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讲 群体心理与管理,目的 1、了解群体心理的基本知识 2、掌握群体思维的特征与化解 3、团队及建设,课堂思考1:,问题: 1、你在日常生活中,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吗?是否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2、若“是”,思考为什么? 3、若“不是”,原因又是什么?,课堂思考2:,运动中的群众有智慧吗? 为什么?,群氓的特点,暴力、无意识和非理性 弗罗姆认为,人有自由的特性,而自由带来孤独。 “群体”(mass)或“民众”(crowd) 莎士比亚:这是时代的苦难,这是个疯子给瞎子领路的时代。,古斯塔夫黎朋的“群氓心理律”,(1)群体生活使个体的意识失去其个性,导致他们行为的被诱性、从众性和传染性。
2、(2)传染和暗示能使个体的思想和情感趋于群体关注的方向,使个体表现出将其接受的思想和情感立即付之行动的倾向。这种倾向缺乏深思熟虑,显得十分率直。 (3)群体成员对于某种信念和理想,要么全盘接受,要么全盘否定。加上情感的驱使,甚至会形成一种“天下没有做不到的事”的观念。 (4)群众确信的东西必定有其宗教形式。凡是群众确信的东西都具有盲从、不容异己等特征。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群众对其崇拜的人物不愿改变信奉的原因所在。 (5)要使一种理论或政策被群众所接受,可以采取“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策略。,一、群体的含义,1、定义: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而结合起来的共同活动、相互作用的集体,是人们社会生
3、活的具体单位。 2、群体的要素:活动、相互作用和情感。 3、群体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 (2)群体成员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相互影响; (3)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 (4)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规范。 勒庞说:自觉的个性丧失,情感及思想转向别的方向,是群体的特征。集体心理。,群体的另外概念: 1、定义: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2、内涵:1行为规范2思想上相互影响3分工协助、有共同的目标。 3、群体的组成要素:1活动2相互作用3感情(情绪),4、个人与群体
4、的关系 人们加入群体是要完成某项任务或是要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具体说来,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如下需要和满足。 安全需要。 情感需要。 尊重和认同需要。 完成任务的需要,二、群体的分类,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大群体、小群体; 开放群体、封闭群体。,三、群体的形成过程,1、任务(成员) 2、任务认知和解释 3、群体性心理,成为心理意义上的群体。 4、激励和效率。 5、解体。,四、群体心理机制:个体,1、生存的依托。 2、认识参照。 3、满足心理需求。 4、情境化情绪影响:暗示、模仿、感染、去人格化。 5、人的行为的制度化制约。 根本是人的社会属性。,五、群体心理机制:群体,1、群体规范 (1)强
5、制性的维系作用。 如纪律:自主与他向的。 (2)认识标准化及方向作用。 2、群体心理压力。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社会心理学中把这种行为叫做“顺从“或“从众,(conformity)。 3、目标、效率影响助长或致弱。群体效应,三个和尚没水喝。,六、群体心理机制:过程,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e Le Bon, 18411931),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代表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出版于 1895 年。 人群集时的行为本质上不同于人的个体行为。他称为“群体精神
6、统一性的心理学定律”(law of the mental unity of crowds), 这种统一可以表现为不可容忍、不可抵抗的力量或不负责任。群体行为可能是突然的和极端的;智力过程可能是初步的和机械的。 在群集情况下,个体放弃独立批判的思考能力,而让群体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进而,放弃了责任意识乃至各种约束,最有理性的人也会像动物一样行动。 群集时还会产生一处思想的感染,使得偏者和群众的无意识思想通过一种神秘物作用要理互相渗透。勒庞总结说,当它成为集体时,任何一种虚弱的个人信念都有可能被强化。,勒庞名言:,勒庞:“现在我们知道了,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
