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卷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第三卷是恩格斯于1894年整理出版的.,第一篇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第三卷不同于第一卷和第二卷,本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 本卷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相互作用中,在竞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接近了.,第1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一、资本主义的成本价格 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个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表示是W=c+v+m. 如果从这个产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 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
2、物或补偿价值. 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 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第1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商品使资本家耗费的东西和商品的生产本身所耗费的东西,无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 但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工人进入生产过程之后,就成为执行职能的并属于资本家的生产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本家是实际的商品生产者,对资本家来说,商品的成本价格必然表现为商品本身的实际费用. 我们把成本价格叫做k,W=c+v+m就转化为W=k+m这个公式,或者说, 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剩余价值.,第1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因
3、此,把商品价值中那些只是补偿商品生产上耗费的资本价值的部分归结为成本价格这个范畴的办法, 一方面,表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性质. 商品的资本主义费用是用资本的耗费来计量的,而商品的实际费用则是用劳动的耗费来计量的. 所以,商品的资本主义的成本价格, 在数量上是与商品的价值或商品的实际成本价格不同的;它小于商品价值, 因为W=k+m,那么k=W-m.,第1章成本价格和利润,另一方面,商品的成本价格也决不是一个仅仅存在于资本家账簿上的项目. 这个价值部分的独立存在, 在现实的商品生产中, 会经常发生实际的影响,因而商品的成本价格必须不断买回在商品生产上耗费的各种生产要素. 但是,成本价格这一范畴,
4、同商品的价值形成或资本的增殖过程毫无关系. 资本主义经济中, 成本价格具有一种假象,似乎它是价值生产本身的一个范畴.,第1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新的商品价值600镑由两部分组成: 1.在生产资料上耗费的400镑不变资本的再现价值, 2.新生产的200镑价值. 成本价格的第一个要素具有双重意义: 一方面,它加入成本价格,补偿耗费的资本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形成商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仅仅因为它是所耗费的资本的价值.,第1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成本价格的另一组成部分的情况完全相反. 200镑新价值中的100镑,只补偿100镑预付的可变资本,或者说, 只补偿所使用的劳动力的价格. 但是,这个预付的可变资
5、本价值决不会参加新价值的形成. 在预付资本中,劳动力是作为价值计算的, 而在生产过程中,它是作为价值形成的要素执行职能的. 在预付资本中出现的劳动力价值,在实际执行职能的生产资本中,为形成价值的活的劳动力自身所代替.,第1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商品价值中这些合起来形成成本价格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区别, 只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部分或所耗费的可变资本部分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就会显示出来. 因为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会把它本身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值将会随着这个资本价值的绝对量的增减而增减.,第1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预付的可变资本不会把自身的价值加到产品中去.相反地,在产品中代
6、替可变资本出现的,是一个由劳动创造的新价值. 可变资本的绝对量的变化,只要仅仅表现劳动力价格的变化,就丝毫不会改变商品价值的绝对量,因为它并不改变由活动的劳动力创造的新价值的绝对量. 相反, 这种变化只会影响新价值的两个组成部分的数量关系,其中一个部分构成剩余价值,另一个部分则补偿可变资本, 从而加入商品的成本价格.,第1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成本价格的两个部分,只有一点是相同的,二者都是商品价值中补偿预付资本的部分. 但是,从资本主义生产的观点看,这个实际的情况必然以颠倒的形式表现出来.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同于奴隶制基础上的生产方式的地方, 除了其他方面,还在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劳动
7、本身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工资,因此, 预付资本的可变部分,表现为用来支付生产上耗费的全部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资本价值. 但劳动力的价值并不是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它为活的劳动力所代替.,第1章成本价格和利润,在商品价值中,成本价格只是补偿耗费的预付资本,而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区别消失了. 就成本价格的形成来说, 只有一个区别会显现出来,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因为预付资本的不同部分,有不同的周转方式,固定资本并不是一次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因此,成本价格只是由商品的生产上实际耗费的资本构成. 从价值形成来说, 可变资本在流动资本这个项目下, 和不变资本等同起来,这样,资本增殖过
