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东平巷社区深化和谐社区建设三年规划.doc

上传人:rav7596 文档编号:8530253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平巷社区深化和谐社区建设三年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东平巷社区深化和谐社区建设三年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东平巷社区深化和谐社区建设三年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东平巷社区深化和谐社区建设三年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东平巷社区深化和谐社区建设三年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东平巷社区深化和谐社区建设三年规划(20092011 年)社区居委会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新领域,是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检验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落实杭州市和谐社区建设大会精神,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在市政府出台 1+4 政策后,为拉高和谐社区建设标 杆,并根据湖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出台的湖滨街道深化和谐社区建设三年规划文件要求,结合东平巷社区自身的实际特点,拟订社区 2009 年至2011 年社区建设三年规划。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坚持邓小平理论,按照“三个代表” 和“

2、党的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工作要求,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新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 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区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有效工作机制;逐步形成较完备的社区档案管理体系,合理开发、配置社区资源,不断完善服务配套设施, 发挥社区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将湖滨精神贯彻到每一位社区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当中去,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形成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依托红色港湾,构建社区教育与文化阵地,提高居民

3、文明素质,推进文明社区建设向深度、广度发展。进一步深化生态社区的建设,争创国家级绿色社区的荣誉称号,将绿色、环保的概念深入到每一位居民的生活当中。二、主要任务(一)社区党建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为“龙头” ,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战斗力,按照社区党总支部三年工作规划要求,落实各项工作目标。(二)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以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为宗旨,积极推进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建立、健全社区服务和社会保障运行机制。以服务社区老年人为重点推进社区服务。把搞好社区老年人的服务作为重点

4、。进一步开展和创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重点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使社区居家老人能够获得就近、便捷、专业化的护理照料,逐步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形式、覆盖面广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以扶助弱势群体为工作重点,推进社会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方位 ”的原则,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继续做好帮困基金募捐工作。以爱心银行、红色帮扶活动为载体,使弱势群体得到更广泛的社会关怀。(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湖滨街道是天堂杭州的门厅,而东平巷社区又处于湖滨街道的中心位置,如何维护社区内的稳定、团结成为了社区工作的一大重点工程。社区以“ 发案少、秩序好、群众 满意” 和维护社区稳定为工

5、作目标,以“ 三增强” (增强社区党建的拓展力、增 强社会管理面的控制力、增强社会治安齐抓共管的合力)、 “三降低” (降低刑案发生率、降低群体案件发生率、降低重新犯罪率)、 “三提高”(提高“ 安全小区 ”覆盖率、提高安全知 识知 晓率、提高民事纠纷化解率)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社区居民创造安全、安宁的生活环境。争创“平安社区 ”和“民主法治社区”荣誉。加强社区法制建设。充分发挥街道综治中心等法制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利用市民学校等法制宣传阵地开展法律、道德、治安防范、见义勇为等宣传教育;发展培育社区法律志愿者队伍,法律服务向弱势群体和家庭扩展;认真推进“ 四五” 普法教育,强

6、化对居民的法律服务,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四)社区环境以建设国家绿色社区、生态社区为主线,以实现“天蓝、地绿、路畅、居美” 为目标,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使社区 总体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结合背街小巷、庭院改造、危旧房改造等城市改造工程,推进社区绿化生态工程,逐步提高绿化水平,提高绿化履盖率和人均占有绿地面积,创建全国绿色社区。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继续深化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站、社区民警、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管理的“四位一体” 管理模式,在保持管理效率的同时,降低管理成本,逐步形成政府、社会、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五)社区科、教、文、体事业1、以提高居民素质为目标,推进社区教育依托红色

7、港湾,以创建浙江省文明社区为目标,推进社区科、教、文、体等事业 。发挥社区力量,形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终身教育为目的,坚持全民、全程、全方位的方针,努力发展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社区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学院、市民学校、红色港湾基地等作用,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学习、培训、娱乐、休 闲的学习环境,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深入开展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锻炼,丰富和完善学生课余和课外活动内容、形式和空间。对特殊青少年教育形成教育关心网络,控制和降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调整完善社区文化中心的项目设置、场地利用,加强规划管理。实

8、现图书馆电脑化管理,藏书量达 3000 余册。以创建浙江省科普社区为目标,加强社区科普活动的普及,定期更新科普宣传画廊的内容,在社区内形成“学习 科技、宣 传科学“ 的氛围。2、以社区体育、健身苑点为基地推进社区体育加强社区全民健身苑的建设和管理,加大管理力度,做好器材维修、更新工作,建立一支全民健身点活动器材志愿者维护队,形成有效管理机制。积极为社区居民服务,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立具有特色的群众体育队伍,开展丰富多彩体育活动。(六)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围绕把东平巷社区建成“社会治安良好、社区 环境优美、社保体制健全、社区文化丰富、人民群众满意” 的安居乐业高质量的新型社区的目标,不断推进和深

9、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其主要目标是:1、建立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新机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特别要在运行机制上不断探索和完善。2、加强居民楼和家庭建设。楼道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重要的着力点。要继续加强文明楼道和五好文明家庭的创建工作,文明楼道和五好文明家庭数要达到 90%以上,开展各类特色楼道的创建活动;社区志愿者活动进楼道、进家庭,广泛开展楼道内、邻里间互帮互助的志愿者活动。3、以人为本、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要达到“两提高 ”目标 ,人的素质的提高是根本。要采取各种教育方法和活动载体,宣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培育“四有”

10、新人,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 观、价值观。坚持“德治” 教育与“ 法治 ”建设相结 合,提高居民的整体素 质,营造良好的社会新风尚。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社会持续稳定,居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社区文化丰富多彩,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系列,建成社区成员具有较高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省级文明社区。三、主要措施:(一)以社区党建为“龙头 ”,不断增强党组织 在社区管理中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在社区中的影响力。要加强党组织对社区工会、妇联、共青团群众组织的领导,并充分发挥社区工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以此不断增强党组织在社区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二)加强队伍建设,不

11、断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加强社区工作者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努力建设一支高效运作并能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奉献于社区建设事业的社区居委会工作班子,把学习提高素质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切实履行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各项职能。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牢固树立“ 一切为了居民群众,一切依靠居民群众,从居民群众中来,到居民群众中去”和“ 把居民群众 观点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这 一根本宗旨和工作方法。(三)整合社区资源,形成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合力首先整合社区人文资源。一是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特别是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他们搭建在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中发

12、挥作用的“ 平台” 。建立在 职党员联络站, 组织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安、环境卫生、帮困结对等公益活动。二是要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依托时间银行,建立志愿者业务培训基地和志愿者活动的服务基地,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逐步完善志愿者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工作机制。第二,充分发挥社区单位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努力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 辖区单位各类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管理的新格局。二是进一步发挥居民代表在社区管理中的“宣 传、参与、智囊、监督”作用。自觉接受居民代表大会和议事会的监督并向其负责,认真执行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落实好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交办的各项重要事项,并定期负责向其报告工作;虚心征求并落实社区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设。三是积极探索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站、社区民警、社区居民“四位一体 ”管理小区的模式,逐步改善多家管理、多头管理的状况,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四是培育、激活社区各类民间群众组织,要充分发挥社区中各类民间群众组织在社区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同时加强引导,保证社区各类群众组织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社区的管理协调功能和区域共建的优势,调动社区内各类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作用发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促进共同发展。东平巷社区2009 年 3 月 13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