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宗教文化精神,目录,一、中国早期宗教二、儒学与宗教三、中国佛教及其世俗性精神特征四、中国道教及其世俗性精神特征,第一节 中国早期宗教中国历史上的宗教狂热期:原始宗教、夏商时期的宗教、巫卜文化、迷信鬼神、神权观念。原始宗教的思维基础:万物有灵。形式、仪式、技术:人神同体、各种献祭。,自然崇拜:所谓自然崇拜是指对各种自然现象的神化和崇拜。图腾崇拜:在原始人看来,动物或植物都是有生命的,自己的氏族就起源于的动物或某种特定植物,这种动物或植物就是本氏族的保护神,也就是图腾,膜拜图腾就会得到福佑。 祖先崇拜和祖先崇拜:原始人相信,死亡只意味着肉体的消失,而并不意味着灵魂的消亡,脱离了肉体的灵魂不
2、但与生人有关,而且具有超奇的力量,可以福佑或作祟于生人。在所有的鬼魂中,与活着的人联系最紧的是那些死去的亲人或对本氏族、本部落做出贡献的英雄或首领,他们的灵魂可以保佑子孙,也可以降祸子孙,所以后人要敬祭祖先,以求平安。,第二节 存天道于人道:儒学与宗教 一、儒学与儒教的关系 儒学本是先秦诸学之一,经过了春秋战国人文主义思潮的洗礼,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人本主义哲学,是一种以理性主义为基本特征的学说,宗教则以彼岸性的追求为根本特征。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儒学的精神取向是与宗教背道而弛的。但儒学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却扮演着近似于宗教的角色,并在后来被赋予了宗教形式,被神圣化了。因此,儒学也可称为儒教。,二、
3、儒学的宗教化:儒学与宗教的联姻 1、儒家典籍经典化、神圣化:诗书礼易春秋等被抬上经典的位置。2、孔子 及其弟子的神圣化:孔子被视为宗教领袖般圣人,后逐渐被加封为大成至圣等尊号。 3、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神学化解释,将儒家的封建伦常道德永恒化、神学化。 4、建立了一套国家宗庙祭祀制度。,三、儒教的基本特征:世俗性与超越性混融 (一)儒学宗教境界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理想态和人生理想态的不懈追求上。(二)儒家学者对待宗教的态度是以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为旨归的。 总之,儒教传统具有宗教性与世俗性相融相混的特征。,第三节 中国佛教及其世俗性精神特征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1、两汉之际到魏晋南北朝。这是佛教传入中国
4、并逐步兴盛的阶段。官方提倡,大众追捧,寺庙林立,译事兴盛。 2、隋唐时期。佛经译介数量与质量高于前代;寺产经济发达;宗派林立,高僧辈出。华严宗、天台宗、净土宗、禅宗。 3、唐代以后。由盛入衰,陷于停滞。宋明理学振兴儒学。儒学神圣化。,二、佛教的基本知识和教义(一)释迦的圣人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佛,或曰佛陀,是梵语Buddha的音译,也译为“浮图”、“浮屠”,意思是“觉者”。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是古代印度伽毗罗王国释伽贵族净饭王的太子,生卒约公元前565前458年,一说为公元前623-前543年,大约与孔子同时。佛教徒尊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二)佛教
5、的基本教义:四圣谛1、苦谛:人生充满了痛苦。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2、集谛:亦名习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即所谓的“业”与“惑”。集谛认为人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人有烦恼业因,即有身、口、鼻、眼、意等个人的欲望,人因为受到这些欲望的制约而不得自由,这种不觉悟的状态也叫“无明”。 3、灭谛: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即根除一切“业”与“惑”, 进入到宇宙生命的广大天地,达到涅槃的境界。4、道谛:消灭痛苦、克服自我的具体修行方法。即八正道。,(二)佛教的基本教义:缘起论佛教认为,宇宙和人生并不是由造物主(神)主宰和创造的,而是因缘而起,所谓“诸法由
6、缘而起”,因缘合和而生,因缘离散而消失。所谓“缘”,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关系或状态。,三、佛教的中国化佛教来自印度,保存了许多印度佛教的特点,但它又不是对印度佛教的简单照搬,而是一种融会了中国精神的新的宗教。从碰撞、冲突到融合,印度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结合经历了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佛教的中国化。,(一)佛教与儒、道思想的融合 1、对道教的积极依附2、与儒学的斗争与妥协3、政治上依附统治者 总之,中国佛教与原始印度佛教有明显差别,无论是佛教与权力阶层的联手,还是与忠、孝伦理和道教思想的互渗,都明显背离了印度佛教离尘绝俗的初衷。这标志着佛教融入
7、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二)禅宗:中国化的佛教 1、禅宗产生的意义:禅宗的产生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首先,晚唐五代之后,“各宗归禅”,在隋唐时期产生的各种佛教教派中,以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最为巨大。禅宗的一枝独秀,对中华民族(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的心理性格、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等许多方面特点的形成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次,禅宗是印度佛学在中国创造性发展的产物,最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佛学的特质。,2、禅的意思:禅是梵文Dhyana的中文翻译,是默想的意思。禅亦以其日本名Zen见称,本意是调息静虑、定心默想,本为印度佛教修行方式的一种,因为主张用“禅定”来修习而得名。