8、程的神秘化也就完成了.,第1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首先是商品价值超过商品成本价格的余额. 虽然剩余价值m只是产生于可变资本v的价值变动,因而本来只是可变资本的一个增长额, 但生产过程结束后,它同样也成为所耗费的总资本c+v的一个增加额.c+(v+m)这个公式也可以写成(c+v)+m.,第1章成本价格和利润,但是,剩余价值不仅对进入价值增殖过程的预付资本来说是个增加额,而且对不进入价值增殖过程的预付资本部分来说也是一个增加额,因而,不仅对用商品的成本价格来补偿的所耗费的资本来说是一个增加额,而且对生产上所使用的全部预付资本来说也是一个增加额.对资本家来说很清楚,这个
9、价值增加额来自用资本进行的生产过程,也就是说来自资本自身,因为它在生产过程结束后才出现,而在生产过程开始以前并不存在.,第1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 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因此,一个价值额之所以成为资本,是因为它是用来生产利润的,或者说, 利润之所以产生出来,就是因为有一个价值额被当作资本来使用. 把利润叫做p,那么,W=c+v+m=k+m这个公式, 就变成W=k+p这个公式,也就是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利润. 这里, 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不过它具有一个神秘化的形式,好象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第1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三、成本价格与资本主义
10、竞争 商品的成本价格小于它的价值.因为W=k+m所以k=W-m.只有m=0,公式W=k+m才会归结为W=k,即商品价值=商品成本价格. 但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是决不会发生的,虽然在特殊的市场行情下,商品出售价格可能降到成本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 因此,如果商品按价值出售,利润就会被实现,利润等于其全部剩余价值,然而即使低于价值出售, 只要高于成本价格, 也会获得利润. 在商品价值和它的成本价格之间,显然有无数的出售价格.商品价值中剩余价值部分越大,这些中间价格的实际活动余地也就越大.,第1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这不仅可以说明日常的竞争现象,如低价出售的情形. 资本主义竞争的基本规律,即
11、调节一般利润率和由它决定的所谓生产价格的规律,也是建立在商品价值和商品成本价格之间的这种差别之上的, 建立在由此引起的商品低于价值出售也能获得利润这样一种可能性之上的. 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 是由商品的成本价格规定的.如果商品低于它的成本价格出售,生产资本中已经消耗的部分就不能全部由出售价格得到补偿,如果这样继续下去, 预付资本的价值就会消失. 因此, 从这个观点看, 资本家乐于把成本价格看作商品的内在价值,因为单是为了保存他的资本,成本价格已是必要的价格.从而, 剩余价值似乎是商品出售价格超过她的价值的余额,好象是从商品的出售产生的, 而不是通过出售来实现.,第1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在资
12、本主义生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内,非资本主义的生产者也受资本主义观念的支配. 巴尔扎克,小农白白地为高利贷者干活,还认为他并没有付出现金. 有一种糊涂观念以为,商品的成本价格构成商品的现实价值,剩余价值是由于商品高于价值出售的,因而只要按成本价格出售, 就是按价值出售.蒲鲁东的人民银行.,第2章 利润率,一、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不管剩余价值来自何处,它总是一个超过全部预付资本的余额. 因此,这个余额和总资本会保持一个比率, 用分数mC来表示,其中C表示总资本.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与剩余价值率mv不同的利润率mC=mc+v. 用可变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做剩余价值率,用总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
13、值的比率,叫做利润率.这是同一个量的不同的计算方法,由于计算的标准不同,它们表示同一个量的不同的比率或关系.,第2章 利润率,应当从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引出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而不是相反. 实际上, 利润率从历史上说也是出发点. 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相对地说是看不见的东西,是要通过研究加以揭示的本质的东西. 利润率,从而利润,却会在现象的表面上显示出来. 虽然剩余价值是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但只是在流通过程中才得到实现,由于这个余额在现实中,在竞争中在市场上是否实现,实现到什么程度,都要取决于市场状况, 因此更容易造成一种假象,好象它来自流通过程.,第2章 利润率,二、资本关系的神秘
14、化 由于资本的一切部分都同样表现为利润的源泉,资本关系也就神秘化了. mC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因此,尽管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数量上不同,而剩余价值和利润实际上是一回事并且数量上也相等,但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个转化形式,在这个形式中,剩余价值的起源和它存在的秘密被掩盖了, 被抹杀了. 在资本和利润的关系中,资本表现为一种对自身的关系,利润好象来自于资本本身固有的秘密性质, 利润的来源也就神秘化了. 在这一篇, 利润和剩余价值被看作同一个量,变只是形式不同.在下一篇,外表化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利润在数量上也将表现为一个和剩余价值不同的量.,第3章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一、剩余价值率和利
