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524872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产业结构:,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土地制度?,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是 汉族民间宗教信仰之一, 其供奉的土地庙属于中国 分布最广的祭祀建筑。土 地公本名张福德,自小聪 颖至孝;三十六岁时,官 朝廷总税官,为官清廉正 直,体恤百姓之疾苦,做 了许许多多善事。一零二 岁辞世。死后三天其容貌 仍不变。在汉族民间,土 地公也被视为财神与福神, 因为汉族民间相信有土 斯有财,一般家庭的厅 堂五神中必有供奉土地公。,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简单说就是土地归谁所有,如何使用、管理的制度。,封建土地私有

2、制,确立过程(土地制度的演变),发展(土地兼并、租佃关系),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如何理解这种土地的公有制呢?,表现:,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实质:,生产力水平低下,恩格斯说“一切文明民族都是从土地公有制开始的。”,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奴隶社会:,井田制,材料二: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由周王将全国 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材料四: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 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

3、经小雅北山,实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周王私有),受封者和耕作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不能买卖和转让,要交贡赋。),材料三:田里不鬻(y,卖) 。礼记王制,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巩固井田制,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奴隶社会:,井田制,实质:,特点:,土地实际上被贵族控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周王私有),受封者和耕作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不能买卖和转让,要交贡赋。),时间:,出现于商,鼎盛于西周,开始瓦解:,春秋时期,原因:,表现:,各国税制改革,根因,“公田”被抛荒,“私田”变私有,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直因,彻底废

4、除:,其他,荒地大量被开垦,兼并战争频繁,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君主私有,自耕农私有,地主私有,政府掌握,国家分配,土地兼并,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一)土地私有的三种形式,主导,同时并存,此消彼长,请问这三种土地 私有制在中国历史上 消亡的时间分别是 A.1840 1949 1956 B.1912 1949 1978 C.1912 1952 1956 D.1840 1956 1978,(二)土地兼并,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题兴化寺园亭 唐 贾岛 破却千家作一池, 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 荆棘满亭君自知。,1、根源:_ 2、 危害

5、 (1)对农民:_ (2)对国家:_ 3、抑制兼并的措施:_,(二)土地兼并,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一些自耕农破产,沦为佃农或雇工,国家赋税收入减少、社会矛盾尖锐,动荡不安,均田制,(1)实行朝代:_ (2)性质:_ (3)能否解决土地兼并问题:_ (4)作用:_,北魏至唐初,土地国有,否(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农民得到一定土地,调动积极性,经济恢复发展,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 的主要形式是( )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C,4、土地兼并的发展: _,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2015广东潮

6、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13) 武曾说: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 “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小农经济遭遇危机 C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D农民生活艰难困苦,材料: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 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2013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 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不抑兼并,D,C,1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西魏初现中唐衰落。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

7、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与此兵制联系紧密的土地制度是A田庄制 B均田制 C屯田制 D租佃制2、(2015广东肇庆一模14)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B封建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2014年海南文综历史)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A抵制土地兼并 B促

8、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B,C,C,均田制的目的有?,限制土地兼并,保护 自耕农,增加赋税收入, 缓和社会矛盾等,封建土地私有制,君主私有,自耕农私有,地主私有,政府掌握,国家分配,土地兼并,主导,政府经营,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受 田者,名为雇工。”,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三)经营方式,租佃制,雇 工,概念:地主出租土地、按契约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的经营方式 原因: 过程:产生战国, 比较普遍汉代 日益普遍,仅次于自耕农宋 进一步发展明清,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四)租佃关系,土地兼并,人口增加,影响:,秦汉以来佃农一直是世家大族

9、的私属。直至唐朝佃种 大地主庄田的农民仍多“王役不供簿籍不挂”。赵宋立国 后把客户登录簿籍从而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他们 的户籍权得到了承认同别的编户齐民有了平等的关系。,佃农拥有更多自由,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概念:地主出租土地、按契约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的经营方式 原因: 过程:产生战国, 比较普遍汉代 日益普遍,仅次于自耕农宋 进一步发展明清,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四)租佃关系,土地兼并,人口增加,影响:,唐宋时期除个别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劳役地租的成份还比较 高外一般地区广泛实行产品地租其中实物定额租的比例有 了扩大。在唐朝的租佃“常田”的预付租大多为货币。宋朝的 官田租大量采用货币

10、形式。 地主和佃农按一定比例分取农产品,称分成租。一般对半分成。 有时地主获取产品的分成比例高达六四、七三甚至八二。定额租制则事先规定,佃农不论丰歉,每年交足固定租额后 余皆归己,地主不再干预生产活动。,佃农拥有更多自由,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概念:地主出租土地、按契约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的经营方式 原因: 过程:产生战国, 比较普遍汉代 日益普遍,仅次于自耕农宋 进一步发展明清,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四)租佃关系,土地兼并,人口增加,影响:,佃农拥有更多自由,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农民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提高,有利农业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雇佣劳动关系),土地私有制,君主,自耕农,地主,政府掌握,国家分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私人开支,自给自足 交纳赋税,获得方式,经营方式,产品分配,土地兼并,主导,小 结,井田制 (商周时期),土地公有制 (原始社会),政府经营,租佃制,雇 工,拓展延伸古今贯通,中国近现代的土地政策,太平天国土地政策: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分配资产阶级革命派:“耕者有其田”无产阶级: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化、人民公社 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