8、中国禅宗产生于唐朝,建立者为六祖慧能。光大禅宗的主要人物有南岳怀让和再传弟子马祖道一以及百丈怀海禅师 。,与禅宗产生有关的两个著名偈子: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 (神秀之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之偈),3、禅宗主张“明心见性”,认为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不读经,不礼佛,不立文字,不加言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强调顿悟在体验宗教境界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却没有将顿悟与神秘的玄想或远离尘世联系起来,而是将其稳稳地落实于现实的生活之中。,4、禅宗中的中国文化精神 首先,禅宗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禅宗以简便易行的体悟、直觉替代了抽
9、象的思辨,在方法上是完全中国化的。 其次,禅宗表现出一种相当实际和现世化的特征。禅宗的精神指向是超越性的,但它却没有否定世俗生活,而是认定精神解脱之道就蕴藏在平凡的生活之中,大大淡化了世间与出世间的界限。,一、道教的来源 1、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理论广泛容纳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教意识和学术思想,是古代宗教、民间巫术、神仙方术、阴阳五行及道家思想等汇聚、融合的产物,带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2、道教的理论体系源于先秦老庄之学和秦汉黄老之学,其神仙谱系的构成大量吸收了古代民间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的内容,而长升不老的信仰则与秦汉盛行的神仙方术思想有直接的渊源,同时道教的宗教形式如符咒、斋醮、符箓
10、等也显然取自古代到汉末的民间巫术。此外,中国古代的医药学和养生术也构成道教的重要来源。,第四节 中国道教及其世俗性精神特征,二、道教的产生及发展1、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形成与确立时期2、隋唐时期:道教兴盛时期3、晚唐至元代:道教发展、变革时期4、明清:道教停滞衰落期,1、第一时期:汉魏晋南北朝 产生:道教产生于东汉顺帝年间。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是张陵于东汉顺帝时在巴蜀鹤鸣山创立的,主要是教人奉道,以符水咒语治病。太平道是张角于东汉灵帝时所创,以太平经为中心,信仰咒术,主张内省治病。 确立:葛洪抱朴子是道教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理论之作,为后来道教的发展奠定了理论框架,在道教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
11、要的意义。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也先后为道教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2、第二时期:隋唐 首先,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道教学者,如:唐代的孙思邈、成玄英、王玄览、司马承祯等。 其次,产生了很多道教流派,如茅山上清派、关中楼观派、麻姑北帝派等。在诸派之中,影响最大者乃是茅山上清派。其 “形神双修”,神仙可学的理论,对道教由玄学转为内丹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3、第三时期:宋元 首先,形成了以内丹修炼为宗旨的两大道派,即流传于南宋境内的金丹派南宗(此道创始人为北宋张伯端)和兴起于金元之际的北方全真道派(创始人为王喆,号重阳子)。 其次,宋元道教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趋势。,4、第四时期:明清 元代中后
12、期以后,道教就开始衰微,明中叶后,道教由于失去统治者的支持而走入低谷。只是在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些短暂的复兴。此期地位最高的是正一教。满清入关后,注重用儒学统治中国,对道教的重视远不及前代。乾隆之后,大贬佛道二教,道教于是更加衰落了。,三、道教的基本教义、理论来源、修炼方法 (一)神仙信仰 道教的内容非常驳杂,但其核心为神仙信仰,就是追求长生不死。在道教里,住在大赤天、清微天、禹余天中的太上老君统领着一个庞大而等级森严的神仙世界,这个世界由天神、地祗、人鬼(神化了的英雄人物或历史人物)、仙真组成,分别住在不同的天界和住处,他们都是些长生不死之人。 道教认为,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而“道”则是无限的,
13、个体要想摆脱生命的限度,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修炼自我,与“道”同一,最后得道成仙,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二)道教的理论来源:道家思想 道教是一种建立在道家理论基础上的宗教。 1、道教把道家哲学中之“道”转化成了一个有人格意志的至上神,称作“大道”或“太上道君”,并且宣称老子就是大道的化身,也是道教始祖。 2、道教的内丹养练术则明显来自庄子心斋、坐忘之说。 3、庄子关于神人、真人、仙人的描写则直接引发了道教长生不死的仙人信仰。,(三)道教的修炼方法:内丹、外丹 道教创造了一整套的延年益寿、修道成仙的方法,主要有: 外丹:即金丹不死之术(服饵法)。道教徒相信经过对一些化合物如水银、铅、硫磺的合成冶炼,他们就可以制成一种“含天地之隐秘”之金丹,人一旦服用了这种金丹就可以羽化升仙。 内丹:即道教的养生学,认为人体也是一个修炼仙丹的丹炉,只要按照一定的方法修炼,人就可以获得长生久视。修内丹的方法有许多,诸如守一法、避谷法、胎息法、导引法、房中术等。内丹的根本在“守静”,主旨在修养“真元”。,四、道教的世俗化精神特征 对肉体生命本身的执著依旧是道教的基本特征。对道教徒而言,神仙不死的信仰实际意味着对世俗生活的留恋。在道教“与道为一”的理想中,贯穿的并不是精神超脱的旨趣或对彼岸世界的绝对崇拜,而是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因此,土生土长的道教无疑更直接地体现了中国文化世俗主义的精神特征。,