15、润率的关系 总资本C分为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 生产一个剩余价值m,剩余价值率m=mv,m=mv.利润率p=mC=mc+v=mvc+v, p:m=v:C.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之比, 等于可变资本和总资本之比. 从这个比例可以看出,利润率p总小于剩余价值率m,因为可变资本v总小于总资本C,即c+v,不过要把v=C这种唯一的, 但实际上不可能有的情形除外. 对c、v 、m的大小有决定性影响的其他因素:1.货币价值, 假定货币价值不变.2.周转.3.劳动生产率. 其余三个因素:工作日长度,劳动强度,工资.它们对剩余价值的影响.,第3章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二、利润率变动的各种规律 把m(vC
16、)分成两个因素, m和vC,先把m当作不变的,研究vC的各种可能变化的作用;然后把vC当作不变的,研究m各种可能的变化, 最后,假定一切因素都是可变的, 由此推出利润率的各种规律.m不变, vC可变1. m和C不变,v可变2. m不变,v可变,C因v的变化而变化3. m和v不变,c可变, 因而C也可变4. m不变,v,c和C都可变,第3章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m可变1. m可变,vC不变2. m和v可变, C不变3. m,v和C都可变 可见, 利润率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 剩余价值率和资本的价值构成.,第4章 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周转时间的两个部分,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其中任何一个部分
17、的缩短都会增加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因而会体改委利润率. 缩短生产时间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即工业进步. 缩短流通时间的主要方法是改进交通. 要使年利润率的公式完全正确, 必须用年剩余价值率代替简单的剩余价值率,用M代替m.,第5章 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概论 .靠牺牲工人而实现的劳动条件的节约 煤矿.对最必要支出的忽视. 工厂. 室内劳动. .动力生产,动力传送和建筑物的节约 .生产排泄物的利用 .由于发明而产生的节约 一般劳动和共同劳动.一般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部分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 部分以对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共同劳动以个人之间的直接协作为前提.二者都在生
18、产过程中起作用, 并互相转化, 但也有区别.,第6章 价格变动的影响,.原料价格的波动及其对利润率的直接影响 废除或减轻原料关税.谷物关税.棉花关税. .资本的增值和贬值,游离和束缚 增殖与增值.价值革命. .一般的例证. 1861-1865年的棉业危机 前史(1845-1860年) 1861-1864年.美国南北战争.棉荒.生产过程由于原料缺乏和昂贵而中断的明显例子,第二篇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第8章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 我们在这一篇中,要说明一般利润率在一个国家内是通过什么方式形成的. 在这里,必须研究: 1.资本有机构成上的差别; 2.资本周转时间上的差
19、别.,第8章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一、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我们把资本的构成理解为资本的能动组成部分和它的被动组成部分的比率, 理解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率. 第一个比率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它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可以看作是已定的.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工人与之相适应,一定量的物化劳动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活劳动与之适应.这个比率形成资本的技术构成, 并且是资本有机构成的真正基础.,第8章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第二个比率是总资本中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价值比率,是资本的价值构成.在每一个产业部门, 技术构成和价
20、值构成的差别表现为,在技术构成不变时,资本的两个部分的价值比率可以发生变化,在技术构成发生变化时,资本的两个部分的价值比率可以不变.当然,后一种情况,只有在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劳动力的比率上的变化,为二者价值上的相反的变化所抵消时,才会发生.,第8章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我们把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这种技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 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同资本的绝对量无关,问题始终只是, 每100资本中有多少可变资本,有多少不变资本. 由于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在劳动剥削程度相等时,资本100所推动的劳动量,从而它占有的剩余劳动量,
21、取决于它的可变部分的大小.,第8章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二、不同生产部门的周转时间的差别 除了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以外, 利润率的不等还有另外一个源泉,即不同生产部门 的周转时间不同. 至于由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组成的资本构成的比率,就它本身来说, 是根本不会影响利润率的.它只有在两种场合才会影响利润率: 或者是这种不同的构成与可变部分和不变部分的不同比率相符合,因而利润率的差别是由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率的差别引起的,而不是由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率的差别引起的, 或者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的不同比率引起了实现一定利润所需的周转时间的差别.,第8章 不同生产部门
