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信息化与系统化:税收征管的现代性管理摘要:加强和创新税收征管模式,是当前税务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税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税收征管管理的两大趋向是信息化和系统化。信息化,即充分理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税收组织、协调、服务的信息处理平台;系统化,即在信息管税的基础上,充分与其他社会管理机构合作,扩大信息数据来源,构建完整全面的信息来源网络。信息化与系统化的结合就构成了当前税收征管的现代性管理模式。这一模式是税收组织收入的重要保障,更是税收征管的现代意蕴和必然要求。关键词: 税收征管; 现代性管理;信息化;系统化正文:管理的内涵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以法律、行政、道德等
2、手段,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加强和创新管理模式,是当前税务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税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提出并促进税收征管的现代化,是顺应历史潮流、促进社会发展、推动现代税收征管民主、公平、法治的重要措施,是建设公共财政、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现行征管模式的概括性表达是“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2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服务,重点稽查,强化管理“ 2。这种模式以纳税人的自觉申报为基础,通过税务机关和代理组织的服务,纳税人得以实现自选申报、自觉纳税。税收征管管理在这一模式下集中体现为,通过计算机软件等信息网络技术对
3、纳税申报的集约化处理和分析,找出未申报的纳税人或纳税人未申报收入,进行催报催缴,同时通过信息对比,筛选异常申报,加以监控。最后通过稽查,纠正并处罚不真实的纳税申报,防控结合,引导纳税人如实申报纳税。在这一过程中,服务性是当前税收征管模式的核心要求 3,这为我们税收征管的组织、协调、监督与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增加了税源监督与控制管理难度,迫切需要我们加快税收征管信息化和系统化的建设步伐。一、税收征管信息化、系统化的意义与价值在当代税收管理中,信息化是税收部门开展日常税收工作的基础,也是税收成本的有机构成。税收部门需要不断对纳税人的申报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来完成
4、税收征管的各项工作。一段时期以来,CTAIS、金税工程等系统采集数据,一直是税收部门数据信息的主要来源。这些数据可以满足一般的常规工作,但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就显得不充分。因为纳税人因生产经营、法定程序等需要,涉税信息大量分布在多个有关职能部门。采集到纳税人在税收部门外的涉税信息,是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管理的关键。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借助先进的信息和网络技术,税收征管充分信息化的3基础上,利用社会力量,扩大信息数据来源,将税源管理模式由税务部门单一控管变为整合社会力量的全面控管,实现税收征管信息的系统化。通过信息化和系统化的结合,加强与外部门信息交换,税收征管才能极大地提高管理的效能。因
5、此,收集、处理和充分利用外部门的涉税信息资源,建立系统化的信息机制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实现税收现代性管理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系统化有助于解决税收征管工作中的现实问题。随着税收征管水平的不断提高,实行税收专业化的优越性日益显现。要实现税收的专业化必须以税收的信息化作为支撑。而目前,税收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通过手工录入的形式实现的,信息的采集工作量大、信息渠道单一,信息的准确性对纳税人的依赖性较强。建立与外部门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不仅可以拓宽税务部门的信息采集渠道,减少部门之间信息采集的重复劳动,而且可以通过部门之间信息的及时交换和验证,提高信息的准确性。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系统
6、化有助于提高征管质量,降低征管执法风险。通过信息化,税收征管的程序性大大加强,而通过系统性,税收征管的漏查、误差大大降低,这些都大大降低了税收工作人员的执法风险。 “税收信息化不仅是减少税收执法的随意性、加强税收征管的重要手段,也是打击偷税骗税的杀手铜 ,还是税务干部队伍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 是税收征管工作的生命线。 ”4二、税收征管信息化、系统化试点所取得成效税收征管信息化、系统化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不仅在理论上具4有十分重要意义,而且在实际的试点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现将我局(详细名称)2009 年来,实践税收征管现代化管理所取得的成果佐证如下:2009 年根据抚顺市人民政府关于