7、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 “给群体提供的无论是什么观念,只有当它们具有绝对的、毫不妥协的和简单明了的形式时,才能产生有效的影响。” 所以,“领袖的动员手段:断言、重复和传染”,心智归一法则,勒庞整个理论的核心就是所谓的心智归一法则(the law of mental unity)。 他认为,“个体的人是理性的、有教养的、有文化的” 但随着集群的“密度增大” 其中的个体思维和行为方式逐渐趋于一致变得越来越野蛮和非理性。其行为也越来越受到脑下垂体控制! 这些人同
8、时具有双重道德“ 既能做出英雄般的献身之举“ 同时也残暴无情! 他们拜倒在英雄和权威的脚下“ 同时在弱者的面前耀武扬威! 在勒庞眼中任何集体行为,包括社会运动和革命,都是非理性的产物!,一个更广泛的总结,塞奇莫斯科维奇在群氓的时代中说道: “每个人心中都产生了不确定性和没有目标的焦虑感,觉得自己成了未知的、充满敌意的势力的玩物。大众在这种状态下尝试着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焦虑,或是从政治上倾向于极端主义者,或是从行为上蔑视理智、嗜好暴力群氓是挣脱了锁链的民众,他们没有良知,没有领袖,也没有纪律,他们是本能的奴隶。” “人们像社会动物一样聚集在一起,他们沉醉于从过度兴奋的人群中迸发出来的
9、神秘力量,然后又逐步进入易受暗示影响的状态,就像那种由药物和催眠术引发的状态。只要在那种状态中,别人说什么,他们就相信什么;别人要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去做什么。” 他们通过“壮观的庆典、频繁的大会、力量和信念的显示、一致通过的计划,等等”,七、群体思维问题,Janis 1971年提出群体思维(groupthink)概念 .(1) 1941年“珍珠港事件”中Admiral Kimmel及其智囊团做出的导致被偷袭的决策; (2) 1950年Truman总统及其智囊团做出的发动朝鲜战争的决策; (3) 1960年约翰.肯尼迪总统及其智囊团做出的入侵古巴的决策; (4) 1964-1967年间约翰逊总统
10、及其智囊团做出的发动越南战争的决策。,八、群体思维产生特点,1、特点 外部压力。 凝聚力,成员的同质性。 信息隔绝。 领导方式的权威性。 合理化和刻板化思维:无懈可击的错觉、道德合理化、自我抑制。 决策程序:不完全的备择方案调查、不重新评价方案、信息收集不完全、信息处理过程的选择性偏见 决策过程不良,特别是没有意识到风险。 集体乐观(collective optimism)和集体规避(collective avoidance)从众效应(conformity) 2、应对 思考:如何防止群体思维。针对上述特点进行,九、团队与团队建设,1、团队的概念与类型 团队是指在工作中紧密协作并相互负责的一小群
11、人,他们拥有共同的目的、绩效目标以及工作方法,且以此自我约束。 即互补、共同目标、相互负责,利益共享。 2、团队建设. 首先,规模要适度。工作团队规模一般都不是很大。美国组织行为专家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如果团队成员多于12人,效果不好。 其次,慎重选聘团队成员。 第三,心理融和教育。共同目标、深度沟通、利益分配。 再次,淘汰制度保证。团队目标的实现需要全体成员相互分工协作,任一成员对具体目标完成得不好,整体目标就会受挫,团队就可能会被其他团队取代,所以对待不称职的成员,我们应该让其离开,使团队真正成为精英的组合。,十、几点总结:,1、群体心理意识 2、注重非群体心理 3、注意群体思维 4、
12、团队建设,影响群体行为和工作绩效的主要原因,一、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抑制作用 一个人单独工作同有别人在场观察或与别人一起工作时相比,工作的效率很不相同。在一些埸合,有别人在埸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工作效率会有明显地提高。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助长作用“。在另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工作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大大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抑制作用“。,(一)观众效应 1963年贝古姆和列赫 “信号板”实验 1933年培森 “学习”实验 (二)共同活动效应 启示: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作用对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管理人员要根据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人们不同的熟练程度等,分别安排集体劳动或个别劳动,二
13、、 群体规模 群体规模与下面要讲的群体结构是影响群体行为和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 (一)群体规模的研究结果 1、小群体(一般在7人以下)比大群体,往往凝聚力更强,更倾向于寻求一致性。 2、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成员的工作满意感会降低。 3、大群体比小群体决策速度慢。 4、群体规模的增大与个人绩效呈负相关。(称为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二)关于群体规模的问题 1、群体规模的上限和下限 2、群体组成人员的奇数和偶数问题 3、群体规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群体规模即组成-个群体的人数多少。工作群体规模应视群体任务的性质而定。任何工作群体都应有其最佳人数,也应有其上限和下限。群体人数与人均效