22、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周转时间的差别本身,只有当它影响同一资本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占有和实现的剩余劳动量的时候, 才有意义. 因此,既然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构成上的不等,并不一定包含那种又会引起利润率不等的周转时间上的不等,那么, 如果利润率不等, 并不是由于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不同构成造成的, 因为这种不同的构成只是表明了一种会对利润率发生影响的周转时间上的不等.,第8章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可见,在不同产业部门中由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组成的不变资本的不同构成本身, 对利润率来说, 并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之比,并
23、且不变资本的价值,因而不变资本同可变资本相比的相对量,同不变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固定性质或流动性质是完全无关的.,第9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假定不变资本全部加入资本的年产品价值, 并且假定各个部门资本周转时间相同,我们拿五个不同的生产部门来说.投在五个生产部门的等量资本100的有机构成各不相同. 资本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 产品价值 利润率 .80c+20v 100% 20 120 20% .70c+30v 100% 30 130 30% .60c+40v 100% 40 140 40% .85c+15v 100% 15 115 15
24、% .95c+5v 100% 5 105 5%,第9章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这里我们看到, 不同的生产部门, 在劳动的剥削程度相等的情况下,按照资本的不同的有机构成,会有很不相同的利润率. 投在五个部门的资本的总额等于500, 它们生产的剩余价值的总额等于110,它们生产的商品总价值等于610. 如果我们把500看作一个资本, -不过是这个资本的不同部分,那么这个500资本的平均构成是390c+110v,用百分比表示,是78c+22v,每100都有22的平均剩余价值,平均利润率=22%,每100资本的产品价格=122.,第9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
25、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但为了避免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必须认为不是所有成本价格都=100. 在资本有机构成=80c+20v, 剩余价值率=100%时, 如果全部不变资本都加入年产品,资本=100所生产的产品总价值就=80c+20v+20m=120. 但必须考虑到,商品价值由于c的固定部分和流动组成部分之间的比率不同而不同,并且不同资本的固定组成部分会快慢不等地损耗,从而在相同时间内把不等的价值量加入产品.但这对利润率没什么关系. 不论80c是把80,50,5转移到年产品中,不论年产品=80c+20v+20m=120 ,还是=50c+20v+20m=90,还是=5c+20v+20m=45,产品价
26、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都等于20,利润率都是20%.,第9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假定不变资本各以不同的部分加入产品的价值. 资本 m m p消耗的c 价值 成本价格 .80c+20v 100% 20 20% 50 90 70 .70c+30v 100% 30 30% 51 111 81 .60c+40v 100% 40 40% 51 131 91 .85c+15v 100% 15 15% 40 70 55 .95c+5v 100% 5 5% 10 20 15 合计390c+110v 110 平均78c+22v 22 22%,第9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
27、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如果再把资本-看作一个总资本,那么这五个资本的综合的构成是500=390c+110v,平均构成=78c+22v, 和以前一样, 平均剩余价值也是22.把剩余价值平均分配给-,就得到如下的商品价格:资本 m 商品 k 商品价格 p 价格与价值的价值 偏离.80c+20v 20 90 70 92 22% +2.70c+30v 30 111 81 103 22% -8.60c+40v 40 131 91 113 22% -18.85c+15v 15 70 55 77 22% +7.95c+5v 5 20 15 37 22% +17,第9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28、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二、生产价格 求出不同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把这个平均数加到不同生产部门的成本价格上,由此形成的价格, 就是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以一般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而这个一般利润率,又以每个特殊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已经分别化为同样大的平均率为前提. 这些特殊的利润率在每个生产部门都=mC,它们要从商品的价值引伸出来. 没有这种引伸,一般利润率(从而商品的生产价格)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没有内容的概念.,第9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因此,商品的生产价格,等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按一般利润率计算,按百分比应加到这个成本价格上的利润, 或者说,等于商
29、品的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 由于不同部门有机构成不同, 等量资本占有极不等量的剩余价值,因而不同部门的利润率,本来是极不相同的. 这些不同的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而一般利润率就是这些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 按照这个一般利润率归于一定量资本(不论它的有机构成如何)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第9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每100预付资本,不管它的构成如何,每年或在任何期间得到的利润,就是作为总资本的一个部分的100在这个期间所得的利润. 就利润来说,不同的资本家在这里彼此只是作为一个股份公司的股东发生关系,按每100资本均衡地分配一份利润. 商品价格的