7、印发集中整治税费征管秩序、依法查处偷逃税费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局依据社保局提供的信息数据和征管信息数据,在 11 月底前对全市医药连锁零售行业进行税收专项检查,摸清了全市医药连锁零售行业的底数,做到“以查促缴、以查促管” ;组成了补税检查小组,深入到实地调查划卡基础数据;从社保局取得 96 户医药连锁店医保卡数据,核实其中申报不实户数为 55 户,补征 812,521.69 元。同年,与银行合作剖析一户个体服装户收入,补税 70 多万。2010 年,我局与工商开展清查漏征漏管户合作,交换、清分历年增量信息共 11 万条,比对不一致即尚未办理税务登记、需基层调查核实的 3842 户,其中,
8、经基层税务人员实地核查督导,补办税务登记 1322 户,补税 7500 元,罚款 11730 元。2011 年,通过外部信息系统,国地税交换登记信息 4 万条,办理联合税务登记 2838 户。2011 年 1 月,我局开展了对代码信息的比对工作。截止 2011年 6 月底,我局对质监部门 2011 年 5 月底的全部存量信息进行了逐条核对反馈处理,共计 74,464 条。通过与综合征管软件中税务登记情况来进一步调查核实是否存在漏征漏管户问题,目前此项工作已成为税务部门的一项常态工作。52011 年我局与交通部门合作,开展运费发票检查。通过在交通部门取得的运费发票相关信息对部分纳税人的风险应对,
9、取得成果 100 余万元。三、当前税收征管信息化、系统化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在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系统化建设方面,我局在以前年度工作实践中,按照辖区现实情形作了一些有益的试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信息系统化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在征管和报税软件中, 目前普遍重视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表、税务登记、税款入库、专用发票等涉税数据的收集,而对于纳税人的财务报表、经营状况、银行存款等大量相关数据基本没有或无法采集。因此对企业整体纳税情况的评估和对税源变化的因素分析缺乏依据, 信息管理与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5简而言之,即税收征管的信息化与系统化建设还不够深入,没有制度保障和支撑,与外部门的信息交换方面还
10、停留在表层现象,多数是靠个人关系提供的信息,缺乏规范性、准确性不强,信息全面性不够。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保障不力。 税收征管法规定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 实施细则只是在原则上规定了相关职能部门有提供涉税信息,加强协税护税的义务。但对具体采取什么方式、何种程序,相关部门和单位与税务机关有什么权利和义务,违反规定应如何追究和处罚等均没有具体规定。 6税务部门与纳税人,特别是与外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税务部门目前只能通过协调沟通的手段,向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团6体及金融部门进行信息采集,但是这种手段缺乏长期性、系统性,人为因素较浓,同时也容易
11、导致信息采集的不完整、不及时和不规范。2、外部门涉税信息获取壁垒大。由于外部门对信息提供方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既获取外部门涉税信息的权限、程序、使用范围及保密方面等无相应的法律法规,哪些信息必须提供,哪些不能提供界定较为困难,必须提供的信息是否及时准确提供难于落实。因外部门对税务机关信息资源的需求不迫切,对已共享的信息没有明确标准和深层的认识,所以税务机关单方面的信息索取得不到配合,往往造成外部门涉税信息资源缺乏及共享信息滞后,给税务部门征收管理工作带来不便。3、涉税信息系统化的平台兼容性差。外部信息资源大多来自于第三方,这些信息资源的应用平台、存储方式及数据类型与税务部门各不一致,信息资源缺
12、乏有效的共享渠道和统一的接口标准,信息资源共享难度较大。已共享的信息资源相对粗疏,缺乏数据的二次加工处理,信息资源的整体应用效率不高。 “目前, 我国大面积推广的 CTA IS 是基于 SYBASE 数据库基础上开发的, 而金税工程软件是在 ORACLE 基础上开发的 , 有的单项软件还是在 FOXPLO 数据库基础上开发的, 数据库的不统一, 给信息共享带来了技术障碍。 ”74、政府部门对税收工作支持不够。许多政府部门认为没有义务与税务机关配合和帮助,提出有很多具体理由及自身利益关系,变相拒绝提供涉税信息,在了解纳税人相关信息及案件查处等方面7不予协助,未在全社会形成护税、协税体系。而事实上
13、在中华人民共和税务收征收管理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但往往却又因为无具体法律责任而造成规定实际形同虚设。5、与外部已共享的有限信息资源使用效率不高,有效的信息资源尚待挖掘和利用。例如工商部门与税务部门的信息资源仅停留在开业登记方面,未扩展到注销登记和吊销执照方面;税务部门与地税部门共享信息仅停留在办理税务登记和运输发票比对方面,未拓展到核定税额和税务检查方面;税务部门与海关部门可共享信息有时在传递上还不顺畅,存在企业正常报关后税务部门无法及时从海关部门提取到相关信息,无法第一时间判断企业报关单信息真伪,及时为企业办理退税手续。四、税收征管信息化、系统
