体杂质共存时,要注意试剂的选择
3、和除杂质的顺序,一般水蒸气最后除去。选择“洗气瓶”等吸收装置,不仅要注意药品的名称,还要注意“长进短出”的原则,干燥管要“大进小出” 。常见的气体杂质的吸收剂见下表:吸收剂 吸收的气体杂质水 易溶性气体,如 HCl、NH 3等强碱溶液(NaOH) 酸性气体,如 CO2、SO 2、HCl、H 2S 等碱石灰(NaOH+CaO) H2O(气体) ,酸性气体如 CO2、H 2S 等灼热的 CuO 还原性气体如 H2、CO灼热的铜网 O22.气体的干燥选用干躁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干燥剂的性质确定,其原则是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而不能与气体发生反应。常见的气体的干燥剂的选择见演示文稿二、典型例题分
4、析(见演示文稿)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验满方 法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说明已满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满实验操作步 骤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固定试管;加热;收集;将导管移出水槽;熄灭酒精灯检查装置气密性;加药品;固定试管;验纯;收集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加大理石或石灰石;加稀盐酸;收集注意事项导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靠近管口处应塞一团疏松的棉花;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后再收集;排水法收集完后,先移出导管,在熄灭酒精灯;长颈漏斗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反应器中的导气管应刚露出橡皮塞即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是导管应伸到容器底部;不能用浓盐酸、硫酸代替稀盐酸;不能用纯的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代替大理石;长颈漏斗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3三 、专题训练 -历年典型中考习题(见演示文稿) 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完成。布置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