30、成本价格部分,完全是由于各部门的支出决定, 而另一部分, 却不是由这个一定资本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决定,而是作为社会总资本的一定比例平均得到的利润量决定的. 他的成本价格是特殊的,加在这个成本价格上的利润,不以他的特殊生产部门为转移,而只是归于每100预付资本的平均数.,第9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生产价格中包含的偏离价值的情况,在复杂的价值规律运动中,会相互抵消. 总的说来,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一般规律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趋势,始终只是以一种极其错综复杂和近似的方式,作为从不断波动中得出的,但永远不能确定的平均情况来发生作用. 在一般利润率的形成上,不仅要考
31、虑到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求出它们的简单平均数,而且还要考虑到不同利润率在平均数形成上所占的比重,而这取决于每个特殊部门的资本的相对量,也就是说取决于每个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的比重. 总资本究竟是较大或较小的部分提供较高或较低的利润率,会有很大的差别.,第9章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三、生产价格与商品价值 可见,一般利润率取决于两个因素: 1.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有机构成,从而各个部门的不同的利润率; 2.社会总资本在这些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投在每个特殊部门因而有特殊利润率的资本的相对量,每个部门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吸收的相应份额. 第一卷和第二卷只研究了
32、商品的价值. 现在,一方面,成本价格作为这个价值的一部分而分离出来,另一方面,商品的生产价格作为价值的一个转化形式而发展起来了.,第9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我们把那种同社会平均资本相比,不变资本占的百分比高,可变资本占的百分比低的资本,叫做高构成的资本, 把那种同社会平均资本相比, 不变资本的比重小而可变资本比重大的资本,叫做低构成的资本,把那种和社会平均资本有同样构成的资本,叫做平均构成的资本.假定平均构成为80c+20v,.80c+20v+20m.p=20%.产品生产价格=120.价值=120.90c+10v+10m.p=20%.产品生产价格=120.
33、价值=110.70c+30v+30m.p=20%.产品生产价格=120.价值=130,第9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资本生产的产品价值小于生产价格,资本生产的产品生产价格小于价值,而和社会平均资本构成相等的部门, 产品价值才等于生产价格. 还要考虑到,c和v之比在多大程度上不是由技术构成的差别,而只是由不变资本各要素的价值变动引起的. 当然, 以上所说, 对商品成本价格的定义是一种修改.原来假定,一个商品的成本价格,等于该商品生产时所消费的各种商品的价值.但一个商品的生产价格, 对它的买者来说, 就是成本价格,可以作为成本价格加入另一个商品的价格形成.因此商品
34、的成本价格可以偏离由加入到它里面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构成的部分. 商品的生产价格=k+p,即等于成本价格加上利润,由于而得到进一步的规定,即生产价格=k+kp(p代表一般利润率).,第9章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的生产价格, 在每个特殊生产部门, 都会在下述场合变动: 1.商品价值不变,但一般利润率发生了不以该部门为转移的变化. 2.一般利润率不变,但价值发生了变动,或者是由于该生产部门本身的技术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作为形成要素加入该部门不变资本的商品的价值发生了变动. 3.上述两种情况共同发生作用.,第9章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
35、格,尽管各个特殊部门的实际利润率不断发生巨大变动,一般利润率的实际变化,在不是由特殊事件引起时, 总是由一系列很长时期的波动造成的结果,需要有许多时间才能固定成为和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的变化. 因此,在任何一个较短时期内,生产价格的变化总要由商品的实际的价值变动来说明. 在第一篇,剩余价值和利润还是同一的,现在,如果一个特殊部门的剩余价值和利润相等, 那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 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越来越神秘化了.,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超额利润,一、资本主义商品是资本的产品 真正困难的问题是: 利润到一般利润率的这种平均化是怎样进行的, 因为这种平均化显然是结果,
36、而不可能是起点. 相等的剩余价值率以工人之间的竞争,并以工人不断地由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而达到平衡为前提. 全部困难是由这样一个事实产生的: 商品不只是当作商品来交换,而是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这些资本要求从剩余价值的总量中, 分到和它们的各自的资本量成比例的一份, 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 一定资本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总价格,应该满足这种要求.,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如果把问题看成是工人各自占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并互相交换他们的商品,那么, 问题的关键就非常清楚地出来了. 这时,这种商品就不是资本的商品了. 两个工人在相等时间内创造相等的价值. 新价值包括工资和剩
37、余价值,而剩余价值也归他们个人所有,他们的产品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构成成本价格. 如果把剩余价值或新价值与投入的生产资料价值的比率叫做利润率,那么,这种假定下,不同部门的利润率的差别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因此,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进行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 而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 不同商品的价格不管最初用什么方式来互相确定或调节,它们的变动总是受价值规律的支配.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减少了,价格就会降低,如果增加了,价