14、化建设的基本框架推进税收工作的信息化、系统化建设,加强与外部门信息交换,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税收征管工作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深化信息比对分析,寻找征管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不断提升税源管理水平。税收征管信息化、系统化建设,全面、系统地获取外部信息,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积极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开展协税、护税工作,组织开发综合治税办公信息交换平台。税务机关部分信息资源来自外部门,实际工作中这些信息均由纳税人提供,增加了税务人员数据核对难度和纳税人办税时间,而通过地方政府组织开发综合治税办公信息8交换平台,可以直接将这些信息数据通过电子导入的方式一次性写入税收征管系统中,可以
15、减少纳税人报送纸质材料和填表信息的数量,可以避免税务人员二次录入原始数据产生错误和人工核实信息真伪难题,可以直接降低征纳双方的涉税成本,提升税务机关工作效能和纳税人的满意度。综合治税办公信息交换平台不仅可以实现政府职能部门间共享信息资源的统一,还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政府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为协税、护税保驾护航,使各部门信息交换工作形成制度,明确规定信息交换的内容、时限、程序、考核措施等,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体系,真正将信息交换工作落到实处,使参与信息交换的部门在信息交换过程中得到益处。2、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应该是在实现信息传输网络化、规范化,即政府建立一个综合治税办公信息平台,建立统一的
16、交换信息规范标准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的组织和提交的标准化、规范化来实现,应当制定具体的接口标准,明确信息的提交和获取及使用的基本规范。 “要注意在硬件和软件上不同主体的兼容性,彻底消除当前应用软件林立的信息孤岛现象。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必须走一体化道路,实行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建立起一个包含网络、硬件、数据标准以及软件一体化的建设平台。 ”8这种规范性的信息系统化建设有助于与外部门信息资源的数据比对工作。基础数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有效的开展部门之间的数据比对可以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质量,提高信息资源共享双方的工作效率,弥补工作漏洞。与工商、质监、地税等部门及时交换和比对,减少漏管户的形成。93、宣传
17、取得外部门信息管税实效,扩大影响力。税务部门要通过全面、有效的外部门涉税信息交换,开展经济与税源变动分析、经济发展与税收前景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源潜力分析、税收计划执行分析与收入预测,向当地政府汇报外部门涉税信息对税务征管工作的作用,积极献言献策,让政府感知到外部门涉税信息对管税的作用、益处。要充分利用外部门涉税信息,认真开展纳税评估,完善税源监控,大力开展税务稽查,让外部门涉税信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税收;要以外部门涉税信息找准税务征管的薄弱环节,以涉税信息工作流为核心,建立健全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的税源管理体系。要定期向政府、各职能部门通报利用外部门涉税信息所取得的相关成果。1 于希信,郭
18、凤晓主编. 现代税收征管过程模型研究M. 中税务务出版社,2010。2 孙万欣 王娟. 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会计之友,2009 年第11 期。3 李传喜. 税收征管社会化简论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8 年第 1 期。4 姜中枢. 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征管现代化水平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 年第 3 期。5 赵一丽. 我税务收征管中的信息化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J. 现代商贸工业,2008 年第 3期。 6 李曼. 税收征管法中若干规定的问题分析及解决从税务稽查执法实践出发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年第 2 期。 7 蒋丽斌. 税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湖湘论坛, 2007 年第 1 期。8 吴建. 我国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中的几点思考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6 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