14、率的关系是,往往获得最佳工作效率的群体规模有一个最佳值,当群体规模是这个最佳值时,人均效率最高。在群体规模的最佳值附近作微小的变动,对人均效率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变化的范围超过一定的“度“,则人均效率会大幅度下降。应当指出,不同的工作任务、不同的工种、不同的机械化程度以及工作的不同熟练水平等因素,决定着不同的群体应有不同的最佳人数、不同的上限和下限。,三、群体的结构 (一)群体结构的概念 群体结构是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群体成员的结构可以分为不同的方面,如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以及观点、信念结构等。群体结构就是指这些结构的有机结合。 (二)群体结构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各
15、国学者长期以来研究群体结构的同质和异质问题,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一般来说,基层多为同质结构,领导层多为异质结构,(三)群体中的角色:每个人都需要根据所处情景的不同扮演不同的角色。 个体在群体中三种典型的角色表现为:自我中心角色、任务中心角色和维护角色 后两种角色起积极作用,在群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角色作用不同 (四)群体成员的地位 在不同的群体中,地位取决于不同的因素,四 、 群体规范 (一)群体规范的概念 规范是由群体成员们建立的行为准则,或是指群体对其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它可以是成文的(如职业道德手册),也可以是不成文的。 管理人员应该注意群体的规范是否与组织目标一致,因为规范度成员
16、行为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二)规范的形成,1、群体规范的形成 (1)规章制度(2)领导者或某个有影响力的人物所做的明确规定(3)群体历史上的关键事件(4)私人友谊(5)过去历史中的保留行为。 2、影响群体规范建立和发展的因素。 (三)群体规范的程度 1、规范形成的程度各不相同 2、规范所规定的人们行为变化的范围各不相同 3、对于违反规范给与制裁的严格程度也各不相同,(四)群体规范的功能 1、支柱功能 2、评价准则的功能 3、对成员的约束功能 4、行为矫正功能 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工作群体形成积极的群体规范,克服消极的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在于其
17、效率 (五)强化或弱化群体规范可采取的手段,五、群体压力 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非常大,会迫使群体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社会心理学中把这种行为叫做“顺从”或“从众”。,B,C,A,X,阿希实验,1、结果 大约有35%的被试者选择了与群体成员一致的回答,也就是说,他们知道自己的答案是错误的,但这个错误答案与群体其他成员的回答是一致的。 2、结论 群体规范能够给群体成员形成压力,迫使他们的反应趋向一致。 3、因素 1、环境方面 2、个性方面 4、管理应用 适度应用群体压力。,六、 群体内凝力,(一)群体凝聚力内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
18、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它主要是指群体内部的团结,而且可能出现排斥其他群体的倾向;而我们提倡的团结往往既包括群体内部的团结,也包括与其他群体的相互支持、相互协调。 从有没有排外倾向界定群体内凝力和群体的团结性 (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群体领导方式 2、外部影响 3、群体规模 4、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和目标结构 5、班组的组合 6、与外界的隔离 7、群体的绩效 8、其他因素,(三)内凝力的作用 1、满意感 2、沟通 3、敌意 4、生产率 5、对改革的阻碍 6、群体意识 凝聚力对群体绩效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高凝聚力的群体比低凝聚力的群体更有效,但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四)群体内凝力的测量 1、测量群体内凝力的途径 2、测量集体团结性指标,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的绩效规范。,绩 效 规 范,高,低,群 体 凝 聚 力,高生产率,高,低,生产率中等,低生产率,生产率水平中等,群体凝聚力、绩效规范与生产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