38、格就会提高.,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因此,撇开价格和价格变动受价值规律支配不说,把商品价值看作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历史上先于生产价格, 是完全适当的. 这适用于自耕农和手工业者, 共同体之间的交换,也适用于奴隶制和农奴制为基础的状态, 同时也适用于手工业行会组织. 二、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 不同于个别商品的个别价值. 市场价值,一方面,应看作是一个部门所生产的商品的平均价值,另一方面,又应看作在这个部门的平均条件下生产的,构成该部门的产品很大数量的那种商品的个别价值. 只有在特殊的组合下,那些在最坏条件下或在最好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才会调节市场价值,而这种市场价值又成为市场价格波动的
39、中心,不过市场价格对同类商品是相同的.,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在一定的价格下,一种商品只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盘,在价格发生变化时, 这个地盘只有在价格提高同商品量的减少一致,价格的下降同商品量的增加一致时, 才能保持不变. 另一方面, 如果需求非常强烈,以至当价格有最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来调节时也不降低,那么最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就决定市场价值. 而如果生产的商品量大于中等的市场价值可以找到的销路的量,那么最好条件下生产的商品就调节市场价值.,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这里关于市场价值所说的,也适用于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是在每个部门调节的,并且是按照特殊的情况调
40、节的.它本身又是一个中心,日常的市场价格围绕它变动. 不管价格是怎样调节的, 1.价值规律支配着价格的运动,生产上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的减少或增加,会使生产价格降低或提高. 2.决定生产价格的平均利润,必定总是同一定资本作为社会总资本的一个响应部分所分到的剩余价值量接近相等. 既然商品的总价值调节总剩余价值,而总剩余价值又调节平均利润从而一般利润率的水平,那么,价值规律就调节生产价格.,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三、部门内部的竞争与部门之间的竞争 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实现的,是使商品的各种不同的个别价值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 但只有不同部门的资本的竞争,才能形成那种使不同部
41、门之间的利润率平均化的生产价格. 这后一过程同前一过程相比,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要使生产部门相同,种类相同,质量也接近相同的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出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不同的个别价值,必须平均化为一个社会价值,即上述市场价值,为此几需要在同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有一种竞争,并且需要有一个可供他们共同出售自己商品的市场.,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如果市场价值降低了,社会需要(在这里总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平均说来就会扩大,并且在一定限度内能够吸收较大量的商品. 如果市场价值提高了,商品的社会需要就会缩减,就只能吸收较小的商品量. 因此,如果供求调节着市场价格,
42、或者确切 地说,调节着市场价格同市场价值的偏离,那么另一方面,市场价值调节着供求关系,供求的变动使市场价格围绕着这个中心发生波动.,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是调节需求原则的东西 本质上是由不同阶级的互相关系和他们各自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因而也就是: 第一是由全部剩余价值和工资的比率决定的, 第二是由剩余价值所分成的不同部分(利润,利息,地租,赋税等等)的比率决定的. 这里再一次表明,在供求关系借以发生作用的基础得到说明以前,供求关系绝对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第二,说商品有使用价值,无非就是说它能满足某种社会需要. 单个商品的需
43、要量已经包含在它的价格中了.但是只要一方面有了整个生产部门的产品,另一方面又有了社会需要,这个社会需要的量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了.,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上面讲的是在商品总量已定的情况下,同样数量的商品的市场价值要按不同的方法来调节.在这种情况下, 与这个供给量相等的需求量,会使商品按照市场价值出售,市场价格与市场价值相等, 而不管由以上三种方法的哪一种来调节. 但是, 如果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小于或大于对它的需求量,市场价格就会偏离市场价值. 第一种偏离就是,如果供给量太小,市场价值就总是由最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来调节,如果供给量过大,市场价值就由最好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来调节. 第二种
44、偏离,或者是由于供给量变了,而需求量不变,或者是供给的绝对量不变, 而需求量变了,结果和第一种情形一样, 但方向相反.第三种偏离,是供求两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方向相反,或方向相同,但程度不同,结果就是归结为上述两种情形中的一种.,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四、关于供给与需求的理论. (一)供给 供给就是处在市场上的商品,或者能够提供给市场的产品.只考虑每个部门的年再生产总量,不考虑储备. 这个年再生产总量首先表现为一定量的使用价值,还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市场上的商品量和它们的市场价值之间只有这样一种联系,在一定的劳动生产率基础上,每个部门生产一定量的商品耗费了一定量的社会劳动时间.
45、其次,既然社会要满足需要必须要生产某种产品,就必须为这种产品进行支付.,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因为商品生产是以分工为前提的,商品交换是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 等量劳动相交换,耗费在某种产品上的社会劳动量与其要满足的社会需要的规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只有偶然的联系. 在生产受到社会预定的控制时,二者才建立起联系. 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来交换是商品平衡的自然规律. 应当从这个规律出发来说明偏离,而不是反过来,从偏离出发来说明规律本身.,第10章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二)需求 商品被买来当作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以便进入生产消费或生活消费.因此,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对商品有需求.
46、 因此,在需求方面,看来存在着某种数量的一定社会需要,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市场上有一定量的某种物品. 但是,从量的规定性来说,这种需要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变动性.它的固定性是一种假象. 市场上出现的对商品的需要,即需求,和实际的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数量上的差别,一方面是实际需要的商品量, 另一方面是商品的货币价格发生变化时所需要的商品量,或者说,买者的货币条件或生活条件发生变化时所需要的商品量.,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三)什么是供求一致? 要理解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以及由此引起的市场价格同市场价值的偏离, 再容易不过了. 真正的困难在于,供求一致究竟是指什么? 关于供求一致有两种
47、观点, 一是,如果供求之间处于这样的比例,以致某个生产部门的商品总量能够按照它们的市场价值出售, 既不高也不低,供求就是一致的. 二是,如果商品都能按照它们的市场价值出售,供求就是一致的.,第10章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实际上, 如果供求一致,它们就不再发生作用,正因为如此,商品就按自己的市场价值出售. 如果两者按照相反的方向发生相等的作用,它们就会互相抵消,而不会对外界发生任何影响,在这种条件下发生的现象, 就必须用另外的作用来解释,而不能用这两种相反力量的相互作用来解释. 如果供求一致,它们就不再说明任何事情,就不会对市场价值发生影响,并且使我们完全无从了解,为什么市场价值正好表现为
48、这样一个货币额,而不表现为另外一个货币额?,第10章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资本主义生产的实际的内在规律,显然不能由供求的互相作用来说明,因为这种规律只有在供求不再发生作用时,即互相一致时,才纯粹地实现. 供求实际上从来不会一致,如果它们达到一致,那也只是偶然现象,所以在科学上等于零,可以看作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可是政治经济学必须假定供求是一致的. 为什么呢?,第10章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因为研究现象的规律,要排除由供求变动引起的假象,而另一方面,为了找出供求变动的实际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要把这种趋势固定下来. 由于相反的作用互相抵消和平衡,以致在或长或短的时期看,供求总是一致的.
49、由此,各种与市场价值偏离的市场价格,按平均数来看,就会平均化为市场价值,这个平均数不仅有理论意义, 还有实际意义,因为投资要考虑一定时期的变动和平均化.,第10章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因此,供求关系一方面只是说明市场价格同市场价值的偏离,另一方面是说明抵消这种偏离的趋势,也就是抵消供求关系的影响的趋势. 供求可以在极不相同的形式上消除由供求不平衡所产生的影响. 例如,需求减少,市场价格降低,资本退出, 供给也减少了. 由于新发明使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市场价值降低,因而与市场价格平衡. 反之,如果需求增加,价格高于价值,资本涌入, 供给增加,使价格下降,也可以引起价格上涨,使需求本身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